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1.印刷:印刷是指使用印版或其他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工艺技术。2.定量:定量是单位面积纸张的重量,单位为g/m2,即每平方米的克重。3.纸张表面强度:纸张的表面强度是指纸张在印刷过程中,受到油墨剥离张力作用时,具有的抗掉粉、掉毛、起泡以及撕裂的性能,用纸张的拉毛速度来表示,单位是m/s或cm/s。4.文字信息处理(文字排版):依据文字原稿及对印刷品的要求,确定适当的字体,字号,行距,字距,版式等,并利用文字信息处理设备对文字稿进行版面设计和排版。5.印数,是一种图书或其它印刷品出版所印的数量。6.图像信息处理定义:对连续调图像原稿进行颜色分解和缩放处理,得到网目半色调图像底片的过程。7.透射密度:通过像片之前与之后光通量比值的对数,适于透明正片或负片。一种过滤器的遮光能力。8.反射密度:照射于像片的光通量与被像片反射的光通量比值的对数,适于不透明的感光材料。一种表面的遮光能力。9.层次:层次是指图像上最亮到最暗阶调的密度等级。通常用灰梯尺来量度10.层次曲线:原稿密度和复制品密度之间的关系曲线称层次曲线。11.连续调图像:相对于人眼分辨临界数值(1’-1’30”),空间上不能分割成像素的图像。以小于人眼分辨力的物理介质(极细的染料、颜料等)构成的图像,均是连续图像,其中颜色及明暗变化是连续而不分等级的连续调图像。11.印刷像素重构将原稿像素转变为可传递印刷像素的过程12.线条图像13.半色调图像14..阶调:阶调是图像信息还原中,一个亮调均匀的面积的光学表现。阶调值通常用阶调对光的透射和反射的程度(密度)表示。15.压痕是利用钢线,通过压印,在纸片或印刷品上压出痕迹,或留下供弯折的槽痕。16.原稿:是制版所依据的实物或载体上的图文信息。17.印版:是用于传递油墨至承印物上的印刷图文载体。18.彩色桌面出版系统又名DTP(DeskTopPublishing),可以完成对图像的输入、图像分色及处理、图形绘制、文字输入、页面排版、图文混合排版、输出胶片等基本工作。GUI图形用户界面,形象化的图标操作,统一的操作风格,便利的开发环境,多任务系统,系统资源,共享,WYSIWYG所见即所得19.油墨:是印刷过程中被转移到承印物上的成像物质。它主要由色料、连结料和辅助剂组成。20.承印物:是指能接受油墨或吸附色料并呈现图文的各种物质。21.特种印刷:是采用不同于一般制版、印刷、印后加工方法和材料生产供特殊用途的印刷方式的总称。22.包装印刷:以满足包装要求为目的,在包装材料、包装容器上印刷图文。23.色光加色法:按红、绿、蓝三原色的加色混合原理生成新色光的方法为色的加色法。色光相加得到的色光亮度等于相加色光的亮度之和。RGB模式为加色法模式24.色料减色法:指按黄、品红、青三原色料(如颜料、油墨)减色混合原理成色的方法。色料混合后得到的颜色明度降低。CMYK模式为减色法模式25.人眼的分辨率:图像像素的边长或直径小于0.073mm,或视觉角度小于1′30″即可认为图像是视觉连续的。26.层次:层次是指图像上最亮到最暗阶调的密度等级。通常用灰梯尺来量度。27.龟纹:任何两种周期性结构的图案叠加时,很可能产生第三种周期性结构,即莫尔花纹,当莫尔花纹能被人眼看见时,就称作龟纹。28.连续调:色调值是连续渐变的画面阶调称为连续调.29.网目调:用网点大小表现的画面阶调。30.网屏线数:是指网屏上单位长度内所含有的平行线的数目(线数/英寸、线数/厘米)31.网距:丝网版与承印物之间的距离。32.网线角度:基准线与网目线的夹角。33.三色学说视网膜存在三种视锥细胞,分别含有对红、绿、蓝三种光线敏感的视色素34.对立颜色学说:也叫做四色学说,假定视网膜中有三对视素:黑一白视素,红—绿视素,黄一蓝视素.35.阶段学说36.孟塞尔颜色标定方法:它用双椎体模型,把各种表面色的3种基本特性:色调、明度、饱和度全部表示出来。从底部的黑色过渡到顶部的白色共分成11个在感觉上等距离的灰度等级。37.CIE标准色差学系统:国际照明委员会(CIE)规定的颜色测量原理、基本数据和计算方法,称做CIE标准色度学系统。CIE标准色度学的核心内容是用三刺激值及其派生参数来表示颜色。38.色差:又称色像差,是透镜成像的一个严重缺陷,色差简单来说就是颜色的差别,发生在以多色光为光源的情况下,单色光不产生色差。(一)各种波长的光将以不同的程度而色散。(二)定量表示的色知觉差异。40.四色工艺:用黄,品红、青、黑四种油墨进行彩色复制的工艺。41.底色去除:四色复制过程中,暗调部分降低三原色比例,相应增加黑色比例。41.非彩色结构工艺:在整幅印刷图像中所有的非彩色成分由黑色油墨印刷而成。42.彩色校正的必要性43.AM网点:调幅加网,网点出现的空间频率固定,网点按行列排布。44.FM网点:调频加网,网点出现的频率随频率随图像的深浅随机分布。45.彩色复制原理(分色原理):颜色的分解是利用红、绿、蓝滤色片,对原稿反射或透射的色光选择性的透过和吸收,制作色光三原色的补色版。46.油墨粘度:是一层流体对另一层流体作相对移动时所产生的阻力,即流体流动的内部阻力。47.油墨的干性:油墨的干性是油墨印到承印物上后干燥需要的时间。48.油墨的流动度:一定体积(0.1cm3)的油墨样品在规定压力(200g)下,经一定时间(15min),所扩展成圆柱体直径大小,以毫米(mm)表示。49.印刷实地密度的概念:指用某一色墨在承印物上印成实地色块的反射密度。50.PS版:预涂感光树脂版预先涂布的感光层可随时进行晒版平印版51.喷墨印刷:有时也称喷码印刷,是指有计算机控制,通过喷墨器件使液体油墨形成高速微细墨滴组成的墨流,将细墨流有控制的从喷嘴射在承印物上,由微小墨滴组成图文的无版无压印刷方法。52.电子分色加网工艺,指利用电子分色机,通过电子扫描分色方式和电子加网,将彩色图像原稿分解成单色(黄、品红、青、黑)的网点阴图或网点阳图并输出底片的过程。53.工艺设计:是将包装设计稿或一张原稿加工成成品的工序、技术方法的总体设计,是实施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标准化、规范化、数据化技术操作的重要措施。54.灰梯尺:梯尺是由浅至深逐一排列的密度块所组成,图像的每一级明暗层次都可在梯尺上找到相应的密度梯级。55.色标:检验色误差的量具。制版设备颜色校正部分的设计就是以特定的色标为依据的。色标有透射与反射两种。56.色谱:是彩色印刷的“蓝本”,反映了某一色彩域的色彩组合情况,其作用帮助人们分析、解剖某一色域的Y、M、C网点配比,色谱中反映出中性灰平衡的数据,是正确进行彩色复制的重要依据。57.信号条:主要用于人的视觉评价印刷品,功能比较单一,直接表达印刷品的外观质量信息。58.测试条:以密度计检测评价为主的多功能标记元件,通常是以视觉鉴别与密度计测试相结合,并借助于图表、曲线进行数值计算的测试条。59.控制条:是将信号条、测试条的视觉评价与测试评价组合在一起的多功能控制工具。60.上光:在印刷品表面涂上(或喷、印)一层无色透明涂料,干后起保护及增加印刷品光泽的作用,这一加工过程叫做上光。61.烫金以金属箔或颜料箔,通过热压,转移到印刷品或其它物品表面上的加工工艺,叫做烫箔,俗称烫金,其目的是增进装饰效果。62.模切:是把钢刀片排成模(或用钢板雕刻成模)、框,在模切机上把纸片、印刷品轧切成一定形状的工序。用普通切纸机无法裁切成圆弧或其它复杂外形的印刷品都需要进行模切。63.压痕:是利用钢线,通过压印,在纸片或印刷品上压出痕迹,或留下供弯折的槽痕。简答题1.传统印刷五大要素(一)原稿(二)印版(三)油墨(四)承印物(五)压力【印刷机械】2.特种印刷与普通印刷是相对而言的。在国家标准《印刷技术术语》中,特种印刷定义为:特种印刷是采用不同于一般制版、印刷、印后加工方法和材料生产供特殊用途的印刷方式的总称。特种印刷的特点:印版材料、施印方式、转印材料、承印物多种多样,在印刷数量上,一般少于传统的印刷3.特种印刷的分类(1)按印版特点分类命名。例如:孔版印刷、珂罗版印刷、柔性版印刷等。(2)按承印物材料分类命名。例如:铁皮印刷、织物印刷、玻璃印刷、塑料印刷等。(3)按承印物形状分类命名。例如:球面印刷、曲面印刷等。(4)按印刷油墨分类命名。例如:苯胺印刷、发泡印刷等。(5)按印品的用途分类命名。如:电路印刷、商标印刷、盲文印刷、证券印刷等。(6)按印品加工后的特点分类命名。例如:立体印刷、变画印刷、香味印刷、磁性印刷等。(7)按印刷原理分类命名。例如:喷墨印刷,静电印刷等。(8)按印刷品各自的使用目的和职能对主要的印刷方法给以分类命名4.包装要求的基本适性,如:(1)耐摩擦性。承受自动包装时的机械摩擦和机械夹持.(2)耐包装充填性。充填物料时,不发生粘滞现象。(3)耐内容物性。不受内容物中的油脂、酒精、界面活性剂的侵害。(4)耐水性。在蒸煮中不脱落.(5)耐光性。能承受在流通、陈列时的光线照射。(6)无臭性。印墨气味不转移到内容物中。(7)引人注目性。准确表达商品特点,强烈吸引顾客注意。5.简述层次压缩调整的必然性和调整依据。(10分)答:必然性:彩色复制中采用的原稿种类繁多,密度范围相差甚大,但其密度范围通常都大于印刷复制能再现的密度范围,因此,复制过程中必须对原稿的层次进行压缩以适合于印刷工艺的要求。(4分)压缩调整的依据:(1)人眼的视觉非线性。根据盂塞尔视觉原理和视觉生理特性,证明人眼视觉对密度差别的分辨能力不同,在亮凋区的分辨灵敏度高,在暗调区的分辨灵敏度差。通过大量优质印刷品的分析和反应,层次调整的重点应放在高光调和浅中凋。(2分)(2)印刷工艺条件。考虑实际生产中机械设备、材料(纸张、油墨等)、工艺参数等具体条件。(2分)(3)艺术加工的需要;要视原稿和客户对复制品在艺术加工上的要求而灵活掌握,即强调主要部分,损失次要部分,突出主题。(2分)6.一般印刷工艺概略7.网点图像印刷的必要性和可能性(1)原稿上图像的明暗层次,依靠每个网点面积的变化,在印刷品上得到再现。(2)利用人眼分辨力,网点图像在宏观上呈连续性的原理。8.四色工艺用黄,品红、青、黑四种油墨进行彩色复制的工艺。9.非彩色结构(GCR)与底色去除(UCR)工艺的区别①底色去除在去除范围上有局限性,去除量也受到限制,一般只能作30~40%的去除。非彩色结构则可作全阶调去除,且去除量不受限制,原则上可达到80—100%的去除量。②在底色去除工艺中,黑版的补充量一般由操作者托经验而定,而非彩色结构中黑版补充量和层次曲线可自动改变。③最主要的区别是,底色去除只对图像暗调区域起作用,非彩色结构则可对整个图像和复色系统起作用。通过计算机计算的黑版补充量确保了整个颜色系统的性质不变.10.黑版作用:(1)由于黄、品红、青三色墨的色彩特征缺陷,影响图像的灰色再现,黑版的加入,可弥补三色灰严衡的不足,(2)提高画面对比度;(3)改善暗调的细微层次,(4)用黑墨可取代一部分彩墨,降低成本高的彩墨消耗,(5)用黑墨取代一部分彩墨,避免了油墨层堆积过厚。更适合于高速湿压湿印刷。黑版的分色可以很灵活,其调子长短、深浅可根据原稿情况,材料、设备情况确定。11.选择网频线数的依据原稿种类;(2’)印刷品用途;(2’)印刷机种类;(2’)油墨、纸张等(2’)(阐述明确,另加2’)12.色彩再现原理:并列呈色——先减色,后加色部分重叠——重叠部位减色,未重叠部位同并列重叠呈色——减色13.灰平衡的概念:灰平衡指以黄、品红、青三色版按不同网点面积配比在印刷中生成中性灰。14.确定灰平衡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印制灰平衡图表直接从专门设计的灰平衡图表中找出若干不同深浅的中性灰色可绘出一组中性灰平衡曲线。(2)印制色谱以实际生产中所用的三原色油墨印制色谱,从色谱上选择一系列中性灰色块。鉴别印刷品是否千衡时,从色谱上选择近似的中性灰色块与之对比,求得各色版网点值。(3)直接找出图像或三原色油墨叠印的梯尺中的灰色部分,进行分析油墨的检验:1).油墨颜色2).油墨的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