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论年编2015(人民观点)编辑说明评论是人民日报的核心竞争力,是党报思想宣传的前沿阵地,是舆论引导的一面重要旗帜。2015年,按照“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的要求,人民日报评论严守政治规矩,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引领舆论,发挥主流媒体“中流砥柱”和“定海神针”的作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鼓与呼。本书汇集了“人民论坛”“人民时评”“人民观点”三个专栏2015年刊发的全部文章,其中“人民论坛”213篇,“人民时评”200篇,“人民观点”36篇(“人民观点”文章的作者均为人民日报评论部,不再一一标明),并附有电子版,敬请读者参阅、指正。人民日报社评论部2016年1月多元社会,激活多样人生——2015,我们的时代我们的生活①改革需要以人民生活提升为尺度、以个人梦想实现为参照,才能找准价值指向,获得恒久动力即将过去的2015年,中国大地的无数个角落,和无数人的生活世界,悄然发生了改变。从春天那封“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最具情怀”辞职信,到冬天的乌镇、一个被科技改变的“互联网小镇”;从引来世界目光的中国“创客”,到重塑人们日常生活的“互联网+”,人们正在见证一个日益多元的社会,并用行动选择自己的别样人生。这背后,正是中国改革带来的活力与变化。30多年前,当中国社会刚刚变革的时候,工程技术员柳传志从报纸上敏锐感觉到,时代发生了改换,自己的命运也将迎来变迁。后来的一切,证明了柳传志们的判断。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置身于改革的洪流中,人们拥有了不一样的人生。“十三五”规划建议中,“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的宣示,为普通人标注出这样的未来:有更多获得感、更多人生选择的生活,将是中国改革的目标之一,也是我们即将进入的发展新阶段最激动人心的愿景。中国社会发展到今天,群众的获得感早已不只是吃得更好、穿得更体面,更在于为人生留下梦想的位置。没有梦想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生。2015年,不少人选择了辞职。与以往“现实利益型”的辞职不一样的是,不少人是“理想驱动型”的辞职。在社交媒体上广为传播的一封辞职信中,湖北某法院的一位常务副院长表示,“生命就要向着梦的方向”,于是辞职北上,当了“梦寐以求”的律师。对个体而言,有选择的人生,难道不是更值得过的人生吗?“操其要于上,而分其详于下”。大时代与小个体之间,有着同频共振的命运关联,而个人的机遇,常蕴藏于国家的制度变革中。2015年,在北京、上海等地,很多商业写字楼供不应求,原因在于,许多“互联网+”企业和创意产业,看到了国家“创新驱动”背后的巨大商机。正是顶层设计释放出的民间活力,被民众称为“可以可以也可以”的宽容的改革精神,引领着中国改革不断向前。今天的简政放权,再次以“允许允许再允许”的姿态,坚决清除拦在普通人前面的权力路障。过去的这一年,“公章旅行”大为缩短,“奇葩证明”渐渐淡出,或许多年之后,它们会被当做中国改革的一段掌故讲给后人。回顾中国发展历程会发现,群众的获得感和改革休戚与共。正是人民群众对多彩人生的向往和追求,最终汇成了国家发展的洪流。也正是这股势不可挡的洪流,冲决着一切利益藩篱和体制积弊,推动着改革不断走向纵深。如果说,过去的2015,人们对优质出行的渴望、对更好环境的期待、对孩子受到更好教育的盼望,推动了从出租车改革到“最严环保法”再到教育改革的前行之路,那么接下来,还有不少改革的难点和痛点在等待纾解。大学生创业,可不可以少一些审批核准、多一些关心和帮助?企业办理手续,能不能少几道关卡、多一些便利?改革以人民生活提升为尺度、以个人梦想实现为参照,才能找准价值指向,获得恒久动力。“永远不会关上”的开放大门,让中国前所未有地“嵌入”了世界,也让无数国人拥有了“世界公民”的姿态。2015年,从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的宏大构想,到推动中国和中东欧国家“16+1合作”,中国参与世界治理的具体举措,正具象地化为上海、天津等港口穿梭如织的海运船舶,化为北京中关村、浙江杭州等产业园中年轻人的匆忙脚步……而来往于中国和非洲之间的工程建设者、参加海外维和的共和国军人,远赴欧美的留学生、进行海外贸易的商人,也将“开放中国”演绎为自己精彩纷呈的日常生活,并以“文明担纲者”的身份,在海外诠释着中国的国家形象。中国传统史学家用“风”和“势”来观察时代变迁,称为“察势观风”。借用这个概念不难看到,中国30多年来的改革之势与变革之风,既自上而来,也自地面而起,交相激荡,始有变革。在“顶层设计”的谋划之下,无数人的日常生活发生了改变;在获得感的激荡下,亿万人民也必将成就中国发展的风与势。(2015年12月24日)全面发展,纾解群体焦虑——2015,我们的时代我们的生活②改革的每一次突破,都会给迷茫中的人们以抚慰、给焦虑中的人们以信心年初,一位博士的《回乡日记》刷遍网络,“融不进的城市回不去的故乡”,一声长叹,击中多少心绪。人们感慨,这是一个国家高速发展中的“生长之痛”,不可避免。不过,改变似乎比人们想象的快。年底,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释放积极信号,2016年1月1日实施的居住证暂行条例,将让更多异乡人在城市里找到归属。这是2015我们时代我们生活的一个典型场景。这一年,马航失联的亲友还在牵肠挂肚,巴黎暴恐的枪声让孩子想要逃离,人们意识到,这世界与己无关的事越来越少。这一年,经济低迷、地缘动荡、文明摩擦,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感,“压力山大”依然存在,焦躁不安还在弥漫,但人们也发现:除了个体内部的自我调适与化解外,对整个社会群体来说,改革的获得感,是抚平情绪、纾解焦虑的最好镇静剂;以人为本的价值指向,才能让信心耐心在人们内心不断生长;国家富强与全面小康,才能使老百姓多一点“稳稳的幸福”。焦虑是一种时代病。美国的研究机构数据表明,1980年,有2%—4%的人患过焦虑障碍;1994年,这一比例达15%;而到2005年,上升为28.8%。全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焦虑,对中国人来说,这种群体性焦虑更为突出。一个世纪前,世界还定义中国人是“漠视时间的人”,现在,则发现中国人甚至成了“最急躁最没有耐性的地球人”。“手机在响,电话在催;最爱‘快进’,狂点‘刷新’;做事最好名利双收,理财最好一夜暴富”,外国记者笔下中国人的焦虑生活,其实包含着复杂成因:我们用3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欧美百余年的进程,这背后,有时不我待的奋起赶超、人民对更好生活的梦寐以求,但滞后的社会结构、转型的剧烈碰撞,加大了社会关系中的不平感、焦虑感和紧张感。“中国人面临的问题正是欧洲人梦寐以求的”,法国《费加罗报》的这篇社论标题,为我们提供了另一个观察视角。正如他们所说,“快速”让许多中国人产生困惑与焦虑,但对于为“失速”而担忧的西方国家来说,却是一种可望不可即的发展动力。事实上,2015的中国,对接社会焦虑,国家的发展和改革的推进都在调快指针。从年初“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推出,到年末“五大发展理念”的确立;从“对准焦距,找准穴位,击中要害,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到“使改革更加精准地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更好造福群众”;从打响脱贫攻坚战,到向污染雾霾宣战;从毫不手软地“打虎拍蝇”,到确保“民生之本”就业创下新高,正是这些发展理念、价值指向,让改革有了含金量,使群众有了获得感。依旧有公平正义的焦虑,但司法改革的大刀阔斧,云南巧家“投毒案”历经13年的改判,让更多人从个案中感受到阳光;依然有“办事求人”的烦恼,但简政放权的落地、作风建设的推进,一步步挤压“潜规则”的空间;年轻父母还会为孩子择校发愁,但“就近入学”的新政,让虎爸狼妈们卸下一点包袱;“最悲伤作文”让人心酸,但“确保2020年全面脱贫”的立誓与行动,许给了“野百合”们一个不远的春天……改革的每一次突破,给迷茫中的人们以安心、给焦虑中的人们以信心。顶层与基层,国家与个体,由此建起了良性的互动,获得了发展的动能。观察2015还可以发现,另一种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正在取代负面情绪的焦虑。“燃灯者”倒在了司法改革的前线,但“要把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干部用起来”,成为共识;网络租车与传统租车论战的背后,是“互联网+”时代下治理的新挑战;“这些新政与你有关”每月发布,创业者们不再担心办证,而着急找到“让猪飞起来的风口”。正如惠特曼在《大路之歌》中唱的,“你刚到达你要去的那座城市,还没有满足地安顿下来,你又被一种不可抗拒的呼唤叫了出去”,这“呼唤”,蕴含着对“未来会更好”的确信,是推动中国30多年波澜壮阔变革的伟大底力。28年前,邓小平说,“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今天的中国,已经不仅是赶上时代。如果我们不能勇于引领时代潮流、走在时代前列,如果不能迎来下一个5年、实现“全面小康”百年梦想,那才是最大的焦虑。(2015年12月28日)完善规则,过好数字生活——2015,我们的时代我们的生活③数字生活需要用规则来看护,无论这一规则是关于人与人如何相处,还是虚拟与现实之间如何切换、传统行业与新兴技术之间如何融通“十年前,网络生存24小时还是一种挑战。如今,断网24小时才是人生最大考验。”当网络像水、天然气和电力一样,成为生活必需品,人们的存在方式也悄然改变。春晚演了哪些节目,兴许已记不清楚,但不会忘记各个微信群中“抢红包”的热闹;“双十一”当天做了哪些事,或许印象模糊,但网上“购物车”里,一定塞满不少打折商品。人们亲眼见证,互联网正在创造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开创一种新的“集体生活”。数字生活,将我们已有的存在方式和行为模式重新排列组合。刚刚落幕的“汉语盘点2015”活动中,“互联网+”当选年度热词。从普通人的衣食住行,到政府的决策施政、企业的运营创新,互联网的影响力无远弗届。“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审批监管网上办,极大提升政府行政效能;“你不努力,我就替你努力”,新兴行业弯道超车,倒逼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手机一点,万事不愁”,移动互联全方位渗透,塑造生活新时尚……2015年,“互联”的效率渐渐强化,“服务”的意识更加强化。不同的社会主体,都在试图回答:网络时代,你该如何存在?浪潮般的数字化变革正在冲击着旧世界的海滩,互联网带来的数字森林中,同样需要规则的守护。微信朋友圈究竟是“个人隐私”还是“公共领域”?一场“手机上的风波”、高校“师生断交”事件,提出了互联网规则之问。重庆“最心酸作文”中表达的“爸爸只爱看手机”、南京小学生创作的诗歌《放下手机,抱抱我吧》,令人百感交集:移动互联时代,拿什么守望我们的人际伦理、构建人与人之间有温度的交往?人们在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逐渐触摸到这样的时代命题:数字生活需要用规则来看护,无论这一规则是关于人与人如何相处,还是虚拟与现实之间如何切换、传统行业与新兴技术之间如何融通。数字生活是一种崭新的公共生活,6.7亿中国网民、超5亿微信用户,放大了今日中国的公共空间。培育、引导新的公共空间向善向好,离不开规则的养成。回顾过去一年,微博、微信上,既有“全城寻人”“爱心接力”等正能量事件绽放的暖人亮色,也有以讹传讹、动辄恶语相向等戾气滋生。何为数字空间的“群己边界”?什么是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拿什么维护移动互联的规则意识?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过好数字生活,尤需价值共识与责任担当。“自由是秩序的目的,秩序是自由的保障”,拿捏好发言的尺度,方能为网络注入更多清朗之风。时代的改换与规则的重塑,带来新的机遇。20世纪初,计程车的出现,取代了马拉出租车。100多年后的今天,“互联网+”的出现,也让包括传统出租车在内的诸多行业感到压力。时值岁末,尽管出租车的最终改革方案还未出台,但4600余条来自社会各界的意见,几十场聚焦专车新政的政策研讨会,足以反映互联网对行业变革的深刻影响。事实上,无论政务、交通、教育,还是医疗、金融、旅游,各行各业在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过程中,都在思考如何有效地实现发展与治理、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平衡。当行业先行者陆续抵达“互联网+”的风口,“御风而行”,同样离不开对规则的重塑与遵守。互联网的存在,还将带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