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知识点及重点内容(一)“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认识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形状与大小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但经过科学家精密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过程: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复盘-正球体-不规则球体。证明地球是球体:①在正方体上总是先看到小纸船的船头,再看到船身;在球体上,总是先看到小纸船的船帆,再看到船身。古时候人们通过观测海上归来的船帆来证明地球是圆的。②月食时地球的影子遮挡了月亮。③麦哲伦航行的成功,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④从人造卫星上拍摄到的图片,证明了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地球的大小: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速记:庐山起义)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第二节地球仪1.地球的模型: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比例把他缩小并制作的地球模型。地球仪是一个正圆的球体。2.“一轴”——地轴: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极点。地球的自转轴叫地轴。他是一个假想的轴。3.“两极”:地轴同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其中对着北极星的一端是地球的北极,另一端是南极。4.经线,纬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经线。所有经线长度相等,相对的两根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与地轴垂直的圆圈,叫纬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5.经线形状,长度,方向:每条经线只形成半个圆,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6.纬线形状,长度,方向:每条纬线都是一个完整的圆,纬线长度不相等,其中赤道最长,向两极变短,纬线指示东西方向。7.辨别经度与纬度:从0°经线向东叫动静,用E表示;向西叫西经用W表示。8.20°W和160°E是东,西半球分界线。0°纬线是南,北半球分界线。9.经度起始线本初子午线(0°经线)(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赤道(0°纬线)(继南北相等的纬线圈)10.特殊的经线:①0°经线是东西经分界线,东西经度起止点。②180°经线,东西经分界线,东西经起止线,此线以西为东经,以东为西经。③20°W东西半球分界线,此线以西为西半球,以东为东半球。④东西半球分界线,此线以西为东半球,以东为西半球。特殊的纬线:①0°纬线是划分南北半球的分界线.②23.5°(或23°26′)纬线为回归线,是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23.5°N是北回归线,划分热带与北温带;23.5°S是南回归线,划分热带与南温带)③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④60°纬线是中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⑤66.5°(或66°34′)纬线为极圈,是温带与寒带的分界线.(66.5°N是北极圈,划分北温带与北寒带;66.5°S是南极圈,划分南温带与南寒带)有无极昼,极夜现象的分界线。⑥90°纬线为南北极点,南极点向外都向北.11.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经线与纬线纵横交错,形成了经纬网,我们可以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个地点的准确位置。第三节地球的运动1.地球绕地轴运动叫做地球自转。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自传一周大约是24小时。2.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为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方向。(北逆南顺)3.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经度相差15°,时间相差一小时。(东边地点的时间比西边早)4.一年中最冷的月份1月,属冬季;最热的月份是7月,属夏季。一年中天黑最早的季节是冬季一年中白天最长的季节是夏季。春分:3月21前后,阳光直射赤道,北半球春季,昼夜相等。夏至:6月22前后,阳光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夏季,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秋分:9月23前后,阳光直射赤道,北半球秋季,昼夜相等。东至:12月22前后,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冬季,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五带:根据地表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划分;以南回归线(23.5°S)、北回归线(23.5°N)和南极圈(66.5°S)、北极圈(66.5°N)为界分为热带(气候终年炎热,有直射现象)、南温带和北温带(四季分明,无直射和极昼极夜现象)、南寒带和北寒带(气候终年寒冷,有极昼极夜现象)。5.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产生了昼夜长短变化与季节变化6.人们根据地球表面获得太阳热量的差异,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第二章学用地图第一节地图的发展陶片地图—羊皮地图—丝织地图—纸质地图,此外还有电子地图等。第二节地图的运用1.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2.▲方向:有经纬网的地图用经纬线定向/经线指南北,纬线指东西;有指向标的地图用指向标定向(箭头一般指示北方);无经纬网无指向标的地图用一般方法定向,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经纬网法,指向标法,一般方法)3.▲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公式表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有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三种表示方式;比例尺的大小:比例尺是个分数,分子是1,分母越小,比值就越大,即比例尺就越大(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的实地距离也就越短),反之,该比例尺就越小;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显示的地理事物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显示的地理事物越简略。4.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用来说明各种地理事物的文字数字。第三节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1.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的连线,称为等高线。2.地面高度的两种表示方法:海拔(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又叫绝对高度)相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等于两点的海拔高度之差)。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①地势高低:数值越大,地势越高;数值越小,地势越低。②坡度陡缓:等高线越密集的地方,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的地方,坡度越缓。③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山顶(一组闭合曲线,外低内高)、盆地(一组闭合曲线,外高内低)、鞍部(相邻两山顶之间的低地)、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一般发育有河流)、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合处)。4.陆地表面五种基本地形:山地(海拔较高,500米,峰峦起伏,坡度陡峻);高原(海拔较高,500米,地面坦荡,边缘陡峻);平原(海拔较低,200米,地面平坦,起伏很小);丘陵(海拔较低,200~500米,地面起伏不大,坡度和缓);盆地(海拔不定,四周高,中间低)。5.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表示海洋和湖泊;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低山、丘陵;棕色表示高原、高山;白色表示积雪、冰川。6.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南美洲);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南美洲);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亚洲);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非洲);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南美洲)。第三章陆地与海洋第一节陆地与海洋的分布1.三分陆地(占地球总面积的29%,约为1.49亿平方千米),七分海洋(占地球总面积的71%,3.61亿平方千米)。2.海陆分布:南北半球中,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东西半球中,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任意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3.七大洲名称: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分布在东半球的主要有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分布在西半球的主要有北美洲和南美洲。(注:除南美洲外,其余六大洲都跨东西两半球。)赤道穿过(即跨南北半球)的四个大洲:非洲、亚洲、大洲洋、南美洲(穿过了两个大陆: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欧洲、北美洲全部在北半球,南极洲全部在南半球;南极洲是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4.面积:亚洲(最大)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最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洲界线:亚洲与欧洲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与非洲界线:苏伊士运河(埃及);北美洲与南美洲界线:巴拿马运河(巴拿马);亚洲与北美洲界线:白令海峡;欧洲与非洲界线: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欧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丹麦海峡。5.四大洋名称: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分布:除印度洋在东半球外,其余三大洋跨东西半球;除北冰洋在北半球外,其余三大洋跨南北半球。北冰洋是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面积:太平洋(最大,岛最多)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最小)。第二节海洋与陆地的变迁1.海陆变迁:主要原因:地壳的运动与海平面的升降。人为原因:人类活动,如填海造湖等。2.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主要证据: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吻合、动物相似性、古地层相似性。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①地表由多个(七大)板块构造(欧亚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北美板块、、南美板块、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地处亚洲南部的印度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②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相对运动:挤压、碰撞形成山脉;相背运动:地层断裂,形成裂谷);③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和地震(全球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第三节人类与海洋1.海洋面积广大,占地球总水量的97%,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矿产,油气,生物等资源,被人们称为:天然的鱼仓,蓝色的油田,盐类的故乡,娱乐的胜地,资源的宝库等。2.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利用主要有:(1)海洋运输;(2)海洋资源利用(旅游资源、化学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能源等);(3)填海造陆。对海洋环境的破坏行为主要有:石油污染、垃圾污染、过度捕捞海洋生物,产生的后果主要是破坏海洋生态和海洋景观。第四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天气和天气预报1.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大气状况;大气状况易变。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和大气活动的综合状况;大气状况稳定。卫星云图上的蓝色代表海洋。绿色代表陆地,白色代表云层。常见的天气符号:第二节气温和降水1..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是气温和降水。它们会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2.气温的时间变化:(1)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温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后。(2)年变化(陆地上):北半球7月气温最高,是夏季,1月气温最低,是冬季,南半球刚好相反。海洋推迟一个月。最热月和最冷月的平均气温之差叫做气温年较差。3.气温在空间上的差异用等温线表示。等温线是在地图上把气温值相等的各点连成的线,同一条等温线上的各点气温相等。4.气温的空间变化:①受纬度位置影响:世界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递减。②受海陆位置影响:夏季,同纬度陆地的气温比海洋高;冬季,陆地的气温比海洋低。③受地形因素影响: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④受洋流因素影响:暖流增温,寒流降温。5.空气中的水气以雨,雪,雹等形式降落到地面,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降水形成条件:①空气上升冷却,水汽凝结②有凝结核③云滴增大变成水滴或冰晶降落到地面。6.降水的时间变化: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型、夏季多雨型、冬季多雨型、全年均匀型。7.降水的空间变化:①受纬度位置影响:赤道地区多,两极地区少;②受海陆位置影响:中纬度地区沿海多,内陆少;回归线穿过的大陆东部地区多,中、西部地区少;③受地形因素影响:山地迎风坡多,背风坡少;④受洋流因素影响:暖流增湿,寒流减湿。第三节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1.热带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马来群岛等地,全年高温多雨.2.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以非洲的热带草原面积最为广大,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3.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4.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地区以及大陆的两岸地区,以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地区最为广大,终年高温少雨。5.温带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南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6.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地区最为典型。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7.温带季风气候:集中分布在我国的东北部、俄罗斯的东南部、朝鲜半岛和附近的岛屿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8.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纬地区的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为主。冬暖夏凉,降水平均。9.温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