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护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护理众所周知,糖尿病是一种可以影响全身各器官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可是你知道吗,它与眼睛的关系似乎更为密切,可引起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病变、暂时性屈光不正、眼外肌麻痹、视网膜血管阻塞及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等,其中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简称糖网)是最常见,也是糖尿病眼病不可逆盲的最严重并发症。由于糖尿病患者日渐增多,因糖尿病而引起的微血管病变,特别是糖网致盲者也呈上升趋势,已成为严重影响患者生活、生命质量,给患者及其家属生理、心理带来巨大影响的一种疾病。(1)病史:详细询问病史至关重要。除了有无多饮、多食、多尿及消瘦等典型的糖尿病表现外,还应注意了解糖尿病的病程。病程越长,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越高,程度越重。特别是有些糖尿病的发现时间并不代表真正的患病时间,因为全身症状不明显,发现糖尿病时往往实际病程已久。血糖及尿糖检查是了解糖尿病控制程度的重要依据。(2)眼底检查:眼底检查是诊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主要手段。微动脉瘤和(或)小出血总是最早出现并比较确切的视网膜病变的体征。带黄白色的蜡样硬性渗出斑,说明血管系统功能异常,通透性增大,血液成分逸出。而白色软性渗出则表示微循环重度紊乱,血管破坏严重。这阶段没有新生血管形成,故称为单纯型病变。随着病情的发展,在这个阶段上并发多处局灶性或广泛的视网膜无灌注,则预示不久将出现新生血管。从发生新生血管开始,即进入增殖期,说明视网膜循环对组织缺氧已不能代偿。(3)特殊检查: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在眼底未出现病变以前,已有某些亚临床改变,如异常荧光形态,视网膜电生理及视觉对比敏感度等变化,均对其早期诊断有参考价值。在病变进展过程中,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的各种特殊表现、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等特殊对该病的诊断和分期有重要意义。高血压患者由于血压长期持续性升高,也可引起视网膜的一些病理改变。血压急剧增高时,还可出现视网膜水肿、出血和渗出,进一步发展至颅内压增高可合并视乳头水肿。所以,伴有高血压的糖友更加需要定期检查眼底。糖网分期1、我国眼底病学组于1984年参考国外分期标准制订了我国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标准”。分为单纯型和增殖型,共六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单纯型包括三期:Ⅰ期有微动脉瘤或并有小出血点。(+)较少,易数。(++)较多,不易数。Ⅱ期有黄白色“硬性渗出”或并有出血斑。(+)较少,易数。(++)较多,不易数。Ⅲ期有白色“软性渗出”或并有出血斑。(+)较少,易数。(++)较多,不易数。增殖型也有三期:Ⅳ期眼底有新生血管或并有玻璃体出血。Ⅴ期眼底有新生血管和纤维增殖。Ⅵ期眼底有新生血管和纤维增殖,并发视网膜脱离。2、国外学者为了使用简便将本病分为三期:非增殖期、增殖前期、增殖期。非增殖期(称单纯型、背景型):其特征为局部视网膜毛细血管闭塞,血管渗透性增强,表现为微血管瘤、点状出血、硬性渗出和视网膜水肿。增殖前期:特征为广泛毛细血管闭塞,棉絮样斑、点状出血,广泛微血管异常,静脉呈串珠状。增殖期:视网膜产生新生血管和纤维增殖,收缩牵拉视网膜脱离。国外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视网膜Ⅰ型糖尿病发病率远远高于使用胰岛素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的Ⅱ型糖尿病患者远远高于未使用胰岛素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措施1、控制血糖。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键,使眼底病变经过光凝和导升明治疗,新病变不存在。如血糖再升高,可能在视网膜其他部位,特别是黄斑部位,又产生新病变、黄斑水肿,仍然会造成视力进一步恶化,只有适当的控制血糖,让血糖不再高涨才能稳定眼底的病变,选用中药进行体内调节血糖,才能不施加给眼部压力,纯中药的恒济悦泰胶囊才能缓解病痛,并从根底治疗糖尿病。2、控制血压。高血压是早期视网膜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对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应特别注意,积极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3、控制血脂。视网膜渗出的快速发生往往合并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的增高,所以要想预防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也要积极地控制好血脂问题。4、低脂低盐高蛋白饮食,多食植物油,可以减少“硬性渗出”并对改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有利。对肥胖型糖尿病病人,还要控制总热量,降低体重。5、有视网膜病变时要避免剧烈运动,否则容易引起眼底出血,加重视网膜病变。6、定期进行眼底检查:本病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易漏诊。对病程较长的糖尿病人,不论有无视力减退,都应借助眼底镜、裂隙灯、三面镜等仪器检查眼底,这是早期发现本病的最好方法。药物保守治疗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单纯型)除严格控制糖尿病外,可采用下列药物治疗:①抗血小板聚集药,如阿司匹林、潘生丁等;②抗凝药物,如肝素;③促纤溶药物,如尿激酶、链激酶等。脑垂体手术一般认为血浆生长激素分泌增多是引起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因素之一,脑垂体切除用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性腺激素治疗后,视网膜病变明显好转。但由于垂体手术治疗后,终生需对垂体机能低下进行替代疗法,因此本法在激光治疗的今天已很少应用。激光治疗是一种对症治疗,最初是使用氙激光,最近是氩激光,进而使用氪激光。由于氩离子激光光斑小,绿色激光易被血红蛋白吸收,故可直接凝固封闭新生血管、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眼底病变其机理在于:①激光光凝破坏了视网膜的缺血、缺氧区,制止了新生血管生长因子的产生[1]。②光凝使视网膜色素上皮外屏障遭到破坏,营养物质可直接由脉络膜弥散进入视网膜,改善了视网膜营养。③减少了视网膜的耗氧量,耗氧量高的视网膜光感受器遭到破坏,取代为耗氧量低的胶原组织,使残留的视网膜组织供氧、血循环改善,从而减少了渗漏[2]。总之,视网膜激光光凝术能够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途径预防新生血管的产生,促进视盘和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消退,控制和延缓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使糖尿病的致盲率大降底。所以视网膜激光光凝是DR治疗的金标准。0控制血糖的重要性:血糖控制情况与糖网的进展和视力预后有很大关系,如长期控制不良,则不仅糖网病加重,而且发展为增生型者也多,故血糖的控制应一发现糖尿病即始终控制,一但产生严重的背景型或增生型病变,即使血糖控制也不一定能阻止病情的恶化。糖网患者一般都有十年以上的糖尿病的病史,因此对于控制血糖的重要性都很清楚,但作为护士一定不能有放松的思想,应坚持对患者进行这方面的健康宣教,真正起到督促和指导作用。内容包括:①饮食指导控制血糖的重要措施。②运动指导:运动有利于降低血糖,但阅砸患者的运动应适量,避免剧烈运动,如有眼底和网脱的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③用药指导:应坚持用药,注意用药后的不良反映,根据情况及时调整用量。④定时监测血糖的重要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多数患病时间较长,病情易反复,有的已经多次治疗,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精神上负担,患者不能享受正常人的生活,甚至有的患者对生活失去信心,这时护士应耐心给患者及其家属讲解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消除心理顾虑,增加患者对阅砸的认识水平,使患者了解通过合理的治疗和自我保健是完全可以延缓甚至终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恶化的过程,使患者重新树立信心和勇气,有利于病情的稳定,取得最快最满意的疗效。预防糖尿病患者眼部并发症是常见的,其中最常见的是糖尿病性视网膜视网膜概况病变及白内障,长期控制不好的糖尿病,随着病程的延长,几乎100%都会出现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比非糖尿病失明者多25倍。目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已成为四大主要致盲疾病之一。因此糖尿病人应采取下列措施保护眼睛。(1)积极有效地控制糖尿病,使血糖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2)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压促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且加速其发展。(3)早期发现眼部并发症。在下列情况下应做眼部全面检查:①在确诊糖尿病时就要全面检查眼部,包括:测视力、测眼压、查眼底。以后每年复查一次,已有视网膜病变者,应每年复查数次。②糖尿病妇女在计划怀孕前12个月内及确定怀孕时应查眼底,以后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复查。③眼压增高,视力下降。已发现视网膜病变,不能解释的眼部症状,增殖性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都要请眼科医生全面检查。(4)及时治疗。早期视网膜病变除有效地控制血糖及血压外,采用中医药辨证治疗确有一定作用。出现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及黄斑水肿时可采用激光治疗。出现白内障需手术治疗。糖尿病患者接受眼科检查的首诊和随诊时间建议糖尿病类型首次检查时间随诊时间1型发病3年后每年1次2型确诊时每年1次糖尿病妊娠前或妊娠早期NPDR中度:每3~12个月合并妊娠(3个月)NPDR重度:每1~3个月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