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制度 > 土建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PEOPLE`SREPUBLICOFCHINA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THECOMPULSORYPROVISIONSOFENGIEERINGCONSTRUCTIONSTANDARDS电力工程(土建)部分ELECTRICPOWERENGINEERING2006年版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施工质量和安全1地基基础施工质量1.l一般规定《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202—831.0.3在邻近原有建筑物或构筑物进行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施工前,必须了解邻近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原有结构及基础等详细情况;二、地基与基础施工,如影响邻近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使用和安全时,应会同有关单位采取有效措施处理。1.0.4地基与基础工程所使用的材料、制品等的品种、规格、标号和浓度,应符合设计要求。1.0.7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中,对隐蔽工程应进行中间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完工后,应进行验收。1.0.8地基与基础工程在冬期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现场道路和施工地点的冰雪,必须清除;二、影响施工的冻土应挖除并采取防冻措施;三、冻结的材料,不得使用。1.2特殊性土《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J25—905.1.1建筑物及其附属工程的施工,应根据湿陷性黄土的特性和设计要求,合理安排施工程序,防止施工用水和场地雨水流入建筑物地基引起湿陷。5.4.5当发现地基湿陷使建筑物产生裂缝时,应暂时停止施工,切断有关水源,查明浸水的原因和范围,对建筑物的沉降和裂缝加强观测,并绘图记录,经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2—874.1.3施工用水应妥善管理,防止管网漏水。临时水池、洗料场、淋灰池。防洪沟及搅拌站等至建筑物外墙的距离,不应小于10m。临时性生活设施至建筑物外墙的距离,应大于15m,并应做好排水设施,防止3施工用水流入基坑(槽)。4.2.2施工过程中不得使基坑(槽)曝晒或泡水;雨季施工应采取防水措施。1.4基坑支护《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3.7.1基坑开挖应根据支护结构设计、降排水要求,确定开挖方案。3.7.2基坑边界周围地面应设排水沟,且应避免漏水、渗水进入坑内;放坡开挖时,应对玻顶、坡面、坡脚采取降排水措施。3.7.3基坑周边严禁超堆荷载。3.7.4软土基坑必须分层均衡开挖。3.7.5基坑开挖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碰撞支护结构、工程桩或扰动基底原状土。3.7.6发生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挖土,并应立即查清原因和采取措施,方能继续挖土。4.7.4支撑体系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支撑结构的安装与拆除顺序,应同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工况相一致。必须严格遵守先支撑后开挖的原则;2.立柱穿过主体结构底板以及支撑结构穿越主体结构地下室外墙的部位,应采用止水构造措施;3.钢支撑的端头与冠梁或腰梁的连接应符合以下规定:支撑端头应设置厚度不小于10MM的钢板作封头端板,端板与支撑杆件满焊,焊缝厚度及长度能承受全部支撑力或与支撑等强度,必要时,增设加劲肋板;肋板数量、尺寸应满足支撑端头局部稳定要求和传递支撑力的要求;4.钢支撑预加压力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支撑安装完毕后,应及时检查各节点的连接状况,经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施加预压力,预压力的施加应在支撑的两端同步对称进行;2)预压力应分级施加,重复进行,加至设计值时,应再次检查各连接点的情况,必要时应对节点进行加固,待额定压力稳定后锁定。7.3.2拱墙水平方向施工的分段长度不应超过12m,通过软弱土层或砂层时分段长度不宜超过8M。1.5地基处理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CJ79—913.4.2垫层的质量检验必须分层进行。每夯压完一层,应检验该层的平均压实系数。当压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铺填上层。3.4.4重锤夯实的质量检验,除按试务要求检查施工记录外,总夯沉量不应小于试务总夯沉量的90%。4.4.1对于以抗滑稳定控制的重要工程,应在预压区内选择代表性地点预留孔位,在加载不同阶段进行不同深度的十字板抗剪强度试验和取土进行室内试验,以验算地基的抗滑稳定性,并检验地基的处理效果。4.4.2在预压期间应及时整理变形与时间矛孔隙水压力与时间等关系曲线,推算地基的最终固结变形量、不同时间的固结度和相应的变形量,以分析处理效果并为确定卸载时间提供依据。4.4.4预压后的地基应进行十字板抗剪强度试验及室内土工试验等,以检验处理效果。5.4.1检查强夯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测试数据和施工记录,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补务或采取其它有效措施。5.4.4质量检验的数量,应根据场地复杂程度和建筑物的重要性确定。对于简单场地上的一般建筑物,每个建筑物地基的检验点不应少于3处;对于复杂场地或重要建筑物地基应增加检验点数。检验深度应不小于设计处理的深度。6.4.1检查振冲施工和各项施工记录,如有遗漏或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桩或振冲点,应补做或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6.4.5对大型的、重要的或场地复杂的振冲置换工程应进行复合地基的处理效果检验。7.4.1施工结束后,对土或灰土挤密桩处理地基的质量,应及时进行抽样检验。7.4.2土或灰土挤密桩抽样检验的数量不应少于桩孔总数的2%。不合格处应采取加桩或其它补救措施。8.4.1检查砂石桩的沉管时间、各段的填砂石量、提升及挤压时间和桩位偏差等各项施工记录和试验结果。如不符合设计要求,应采取补救措施。8.4.3砂石桩挤密效果的检测可通过抽查进行,检测数量应不少于桩孔总数的2%,检查结果如有占检测总数10%的桩末达到设计要求时,应采取加桩或其它措施。9.4.2搅拌极应在成极后7d内用轻便触探器钻取桩身加固土样,观察搅拌均匀程度,同时根据轻便触探击数用对比法判断桩身强度。检验桩的数量应不少于已完成桩数的2%。59.4.3在下列情况下尚应进行取样、单桩载荷试验或开挖检验:一、经触探检验对桩身强度有怀疑的桩应钻取桩身芯样,制成试块并测定桩身强度;二、场地复杂或施工有问题的桩应进行单桩载荷试验,检验其承载力;三、对相邻桩搭接要求严格的工程,应在桩养护到一定龄期时选取数根桩体进行开挖,检查桩顶部分外观质量。10.4.3高压喷射注浆检验点的数量为施工注浆孔数的2%~5%,对不足20孔的工程,至少应检验2个点。不合格者应进行补喷。2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2.1一般规定《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1.0.4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应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混凝土结构各分部或分项工程的施工,应在前一分部或分项工程检查合格后进行。3.1.2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钢筋表面或每捆(盘)钢筋均应有标志。进场时应按炉罐(批)号及直径d分批检验。检验内容包括查对标志方刚检查,并抽取试样作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如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尚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它专项检验。4.1.3水泥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或进场试验报告,并应对其品种、标号、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检查验收。当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复查试验,并按试验结果使用。《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3.1.3对所用水泥应检验其安定性和强度。有要求时,尚应检验其它性自首。《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4.1.6骨料应按品种、规格分别堆放,不得混杂,骨料中严禁混入股烧过的白云石或石灰块。《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CJ52-9263.0.7对重要工程混凝土使用的砂,应采用化学法和砂浆长度法进行集料的碱活性检验。经上述检验判断为有潜在危害时,应采取下列措施:3.0.7.1使用含碱量小于0.6%的水泥或采用能抑制碱一集料反应的掺合料;3.0.7.2当使用含钾、钠离子的外加剂时,必须进行专门试验。3.0.8采用海砂配制混凝土时,其氯离子含量应符合下列规定:3.0.8.2对钢筋混凝土,海砂中氯离子含量不应大于0.06%(以干砂重的百分率计,下同);3.0.8.3对预应力混凝土著必须使用海砂时,则应经淡水冲洗,其氯离子含量不得大于0.02%。《普通混凝土用碎石和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3.0.8对重要工程的混凝土所使用的碎石或卵石应进行碱活性检验。进行碱活性检验时,首先应采用岩相法检验碱活性集料的品种、类型和数量(也可由地质部门提供人若集料中含有活性二氧化硅时,应采用化学法和砂浆长度法进行检验;若含有活性碳酸盐集料时,应采用岩石柱法进行检验。经上述检验,集料判定为有潜在危害时,属碱一碳酸盐反应的,如必须使用,应以专门的混凝土试验结果作出最后评定。潜在危害属碱一硅反应的,应遵守以下规定方可使用:3.0.8.1使用含碱量小于0.6%的水泥或采用能抑制碱一集料反应的掺合料;3.0.8.2当使用含钾、钠离子的混凝土外加剂时,必须进行专门试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4.1.7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均不得采用诲水拌制。《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3.1.15选用外加剂时,应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施工工艺及气候条件,结合混凝土的原材料性能、配合比以及对水泥的适应性等因素,通过试验确定其品种和掺量。3.1.16选用的外加剂应具有质量证明书,需要时还应检验其氯化物、硫酸盐等有害物质的含量,经验证确认对混凝土无有害影响时方可使用。3.1.17不同品种外加剂应分别存储,做好标记,在运输与存储时不7得混入杂物和遭受污染。《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119—884.2.1抗冻融性要求高的混凝土,必须掺用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其接量应根据混凝土的含气量要求,通过试验确定。7.1.6含有六价铬盐、亚硝酸盐等有毒防冻剂,严禁用于饮水工程及与食品接触的部位。《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4.1.9在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中,可接用混合材料。混合材料的质量应符合规定,其接量应通过试验确定。8.0.1混凝土结构工程验收时,应提供下列文件和记录:1.设计变更和钢材代用证件;2.原材料质量合格证件;3.钢筋及焊接接头的试验报告;4.混凝土工程施工记录;5.混凝土试件的试验报告;6.装配式结构构件的制作及安装验收记录;7.预应力筋锚具、夹具和连接器的合格证及检验记录;8.预应力施的冷技和张拉记录;9.冬期施工热工计算及施工记录;10.隐蔽工程验收记录;11.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记录;12.工程的重大问题处理记录;13.竣工图及其它有关文件及记录。8.0.2混凝土结构工程的验收,除检查有关文件、记录外,尚应进行外观抽查。8.0.3当提供的文件、记录及外观检查的结果符合有关要求时方可进行验收。2.2钢筋连接《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3.4.1热轧钢筋的对接焊接,可采用闪光对焊、电弧焊、电渣压力焊或气压焊。3.4.2钢筋焊接的接头形式、焊接工艺和质量验收,应符合有关规定。8钢筋焊接接头的试验方法应符合有关规定。采用钢筋气压焊时,其施工技术条件和质量要求应符合规定。3.4.3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施焊。焊工必须有焊工考试合格证,并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焊接操作。3.4.4冷拉钢筋的闪光对焊或电弧焊,应在冷技前进行;冷拔低碳钢丝的接头,不得焊接。3.4.7当受力钢筋采用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焊接接头应相互错开。在任一焊接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d的35倍且不小于5ooMM的区段1内(图3.4.7),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在该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非预应力筋受拉区不超过50%。二、预应力筋受拉区不超过25%,当有可靠保证措施时,可放宽至50%。注:承受均市荷载作用的屋面板、楼板、模条等简支受弯构件,当在受拉区内配置的受力钢筋少于3根时,可在跨度两端各四分之一跨度范围内设置一个焊接接头。3.4.8焊接接头距钢筋弯折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3.4.11焊接网和焊接骨架的
本文标题:土建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04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