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金融渐进开放下我国汇率制度的选择分析
昆明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金融渐进开放下我国汇率制度的选择分析姓名:林枫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企业管理指导教师:吴萍20040405金融渐进开放下我国汇率制度的选择分析作者:林枫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余维彬发展中国家国际储备管理的新变化-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7(2)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国际储备迅速增加;与此同时,其官方宣布的汇率制度也正迅速地向富于弹性的方向转移.汇率制度向弹性方向的转移通常会使各国减少国际储备,因而上述不无矛盾的现象引起了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我们认为,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是发展中国家国际储备急剧增加的根本原因,其中,金融全球化过程中货币危机与货币替代的影响是决定性的;此外,贸易全球化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近年来,我国国际储备不断增加.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有积极意义的变化.目前,国际储备不断增加带来的真正困扰是,我国货币当局缺少足够的对冲资产来缓冲国际储备对基础货币供应数量的影响.我们提出,大力发展政府债券市场,特别是发展适合货币政策操作的短期政府债券市场是解决矛盾的根本出路;在短期政府债券市场发育完善之前,可以在资本项目实施一定程度管制的前提下,通过降低结汇比例来缓解货币当局的货币投放压力,同时保有国际储备.2.学位论文叶景聪开放经济中汇率制度比较与选择的研究2002该文深入研究汇率变动的内在原因以及现行汇率制度及其选择的决定因素,全文一共有十章,分为理论和应用两部分,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回顾国际货币体系中汇率制度转变过程,评析一下促成汇率变动的基本因素.第二章阐述固在不同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平衡是怎么样调节的.第三章分析汇率制度的选择对国际贸易、跨国资本流动的影响以及其中的相互关系.第四章重点评析汇率制度选择作为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工具的有效性.第五章介绍外汇市场干预与外汇管制在不同汇率制度下的目标与效应.第六章剖析决定外汇储备需求的因素,并尝试找出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至于对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第七章综述最适货币区的理论,以可公开获得的数据实证分析中国是否为一个最适货币区,作为第九章对人民币汇率制度变革建议其中之一依据.第八章探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汇率制度的分类方法和标准,分析一个国家如何针对其自身货币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汇率制度.同时,还对最近期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性的阐述,其中包括政治和经济环境因素在内的汇率制度选择的决定性因素作了实际分析,依据第二章至第七章的研究成果总结汇率制度选择与国际贸易、跨国资本流动、国际收支、宏观经济政策、外汇干预、外汇储备的相互关系并阐述最适货币区、区域汇率安排、汇率目标区间的种种特征.第九章论述人民币现行汇率制度,提出相应的政策变革建议;其中包括人民币管理浮动区间的理论设计,以及人民币与港市并轨的可行性理论研究,作为该论文两个创新的学术观点.第十章总结全文并提出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3.学位论文龙云飞我国外汇储备运用研究2007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增长迅速。截至2007年6月底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达到13326.25亿美元。如此巨额规模的外汇储备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到底是好是坏呢?一方面,巨额的外汇储备标志着我国对外支付、调节国际收支和干预外汇市场的能力大大增强,它和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在投机者和公众预期的形成所带来的价值是难以估量的,这也是我国较成功地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巨额的外汇储备带来的外汇占款增加改变了我国基础货币的投放结构,容易导致结构性的通货膨胀。在现行的汇率制度和稳健货币政策的双重约束下,由于央行缺乏有效冲销手段,致使货币政策有效性降低,宏观金融调控的成本上升。同时,由于我国目前仍是发展中国家,保持较高水平的外汇储备实际上放弃了利用这部分外汇增加进口,为国内经济增长和消费增加新的经济资源来提高国内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机会,因此净机会成本还是较高的。此外,自2001年以来,外汇储备增长明显较快,从而对于如何正确的、有效的运用外汇储备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外汇储备的一般性属性和作用进行分析,再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同时对比、借鉴国外在外汇储备管理和运用模式的基础上得出我国外汇储备的运用方式的选择和运用途径。全文共分为以下四个章节:第一章对适度外汇储备规模的界定和研究状况,具体分为两节:第一节主要对国际储备、外汇储备、适度外汇储备规模等相关概念做出详细的解释。国际储备是指各国政府为了弥补国际收支逆差和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以及应付紧急支付而持有的并被各国普遍接受的一切资产。世界银行关于国际储备的标准定义是:“国家货币当局占有的那些在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可以直接或通过有保障的机制兑换成其它资产以稳定该国汇率的资产”。一般而言,国际储备就是一国货币当局能随时用来干预外汇市场、支付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从而由此引出外汇储备的概念,外汇储备是国际储备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各国普遍接受的通货储备。各国普遍接受的通货也称为储备货币,通货发行国也被称为储备货币国。第二节主要是对外汇储备的作用进行了阐述。外汇储备作为一个国家经济金融实力的标准,它在弥补本国国际收支逆差,稳定本国汇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维持本国国际信誉和地位的物质基础。第二章对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进行分析,具体分为三节:第一节对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利用数据统计的形式进行了描述。第二节主要对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成因进行分析,主要由于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一是国际收支持续的“双顺差”,即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都出现顺差。我国国际收支持续的“双顺差”正是我国外汇储备持续高速增长的物质基础,进出口贸易的持续高额顺差使经常账户体现为顺差,同时造就了我国外汇储备的高速增长。而我国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1994年汇率并轨导致的人民币贬值则事实上刺激了出口的高速增长,使我国国际贸易持续保持顺差。资本与金融账户顺差,则主要体现在外商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两项目中,这其中既有外资引进的迅速增加的因素,也有因为预期人民币升值而投机流入的大量热钱。二是长期的体现高储备倾向的强制结汇的政策施行,导致了外汇储备大量集中于国家手中,而民间的居民和企业手中的外汇数量非常少。第三节对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利弊进行了分析。外汇储备的有利影响主要体现在:有利于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应对突发事件,平衡国际收支波动,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促进了国内经济发展;为人民币最终实现完全可自由兑换提供了保障等。而同时高额的外汇储备也有弊端:外汇储备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存在一定的替代性,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会使我国民族工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成本加大,这对于正处在深化改革阶段的中国是极为不利的;外汇占款导致货币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的难度加大;在国内资金大量“闲置”和外资的人民币化条件下,资本项目的大量顺差,造成我国的资金使用和配置低效率;在人民币升值的趋势下,我国持有大量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非常巨大,因汇率变动造成的汇兑损失将有可能很巨大。可以看到高额外汇储备的弊端是非常明显的,因此如何运用外汇储备,外汇储备运用的模式选择就成为重中之重。第三章为国外外汇储备运用模式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国外外汇储备运用的研究,便于我国在外汇储备运用中借鉴成功的经验。通过对日本,韩国,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地区的外汇储备的研究发现,外汇储备运用的关键问题就是外汇储备的管理机构的设置及职能,以及投资渠道的问题,基本都是采用外汇储备分档次,分层次管理,分设不同的管理机构,投资于不同的金融资产。第四章对我国外汇储备的运用提出建议。第一,提出外汇储备运用的原则,最核心的原则就是安全性。第二,对我国外汇储备投资主体的选择进行分析,目前主要的模式就是汇金模式和中投模式,分析了汇金模式的利弊,对刚刚成立的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管理模式,人才机制,风险防范和信息披露等机制提出了设想,建议以完全市场化的方式来进行外汇储备的投资,以消除汇金模式易出现“内部人”控制的弊端,借鉴新加坡淡马锡和GIC的成功经验,将汇金公司整合进入中投公司,由汇金公司执行外汇储备对国内资产进行投资,在中投再下设一个机构专门进行外汇储备的对外投资。第三,提出了加强外汇储备运用中的风险控制,进行外汇储备投资时,对外汇投资公司必须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合理的组织架构,从制度上保证内控效率,积极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建立独立、权威的内部监督制度,确保内部监管的连续性。梳理外汇投资公司的组织架构。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委员会总揽投资公司风险控制,形成顺畅有效的汇报路线。应在风险管理委员会下设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等专业管理委员会,定期不定期召开风险管理联席会议,分析内外部风险形势,评估风险暴露程度,研究制定防范措施。还根据资产组合理论提出我国在进行外汇储备投资时应对风险资产的种类增加选择,外汇投资中的资产选择应该更加多样化。第四,分析了外汇储备中的资产组合,一方面要增加外汇储备中安全性高、流动性较强的外国政府债券的比例。另一方面,拓宽投资领域,不止局限于存款、债券,还可以选取一部分资产运用国际通行的资产组合管理、风险管理模式进人有较高收益但风险也较大的房地产与股票市场。要注意外汇储备资产管理是要寻求稳定的收益,不能以短期投机性交易为主要投资方式,而是以投资性交易为主要投资方式,以追求稳定的、长期的回报为目的。第五,认为我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应该进一步的多样化,在美元走弱的国际汇率环境下,应调整外汇储备资产币种构成,降低美元资产比重,增加欧元等货币资产的比重,分散美元贬值带来的汇率风险。应根据资产的风险收益、贸易地理方向、外债结构及汇率安排来合理确定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将风险更好地分散到一篮子货币,扩大欧元、英镑和日元等的外汇储备份额,还可关注亚洲债券市场等国际新兴投资领域,充分保障中国外汇储备的安全性和较高的投资收益。建立“藏汇于企业”、“藏汇于民”的外汇“双藏”机制,主要采用扩大QDII的规模,放宽居民外汇持有和投资限制的方式。提出将外汇储备用于购买石油,黄金,技术等战略资源的进口等扩宽外汇储备运用的渠道的措施。本文的写作以文字叙述为主,同时使用图表、统计数据加以论证,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本文运用了较多的详细数据,分析对比国外运用外汇储备的模式,对外汇储备运用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就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这在国内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开创性和综合性。但由于笔者学识水平有限,本文论述的方法和观点难免有偏颇之处,有些方面仅仅点到,未作深入研究,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能对其进行不断补充和深化。4.期刊论文吴国强浅析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对国际储备管理的影响-中国科技信息2006,(2)人民币汇率改变了单独盯住美圆长达几十年的历史,今年七月二十一日实行了改革,采取了盯住欧元、日元、韩元等一揽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在某种意义上影响了美圆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表现,美圆汇率出现下跌.由于我国储备体系中,美圆的比例最高,因此,三季度末,我国国际储备出现较大的损失,损失达到一百一十亿美圆,鉴于此,本人认为我国国际储备的管理应该顺应汇率制度的改革,在管理理念和方法创新上有所突破.5.学位论文王沁对我国适度外汇储备规模问题的研究2006对于外汇储备管理问题,西方经济学者很早就已开始研究,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实行固定汇率制度,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外汇储备发挥着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稳定汇率的重要作用,此时外汇储备的具体持有形式以美元资产为主,学术界侧重研究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涌现出众多的理论与计量模型,其中包括利用外汇储备与进口额或国际收支差额等指标的比值来衡量储备适度性的比率分析法,特里芬教授提出的储备能支持三个月进口即为适度规模的经验己为许多国家所接受。20世纪70年代以来,顺应经济数理化的发展趋势,许多经济学家尝试利用数学模型构建储备需求函数来确定一国储备的适度规模,研究中首次针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不同国情,对各自的储备需求函数分别进行了分析。而后成本收益法的引入为储备需求的计量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也使外汇储备规模理论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本文标题:金融渐进开放下我国汇率制度的选择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17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