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中的库存控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工贸SCM部2012-12工贸SCM部2012-12采购中的库存管理2库存与库存周转库存,是指仓库中实际储存的货物。生产库存,即直接消耗物资的基层企业、事业的库存物资流通库存,即生产企业的成品库存库存产生的原因:①缩短交货期②投机性购买③规避风险④营销管理、生成管理不适等库存周转,通常用两个指标表达:库存天数:库存存放时间长短。库存周转次数:一定时间内库存循环使用的次数。与库存天数成反比。采购中的库存控制,就是要加快物料库存的周转。12月末物料库存余额当月出库金额公式中,当月出库金额指某个月所有物料投入生产或者其他用途的账面金额,库存余额是指在当月月底静态盘点期末库存所计算出来的库存金额。周转次数:物料库存周转次数=更少的资金更低的成本更好的价格更低的风险适应突然变化更快应用新技术迅速进行系统重整加速库存周转意义何在?库存管理的三角形原理服务成本计划库存管理的核心思想可以表述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库存管理以服务与成本的平衡为中心,既能满足客户,库存成本又最低。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库存计划,而库存计划就是围绕两个基本点,确定恰当的订货时间与订货量。库存管理的核心思想也可用“三不”表达,关键是三不之间的平衡不断料noout-of-stock不呆料nodeadstock不囤料nooverstock不断料是库存管理的第一要务,以满足市场与生产所需。然而,要做到不断料,又要不产生呆料与囤料。不呆料、不囤料意味着加快周转。库存的成本模型:三角形原理里面提到库存成本,其库存成本分为两部分:库存的订货成本[Co(orderingcost)]以及库存的持有成本[Ci(inventory-holdingcos)]。订货成本由订货次数决定,每次订货量大,则订货成本相对越低。持有成本则取决于库存量,每次订货量越大,则持有成本相对越高。iOCDCEOQ2左图中,可看出:订货量太小,订货成本较高,订货量太大,持有成本较高,库存总成本都会上升。只有当订货量在一定水平时,库存的总成本才会最低。订货量成本订货成本库存持有成本总成本订货成本包括:请购手续成本采购成本进货验收成本进库成本其他成本持有成本包括:资金成本搬运成本仓储成本折旧成本其他成本库存计划的基本术语:再订货点(re-orderpoint,ROP)就是在此下订单补货的那个库存点,是用来确定补货时间的。补货周期(leadtime,LT)对材料而言即采购周期。补货周期越长,再订货点就越大,也就是要越早补货。需求量(demand,D)也直接影响在订货点,在补货周期确定后,周期内的需求量越大,在订货点就越大,也就是越早补货。安全库存(safetystock,SS)是指为了防止断货而必备的库存。周期库存是指在补货周期内的库存需求量。订货量:订货的数量。经济订货批量(economicorderquantity,EOQ)iOCDCEOQ2左图中横轴代表时间,纵轴代表库存量,途中曲线代表库存的运动曲线。库存最初总是在比安全库存要高一点的位置(a点),随着生产的领用,库存不断降低。降到什么时候必须下订单去补货呢?ROPabcSSQQLTLT当然不是安全库存(c点)!如果到了安全库存才去下订单补货,补货有一个采购周期,不会立即到货,因此就会用到安全库存,而一旦用到安全库存,也就意味着不安全了。正确的做法是在库存降低到比安全库存要高一点的某个点(如b点)补货,b点就是再订货点。库存计划的四个模型①.Q模型Q模型即(s,Q)模型,是定量订购发,它更多地用于A类库存。其工作原理见左图。Q模型的特征是:订货时间不确定,订货量确定。订货数量通常固定按照经济订批量(EOQ)来计算。应用Q模型时,订货时间与订货量的计算公式如下:订货时间订货数量SQQLTLTLTQiOCDCEOQ2SSDLTsROP)(订货时间:订货数量:库存计划的四个模型P模型即(R,S)模型,是定期订购法,它更多地用于C类库存。P模型的工作原理见左图。P模型的特征是:订货时间确定,按照固定的时间点订货;订货数量不确定。P模型的特征与Q模型恰恰相反。应用P模型时,订货时间与订货数量的计算公式如下:②.P模型SQ1Q2LTLTLTQ3ROISSLTTDQ)(nTR2)(其中,Io是指当前库存(on-handinventory)。在确定订货时间时,经验的做法是按照2n的时间间隔来订货,时间单位通常是周、月或者季度。库存计划的四个模型③.(s,S)模型SsOH(s,S)模型其实是Q模型(s,Q)的变种,也叫最大-最小模型或选择性补货系统,它更多地用于B类库存。(s,S)模型又可以发展为(R,s,S)模型。其工作原理如左图。如果当前库存OH≤s(最小库存,即再订货点ROP),则订货至库存水平S(最大库存)。其计算公式如下:订货时间:最大库存:订货数量:EOQROPSSSDLTsROP)(其中,Io是指当前库存(on-handinventory)。Tr是指在途库存,即已订货未到货的数量。TrISQO库存计划的四个模型④.(R,s,S)模型SsOHR不订货订货(R,s,S)模型其实是(S,s)与(R,s)模型的融合,它更多地用于B类或C类库存,其工作原理如左图。每间隔时间R,对库存进行观测和计划,如届时库存OH≤s(最小库存,即再补货点ROP),则订货至库存水平S(最大库存),否则不订货。该模型计算公式如下:订货时间:最大库存:订货数量:nTR2)(TrISQOEOQROPQ其中,Io是指当前库存(on-handinventory)。Tr是指在途库存,即已订货未到货的数量。订货量计算的5种方法1.经济订购批量法2.批量对批量3.固定区间内需求4.固定订货间隔时间5.SM算法经济订购批量法定义:只要当前库存不能满足需求,就固定按照经济订货批量补货,哪怕差一件也补足经济订购批量。所以期末库存很高,库存的持有成本较大。采用经济订购批量法,其库存计划模板的工作过程与结果见下表。周12345678910合计需求774238212611245147638489补足量147014700147001470588期末库存702813711690125806613799948订货成本132013200132001320528持有成本42178270547548408359569成本合计1741721470542074840215591097注:·期末库存=期初库存+补足量-需求·持有成本=期末库存累积量x周单元库存持有成本·成本合计=订货成本+持有成本·补足量是指当周实际到货量,至于订货时间则按照库存计划模型计算后再确定订货量计算的5种方法批量对批量(lot-for-lot)含义:要多少补多少,不多不少刚刚好。这就意味着每周都需要补货,订货次数多,库存的订货成本较大。同时,补足量就是当周的需求量,所以没有期末库存,也就没有持有成本。周12345678910合计需求774238212611245147638489补足量774238212611245147638489期末库存00000000000订货成本1321321321321321321321321321321320持有成本00000000000成本合计1321321321321321321321321321321320由图表可见,采用批量对批量法,能满足10周的需求,库存的总成本为1320元。本案例中,如果只有经济订购批量与批量对批量两种方法,则会选择经济订购批量法,因为库存成本更低。订货量计算的5种方法固定取件内需求(fixedperioddemand,PFD)含义:确定一个固定的订货周期,然后补足相应的需求量。比如固定期间为2周,则每2周补货一次,只补足这2周的需求量。在本案例中指提供了10周的需求数据,这就意味着只在单周补货,单周既有订货成本,又有持有成本。单周的期末库存就是双周的需求量,双周没有期末库存,因此在双周既没有订货成本,也没有持有成本。周12345678910合计需求774238212611245147638489补足量119059013805901140489期末库存4202101120140380227订货成本13201320132013201320660持有成本25013067080230136成本合计15701450199014001550796订货量计算的5种方法固定订货间隔时间(periodorderdemand,POD)含义:确定一个订货间隔时间,然后补足相应的需求量,可以理解为固定期间内需求法的一个变种。订货间隔时间(timebetweenorder,TBO),可用如下公式:39.48147DEOQTBO本案例中,固定订货间隔为3周,即3周补货一次。周12345678910合计需求774238212611245147638489补足量15700159001350038489期末库存803801381120907600534订货成本132001320013200132528持有成本4823083670544600321成本合计180230215670186460132849注:固定期间内需求法的一个变种,订货批量为固定期间段内的需求总量。上表中可见,采用固定订货间隔时间这种方法,能满足10周的需求,库存总成本为849元,但是与前三种方法相比,仍旧是固定期间内需求法库存成本更低。订货量计算的5种方法SM算法SM算法是由供应链管理专家Silver&Meal发明的,其出发点是想寻找一种最简单的算法,来有效控制库存。本案例中提供了10周的需求,库存控制最简单的想法就是一次性完成补货。但是否可行呢?SM提出通过计算平均库存即TRC/T比值来验证。TRC代表期间总库存成本,T代表期间,TRC/T代表平均库存成本。周123456需求7742382126112TRC/T13278.667.660.1560.6106.5上图表中,TRC/T比值计算过程如下:CO/1=132/1=132(CO+CiD2)/2=(132+0.6x42)/2=78.6(CO+CiD2+2CiD3)/2=(132+0.6x40+2x0.6x38)/3=67.6周123456需求7742382126112TRC/T13278.667.660.1560.6106.5其余比值依此类推。观察前6周计算结果,发现一个趋势,前4周的比值一直呈下降趋势,到第5周是出现拐点,开始回升。SM的奥妙就在这里:什么时间比值开始出现回升,就从那个时间重新订货。这就意味着不能一次性完成补货,第一次订货只能覆盖前4周的需求量,即178。第5周又得重新订货。在第5周订货时,又假设一次性将剩余的6周的需求全部补充回来,按照同样的方法计算TRC/T比值。周12345678910需求774238212611245147638TRC/T13278.667.660.1560.6106.513299.684.469.692.1613277.4SM工作原理周12345678910合计需求774238212611245147638489补足量15700159001350038489期末库存803801381120907600534订货成本132001320013200132528持有成本4823083670544600321成本合计180230215670186460132849SM算法由此可见SM算法的总成本是673.8元,为5中方法中总成本最低,因此成为优选的订货量计算方法。实际应用中,可在表中“需求”项下增加两行内容:“初期库存”及“补货时间”。如何加速物料库存周转加快周转的两个方向12月末物料库存余额当月出库金额物料库存周转次数物料库存周转次数是指在一年内,物料库存循环使用的次数,其计算公式为:从物料库存周转次数的计算公式,可以知道加快周转就只有两个方向:要么让分子变大,要么让分母变小,在此我们只探讨分母变小的话题。分母变

1 / 4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