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所工作制度一、以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为己任,热爱本职工作,具有奉献精神。二、遵守国家法律,卫生法规、部门规章及各项技术操作常规。三、严格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对急救重症患者和针对不明者应及时转往上级医院治疗。四、医务人员工作时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并保持着装整洁。五、接诊就诊者态度和蔼,亲切热情,询问病史耐心、全面,检查认真仔细,诊断清楚,治疗安全、经济、有效。六、医疗文书书写工整,符合医学文书规范。七、严格规范购药途径,确保药品质量,不得自制药剂。八、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各种医疗器具应定时消毒灭菌,有紫外线灯照射或消毒液喷雾作空气消毒。九、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使用后,应进行消毒、毁形,禁止重复使用和回收市场。十、发现传染病人,应采取隔离、消毒措施,并做好疫情报告。十一、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不泄露病人隐私和秘密。十二、虚心学习,刻苦钻研,对技术精益求精,积极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医生职责一、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医疗技术水平,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履行防病治病,救死扶伤,保护人民健康的神圣职责。二、做到衣帽整洁,举止端庄,谦虚有礼,作风正派,语言文明,态度和蔼,服务周到,不推诿,刁难病人。三、尊重病人的人格和权利,对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四、对工作认真负责,在诊疗过程中,要尊重科学,坚持因病施治,做到一视同仁。五、认真书写医疗文书,做到看病有登记,用药有处方,转诊有记录。六、对急危重症及疑难病患者,及时做好转诊工作,并做好记录。七、严格执行各种卫生法规,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精心诊疗,严禁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八、认真学习,刻苦钻研,运用国内外的先进医学科学技术,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并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九、必须遵守保护性医疗原则,不泄露病人隐私和秘密。十、遇到自然灾害,传染病流行,突发重大伤亡事故及其他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紧急情况时,医师应当服从县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消毒隔离制度一、医务人员工作时应穿工作衣,戴工作帽,并保持环境清洁。下班、外出时应脱掉工作衣。二、进行治疗、护理、处理前均应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浸泡双手。三、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无菌器械、敷料槽、持物钳等应定时消毒灭菌。定时更换消毒液。各种医疗用具使用后均应清洁消毒。四、保持室内清洁,使用专用清洁用具,每天用消毒水拖地一次,每周用紫外线空气消毒一次,保持室内空气清洁。五、治疗室清洁区和污染区有明显标识,消毒灭菌物品及用过的物品要分类放置,每日对治疗室的空气进行紫外线消毒或用消毒液喷雾消毒。六、发现传染病人,应立即采取消毒、隔离措施,并作好疫情报告。七、凡传染病病人用过的物品,如碗筷、器械等均应经过初步消毒处理后再同其他物品一起消毒灭菌。八、传染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必须经过消毒净化处理后,方可排入下水道。九、凡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的患者,应严格隔离,患者用过后的器械、被褥、房间都要严格消毒处理,用过的敷料要销毁。十、一次性医疗用品领用及回收渠道正规,使用后应立即毁形,并用消毒液浸泡。传染病登记监测报告制度一、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规范》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全面做好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二、接诊医生为疫情责任报告人。三、按照《湖北省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工作规范—医疗机构部分(试行)》规定,建立健全门诊日志、传染病登记本等相关登记,按照规范认真填写相关记录。四、传染病报告实行首诊医生负责制,首诊医生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后,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五、首诊医生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属甲类管理的传染病,应于2小时内向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科报告,并于2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24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报告卡报出后,应登记备案。六、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传染病流调、采样、随访、疫点处理及密切接触者隔离等工作。七、定期参加传染病防治知识和相关法规的学习、培训。八、定期对传染病报告管理相关资料进行分类归档,各类资料至少保存5年被查。安全注射制度一、坚守工作岗位,加强业务学习,熟练掌握各种注射剂的不良反应、配伍禁忌及应急处理措施。二、严格按照处方和医嘱执行注射。过敏性药物按规定进行注射前的过敏试验。注射室内应张贴常用药物配伍禁忌表。三、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细致、准确进行注射,对病人人情、体贴。四、注射前,仔细检查药品的外观质量,凡出现过期、变质、污染、发霉、无标签或标签不清、安瓿有裂纹、内容物有不散的凝块或异物等现象的药品,一律不得使用。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无菌塑料注射器,实行一人一针一管,用后按照要求立即进行销毁,严禁再次使用。六、密切观察患者注射中和注射后的反应情况,发生过敏反应或其他异常现象时,立即停止注射,迅速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处置效果不明显时,应果断、快速转上级医院。七、抢救用药品、器械,定位放置在利于实施抢救的位置,并定期检查,及时调整补充。八、严格执行隔离消毒制止,防止交叉感染,注射室内每日消毒,定期检测。医疗废弃物处置制度一、严格执行《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正确处理医疗废弃物。二、在医疗过程中尽量减少有害、有毒废弃物和传染性废弃物的数量。三、医疗废物采取分类收集,配备黑、黄、红三种颜色的污物袋:黑色袋,装生活垃圾;黄色袋,装医用垃圾(感染性废弃物);红色袋,装可以直接焚烧、放射性和其他特殊废弃物。污物袋应坚韧耐用,首选科讲解可降解朔料袋。所有废弃物都应经消毒后,分别放入标有相应颜色的污物袋,每日及时处理清空。四、使用过的一次性物品不得重复使用,严禁出售或随意混入生活垃圾中丢弃。针头、输液器等锐器不应与其他废弃物混放,按照先毁形处理,再消毒,最后集中焚烧或及时深埋进行处理。五、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的排泄物及感染病人排除的体液、浓液等、先加1/5量的漂白粉,搅匀后加盖放置4小时,再倒入厕所。六、完整保存医疗废弃物处置登记记录。七、严禁任何人,以任何方式变卖医疗废物。医疗文书书写制度一、按规定完善医疗文书,主要包括:门诊病历、门诊登记本、处方、处置(注射、清创、换药等)登记本、输液卡等。二、医疗文书由具备执业资质的卫生技术人员按照职责范围和要求完成,并由书写本人签名。三、医疗文书使用蓝黑墨水、碳素墨水书写,记录内容必须客观、真实、及时、完整,字迹清楚,不得随意涂改,特殊情况下必须修改时,应当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四、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书写处方时应当使用规范的中文和医学术语,药品名称、剂量、规格、用法、用量要准确,不得自行编制名称或代号。五、所有使用药品的治疗过程,必须同时又处方和调剂记载。六、医疗文书存档不得少于5年,其中,处方存档不得少于1年。
本文标题:诊所工作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3222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