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背景&理论积累集团、组织理论的产生目的分类规模其他分类小集团更具有效性原因分析大集团现代典型工会组织存在问题及解决马克思:阶级、国家理论强调理性&功利主义反对压力集团理论“副产品”和“特殊利益”反思与总结1234567作者简介&社会背景第一章:集团和组织理论第二章:集团规模和集团行为第三章:工会和经济自由第四章:国家和阶级的正统理论第五章:压力集团的正统理论第六章:“副产品”和“特殊利益”理论中文名:曼瑟尔·奥尔森外文名:MancurLloydOlson,Jr国籍:美国出生地:美国纽约出生日期:1932年逝世日期:1998年2月19日职业: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毕业院校:马里兰大学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战时短缺经济学》(1963)•《集体行动的逻辑》(1965)•《一份准备中的社会报告(1969)•《没有增长的社会》(1974)•《健康护理经济学新方法》(1982)•《国家兴衰探源》(1982)•《权力与繁荣》(2000)制度经济学·私有财产·税收·公共物品·集体决议·合同权利等为了表彰奥尔森在经济和政治科学方面的诸多贡献,美国政治科学联合会引入奥尔森奖,专门用于表彰最佳政治经济学博士学术论文获得者.写作背景1.现实背景《集体行动的逻辑》出版以前,学术界普遍存在这样的假设:一个具有共同利益的群体一定会为实现共同利益采取集体行动。奥尔森认为这个假设并不能很好地解释和预测集体行动的结果,许多合乎集体利益的集体行动并没有产生。写作背景相反地,个人自发的自利行为往往导致对集体不利、甚至极其有害的结果。那么,为什么个人的理性行为往往无法产生集体或社会的理性结果?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大家的理想为什么常常无法实现?这是奥尔森思索的问题。他在《集体行动的逻辑:公共选择与团体理论》(TheLogicofCollectiveAction:PublicGoodsandGroupTheory)一书中将公共物品的生产分配与团体理论结合起来,讨论在“理性个人”的假设下,集体行动的特征如何,进一步涉及到如何理解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问题。写作背景2.理论背景自本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以来,现代经济学中兴盛、发展起来了一门新的分支--公共选择理论,它研究的是传统经济学不予关心的非市场决策问题。传统经济学之所以不研究这类问题,无非是认为,诸如此类的决策和行动由于是由非市场因素决定的,所以就超出了经济学有关行为的传统假定。可现代经济学的拓展和进步恰恰证明了:非市场题并不意味着不能用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写作背景相反,公共选择理论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牢牢扣住了“经济人”这个最基本的行为假定,认为除了参与私人经济部门活动的人之外,公共活动的参与者也受制与此,都有使自己行为最大化的倾向,无行为主体的所谓的公共利益是不存在的。现在,国外许多学者也用该理论来分析计划经济的形成、演变及其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日益受到我国学术界的热情关注。奥尔森教授撰写的这本《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则是公共选择理论的奠基之作。1234567作者简介&社会背景第一章:集团和组织理论第二章:集团规模和集团行为第三章:工会和经济自由第四章:国家和阶级的正统理论第五章:压力集团的正统理论第六章:“副产品”和“特殊利益”理论Contents1、组织的目的2、公共物品和大集团3、传统的集团理论4、小集团5、“排外”集团和“相容”集团6、集团的分类1.组织的目的组织或社团的存在是为了增进其成员的利益。亚里士多德“人们为了获得特别的好处,通过为生活的目的提供某些特别的东西而聚到一处;同样,政治社团看来是为它所带来的总的好处而自发地聚到一处并继续存在下去。”莱昂·费斯廷格“集团成员身份的吸引力并不仅仅在于一种归属感,而在于能够通过这一成员身份获得一些什么。”哈罗德·拉斯基“社团的存在是为了达到集团成员共有的目的。”1.组织的目的组织或社团的存在是为了增进其成员的利益。注意:不同类型的组织被期待增进的利益多数是共同利益。2.公共物品和大集团在一个组织中个人利益和共同利益相结合的情况与竞争性市场类似。引例:假设一个完全竞争产业暂时出于一种非均衡的状态,价格超过了所有企业在当前产出下的边际成本。同时假设,所有的调整将由产业中已有的企业而非新加入的企业做出,而且这一产业处于需求曲线无弹性部分上。由于价格高于所有企业的边际成本,产出因此而增加。但当所有企业都增加生产,价格就会下跌;实际上,由于假设了产业的需求曲线是无弹性的,因此产业的总收益将会减少。显然,每一个企业都发现当价格高于边际成本时,增加产出是有利可图的,但结果是每个企业的利润都减少了。防止价格在刚才描述的完全竞争市场过程中下跌的方法是什么?几乎是唯一的办法——外部干预以组织的一个最重要的类型——国家来检验这一结论。2.公共物品和大集团3.传统的集团理论传统的集团理论毫无保留地认为,私人集团和社团运作所遵循的原则与支配市场中企业间关系或纳税人和国家关系的原则截然不同。其理论的两个基本变体:随意变体(casualvariant)和正式变体(formalvariant)加特诺·莫斯卡人类有着一种“聚在一起与其他人群对抗的本能”乔治·西梅尔【德】在其社会学经典著作中强调了集团普遍存在且不可避免。当亚里士多德说人类本质上是一种政治动物时,他的脑子里可能也有着类似的人群观点。随意变体塔尔科特·帕森斯“众所周知,在许多原始社会中,亲属关系主导了社会结构;不依靠亲属关系就能参加进去的具体结构几乎不存在”R.M.麦基弗在《社会科学百科全书》中描述:“在较为简单的社会条件下,利益的社会表现主要是通过种姓或阶级集团,年龄集团,亲属集团,居民集团和其他未经组织或组织松散的实体。”正式变体然而,直觉告诉我们,足够小的集团有时能为它们自己提供公共物品。要想满意地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进入下一节,研究不同大小集团中的个人可以采取其他行为的成本和收益。如果这就是所有带有经济目的的集团或组织的根本特点,那么看来大型组织与小型组织不会有特别大的区别。排外集团与相容集团:根据集团寻求的目标的性质的不同,可以把集团分为排外集团和相容集团。前者追求排他性的利益,主要指涉市场中的竞争性企业集团,它所追求的集体物品(更高的价格)带来的收益在供给上是固定的,某个集团的收益会造成其他集团收益的潜在损失;后者追求相容性的利益,主要指涉非市场集团,它所追求的集体物品带来的收益在供给上是不固定的,某个集团的壮大并不会减少其他集团的收益,反而可能使其他集团受益。市场集团就是排外集团,而相容集团就是非市场集团。奥尔森把市场集团分为在产业中独占整个市场的垄断性企业被称为纯粹垄断集团;占据市场绝大多数份额的少量企业或企业集团被称为寡头垄断集团,在市场自由竞争中彼此势均力敌,因此无一家企业对其他企业有显著影响的情况下彼此相对独立的众多企业被称为原子式集团。市场经济条件下,收益数量固定和有限,成员试图减小企业规模非市场条件下,企业扩大,集体物品供给也自动扩大特权集团中介集团潜在集团特权集团中的每个成员或至少其中的某个人受到激励提供集体物品,即使他得承担全部成本。在“中间集团”中,没有一个成员获得的收益份额使他有动力单独提供集体物品,但其成员树立并没有大到成员间彼此注意不到其他人是否在帮助提供集体物品。而潜在集团是原子式集团在非市场条件下的对应物,由于某个成员的行为不会对其他人产生明显的影响,因此其中的成员不会受到任何激励来为获取集体物品而行动。市场集团就是排外集团,而相容集团就是非市场集团。奥尔森把市场集团分为在产业中独占整个市场的垄断性企业被称为纯粹垄断集团;占据市场绝大多数份额的少量企业或企业集团被称为寡头垄断集团,在市场自由竞争中彼此势均力敌,因此无一家企业对其他企业有显著影响的情况下彼此相对独立的众多企业被称为原子式集团。1集团越大,增进集团利益的人获得的集团总收益的份额就越小,有利于集团的行动得到的报酬就越少,这样即使集团能够获得一定量的集体物品,其数量也是远远低于最优水平的。2单击添加副标题由于集团越大,任一个体,或集团中成员的任何(绝对)小子集能获得的总收益的份额就越小,就越不可能出现可以帮助获得集体物品的寡头卖方垄断的相互作用。3单击添加副标题集团成员的数量越大,组织成本就越高。由于这些原因,集团越大,它就越不可能提供最优水平的集体物品,而且很大的集团在没有强制或独立的外界刺激的条件下,一般不会为自己提供哪怕是最小数量的集体物品。作者认真研究了不同大小的集团中的个人可以采取的行为的成本和收益,首先研究了小集团的优势,然后把集团分为相容集团和排外集团两大重要类别,指出两种集团中同样存在着截然不同的关系机制,最后得出结论:只有在相容集团中,才存在着提供集体物品的可能性。相容性大集团中普遍存在较严重的搭便车现象,因而不能很好的为自己提供集体物品,而与相容性大集团相比,相容性小集团在提供公共物品上有极大的优势。1234567作者简介&社会背景第一章:集团和组织理论第二章:集团规模和集团行为第三章:工会和经济自由第四章:国家和阶级的正统理论第五章:压力集团的正统理论第六章:“副产品”和“特殊利益”理论Contents1、小集团的凝聚力和有效性2、传统理论的问题3、社会激励和理性行为1相对较小的集团——“特权”集团和“中介”集团——具有更大的有效性。在规模比较小的集团当中,当集团成员分担实现一个共同目标的成本时,在许多情况下,小集团比大集团更有效率,更富生命力。会议决策约翰·詹姆斯A.保罗·黑尔乔治·西梅尔在各种公共和私人以及国家和地方机由较少人数组成的集团表现比起大集团来,小集团的行构中,“采取行动”的集团和小集团一一般总是要好一些动更果断,而且更能有效般要比“不采取行动”的集团规模小地运用它们的资源股东数量众多的现代大公司的管理人员拥有自主权,而在少数股东拥有的公司里管理人员只能处于从属地位,这也说明了大公司的特殊困难。乔治·C.霍曼斯在整个人类历史中,小集团比大集团更显示出更强的生命力2完成这些功能会给很多人带来收益,但是这些收益会激励任何收益的个体参加甚至会创建一个自发的大社团以实现这些功能吗?不管自发的大社团实现的功能多么有益,潜在集团中没有一个个人会受到刺激去参加这样的社团。3经济激励不是唯一的激励,人们有时候还希望去获得声望、尊敬、友谊以及其他社会和心理目标。社会地位和社会承认是个人的非集体物品。社会制裁和社会奖励是“选择性激励”,社会激励的本质就是它们能对个人加以区别对待。社会压力和社会激励只有在较小的集团中才起作用。社会激励可以在潜在集团中导致集团导向的行动。社会激励主要是在小集团中才显得重要,只有当大集团是较小集团的联邦时,它们才在大集团中起作用。在大集团或潜在集团不会组织起来采取合作行动,尽管作为一个集团它们有理由这么做,然而小集团会采取这样的行动。在潜在的大集团中,每个成员都微不足道,他的行为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在任何大集团中,成员不可能彼此都认识,因而集团事实上也不可能是一个友谊集团。所以即使一个成员没有为其集团的目标做出什么牺牲,他的社会地位一般也不会受到影响。上海大学由于推行小学期制度和鼓励多不同学科学生多交流与沟通的制度,班级这个小的组织概念在上海大学实际上是被弱化了。大一大二学生由于公选课多,专业课程较少,因此除了例行学校规定的班会或者参加学校某些大型集体活动时需要学生班级为单位组织在一起,其他时候,班级并未发挥更多的效用,在同一个班级的同学很可能相互之间并不认识或者只是知道有这个人的存在,也就是说同学之间的关系网并没有因为班级而强化,较多同学的关系网络多建立在以寝室为单位的集体之中。由于全校不同专业同学选由于班级概念的弱化从而使得课在一起从而扩大了同学同学建立的人际关系网并不牢的人际关系网固,或者说强关系少,弱关系多,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不强归属感和荣誉感学校班级1234567作者简介&社会背景第一章:集团和组织理论第二章:集团规模和集团行为第三章:工会和经济自由第四章:国家和阶级的正统理论第五章:压力集团的正统理论第六章:“副产品”和“特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