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的股份经济理论与混合所有制改革【内容摘要】本文首先简述了《资本论》第三卷第五篇和第一卷第七篇的基本内容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论述,通过对马克思关于股份经济理论的分析,结合当前混合所有制度改革中的一些理论问题,作了粗浅的探讨,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本身是一个巨大的创新,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通过国企民企融合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也将不断地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原理,股份经济,混合所有制一、《资本论》关于股份经济的论述第一卷第七篇,考察资本的积累过程,也就是剩余价值如何转化为资本的过程。这一理论从再生产的角度,进一步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说明了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在本篇中,马克思设定了两个假定条件:一是假定资本能够正常通过流通过程;二是假定产业资本家是全部剩余价值的占用者。全篇分为三个部分:①第21至22章分析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②第23章分析资本有机构成及其变化对无产阶级命运的影响,揭示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③第24至25章追溯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批判资产阶级现代殖民理论,概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趋势。[1]P.50-512《资本论》第三卷第五篇,考察生息资本和信用理论,其中心是揭示借贷资本是如何参与对剩余价值的瓜分的。在这一篇中,马克思考察了货币资本独立化为生息资本及其有关的一系列问题。本篇所研究的生息资本,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借贷资本,借贷资本作为货币资本的独立化形式,是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二重的派生形式。本篇分为四个部分:①第21至24章,研究借贷资本和利息的本质,②第25至32章,考察资本主义信用,银行资本及虚拟资本的问题,分析生息资本的运动和现实资本运动的联系和区别,③第33至35章,从国内和国际两方面研究信用制度和货币流通的相互关系,④第36章追溯生息资本的发展历史。[1]P.162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论述全会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要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三、股份公司的发展和混合所有制3在资本主义经济中,除了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外,还有借贷资本。股份公司是通过发行股票把分散的资本集中起来经营的企业,股份公司和股份经济的发展使资本关系表现出新的特点:第一,大大促进了资本的集中;第二,资本在这里直接取得社会资本的形式而与私人资本相对立,是对私人资本的否定,企业也表现为社会企业,与私人企业相对立,这是作为私人财产的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第三,实际执行职能的资本家转化为单纯的经理,即别人的资本的管理人,而资本所有者则转化为单纯的所有者,即单纯的货币资本家。资本借助信用的发展,加速了资本的集中,从而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1]P.167-168从马克思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本人是非常赞赏股份经济这种形式的,认为股份资本以信用制度的充分发展和大量生息资本积累为前提,股份公司是个别资本在外部联系日益紧密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存在着内在联系的一种联合资本的形式[3]P.10。股份公司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而发展,是通向新的生产形式的“过渡点”,大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股份公司的股本来源,可以是多样化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主要自私人投资,也有个别国家投资的情况。在我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股份公司的股本来源比较多样化,包括了国有,集体,个人,外资等多方面的来源。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中国有五种经济成分:国营经济、合4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当时的经济方针政策就是“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也属于混合经济[4]P.18的形式。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形成了“一大二公”的国有经济体制,反而对经济发展起了阻碍作用。改革开放后,我国民营经济重新发展壮大起来,而国有企业也在几轮改革中“抓大放小”,逐步退出了大多数竞争性领域,专注于自己的领域并不断壮大。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有、民营、外资三足鼎立的态势初步形成。现阶段的国有企业,在经过了前几轮改革后,大多是处于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行业。一方面,国有企业担负了保值增值的要求;另外一方面,对于经营较好,扩展较快的国有企业,又被人诟病为与民争利。此外,国有企业内部还存在着贪污腐败,人浮于事,把部门利益凌驾于公众利益、国家利益之上等情况。采取什么样的形式来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明晰国有企业的定位,发挥其应有的职能,规范其管理,同时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提出混合所有制经济,正是对这一问题的创新性解决思路。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财产权分属于不同性质所有者的经济形式。从宏观层次来讲,混合所有制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制结构的非单一性,即在所以制结构中,既有国有、集体等公有制经济,也有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还包括拥有国有、集体5成分的合资、合作经济;而作为微观层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不同所有制性质的投资主体共同出资组建的企业[5]P.42。四、混合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及优点现在,在不同所有制的相互关系方面,我们面临的任务是,采取什么样的形式来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同时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逐步明确了发展公有制控股、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一种比较好的形式。应该说,党的十八大提出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是总结了新的实践经验得出的结论。许多实例表明,国有经济不仅可以通过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途径发展壮大自己,而且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从而巩固和加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6]由于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投资主体多元化,因此股份公司是最合适的实现形式。股份公司形式存在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一方面,是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另一方面,又是各种所有者主体投资入股、集资经营的资本联合形式[7]P.39。按照股份公司形式建立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由于股份来源不同,必须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国家依其出资额承担有限责任,企业依法支配其法人财产,企业内部建立起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构成的相互依赖又相互制衡的治理结构,外部以市场为中心和依托,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这对国有企业的6改革有很大的促进和示范作用。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公有制和私有制联合组成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包括国有经济或集体经济与私营经济或外资联合而成的企业。这种经济形式是目前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主要的发展形式,而且会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壮大。第二种形式是公有制与个人联合组成的混合所有制企业。这包括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中吸收本企业职工持有部分股权的企业,以及集体经济实行股份合作制的企业中集体所有与个人所有相结合的混合所有制企业。这种形式的混合所有制经济虽然目前比重相对比较少,但是涉及到国家与个人、集体与个人的关系甚为密切,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会有很大的潜力:对于提高社会成员的劳动积极性、增进个人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和促进共同富裕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第三种是公有制内部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联合组成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如城市国有企业与农村乡镇企业或城市集体企业组成的联合体。这种公有制企业之间的联合有助于发挥公有资本的优势,为其他所有制形式提供借鉴基础,由于都是公有性质,有时候我们也认为这种形式不属于混合所有制经济。在这三种形式中,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以前面两种形式为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无论哪种形式,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都是存在着公有制7经济成分,这就为我国始终坚持公有制经济作为主体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五、混合所有制企业面临的问题尽快混合所有制企业是国企改革的一个试验方向,我们也不应该将混合所有制当成是国企改革与发展的万能药方和唯一手段,要避免“一混就灵”的误区,认为只要改成混合制企业,国企的问题就解决了。混合所有制的成功,须以企业内在机制回归市场为前提,首先要给国有企业具体明确的使命定位,对其进行分类,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应该承担国有经济的不同的功能定位。基于国有经济的功能定位,一般可将国有企业分为公共政策性、特定功能性和一般商业性企业三类。其中,公共政策性的国企,不适宜采取混合所有值形式;而一般商业性的国企,则宜于大胆改革;特定功能性的国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剥离相关政府职能后再来改革。其次,重点解决其信息不对称和内部激励不相容的问题[8]P.184。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混合所有制股份企业,一般都需要聘请职业经理人来经营公司,都会存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问题。因此,不能指望大型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对解决其效率问题的作用立竿见影,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在不变动国有产权的基础上,学习西方的先进经验,通过规范管理职业经理人来经营好国有企业的案例。因此,如何发挥好混合所有制企业的优势,是值得好好研究的,既需要企业内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又需要外部的良好的8法律、政策等配套措施要解决激励不相容问题,首先要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其最重要的方式就是依靠市场的充分竞争,这是公司治理的一个必要条件。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中,可以根据行业的平均利润评价职业经理人的行为和能力,来解决信息不对称进而解决激励不相容的问题[8]P.184。另外,国有企业改革还需要解决其政策性负担问题,在政策性负担没有消除的情况下,对国有企业实行混合所有制甚至私有化只会助长腐败之风,造成国有资产流失[8]P.186。国有企业问题是目前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如果国有企业的问题能够得到解决,那么其他很多问题也会迎刃而解。要解决这个问题,也要求我们不能生搬硬套西方的产权私有化的方法,而是要依据马克思股份经济理论,结合我国国情,分析原因,借鉴先进,逐步探索,走出一条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改革之路,既保障了国家和人民的权益不受侵害,又能够搞好国企,发展经济。【参考书目】[1]张喜燕,石霞,《资本论与中国经济理论热点》,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01[2]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编选,《〈资本论〉(选编本)》,中共中央党校干部教育学院印[3]李其庆,《马克思股份资本理论及其现实性》,马克思主义与现9实,1998.01[4]姜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必要性及路径研究》,改革与战略,2014年第9期[5]钱凯,《如何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观点综述》,经济研究参考,2014.48[6]周新城,《怎样理解混合所有制》,红旗文稿,2014年第七期[7]张作云,《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性质界定及其方法》,江汉论坛,2009.01[8]林毅夫,《解读中国经济》,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