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考试资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儿科学简答题资料汇总(常考)~!!作者:张凯彬1、试述小儿年龄分期儿童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渐进的动态过程。根据此期不同年龄阶段按儿童解剖、生理和心理的不同特点,可划分为以下若干期:⑴胎儿期:指从受精卵形成到胎儿出生为止,在母体子宫内孕育约280天。胎儿的周龄即为胎龄。⑵新生儿期:指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时起至生后满28天内的时期。国内将胎龄满28周至出生后28天定义为围生期。⑶婴儿期:指出生后至满1周岁内的时期。⑷幼儿期:指1周岁至满3周岁内的时期。⑸学龄前期:指3周岁至6~7岁入小学前的时期。⑹学龄期:指从入小学6~7岁起至青春期前的时期。⑺青春期:青春期年龄范围一般从10岁~20岁,女孩的青春期开始年龄和结束年龄都比男孩早两年左右。青春期的进入和结束年龄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约可相差2~4岁。2、试述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影响因素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⑴生长发育是一连续的、有阶段性的过程,生长发育在整个儿童时期不断进行,但各年龄阶段生长发育有一定的特点,不同年龄阶段生长速度不同。⑵各系统器官生长发育不平衡,如神经系统发育较早,脑在生后2年发育较快;淋巴系统在儿童期迅速生长,于青春期前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生殖系统发育较晚。其它系统如心、肝、肾、肌肉的发育基本与体格生长相平行。⑶生长发育遵循一定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规律。⑷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儿童生长发育虽按一定总规律发展,但在一定范围内受遗传、环境的影响,存在着相当大的个体差异。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⑴遗传因素:小儿的身高等特征及某些遗传性疾病均受父母遗传的影响;种族、家族的遗传信息影响小儿皮肤、头发的颜色、面形特征、身材高矮、性成熟的迟早、对营养素的需要量、对传染病的易感性等。性别也影响儿童生长发育。⑵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①营养:儿童的生长发育,包括宫内胎儿生长发育,需充足的营养素供给;②疾病;③母亲情况;④生活环境。遗传潜力决定了生长发育水平,同时,这种潜力从受精卵开始就受到一系列环境因素的作用和调节,表现出个人的生长发育模式。生长发育水平是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3、体格生长发育常用的指标正常值:⑴体重:平均出生体重男婴3.3±0.4kg女婴3.2±0.4kg可选公式:<6月龄婴儿体重:出生时体重(kg)+月龄×0.7(kg)7~12月龄婴儿体重:6(kg)+月龄×0.25(kg)2岁至青春前期儿童体重:年龄×2(kg)+7(或8)(kg)或公式:年龄体重(kg)3~12月[年龄(月)+9]/21~6岁年龄(岁)×2+87~12岁[年龄(岁)×5~7]/2⑵身高(长):代表头部、脊柱与下肢的长度。多数3岁以下儿童立位测量不易准确,应仰卧位测量,称为身长。出生时平均50cm。1周岁时75cm,2周岁85cm。2~12岁身高(长)的估计公式(cm)=年龄×7+70。⑶坐高:从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坐高增长代表头颅和脊柱的发育。⑷头围:与脑和颅骨的发育有关。出生时平均34cm,l岁时46cm,2岁时48cm,5岁时50cm,15岁时54~58cm。头围测量在2岁以内最有价值。⑸胸围:代表肺与胸廓的发育。出生时比头围小1~2cm,平均32.4cm,1岁时头围与胸围相等(46cm),形成头、胸围交叉。l岁以后胸围大于头围,其差数为岁数。⑹腹围:婴儿期腹围与胸围相近,婴儿期以后腹围较胸围小。7、母乳喂养的主要优点⑴母乳是婴儿最理想食物和饮料,能满足婴儿生后头4~6个月生长所需要;母乳中含有最适合婴儿生长发育的各种营养素,并且质和量会随着婴儿的生长发育不断变化以适应婴儿需要,最适合婴儿胃肠功能的消化和吸收。⑵母乳中含有丰富的抗体、活性细胞和其它免疫活性特质,可增强婴儿抗感染能力,母乳喂养的婴儿1岁内呼吸道、消化道及全身感染发病率远低于人工喂养儿;母乳喂养不会引起过敏。⑶母乳温度及泌乳速度适宜,新鲜、无细菌污染,直接喂哺手续简便、省时省力,十分经济,对于无现代化家用设备、无消毒水源的家庭和地区尤为重要。⑷母乳喂养可密切母亲和子女的感情,母亲在哺育过程中,通过对婴儿的触摸、爱抚、微笑和言语,与婴儿进行感情交流,使婴儿在母亲怀中感到十分安全,无比温馨、舒适和快乐,对婴儿早期智力开发和今后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母亲在哺乳时还可密切观察婴儿变化,及时发现某些疾病的发生。⑸哺乳有利于母亲产后恢复、子宫收缩复原、减少受孕及发生乳腺癌的机会。14、小儿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的主要表现?⑴脱水程度:指发病后累积的体液损失量:①轻度脱水:约为3~5%体重或50毫升/kg减少。②中度脱水:约为5~10%的体重或50~100毫升/kg减少。③重度脱水:约为10%以上的体重或100~120毫升/kg减少。⑵脱水性质:指体液渗透压改变。①等渗脱水:水与电解质成比例地损失,血清钠浓度为130~150mmol/L;②低渗脱水:失钠比例大于水,血清钠浓度<130mmol/L。③高渗性脱水:失水比例大于钠,血清钠浓度>I50mmol/L。⑶常见电解质紊乱有:①低钾血症:血清钾<3.0mmol/L,a神经肌肉: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如肌肉软弱无力,重者出现呼吸肌麻痹或麻痹性肠梗阻、胃扩张;膝反射、腹壁反射减弱或消失;b心血管:出现心律紊乱、心肌收缩力降低、血压降低、甚至发生心力衰竭;心电图表现为T波低宽、出现U波、Q-T间期延长,T波倒置以及ST段下降等;c肾损害:低钾使肾脏浓缩功能下降,出现多尿,重者有碱中毒症状,长期低钾可致肾单位硬化、间质纤维化。②高钾血症:血清钾浓度≥5.5mmol/L时称为高钾血症。高钾血症时心率减慢而不规则,可出现室性早搏和心室颤动,甚至心搏停止。③低钙血症:血清钙<1.75~1.88mmol/L(7~7.5mg/dl)。④低镁血症:血清镁<0.58mmol/L(1.4mg/dl)。⑷常见酸碱平衡紊乱有:①代谢性酸中毒:主要由于H+增加或HCO-丢失所致,为最常见酸碱平衡紊乱。②代谢性碱中毒:主要由于H+减少或者HCO-增加所致。③呼吸性酸中毒:主要由于CO2储留和H2CO3增加所致。④呼吸性酸中毒并代谢性酸中毒:这是较常见的一种混合性酸中毒。⑤呼吸性碱中毒:主要由于过度通气使血中CO2过度减少所致。17、小儿腹泻病的补液。总原则:先快后慢、先盐后糖、先浓后淡、见尿补钾总步骤:定量、定性、定时补液要求:一般累积损失在第一日即可完全纠正,第二天以后的补液可根据该日的继续损失和生理需要补充。三补:见酸补碱,见尿补钾,见惊补钙三观察:尿量(3~4小时增多);酸中毒(6~12小时纠正);皮肤弹性(12小时恢复)⑴第一天补液①液体总量:包括累计损失、继续损失和生理需要量,一般轻度脱水约为90~120ml/kg、中度脱水约为120~150ml/kg、重度脱水约为150~180ml/kg,对少数营养不良,肺炎、心、肾功能不全的患儿尚应根据具体病情分别作较详细的计算。②溶液种类: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溶液全日容量比例,大约相当于等渗脱水用3:2:1液(1/2张);低渗脱水用4:3:2液(2/3张);高渗脱水用1:2液(1/3张)。③补液方法与速度:口服补液:轻和中度脱水可以口服补液。累积损失及继续损失可用ORS补给,生理需要量可通过进饮进食补充。静脉补液:1)扩容阶段:重度脱水有明显周围循环障碍者,用2:1等张含钠液20ml/kg,于半小时至1小时内补入。2)以补充累积损失为主的阶段:应用总量的一半,于8~12小时内补入,速度8~10m1/kg/小时。高渗性脱水按5~8m1/kg/小时。3)维持补液阶段:余量12~16小时内补入,速度稍慢,5ml/kg/小时。④纠正酸中度:轻、中度酸中毒不必另行纠正。重度酸中毒可按5%碳酸氢钠6m1/kg可提高CO2cp5mmo1/L(约10VOL%)⑤低钾血症处理:低钾时补钾需注意有尿或6小时内排过尿可补钾。补钾量:一般按3~4mmol/kg/日(相当10%氯化钾2~3ml/kg/日)。方法:补钾尽量口服,严重缺钾或呕吐频繁者可静脉滴注,氯化钾浓度不超过0.3%,速度慢,应在8小时以上。⑥钙和镁的补充;低钙时用10%葡萄糖酸钙每次1~2ml/kg(最大量≤10ml),用10%葡萄糖稀释后静滴或慢推。低镁时可用25%硫酸镁每次0.1mg/kg深部肌肉注射,每日3~4次,症状缓解后停用。⑵第二天补液:一般补给生理需要量,按60~80ml/kg/日,用生理维持液。若继续损失,酌情补充部分1/2~l/3张含钠液。20、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⑴病因:①围生期维生素D不足,母亲妊娠期,特别是妊娠后期维生素D营养不足;②日光照射不足,使内源性维生素D生成不足;③维生素D摄入不足;④生长速度快,维生素D和钙的需要量增加;⑤疾病或及药物的影响,胃肠道或肝胆疾病影响维生素D吸收,如婴儿肝炎综合征、先天性胆道狭窄或闭锁、脂肪泻、胰腺炎、慢性腹泻等,肝、肾严重损害可致维生素D羟化障碍,1,25-(OH)2D生成不足而引起佝偻病;长期服用抗惊厥药物可使体内维生素D不足,糖皮质激素有对抗维生素D对钙的转运作用。⑵佝偻病的临床表现:初期(早期):多见6个月以内,特别是3个月以内小婴儿。多为神经兴奋性增高的表现,如易激惹、烦闹、汗多刺激头皮而摇头等。但这些并非佝偻病的特异症状,仅作为临床早期诊断的参考依据。活动期:主要为骨骼改变。其它如肌肉松驰,大脑皮层功能异常,反应迟缓,表情淡漠、语言发育迟缓等,骨骼改变有:①头部:颅骨软化、方颅、前囟门闭合延迟,出牙延迟,顺序颠倒,牙质差;②胸廓:肋骨串珠、肋缘外翻、漏斗胸或鸡胸;③四肢:腕踝畸形,出现佝搂病手镯或脚镯;下肢畸形,形成“O”型或“X”型腿;④其他:脊柱弯曲变形,骨盆变形。恢复期:以上任何期经日光照射或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或消失。后遗症期:多见于2岁以后的儿童。因婴幼儿期严重佝偻病,残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⑶主要的治疗措施:维生素D制剂治疗:①口服法l)活动早期:VitD2000~5000IU/日,口服,一个月后改为预防量。2)活动期:VitD5000~10000万IU/日,口服,一个月后改为预防量。3)恢复期:一般采用预防量(400IU/日)维持。如需大量长期服用维生素D制剂时,不宜用鱼肝油,以防维生素A中毒。②大剂量突击疗法:适于重度佝偻病,有并发症或不能口服者。VitD20~30万,肌注一次三个月后改为预防量,尽可能避免重复注射以免中毒。钙剂:应用VitD期间,同时口服元素钙200~400mg/日。矫形疗法:轻度畸形多可自行恢复。重度畸形应手术矫治。22、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发病主要原因和治疗维生素D缺乏症血钙下降而甲状旁腺不能代偿性分泌物增加;血钙继续降低,当总血钙低于1.75~1.88mmol/L(7~7.5mg/dl)或游离钙低于lmmol/L(4mg/dl)时,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而致手足搐溺。⑴主要原因:维生素D摄入不足,日照不足,生长过速,食物中钙,磷比例不适宜,过多食用含大量植酸的谷类,滥用药物和某些疾病如慢性呼吸道感染,肝肾疾患等影响钙磷吸收代谢。⑵治疗:①急救处理:氧气吸入:惊厥期应立即吸氧,喉痉挛者须立即将舌头拉出口外,并进行口对口呼吸或加压给氧,必要对作气管插管以保证呼吸道通畅;②迅速控制惊厥或喉痉挛:可用地西泮每次0.3~0.5mg/kg肌肉或静脉注射,或10%水合氯醛,每次0.4~0.5ml/kg,保留灌肠;③钙剂疗法:采取止痉措施后应立即给钙剂,10%葡萄糖酸钙5~10ml加等量或2~3倍生理盐水或10~25%葡萄糖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或点滴(10分钟以上),重症反复发作者,每日可重复2~3次,直至发作停止;④钙剂治疗的同时可口服维生素D,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补充维生素D。28、新生儿分哪几类,如何划分?⑴根据胎龄分类:胎龄:是从最后一次正常月经第一天起至分娩时为止,通常以周表示。①足月儿:胎龄满37周至不满42周(260~293天)的新生儿。②早产儿:胎龄满28周至不满37周的新生儿(196~259天),其中第37周(253~26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