仓储与库存管理第8讲库存管理2参考书3一、库存管理的作用和目标–库房管理问题引发企业内职能管理部门的矛盾冲突•企业内各部门对于库存管理所涉及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甚至也不容易叙述清楚。–其主要的目标是使库存投资最少,对用户的服务水准最高和保证工厂的有效(低成本)经营。–一些带共性的次一级的目标是单位成本低、存货周转率高、质量稳定、与供应商保持良好的关系以及保持持续不断等。•很容易看出上述目标很不一致,有的甚至互相直接低触。因此要根据现实条件和环境的各种限制很好地把这些目标协调起来。4表1各部门对库存所抱的态度其它库存量职能库存目的部门的倾向营销出售产品对顾客的良好服务高生产制造产品有效的批量高采购够入所需物料单位成本低高财务提供流动资金资金的有效利用低工程设计产品避免陈旧低5表2互斥的组织目标部门典型的反映市场经销/销售如果总是缺货或无足够的品种,我可不能用空空如也的货车去销售。那样我就不能保证我们的用户。生产如果我按大批量生产,就可能降低单位成本和有效地经营。采购如我整批地大量购进,就能降低单位成本。财务我从哪里筹建资金来支付存货的货款?库存水准应更低些。仓库我这里已经没有货位了,什么也不能再放了。6•库存问题不能孤立地来处理。•它与分销问题,仓库问题,生产问题,材料运输问题,采购问题,营销问题,财务问题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库存问题自身也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库存管理需要有宽阔的眼界,不应该看作是各项库存物品的一系列互不相关的决策。•库存应该服务于企业在发展报告中既定的总目标。•库存系统是企业更大的经营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应有利于企业总目标的实现。外部的供应链呢?7库存管理是个既老又新的课题•企业要在谋求削减库存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控制脱销率(缺货率),实现取得均衡的库存管理•经营环境的变化促进库存管理的革新库存管理8库存管理的基本作用•依靠库存的缓冲(buffer)作用,产生批量效果,补救预测误差,确保交货期,调整生产负荷•库存起着联系各独立生产过程的联合作用。–完全排除库存就等于放弃这种联合作用,结果有二:迫使顾客等待生产相应产品所需的时间;供应材料和零部件的企业会被每次变化的批量和交货期搞得晕头转向•库存在拉动式和推动式并存的分界点上,起着链接的作用9库存管理的新课题•库存的最终目的是为顾客提供满意的服务(CS)和提高库存效率化。然而单纯地看,这两者是对立的。•传统库存管理只追求效率化,具体做法有:–财务会计手法:管理库存周转率和运用的效率化,重视滞销产品的和盘点损耗等损耗管理,重视资金流动–分功能的管理手法:确立制定库存的方法;维持现货管理的精度;强化出入库手续–个别手法:预测需求手段;ABC分析法;自动订货•革新方向:–统一化:把库存管理作为构成供应链纵向统一系统的一环加以定位–综合化:将预测、保险库存、接受订货和向外订购、库存数据等在传统的库存管理中独立应用的手法作为横向联合总体制有机地连接起来–管理化:传统的库存管理由于没有形成经营管理周期(Plan-Do-See——,所以严格地说不能算是库存管理。新的库存管理对这一点要加以改革。–信息化:要实现统一化、综合化、管理化就必须高速处理有关库存管理的大量数据,为此应构建一个充分运用IT的数据处理系统10•传统库存管理–把提高库存作为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的首选。“治标不治本”–越来越大的库存不仅会带来更大的浪费,而且使生产过程的固有缺陷被掩盖得越来越深,生产系统变得越来越脆弱,埋下严重隐患。•现代库存管理–“降低库存→暴露生产系统中的问题→改进生产系统→更完善的生产系统→进一步降低库存……”良性循环11库存对于财务绩效的影响•可以通过资产回报率这个财务指标来加以了解资产回报率=税前利润/资产总值•资产回报率越高,表明资源的使用情况越理想12制造方式与库存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用户推式生产管理:集成度低、需求变化大、缓冲库存量高。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用户拉式生产管理:集成度高、数据交换迅速、缓冲库存量低。13•为了保证企业正常经营活动,库存是必要的,但同时库存又占用了大量的资金。•怎样既保证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又使流动资金的占用达到最小,是管理人员关注的问题。•库存控制的目标就是防止超储和缺货。库存控制的目标14库存管理是一项与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均密切相关的任务15二、基础知识(一)库存的概念•企业在生产运作过程中为现在和将来的消耗或者销售而储备的物品。包括:产品材料、维修材料、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等。•GB2001:(Inventory)–处于储存状态的物品。广义的库存还包括处于制造加工状态和运输状态的物品。•GB2006:(stock)–储存作为今后按预定的目的使用而处于闲置或非生产状态的物品。广义的库存还包括处于制造加工状态和运输状态的物品。16(二)库存的分类•1、按在企业物流过程中的状态分类•2、按库存的目的分类–(1)经常库存–(2)安全库存–(3)在途库存–(4)季节性库存地区仓库的产成品产成品库存原材料库存在制品库存维护/维修库存17(三)库存的弊端•占用大量资金•发生库存成本•管理问题•损耗–无形损耗–有形损耗18库存管理低下的表现•延期交货数量不断增加•库存投资额不断增加,而延期交货的数量保持不变•很高的客户流失率•被取消的订单的数目不断增加•周期性缺少足够的存储空间•配送中心之间和主要库存物品之间的库存周转率差异很大19(四)库存管理因行业而异•制造业包括在制品的库存管理•建筑业没有成品库存,库存管理的对象只有材料和在制品•批发业是典型的多品种库存行业,信息非常重要,适用QR、ECR等IT技术•零售业中,店铺的库存管理是关键,最大问题是销售预测太难。POS是很好的IT技术应用电子商务行业?20(五)产品生命周期对库存管理的影响21(六)库存管理的基本名词•需求量D——用户到仓库来提货的数量。有时称作需求率,指单位时间的需求量。对于制造厂商来说,有时亦称消耗量或消耗率。•订货量Q——仓库根据需求,为补充某种物资的库存量而向供货厂商一次订货或采购的数量。•订货间隔期T——订货合同中规定的两次进货之间的时间。•备运期L2——从发现库存量已经低到规定水平或以下,进行补充订货或采购之时开始算起,经过办理订货采购手续,厂商备料发运,直到物资进库验收为止的一段时间。22•到货延迟期L1——物资实际到货时间比合同规定到货延迟的时间。备运期只能是正值,但到货延迟期可正可负,即迟到或早到。•备运期间需求量DL2——为一联合变量,即D×L2。•两次到货期间需求量D(T十L2)——两次到货之间的时间应为合同规定的间隔期T加上实际到货延迟期身。D(T十L2)为联合变量,即D×D(T+L1)。•在库库存量——已验收入库、库内现有的库存量。•在途库存量——已订货,但尚未到达与验收入库的一种虚拟库存量。•名义库存量——在库库存量与在途库存量之和。23•库存占用金额——在库库存量所占用的流动资金金额。•库存消耗金额——在一段时间内由仓库发出的物资所值的金额。对企业来说,即该段时间内消耗的物资的金额。该段时间如为年,即年消耗金额。•库存周转率——库存年消耗金额被年平均库存占用金额除,即年周转率,或年周转次数。•安全库存量SS——由于需求量D、备运期L2或到货间隔期L1都是随机变量,因此,某一备运期间需求量DL2或某两次到货期间需求量D(T+L1)也是随机变量。它们可能超过平均值相当数量。为了防止这部分不可预知的、可能突然发生的增量而造成的缺货机会,就必须有一部分储备,这部分储备称为安全库存量。24•服务水平——仓库绝对不缺货从理论上讲是不可能的,在实际上也是不经济的,因为这样要保持过大的安全储备。问题在于恰如其分地规定缺货的程度。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恰如其分地确定安全库存量,使用户的需求满足到一定程度。这种满足需求的程度,称为服务水平,或可称为服务质量指标。•安全系数K——用来计算安全库存量的系数。K值用服务水平指标推算得到。服务水平越高,K值也越大。•报警点s——当库存量下降到某一点时,必须立即进行订货或采购。在这批货物尚未到达验收之前,这点库存量应能按既定服务水平满足备运期间的需求。该点即报警点,亦称订货点。换而言之,如果库存量低于报警点才进行订货或采购,就会满足不了既定的服务水平,发生过多的缺货。25•订货后库存量S——当库存量下降到报警点s时,发出订货要求后,会使名义库存量上升到某一规定数额,该名义库存量为订货后库存量。•记账间隔期R——有两种库存记账制度,一种为连续记账制,即每天都记账,结清库存量;另一种为间断记账制,即每隔R时间,整理平时积欠下来的发料单据,进行记账,检查库存量。•库存管理参数——为合理地控制库存,必须确定若干参数,如订货量Q、订货间隔期T、安全库存量SS、报警点s、订货后库存量S……这些参数统称库存管理参数。•库存管理水平——经合理地管理库存后,所能达到的水平。一般用服务水平与周转率两者综合表示。26(七)存货价值的计算•存货价值本身是财务评估的重要指标。存货价值还会对其他一些指标如利润率和毛利率等产生影响。•一般有四种计算方法:–实际成本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成本法27订单销售计划生产计划用料计划用料标准采购计划存量管理基准购备时机进料验收作业仓储管理出、入库作业(控制)生产企业物料管理运作图28(八)产品需求预测与特性分析•产品需求特性分析——需求的时间和空间特征–物流有空间和时间跨度,即物流管理者必须知道需求量在何处发生,何时发生。规划仓库位置、平衡物流网络中的库存水平和按地理位置分配运输资源等都需要知道需求的空间位置。29产品需求特性分析——规律性需求和不规律性需求•物流管理者将产品分组,以确定不同的服务水平,或仅仅是对它们分别管理。这些不同的产品组和不同种类的产品都会随时间形成不同的需求模式。如果需求是“规律性的”,需求模式一般可分解为趋势、季节性和随机性因素。•如果某种产品的需求由于总体需求量偏低,需求时间和需求水平非常不确定,那么需求就是间歇式的,这样的时间序列就被称为是“不规律性的”。30预测方法•预测可使用的标准化方法很多。这些方法分为三类:定性法、历史映射法和因果法。每一类方法对长期和短期预测的相对准确性不同,定量分析的复杂程度不同,产生预测方法的逻辑基础不同。但物流管理者不必直接考虑现有的大量预测方法,因为我们的重点仅限于协库存控制、运输计划、仓库装卸计划及类似活动的管理部门做短期预测。31要先理清楚库存管理工作的顺序——先做什么?后做什么?32三、库存计算的基础-库存成本分析•库存持有成本•订货或生产准备成本•缺货成本•购置成本(购入成本)•GB2006:inventorycost–因存货而发生的各种费用的总和,由物品购入成本、订货成本、库存持有成本等构成。33(一)库存持有成本•HoldingCost,又称存储成本•1、空间成本•2、资金成本•3、库存服务成本•4、库存风险成本34(二)订货或生产准备成本•OrderingCostorSetupCost•1、订货成本•2、生产准备成本•3、订货成本和库存持有成本的关系35(三)缺货成本•Out-of-StockCosts–1、延期交货–2、失销–3、失去客户36四、库存管理系统的分类与选择•根据外界对库存的要求,企业订购的特点,预测、计划和执行一种补充库存的行为,并对这种行为进行控制,重点在于确定哪些品种需要有存货、订购多少、何时订货。•总目标:在库存成本的合理范围内达到满意的顾客服务水平。•首先决策:哪些品种需要存货•其次,是重要的两项基本决策:订货时机与订货批量。371库存管理系统的分类CD-不变需求量VD-可变需求量CLT-不变前置时间VLT-可变前置时间P1-连续库存系统P2-定期库存系统P3-物料需求计划系统P4-准时生产系统库存决策的重复性供应来源对需求量的知晓度对前置时间的知晓度按库存系统的类型382常见库存管理系统的选择•定量订货系统(订货点系统)(连续订货系统)•双堆订货系统•定期订货系统•非强制补充订货(最大最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