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综合测试(三)(含解析)
·1·阶段综合测试(三)〈必修2第1~4章〉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45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孟德尔享有“遗传学之父”的美誉,他的成功与豌豆杂交实验密不可分。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孟德尔选用豌豆的原因之一是豌豆花大,易进行人工杂交操作B.进行不同性状的豌豆杂交,须在开花前进行去雄处理C.孟德尔设计的“测交实验”是对其推理过程及结果所进行的检验D.孟德尔据一对性状杂交实验做出了“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遗传因子控制”的假设解析: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是实验成功的关键,豌豆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易于区分的性状等是其作为遗传学经典实验材料的显著优点。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自交,因此杂交前需去除雄蕊以便实现人工授粉。“测交实验”是对孟德尔所提出的假说的验证过程。在孟德尔所处的时代,孟德尔及同时代科学家对染色体尚未形成正确认知。答案:D2.孟德尔验证“分离定律”假说的最重要的证据是()A.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等位基因发生分离B.杂合子自交发生3:1的性状分离比C.杂合子与隐性亲本杂交后代发生1:1的性状分离比·2·D.2对相对性状杂合子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解析:孟德尔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使用了测交的方法,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1:1,即可代表F1产生的配子的比例是1:1。这就可以证明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形成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答案:C3.下列有关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从精原细胞到初级精母细胞的过程中DNA复制、基因加倍、染色体加倍B.精原细胞的增殖是通过有丝分裂,精原细胞通过两次减数分裂产生精子C.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D.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解析:初级精母细胞中DNA已复制,但染色体数目未改变。精原细胞经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产生精子,但不能说是两次减数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着丝点未分裂,同源染色体发生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表现为自由组合。答案:C4.下列有关人体生殖细胞形成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发生联会B.精细胞形成精子时失去了大部分的细胞质C.次级卵母细胞形成时已决定了卵细胞的基因组合D.性激素在卵细胞与精子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解析:联会发生在初级精母细胞的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成熟的精·3·子头部只有细胞核,丢失绝大部分的细胞质;卵细胞的基因组合由次级卵母细胞决定;性激素促进有性生殖细胞(卵细胞和精子)的成熟。答案:A5.(2013·湖北八校联考)如图甲、乙均为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模式图,图丙为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在细胞分裂各时期的变化,图丁为细胞分裂各时期染色体与DNA分子的相对含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乙两图所示细胞都有2个染色体组B.甲、乙两图所示细胞所处的时期分别对应图丙的BC段和DE段C.图丁中a时期可对应图丙的DE段,图丁中b时期的细胞可以是图乙所示的细胞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变化均可用图丙表示解析: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含有2个染色体组;图丙中BC段的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与图甲对应,DE段每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DNA分子,与图乙对应;图丁中a时期DNA和染色体数目相同,都为4,应为有丝分裂后期,图丙的DE段表示着丝点分裂后,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DNA分子,可对应图丁中a时期,图丁中b时期DNA数目是染色体数目的2倍,说明一条染色体上含2条染色单体,可对应图甲细胞;图丙纵坐标表示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4·曲线既可代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变化,也可代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变化。答案:C6.(2013·东城区检测)将一个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且DNA分子双链都已用32P标记的精原细胞,放在不含32P的普通培养液中进行减数分裂。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初级精母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中有一条染色单体含有32PB.初级精母细胞中,半数的染色体中有一条染色单体含有32PC.某个时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半数的染色体含有32PD.此细胞产生的4个精子中所有的染色体都含有32P解析: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因此初级精母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中的每一条染色单体都含有32P,次级精母细胞中的每一条染色体都含有32P。此细胞产生的4个精子中所有的染色体都含有32P。答案:D7.(2013·江西省丰、樟、高、宜四市联考)如图所示为高等生物多聚核糖体合成肽链的过程,有关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图表示翻译的过程,图中核糖体从左向右移动,共同翻译出一条多肽链·5·B.多聚核糖体合成的多条肽链在氨基酸排列顺序上互不相同C.若合成某条肽链时脱去了100个水分子,则该肽链中至少含有102个氧原子D.mRNA上结合的核糖体越多,合成一条肽链所需时间越短解析:由图可知,该过程为翻译过程,由肽链的长短可知,图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向左,且每个核糖体单独翻译出一条多肽链,故A错误。图示中多个核糖体以同一条mRNA为模板,合成的多条肽链在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上完全相同,故B错误。合成某条肽链时脱去了100个水分子,说明该肽链有100个肽键,由101个氨基酸组成,肽链中的氧原子存在于肽键(100个)、羧基端(2个)和R基(可有可无)中,至少有102个O,故C正确。图中每个核糖体独自合成一条完整的肽链,所需时间大致相同,故D错误。答案:C8.基因转录出的初始RNA,经不同方式的剪切可被加工成翻译不同蛋白质的mRNA,某些剪切过程不需要蛋白质性质的酶参与。大多数真核细胞mRNA只在个体发育的某一阶段合成,不同的mRNA合成后以不同的速度被降解。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某些初始RNA的剪切加工可由RNA催化完成B.一个基因不可能参与控制生物体的多种性状C.mRNA的产生与降解与个体发育阶段有关D.初始RNA的剪切、加工不在核糖体内完成解析:由题干知,某些剪切过程不需要蛋白质性质的酶参与,故A正确。基因与性状之间的数量关系,除了一基因对应一性状的,还有课本上提到的多对基因对应一个性状的(如高度控制),也有一个基因决定几个性·6·状,称为基因的多形性,如带w基因的小鼠,表现毛色为花鼠和含铁红细胞性贫血,故B错。由题干知,mRNA的产生与降解与个体发育阶段有关。初始RNA的剪切、加工在细胞核内完成。答案:B9.果蝇的红眼(R)为伴X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r),下列有关这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用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杂交,子代中红眼白眼的比例为3:1,符合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B.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控制该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分离的细胞是初级卵母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C.用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杂交,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D.纯合红眼雌蝇和白眼雄蝇交配,所得F1相互交配得F2,则F2代所产生的卵和精子中具有R和r的比例依次是3:1和1:1解析:果蝇的红眼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与其相对应的等位基因,所以等位基因的分离只发生在初级卵母细胞中;D项中PXRXR×XrY↓F1XRXr×XRY↓F2XRXRXRXrXRYXrY1:::1故雌果蝇产生R与r配子的概率为3:1,雄果蝇产生R与r配子的概率为1:1。·7·答案:B10.如右图是科学家对果蝇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定结果,下列有关该图说法正确的是()A.控制朱红眼与深红眼的基因是等位基因B.控制白眼与朱红眼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着基因的分离定律C.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后代中都能表达D.该染色体上的碱基数A=T,G=C解析: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均为非等位基因,不能分离。其中的隐性基因传给后代只有纯合时才表达,若后代为杂合子则不能表达。该染色体含1个双链DNA分子,其中的A=T、G=C。答案:D·8·11.2013·石家庄调研如右图是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3号和4号为双胞胎。下列有关选项正确的是()A.该遗传病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1、2号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C.若3、4号为异卵双生,则二者基因相同的概率为4/9D.若3、4号为同卵双生,则二者性状差异来自基因重组解析:由图可知该病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疾病,1号和2号的基因型均为Aa。若3号、4号为异卵双生,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5/9,若为同卵双生,性状差异来自于环境条件。答案:B12.已知某基因不在Y染色体上,为了鉴定所研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不能用下列哪种杂交方法()A.隐性雌个体与显性雄个体交配B.隐性雌个体或杂合显性雌个体与纯合显性雄个体杂交C.显性雌个体与隐性雄个体杂交D.杂合显性雌个体与(杂合)显性雄个体杂交解析:A方案可行,隐性雌个体与显性雄个体交配,若后代雌性个体全·9·部是显性性状,雄性全部是隐性性状,则该基因在X染色体上;若后代中雌性个体出现隐性性状或雄性个体出现显性性状,则该基因在常染色体上。B方案可行,隐性雌个体或杂合显性雌个体与纯合显性雄个体杂交,如果后代出现隐性雄个体,则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如果后代表现全部为显性,不出现隐性雄个体,则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C方案不可行,显性雌个体与隐性雄个体杂交,无论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都会出现相同的结果。D方案可行,杂合显性雌个体与(杂合)显性雄个体杂交,如果后代出现隐性雌个体,则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后代全为显性雌个体,则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答案:C13.果蝇的某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N,n)控制,其中一个基因在纯合时能使合子致死(注:NN、XnXn、XNY等均视为纯合子)。有人用一对果蝇杂交,得到F1果蝇共185只,其中雄蝇63只。下列对此判断错误的是()A.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成活果蝇的基因型共有2种C.若F1雌蝇仅有一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nD.若F1雌绳共有2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N解析:F1果蝇共185只,其中雄蝇63只,说明雌雄均有,但二者比例不同,由此可知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由于雄蝇中一部分死亡一部分存活,所以雄蝇基因型有2种,进一步可推出母本一定为杂合子。成活雄蝇基因型有1种,由于母本是杂合子,故子代雌蝇基因型有2种,雌雄共计3种。遗传图解为:甲PXNXn×XNY·10·↓F1XNXNXNXnXNYXnY乙PXNXn×XnY↓F1XNXnXnXnXNYXnY由图可知,甲方案中雌蝇有一种表现型且为显性,乙方案中雌蝇有2种表现型。雌蝇只有一种表现型的是甲方案,致死基因是隐性基因n,雌蝇有2种表现型的是乙方案,致死基因是显性基因N。答案:B14.2013·山东滨州期末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在小鼠体内S型、R型细菌含量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cd段上升的原因可能是S型菌降低了小鼠的免疫能力B.曲线ab段上升,是因为小鼠体内还没形成大量的免疫R型菌的抗体C.曲线bc段下降的原因是绝大多数的R型菌转化成了S型菌D.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是因为R型细菌内DNA发生了重组·11·解析:当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和R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后,小鼠的免疫系统会产生抗体将R菌杀死。但与此同时,已死亡S型细菌的DNA会进入某些R菌体内,导致R菌转化为S型细菌,S型细菌能降低小鼠的免疫能力,因此,一些未转化而且未被杀死的R菌也大量繁殖起来。小鼠免疫产生抗体需一定时间,B项正确;肺炎双球菌的转化是基因重组的一种类型,D项正确;这种转化的效率比较低,只有少数R菌能转化成S菌,C项错误。答案:C15.2013·山东威海一模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证明了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遗传的B.侵染过程的“合成”阶段,噬菌体DNA作为
本文标题: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综合测试(三)(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9632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