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的形态和结构染色体名称的由来•染色体(chromosome)之所以称为染色体,是因为它能被碱性染料染色,而细胞的其他组成分都不能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缘故。•前面我们介绍过,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我们也已经知道,DNA(或RNA)是生物共同的遗传物质。那么DNA(或RNA)又是如何组成染色体的呢?下面我们对染色体的结构作一介绍。(一)染色体的形态结构染色单体次缢痕短臂(p)长臂(q)随体常染色质区异染色质区主缢痕(初级缢痕)中期染色体按着丝粒的位置分为:1/2~5/8中央着丝粒染色体5/8~7/8亚中着丝粒染色体7/8近端着丝粒染色体中部亚中部近端部端部—末端处染色体的类型主缢痕模式图动粒结构域配对结构域中心结构域随体染色体的臂上凹陷缩窄形成次缢痕,与核仁的形成有关,称为核仁组织区(NOR)。端粒(telomere)生殖细胞、胚胎干细胞和肿瘤细胞含有端粒酶,可以使端粒恢复原长。端粒是存在于染色体末端的特化部位。通常由一简单重复的序列组成,进化上高度保守。可以保护染色体末端不被降解,并防止与其它染色体的末端融合。正常染色体每复制一次,端粒序列减少50-100个bp,因而端粒也被称为细胞的生命钟,当端粒缩短到一定程度,即是细胞衰老的标志。端粒(telomere)端粒酶是一种由蛋白质和RNA组成的核糖核蛋白酶。具有延长端粒末端重复序列的功能,如果端粒酶活性丧失,端粒将逐渐缩短,从而导致细胞衰老。端粒酶端粒酶与端粒的关系二、染色质的化学组成核酸蛋白质成分DNARNA组蛋白非组蛋白所占比例10.05-0.110.5-1.5三、染色体的结构1.一级结构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为染色质的一级结构,10nm。核小体2.二级结构:螺线管是染色质的二级结构,6个核小体缠绕一圈形成的中空性管.外30nm;内10nm,组蛋白H1位于螺旋管内侧。内10nm组蛋白H1染色质的二级结构:螺线管3.三级结构:超螺线管为染色质的三级结构,它是由螺旋管进一步盘曲而形成。4.四级结构:超螺线管进一步折叠成为四级结构—染色单体。(DNA分子长度压缩至1/8000~1/10000)。
本文标题:染色体的形态和结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4252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