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小学生荣辱感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课题负责人:欧东芳执笔:欧东芳课题成员:潘俊杰、陈玲玲、泮云萍、李伟英、尹雪琴低年级小学生荣辱感教育的实践与研究海门小学一年级课题组【摘要】针对当前社会风气不良、农村低文化的家庭教育、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差、操作性不强的种种弊端,导致现代小学生荣辱感弱的现状。研究者从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校内外众多的教育资源等方面去反思现状并根据调查到的几种弊端,分析出相应的对策进行研究。从而探讨出培养低年级小学生荣辱感的措施。【关键词】低年级小学生荣辱感教育一、问题的提出(一)当前背景2006年3月27日,从全国少工委获悉,全国少工委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少先队组织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教育引导亿万少先队员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通知说,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对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和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提出了明确要求,使广大少先队员、辅导员和少先队工作者充分认识到,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为少先队加强和改进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树起了新标杆。各级少先队组织要把教育引导少年儿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性工程和长期任务,贯穿于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全过程,体现在少先队工作的各个方面,落实到基层少先队活动的各个环节,切实抓紧抓好。通知指出,各级少先队组织要以“红领巾与光荣同行”为主题开展“八荣八耻”主题教育活动。少先队的各项品牌活动要进一步充分彰显“八荣八耻”的教育主题。要按照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手拉手、雏鹰争章、民族精神代代传、少年儿童节约与环保行动、争当科技小能手和文明小使者活动、少年军校、少年儿童平安行动、小甲A足球和少年科学院等少先队活动,丰富体验内容,赋予新的内涵。通知最后强调,教育引导少年儿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少先队组织开展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中心环节,也是少年儿童自身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要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充分发挥少年儿童的主体作用,引导广大少先队员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把“八荣八耻”转化为自觉行动,以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扎实成效促进少年儿童“勤奋学习、快乐成长、全面发展”。(二)现状背景1.我校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据统计,家长是大学生的不到2%,高中生的不到10%,绝大部分家长连小学也没毕业。由于缺乏知识的填充,家长们的举止行为也就不那么拘小节了,他们的家庭教育更是不那么科学了。于是,一些维系“荣辱”的“小事”,时常在大人们的2身上发生,甩着拖鞋“啪哒啪哒”进学校,在电梯间吸烟,在大庭广众之下为一点小事骂得唾沫飞溅,对小道消息评头论足……对这些熟视无睹的“小事”,孩子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自然而然落在行动上。“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上梁不正下梁歪。现在的孩子存在着自私、骄蛮、浪费、怕吃苦、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品质。2.由于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家庭教育的缺位,一些孩子缺乏对父母、长辈、老师和同学的爱,缺乏社会责任感。一段时间以来,像“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走进烤鸭店。口水流下三千尺,摸摸口袋没有钱。”这样的另类童谣在一些中小学校园十分流行,许多小学生都能随口背出来。这些看似是孩子们的生活小事,其实极易混淆孩子们的是非,极大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3.就目前的学校德育工作,在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上,存有实效性差、可操作性不强等困惑。道德的本质是实践的,也是生活的。当前道德教育很大的一个弊病是“空”,脱离孩子的生活世界,空洞、枯燥、缺乏生活气息。站在偌大的教室里,更多的教师可能只是板起面孔说教,机械地传授知识,而孩子也只能似懂非懂地接受着说教,过后如烟飘散。这种缺乏相互尊重、平等对话的道德教育是空洞的,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因此,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显得尤为紧迫。我们开展这项课题研究,也旨在让学生能正确认识我们中华民族的荣辱史,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懂得民族的荣辱与自身的关系,明确责任。并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上形成以“民族荣辱史”为特色的育人环境。在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实效性上做出一定的研究。(三)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根据我们所能检索到的资料,到目前为止,尽管有不少关于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荣辱观的文章,但大多是关于这方面的学习性材料,而作为课题研究性质的实践成果尚未发现。因此,我们认为,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构建小学生道德德育的内容、方法、体系,加强对小学生正确的荣辱观教育,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品质,是一项具有十分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工作。(四)理论链接中华民族是个优秀的民族,有着五千年文化历史的民族,早在两千多年前,古人就提出了“礼、义、廉、耻”道德观,到了宋代,又有了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内容的“八德”,并成为中华的传统美德主要内容。在当代社会,到底应以什么为荣,以什么为耻?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教育系统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3义。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指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青少年学生中全面深入地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帮助他们树立人生远大理想,是教育系统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二、研究的目标1.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教育活动,在活动中育人,努力培养学生积极观念,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会换位、学会对话、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学会选择,关注生态平衡,能够明辨是非善恶,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探究中思考。2.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文明行为习惯、公民道德意识、法纪观念及辨别是非能力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小公民。3.根据学校特点,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具体化,使孩子学会关心身边的人,懂得理解和体谅别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三、研究的方法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是以行为研究为准方法,辅以故事情境训练法、课堂渗透法、榜样激励、日常行为训练法、活动锻炼法、评价反馈法、环境熏陶法、工作落入法等责任心的培养方法。通过创设以“民族荣辱史”为特色的学校校园文化育人环境,紧紧围绕“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一主题,寓荣辱观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寓于各项教育活动之中。四、研究的实施(一)研究内容“八荣八耻”进班级,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改编为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行为习惯内容,渗透于教育教学的每一个层面。具体分为以友爱、诚信、负责、自信为核心的做人的好习惯;以善于合作、毅力顽强、求新求异、追求效益为核心做事的好习惯;以学会学习、、善于思考、不断创新为核心的学习的好习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分为“低、中、高”三个行为习惯培养阶段。确定低年级的培养核心为“自己的事自己做的习惯”;中年级的培养核心为“正确面对过失、勇于承担责任的习惯”和“在家庭和学校中承担具体责任的习惯”;高年级的培养核心为“服务他人、有社会责任感,经常反省的习惯”。本研究者承担着培养低年级小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课题。(二)实施方法我们根据低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运用8种教育方法,增强教育的实效性。1.故事情境训练法故事情境训练法说简单了就是系统讲授法,也叫明理法或说理晓喻法。它的形式总体来说就是课堂教学方式。该方法主要体现在我们的“两会一课”上,我们利用班会、晨会、思品课系统讲授关于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尊师重道、团结友爱等中华美德和现代文明行为知4识,以及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相关得知识。人人都爱听故事,尤其是低年级的小朋友,一听到入情入境的故事便会安静下来,随着老师抑扬顿挫的语调充满幻想的孩子们早就进入美妙的童话王国,每日听一个故事已经成了孩子们的期盼。因此,我们几个研究者都手捧一本《孩子们最爱听的300个经典故事》,每天奉上一个。通过听故事、讲道理,使小朋友们提高了认识,而且形成了正确的道德观②念,并逐步养成文明行为习惯。2.课堂渗透法这是各科老师根据本学科特点,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友爱、诚信、负责、自信,善于合作、毅力顽强培养的重要方法。具体说来,各科教师采用了以下方式:①直接渗透法。如语文、社会、思品等学科中,许多教材内容本身就是最好的荣辱观教育素材,教师可以直接对学生进行教育。②间接渗透法。如数学、体育、自然、美术、音乐等学科,教师在完成本学科知识的同时可以深挖教材蕴藏的德育资源,对学生进行间接的教育。③针对渗透法。根据学科德育资源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荣辱观教育。课程育德中,我们始终注意整合和发挥了“三类课程”的育人功能,使学生的爱国守法意识、团结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勤奋刻苦意识、勤俭自强意识得到了有效增强,使课程成为育德的有效途径。3.榜样激励法榜样激励法就是在受教育者面前呈现出直观形象的道德人的规范言行,以此对学生进行直观的荣辱观教育和现代文明习惯培养。低年级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年幼的他们还没有完全形成正确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在他们心中竖起一座座令人肃然起敬的丰碑,将会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所以在运用榜样激励法时我们是这样做的:①以老师、家长为榜样。老师、家长言而有信,努力地工作着,努力地经营者温暖幸福的家庭,使学生亲身感受这些是真实的、可信的、可学的。②寻找身边的学习榜样。让学生从自己最熟悉的身边人中,寻找美德的闪光点。我们十分重视发现学生身边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并善于抓住学生身上闪现出的“小火花”,及时地在晨会课上口头表扬。为让更多的学生看到身边的榜样,我们将部分学生的美德事迹编成小故事,利用班会、队会、晨会、思品课等时间组织学生再学习。通过树立身边榜样的办法,在学生中创造出一种积极向上、不甘落后、你追我赶、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围。我们采用了榜样激励法,学生的道德品质、文明行为习惯得到了全面提高,并在日常生活中闪现出许许多多耀眼的“火花”。4.日常行为训练法日常行为训练法就是指在学生日常生活中,按照一定的规范要求,通过学生自己的道德行为过程而得到的一种道德学习。按照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不同的需要,我们组织了不同的训练内容和方法。(1)在学校行为训练中,学校德育处主要开展了一日常规训练、礼仪行为训练、校园文明行为训练,认真抓好眼保健操、课间操工作。同时结合热爱集体的教育,引导学生为校园的花草树木浇浇水、松松土、修修枝,让学生在打扫校园卫生、整理桌凳、擦门窗等具体的劳动行为中得到热爱学校、热爱集体的道德教育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同时还根据学生个性特点,结合学校的“每月之星”和“海门之星”评比,树具有激励性、趣味性的形象。如学习优秀的“智多星”,不怕困难的“勇士星”,整洁健身的“环保星”,能歌善舞的“才艺5星”,助人为乐的“小雷锋”,热爱集体的“标兵星”等。教师从学生日常小事抓起、抓细、抓实。学生在不同层次中得到了成功的喜悦,规范自己的文明行为,树立自己的形象也成了他们的乐事。(2)在家庭行为训练中,我们把每周的双休日定为“孝敬父母日”,着重抓了“家庭亲情教育”活动。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家庭情况,家长同学生一道制订切实可行的小目标,让学生付诸实践。如替父母淘菜、煮饭、打扫卫生、整理自己的房间。父母下班后进屋时,热情接过父母手中的提物、递上拖鞋,进屋后端上一杯热茶,道一声“爸爸辛苦了,妈妈辛苦了”,晚饭后为爸爸妈妈洗一次脚,快快乐乐地与爸爸妈妈谈自己的所见所闻……总之,让学生在家庭生活中,通过规范性的行为训练,体验生活、享受生活、学习生活。(亲情教育活动方案及家长的反馈见附后)(3)在社会行为训练中,通过“争做合格的小公民”的活动,让学生从礼貌待人、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爱护公共财物、自觉讲究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不

1 / 2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