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历史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民版·必修1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民版·历史·必修1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一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民版·历史·必修1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3课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专题一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民版·历史·必修1专题一第3课情景导入1整体感知2知识梳理3合作探究4拓展深化5随堂体验6课时作业7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民版·历史·必修1专题一第3课情景导入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民版·历史·必修1专题一第3课华表天安门前的两个华表,好多人都以为这是国家的象征。其实不然。华表古代称为诽木、谤木。在众人议事的地方竖一块木头,木头上面要放一块横的板。在华表的横板上面是可以写字的:对某人有什么意见,国家应该如何治理等。实际上它最早是起监察作用的。但是到秦汉以后,华表被从议事的地方搬到宫廷里去了,这样它的作用就消失了。到宋以后,华表从宫廷里面又被搬到宫廷外面去,一直沿袭到现在。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民版·历史·必修1专题一第3课华表前后的变化反映了古代监察体制的什么变化趋势?除中国古代监察体制外,自秦汉至宋元又是如何加强专制皇权的呢?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民版·历史·必修1专题一第3课整体感知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民版·历史·必修1专题一第3课本课主要从“家天下”的皇帝制度的确立、中枢权力体系、地方行政机构及官吏选拔制度等方面,讲述从秦汉至宋元时期君主专制政体的发展演革。图示: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民版·历史·必修1专题一第3课知识梳理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民版·历史·必修1专题一第3课一、法令出一1.创立秦始皇确立了“皇帝”制度。2.特征皇帝集行政权、________权和军事指挥权于一身。3.弊端皇权带有________性、随意性的特点,影响了国家政治决策的合理性。4.影响(1)历代__________的变化都以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原则。(2)君臣关系,实质上是“________”和“奴才”的关系。司法独断官僚体制主子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民版·历史·必修1专题一第3课二、君权和相权1.帝相矛盾(1)“相”作为帝王的政治助手,帝相之间难免发生矛盾。(2)帝王往往采取限制________的方式以独揽行政大权。相权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民版·历史·必修1专题一第3课2.权力消长(1)西汉:频繁更换丞相,从身份低微的土人中破格选用人才;建立“________”与“外朝”。(2)唐代:①中央设中书省、________和尚书省三省,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身份等同于宰相,相权分散。中朝门下省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民版·历史·必修1专题一第3课唐三省六部制与近代西方三权分立有什么不同?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是封建权力机关,通过分散相权来加强皇权,实质上是封建社会皇权独裁专制加强的表现;近代的三权分立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制度,通过分权来防止专制独裁和集权。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民版·历史·必修1专题一第3课(3)宋代:①设_________为行政机构,长官简称“同平章事”,职务相当于宰相。②增设“__________”作为副宰相。③设________管军事,长官为枢密使;设三司以总理财政,长官为三司使。中书门下参知政事枢密院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民版·历史·必修1专题一第3课汉、唐、宋三代在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措施上有哪些特点?都通过增加宰相人数达到分散相权的目的;使其在权力上相互牵制;增设相当于宰相的职位。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民版·历史·必修1专题一第3课三、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1.监察机构的设置(1)秦代:在中央政府和________一级行政机关内,都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2)西汉:①中央:__________主管的机关是当时最主要的监察机构。②地方: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十三州部,每州部设________一人监察地方政治。郡御史大夫刺史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民版·历史·必修1专题一第3课(3)唐代:御史台定期到________各监狱视察执法情况。(4)宋朝:提点刑狱司是专职监察________的官员。(5)元朝:人命重案以公文移送________,由监察御史复按。2.评价(1)积极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2)消极方面:专制制度的________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必然是有限的。京都刑狱御史台本质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民版·历史·必修1专题一第3课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主要特点。(1)组织独立,自成系统。自两汉后,监察机构基本上从行政系统中独立出来,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专门机构和职官,自成体系。(2)历代对官吏的监察渗透于考核、奖惩制度之中,并实行重奖重罚。(3)以轻制重,对监官采用职卑、权重、厚赏、重罚的政策,给级别低的监官以监察级别高的官吏的权力。(4)监察机构的权力来自皇权。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民版·历史·必修1专题一第3课四、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1.世官制将官职限定在________范围内,由贵胄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2.察举制(1)含义:是由________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推荐,最后由中央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2)概况:①兴起:两汉时期。②演变: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为九品官人法,即____________。(3)评价: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贵族官吏九品中正制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民版·历史·必修1专题一第3课3.科举制(1)创立:隋朝创立。(2)特点:考试科目和内容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特别是明清________。(3)评价:①破除了________垄断官场的情形。②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③有益于社会________风气的形成。八股取士世家重学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民版·历史·必修1专题一第3课④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来看,也有一定的合理性。⑤实际上是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被最高掌权者控制的制度。⑥八股取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________的人。五、行省的设置1.郡县制的演变(秦汉)郡、县两级→(唐)道、________、县三级→(宋)路、州、县二级。创造意识州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民版·历史·必修1专题一第3课2.行省的设置(1)创建时间:元代。(2)主要内容:①全国分设十个________(行省)。②另设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分别由中书省和________管辖。行中书省宣政院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民版·历史·必修1专题一第3课(3)与中央关系:①行省行使权力时受到________节制。②中央以________机构监督行省官员。③中央采取________等形式对行省官员加以控制。(4)意义: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央监察省官互迁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民版·历史·必修1专题一第3课郡县制与行省制有什么不同点?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民版·历史·必修1专题一第3课合作探究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民版·历史·必修1专题一第3课[史料]材料一(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后汉书·百官志注》材料二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唐)房玄龄等《晋书·刘毅传》中国古代选官用人制度的依据及其趋势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民版·历史·必修1专题一第3课材料三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察官员最重要的内容:“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标准,称作“最”。——《新唐书》材料四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民版·历史·必修1专题一第3课[问题](1)据材料一、二、三指出中国古代选官用人制度的依据及其演变规律。(2)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综合功能。[提示](1)依据:材料一:表明汉代察举制以才学、道德、品行为选官标准。材料二:表明九品中正制以门第出身为选官标准。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民版·历史·必修1专题一第3课材料三:表明了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这是科举制推行产生的积极效果。规律:①选拔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演变为学识才能。②选拔方式:地方评议推荐演变为考试选拔。③选拔形式:趋向制度化,形式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2)功能:加强中央集权;保证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正统);维护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民版·历史·必修1专题一第3课拓展深化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民版·历史·必修1专题一第3课一、从汉至元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内容及特点1.内容(1)汉初实行三公九卿制,丞相位高权重;汉武帝时重用亲信近臣担任尚书令、侍中等,使其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2)魏晋时期逐步形成三省体制。(3)隋唐时期形成三省六部制,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民版·历史·必修1专题一第3课(4)宋朝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以分割宰相权力。(5)元朝设中书省作为最高行政机关。2.特点:皇帝制度得到发展,皇权逐渐加强,宰相权力不断被分割和削弱;各朝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民版·历史·必修1专题一第3课与三公九卿制相比,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所谓“科学”实质上是指()A.分散相权保证了皇权独尊,又调动了宰相的积极性B.三省的长官各司其职,分工较为科学合理C.通过三省六部制建立了科学的行政体系D.三省六部制消除了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解析】唐朝三省六部制下,相权分散,但三省各司其职,这既保证了皇权独尊,又调动了宰相的积极性。【答案】A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民版·历史·必修1专题一第3课二、中央集权加强的认识1.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及其影响(1)关系:①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②地方服从中央,最终听命于君主。③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④在分权的基础上,牢牢控制着地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2)影响:①积极: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和扩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②消极:造成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民版·历史·必修1专题一第3课2.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斗争的原因及实质(1)原因:根本原因:封建经济的分散性,使得割据政权能独立存在。重要原因:中央集权措施不得力,使得割据势力恶性膨胀。(2)实质: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成才之路·高中新课程·学习指导·人民版·历史·必修1专题一第3课(2015·山东·14)唐宋时期,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渐成定制。该制度旨在()A.瓦解宗法体系B.防止地方势力膨胀C.健全地方行政机构D.完善地方监察制度【解析】宗法体系在东周时期已经瓦解,排除A项;避亲、避籍制度体现的是对地方官吏的监督,主旨不是健全地方行政机构,排除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