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循环系统第9章循环系统1第9章循环系统一、授课章节9.1心脏9.2血管9.3心脏的生理机能9.4血管生理9.5血液二、学时安排4学时三、教学目标1.心脏的形态和位置。2.心腔的基本结构。3.心脏基部的大血管。4.心脏的传导系统。5.大循环、小循环的路径。6.自动节律性、心动周期、脉搏、血压、收缩压、舒张压的概念。7.血液的主成份。8.血液凝固的过程。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重点:1.心脏的形态和位置及听诊部位置。2.心腔的基本结构,心内膜、心肌膜、心外膜。3.心脏基部的大血管的走向。4.大循环、小循环的路径。5.血液的主成份,红细胞、白细胞的分类等。6.自动节律性、心动周期、脉搏、血压、收缩压、舒张压的概念。难点:1.动脉血液流向路径和静脉血流向路径及区别。2.心音的产生过程。3.血液凝固的过程。五、教具循环系统的标本、挂图、动画六、教学方法第9章循环系统第9章循环系统2讲授法,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过程Ⅰ.导入复习旧课:1.公、母畜生殖系统的组成。2.公畜的副性腺有哪些。3.母畜(羊、猪、犬)子宫、卵巢形态和位置。4.性成熟、发情周期、受精、妊娠、分娩、泌乳、精液、乳镜、初乳的概念。本次课的学习要介绍的是:心脏的形态和位置;心腔的基本结构;大循环、小循环的路径;自动节律性、心动周期、脉搏、血压、收缩压、舒张压的概念;血液的主成份及血液凝固的过程。II.新课9.1心脏心脏的特点:各种动物的心脏基本都位于胸腔偏左侧提示:心脏的外面有一层结缔组织膜包裹,称为心包。心脏的基部有进出心脏的大血管(主动脉、肺动脉;肺静脉、前腔静脉)。一、心脏的形态和位置心脏位于胸腔纵隔中,夹于左右两肺之中,略偏左。约第3~6肋骨之间,心基位于肩关节水平线上。心尖位于胸骨后段的上方,距横膈约2cm。站立时,约在肘突“鹰嘴”的后内侧。心脏是中空的圆锥形肌质器官,外面有心包包围,锥底朝上,叫心基,有大的动、静脉进出;锥尖朝下,叫心尖。二、心腔的结构心脏内腔借房中隔和室中隔分为左右两半,互不相通;每半又分为心房和心室两部分,经房室口相通。因此,心脏可分为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四部分。同侧的心房和心室经房室口相通。三、心脏的组织结构心壁分三层,外层为心外膜,中层为心肌膜,内层为心内膜。四、心传导系统第9章循环系统第9章循环系统3由特殊心肌细胞——自律细胞构成的纤维束,能自动地发放和传导兴奋,使心肌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其组成顺序如下: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干→房室束左、右脚→普肯野氏纤维。五、心包心包为包围心脏的浆膜囊,分为脏层和壁层。脏层紧贴在心脏的外面,即心外膜,脏层在心基处向外折转而成壁层,下部构成胸骨心包韧带与胸骨相连。壁层和脏层之间形成心包腔,内含有少量的心包液,具有滑润作用,可保护心脏,避免心脏与周围组织直接摩擦。9.2血管血管的特点:动脉主动脉心脏全身组织静脉毛细静脉注意:动脉和静脉是相通的。而不是分开的两条血管。一、血管的分类血管可分为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三种。(一)动脉动脉为引导血液出心脏,流向机体各组织器官的血管,逐步分支变细,接毛细血管。管壁厚而有弹性。(二)毛细血管毛细血管为动脉和静脉间的微细血管,短而密,相互吻合成网。管壁很薄,具有较大的通透性,有助于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三)静脉静脉是引导血液回心脏的血管,其管壁与动脉相似。大多数静脉,特别是分布在四肢的静脉,内膜形成静脉瓣,游离缘伸向管腔,并朝向心脏,有防止血液逆流的作用。第9章循环系统第9章循环系统4二、血管及其分布动物的血管分布如图9-6。(一)小循环(肺循环)血液从右心室经肺动脉→肺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的通路,叫小循环或肺循环。(二)大循环(体循环)血液从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前、后腔静脉→右心房的通路,叫大循环或体循环。9.3心脏的生理机能心脏的生理的特点:心脏的节律性运动是由心肌细胞和自律细胞共同作用完成的。注意:心房和心室的收缩及瓣膜的开张和关闭产生了心音。一、心肌的生理特性心肌有心肌细胞和自律细胞两种。心肌细胞具有舒张性、收缩性和传导性,没有自动节律性。只有自律细胞作用下才有自动节律性。其中窦房结的自律细胞自律性最高,是心脏内兴奋和搏动的起源部位,称为正常起搏点。二、心动周期心脏跳动由心房肌和心室肌节律性收缩和舒张来完成。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一个心动周期。三、心音在每个心动周期中,心肌收缩,瓣膜启闭,血液增加速度和减慢速度对心血管壁的作用所引起的机械振动,可通过周围组织传递到胸壁,用听诊器放在胸壁左侧肘关节内侧可以听到心脏跳动产生的“通—塔”两个声音,这就是心音。前者称为第一心音,后者称为第二心音。四、心率正常动物在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跳的次数,称为心率。牛的心率为45~50次/分钟,羊为70~80次/分钟。五、心脏活动的调节第9章循环系统第9章循环系统5尽管心脏具有自动节律性,但神经和体液对心脏的活动具有调节作用。(一)神经调节调节心脏活动的高级中枢在延脑,延脑内的心血管活动中枢可分为心脏的兴奋中枢和抑制中枢。当兴奋中枢兴奋时,经交感神经传到心脏的传导系统,使心脏收缩加强加快。当抑制中枢兴奋时,经迷走神经传到心脏的传导系统,使心脏收缩减弱减慢。兴奋中枢与抑制中枢互相配合,相互协调平衡,保证了心脏正常活动的进行。(二)体液调节体液中的各种化学物质对心脏活动也有一定的影响。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增多时,可以加强兴奋中枢的兴奋,使心跳加快。血中的Ca2+、K+、Na+对心肌细胞有非常显著的影响:Na+维持心肌的兴奋;Ca2+维持心肌的收缩;K+抑制心肌的兴奋和传导。血中K+、Na+、Ca2+三种离子必须按一定比例同时存在。血液中的钾离子浓度增高时,可使心跳减慢,收缩不全,可引起心动过缓,传导阻滞,心肌收缩不良,甚至使心脏停止于舒张状态;当血中钾离子浓度过低时,可引起心肌自动节律性增强,发生额外收缩,即心脏发生一次比正常心律提前的收缩。血液中钙离子浓度增高时,心脏收缩力加强;钙离子浓度降低,心脏收缩力减弱。Na+能维持细胞内外K+、Na+离子平衡,使机体处于正常的生理活动状态。9.4血管生理血管生理的特点:血管内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称为血压。注意:动脉管壁和静脉管壁的区别一、血压血管内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称为血压。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动脉血压。心室肌收缩时,动脉内血压所能达到的最高值,称为收缩压;在心室肌收缩的末期,动脉内血压所能达到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形成血压的决定性因素有两个:一是心室肌收缩推动血液流动的力量;二是血液流动所遇到的阻力,称为外周阻力。二、脉搏心脏的收缩和舒张使血管产生规律性波动,称为脉搏。脉搏是由心室肌的收缩、舒张和血管壁的弹性产生的。检查脉搏一般用手指压在浅表的动脉上。检查第9章循环系统第9章循环系统6家畜脉搏常用的部位,牛在尾动脉;羊在股动脉;马在下颌血管切迹。脉搏的频率和心率是一致的,并随心率的变化而变化。三、微循环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这些微细血管包括微动脉、中间微动脉、真毛细血管、直捷通路和微静脉。9.5血液血液的特点:血液是一种流动的结缔组织,含有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注意:血液离心后分为上层的血清,中层白细胞和血小板,下层是红细胞。血液是一种流体组织,在心脏的推动下,不断地在心血管系中循环流动着。血液在流动过程中,运输营养物质、激素、气体和代谢产物。一、血量通常说的血量是指体内的血液总量。其中一部分在心血管系循环流动着,称为循环血量;另一部分存在于肝、脾、肺及皮下等处毛细血管和血窦之中,称为储备血量。二、血液的组成及其机能血液由液体成分血浆和悬浮于血浆中的有形成分组成。如果将流出血管的血液放入盛有抗凝剂的离心管中,经离心(3000r/min)沉淀30分钟后,可看到血液分为三层:上层淡黄色或无色的液体部分称为血浆,中层呈白色薄层,是白细胞和血小板,下层深红色的沉淀物为红细胞。(一)血浆血浆是血液的液体部分,是机体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血浆含有90%~92%的水,在8%~10%的溶质中主要是血浆蛋白质(占5%~8%),其余是各种无机盐和小分子有机物(2%~3%)。(二)血清离开血管的血液不作抗凝处理,将在很短时间内凝固成胶冻状的血块,并逐第9章循环系统第9章循环系统7渐紧缩,析出黄色清亮液体,这种液体称为血清。(三)白细胞1.白细胞的形态和数量白细胞是有核细胞,它的体积比红细胞大,相对密度小,数量少。根据白细胞胞浆中有无特殊染色颗粒,可将白细胞分为颗粒细胞和无颗粒细胞两类。颗粒细胞按其染色特点,又可分为嗜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和嗜碱粒细胞;无颗粒细胞包括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两种。成年动物白细胞数量及各类白细胞所占比例见表9-1。表9-1成年动物白细胞数及各类白细胞的比例动物白细胞总数(109个/L)各类白细胞所占比例/%嗜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猪8.553.04.00.639.43.0奶牛8.036.54.00.557.02.0绵羊8.237.24.50.654.73.0山羊9.642.23.00.850.04.0马14.846.13.01.247.62.1犬9.061.06.01.025.07.0猫18.068.254.50.2525.81.2兔7.635.01.02.559.02.5公鸡16.625.81.42.464.06.4母鸡29.413.32.52.476.15.7在各类白细胞中,嗜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数量较多,嗜酸粒细胞较少,嗜碱粒细胞最少。2.白细胞的机能嗜中性粒细胞具有很强的吞噬能力、活跃的变形运动及敏锐的趋化性,能吞噬入侵的细菌,可将入侵微生物限定并于就地杀灭,防止其扩散。嗜中性粒细胞数目明显增多,常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嗜酸粒性细胞具有吞噬能力,在寄生虫病、荨麻疹和过敏性疾病中,嗜酸粒细胞增多。嗜碱性粒细胞具有解毒等功能。淋巴细胞是具有特异性免疫机能的免疫细胞,它主要参与机体的免疫过程。单核细胞亦具有运动与吞噬能力,能吞噬坏死细胞和衰老红细胞,它有激活淋巴细胞的特异性免疫机能、促进淋巴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机能。3.白细胞的生成与破坏第9章循环系统第9章循环系统8白细胞的生成:各类白细胞由机体的不同器官组织生成。颗粒白细胞是由红骨髓的原始粒细胞分化而来;单核细胞大部分来源于红骨髓,一部分来源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淋巴细胞生成于脾、淋巴结、胸腺、骨髓、扁桃体及肠黏膜下的集合淋巴结内。白细胞的破坏:白细胞在血液中停留的时间很短,有的只有几小时或2~4天。衰老的白细胞大部分被单核巨噬细胞所清除,小部分在执行防御任务时被细菌或毒素所破坏,或经由唾液、尿、肺和胃肠黏膜排除。(四)血小板血小板是由骨髓巨核细胞的胞浆断裂而成的,呈不规则的圆盘形、椭圆形或杆状小体,没有细胞核。血小板参与凝血、止血过程,其寿命很短,在循环血液中通常只存活8~11天。(五)红细胞1.形态与数量成熟的红细胞为无核、双面内凹的圆盘形细胞,直径5~10μm。红细胞是各种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各种动物的红细胞数量见表9-2。表9-2成年健康动物红细胞数量及血红蛋白含量动物种类红细胞/(1012个/L)血红蛋白/(g/L)猪6.5(5.0~8.0)130(100~160)牛7.0(5.0~10.0)110(80~150)绵羊10.0(8.0~12.0)120(80~160)山羊13.0(8.0~18.0)110(80~140)马7.5(5.0~10.0)115(80~140)犬6.8(5.5~8.5)150(120~180)猫7.5(5.0~10.0)120(80~150)兔6.9120鸡3.5(3.0~3.8)100(80~120)同种动物的红细胞数量常随品种、年龄、性别、生理状态和生活条件等的不同而有差异,幼年比成年多,雄性比雌性多,营养状况好的比营养不良的多,高原地带的比平原地区的多等等。2.机能红细胞的主要机能是运输O2和CO2,并对进入血液的酸、碱物质起缓冲作用,这些机能均与细胞所含的血红蛋白有关。3.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红细胞的生成:红细胞由红骨髓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