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沙耶武里技术方法要求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节技术路线老挝沙耶武里及邻区优势矿产资源潜力调查与分析项目原属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外风险勘查基金项目,为履行中国地质调查局与老挝自然资源与环境部地质矿产司2011年签署的“关于中老合作开展老挝北部地质地球化学调查项目的协议”项目,联合老挝自然资源与环境部地质矿产司开展了老挝沙耶武里幅(XaignabouliE-47-12)、孔县(B.KhonE-47-6)、仙诺县(B.XiengnouE-47-5)三个不完整1:20万图幅的地质填图及水系地球化学调查面积16309平方千米,总预算2514万元,经由几次资金渠道变化后,结转变更为现项目名称,至2015年已累计投入1888万元,并与老挝方面补充协议工期至2017年。项目在2014年通过了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的阶段性结题验收;至2015年底,已完成全部1:20万填图。1:20万水系地球化学调查面积6597平方千米。2016年剩余水系地球化学调查面积9712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沙耶武里幅、孔县幅范围。由于项目为续作项目,前期已按审核批准的项目总体技术路线完成了全部的地质填图工作和部份水系沉积物沉量工作,2016年的主要野外实物工作量为在补充协议工期内完成剩余的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并结合前期已完成工作,进行相关资料整理及报告编写。因此技术路线的制定按项目特点及工作现状分为二个方面:第一是:以“3S”技术为支撑,按《1:20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规范》(DZ/T0167-2006)要求,采用现代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技术,结合地质观察,掌握第一手资料;利用规范、严格的岩矿测试技术,进行样品分析;利用MAPGIS软件和中国地质调查局要求的其他专业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圈定各主要成矿元素的异常,编制各类基础图件。在综合其他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采样过程中新发现的矿化线索、已知矿(化)点和异常查证结果,对综合异常进行评价排序,初步圈定找矿远景区。最后,通过综合研究,总结区域地球化学元素分布、分配、富集规律,圈定地球化学综合异常及地球化学找矿靶区,建立区内主要矿种(床)地球化学异常模型,定性评价区域矿产资源潜力,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第二是:衔接前期已开展工作,开展已完成地质填图的图幅的分幅地质报告编写,目前测区已完成了沙耶武里、孔县、仙诺县三个图幅的地质填图工作。并进而以分幅地质报告为基础进行工作区三个图幅的联测地质报告编写和分幅地球化学说明书的编写。编写并向老挝方面提交最终成果报告第二节工作方法一、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工作方法技术(一)工作布置及技术要求根据我国行业技术要求,按国际分幅部署测区,基本比例尺为1:20万,方法为水系沉积物测量。在前期工作中,发现老挝亚热带湿热气候条件下的丛林植被极为发育,多数地区人烟稀少,通行极为困难,与我国西双版纳地区较为相似,因此采样密度采用1点/4km2。工作区可大致分为二类地球化学景观区,即低山丘陵区和高山切割区,其中低山丘陵区仅见于大河谷地带,面积极小,全区基本为高山切割区。具体布置工作时主要根据不同景观分区、成矿条件来制定相适应的、针对性的工作技术方案。1)布点原则:采样点分布要均匀、合理,要使1:10万地形图上按4km2划出的采样格子中的95%以上的小格内有采样点分布,基本不出现连续3个以上空白小格,采样点应布置在每个格子中能最大限度控制汇水面积处,部分通行困难区可考虑1-3点/16km2。少量无人区选择1点/16km2,对大型猛兽聚集、威胁作业人员人身安全的局部区域可不采样作空白区处理。采样点主要分布于二级水系中和一级水系口上,主要布置在长度超过3km的一级水系沟口,二级和三级水系中上游段,长度超过5km的一级水系应增加采样点,在在羽状水系分布区,一般只在长度超过2~5km的水系沟口上方采样,长度超过5km的水系应增加采样点。如羽状水系相当发育时,应在2~3个水系沟口取样,组合成一个样品,采样点标在适中水系或最大水系,并注明。2)采样介质:以淤泥、粉砂、细砂为主,避免淤泥表层可能存在的有机物、岸边坍塌物、人工堆积物。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该区域内以金矿为代表的抗风化强的矿产为主,那么应采集细砂;如果以Cu、Pb、Zn等易风化的矿产为主,则应采集淤泥。3)样品代表性及重量控制:采样时应在采样点附近一定范围内(15~30m)进行多点采集,合并为一个样品。现场使用套筛过水筛,筛后样品重量保证过-10~+60目不锈钢筛后不少于300g。4)采样部位:可选择在河床底部或在河道岸边与水面接触处。在间隙性流水地区,在干河道或很少水流的河道中应采集河床底部之样品;在水流较急的河道中要尽量在水流变缓处、水流停滞处、砖石背后及河道转弯的内侧有较多细粒物质聚集之处采样。5)采样地点应避开厂矿、村镇、交通要道、路口等可能带来的污染。如有污染,可将采样点挪至上游。野外采样点编号、记录、定点等要求按照规范进行,其中样品编号要在室内预先设计:A、编号设计:测区采样点布置在1∶10万地形图上。工作手图为1∶10万地形图,采用专用防水墨水打印。样品编号以4km2作为单位格子(大格),事先按1:100000地形图图幅的偶数方里网为界将单位格子编号,图幅接边处大于等于2km2设计为采样大格。编号顺序自左至右再自上而下。重复样以1∶5万图幅为单位,每50个大格布置一个重复采样大格,全区共布置16个重复采样大格,重复样预留重复分析大格号。全区共设计采样大格714个[含重复采样大格16个(重复样64件),不含监控样大格63个](表4-1)。进行样品编号图编制时注意每批留出的上述5个号码不要编在图上。将重复样号也记在重复采样格子中。表4-1重复样与监控样编号示意表111213141212223242监控样313233343414243444515监控样25重复采样格子35456162636467监控样1727374781828监控样3848919重复样号2939491020304050重复采样数量应为总采样量的2%。重复样分析与原样分析结果,以相对误差(RE%=︱A1-A2︱/(A1+A2)×100%≦33.3%为合格,合格率不低于85%。选择哪个大格作重复采样,在编号图上预先固定。选择重复采样格子在图幅中较均匀分布和考虑不同地质构造单元(图4-2)。B、采样记录:制作采样记录卡片,内容涉及样品编号、经纬度、采样部位、采样介质、植被覆盖情况、地质概况。图4-2根据编号表对采样地形图的编号示意图C、采样标志的建立:每采样点必须用红油漆在采样点附近建立清楚、醒目、牢固的标志,首选不易破坏的基岩、大转石、大树身、电杆、房屋等。湖泊周边、草地等处无法找到合适的建标物体时,可用木桩或竹片建立标志。D、采样定点:全程采用手持GPS,野外定点实地误差不超过50米,并将点位转绘于野外手图。在GPS无信号等特殊情况下,可参照地物、地貌标志定点,定点误差不大于150m(工作手图上3mm),同时需在卡片上注明。每日结束后要将手图上的采样点及编号着墨,并全部转绘在同一张地形图上。工作手图可用1:10万地形图。E、点位调整:根据野外实际情况,采样台班在施工中对设计点可作适当调整,但必须科学合理,以不违背布点原则和削弱控制效果为前提,调整的点数不得超过总点数的5%,施工前,项目负责人对设计错漏之处的调整不在统计范围内。野外施工中所有调整点必须按“野外采样调整点位统计表”逐点登记并交项目审核批复,不符合调整要求的样点必须报废重采。遇较大范围设计与实际情况不相吻合时,项目无权擅自更改设计,必须将详细情况及更改方案建议报请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F、GPS航迹管理:为了严格控制野外生产质量,减小定点误差,野外工作中采用以GPS全程监控采样到位情况的办法(GPS使用前应充分收集工作区或附近三角点参数或其它已知点和特征点等,对GPS进行实地观测,进行△X、△Y、△Z三参数校正),并设置专门的质量监督员,每天下载并检查每个采样台班每个采样点的航迹,并从航迹数据检查多点采样情况。G、样品野外加工:每日采集样品需进行晒干,并揉搓以防固结。样品晒干后需经试验确定过筛的目数,然后样品过筛处理,并分为正样与副样,再进行编号、装箱。整个过程必须防止交叉污染。(二)原始资料整理野外扫面工作过程中及各片区、各阶段工作结束后,均应及时进行原始资料的整理和检查。1)原始资料的整理,整饰要求做到规范化、统一化、标准化。2)每个台班在完成当天的野外工作后,当日或次日应将地形手图上的实际采样点上墨编号各类样品的图示按下列要求执行:水系沉积物采样符号:⊙直径2mm,编号如A1。项目组质检点:⊙直径2mm,颜色用蓝色,编号同原点号。项目办级质检点:⊙直径2mm,颜色用红色,编号同原点号。所级或上级主管部门质检点:⊙直径2mm,颜色用黄色,编号同原点号。剖面岩石样品编号:HY00×,在备注栏中注明剖面号。3)采用GPS相关软件对航迹进行管理,对航点按采样点号重命名,对航线根据台班号、日期重命名后,合并整理,输入的航迹数据和地形要素叠加,形成航迹监控图,最终提供工作区的1∶10万航迹总图。4)各阶段工作结束后,临搬家前,要组织各台班对本阶段的工作进行检查总结,各类原始资料进行系统整理,不完善者要补充完整,特别是野外工作部份,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必须及时补救。5)野外资料的最终整理,当野外工作结束后,必须对各台班的记录卡、点位、参数统计等,按图幅归并组合,提交上级验收。(三)质量检查1)野外质量检查本项目化探工作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负责实施,负责编制总体勘查设计方案,组织和协调项目实施。项目由成都地质调查中心进行统一管理。为确保该工作的顺利实施,在组织管理上实行成都地质调查中心—项目—项目组三级管理体系。项目管理按成都地质调查中心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运行。野外生产过程严格执行三级验收制度,质量检查分野外质量检查及原始资料检查。野外质检比例:大组自检5%、项目检查3%、中心抽检1%,检查结果优良率应大于80%。检查中如发现有不合格点(采样位置、方法不合理、点位超差、采样介质不符合要求等),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分析、扩大检查比例并迅速查明原因,如系弄虚作假或系统原因造成,所涉及样品必须全部报废并责令重采。相关责任人还应按照项目质量管理规定从重处罚。2)原始资料检查野外原始资料应进行日常性自(互)检,大组自检100%、项目抽查10%、中心抽检3%。野外原始资料检查应结合野外实地检查进行,并做好质量检查记录。工作中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把原始资料的经常性检查工作纳入整个质量体系运行过程,并建立健全严格的质量责任制度和检查验收制度。①原始记录要求记录采用统一卡片记录。野外各项原始记录要求内容完整、记录真实、字迹清晰、工整,页面整洁,不得涂改。因记错需修改时,用横线把错误记录划去,在其上方记下正确数据,不得一组数连续划改。记录使用2H铅笔书写。各项观测数据和备注应在观测同时据实记录在正式记录本上,不得追记,不得以转抄结果代替原始记录。②日常自检、互检要求可分为日常自检和阶段性检查,每个工作日休息前应及时进行台班自检,每隔半个月台班之间要进行互检,自(互)检均要填表登记。③阶段性检查验收及要求每片区工作结束后,由工区质量检查验收小组对本片区所采样品进行清点并对各类原始资料进行检查验收,写出验收意见,之后对片区工作进行总结,在各项工作完全合格后,方可搬入新的片区开展工作。④最终检查验收及要求野外扫面工作结束后,项目组编写野外工作总结,并由中心对野外工作期间所取得的所有原始资料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收队转入资料整理工作。(四)样品分析由于样品出入境通关、测试周期、中老合作实验室建设等原因,初步选择老挝岩矿测试中心为本工作区化探样品的分析测试单位。1)样品的组合及制备首先,实验室生产管理部门对验收后的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编号,按工作图幅随机化,每批样品中(约50件)插入监控样4件,再将样品调到加工间制备分析样。水系沉积物组合样一般不经烘样而直接加工研磨。若样品湿度过大,可在日光下晾晒或低于50℃之低温烘干。供分析用的样品组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