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诊断3.1质量诊断与流程3.1.1监督和诊断1.监督监督就是预先设定标准,并将所设标准与实际运作状况相对比,从而得出符合或不符合的评价。预先设定的标准包括“成品质量管理作业办法”、“不合格品管理控制流程”等企业预先设定的流程、规定、制度、办法等。监督的目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具体如图3-1所示。图3-1监督的主要目的2.诊断诊断是实现有效监督的重要工具,诊断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监督的质量。按照诊断主体的不同可以将诊断分为两类,具体如图3-2所示。进行成本控制保证所生产产品的质量确保能按时交货图3-2诊断的两种类型3.2质量检验诊断3.2.1质量检验诊断方法质量检验是对检验对象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进行观察、测量、试验,并将结果和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质量特性合格与否的技术性检验活动。对质量检验的诊断主要是对质量检验工作合格度的判断。质量检验诊断工作可以根据不同特征划分为不同的诊断方式。1.按生产过程的次序划分按生产过程的次序划分,质量检验诊断方式如图3-6所示。图3-6按生产过程的次序划分的质量检验诊断方式内部诊断由当事人自己或企业内部指派专人进行外部诊断由与组织没有直接关系的外部人员或者组织进行核进货质量检验诊断工序质量检验诊断完工质量检验诊断按生产过程的次序划分对进厂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等入库前质量检验状况的诊断对过程全部结束后半成品和成品检验状况的诊断对生产过程中在制品与质量有关要素检验状况的诊断2.按检验责任人划分按检验责任人划分,质量检验诊断方式如图3-7所示。图3-7按检验责任人划分的质量检验诊断方式3.按检验的数量特性划分按检验的数量特性划分,质量检验诊断方式如图3-8所示。图3-8按检验的数量特性划分的质量检验诊断方式4.按检验后检验对象的完整程度划分按检验后检验对象的完整程度划分,质量检验诊断方式如图3-9所示。全数检验诊断对全部产品逐个检验情况的诊断抽样检验诊断对按照规定的抽样方案和程序进行抽样检验情况的诊断核自检诊断互检诊断专检诊断按检验责任人划分对生产者在产品制造过程中自我检验产品情况的诊断对专职检验人员进行的质量检验情况的诊断对生产工人之间互相检验对方生产产品情况的诊断图3-9按检验后检验对象的完整程度划分的质量检验诊断方式3.3质量统计诊断3.3.1质量统计诊断方法质量统计诊断主要是对质量数据统计效果的诊断,具体诊断思路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着手,具体内容如图3-10所示。图3-10质量统计诊断思路3.4质量改进诊断3.4.1质量改进诊断方法质量改进诊断包括四个方面的诊断,具体内容如图3-11所示。质量统计计算过程的正确性质量统计诊断思路质量统计指标选择的适用性质量统计方法应用的正确性质量统计结果应用的合理性质量统计数据分析的客观性质量数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质量统计对象选择的符合性破坏性检验诊断对会导致产品完整性遭到破坏的检验状况的诊断非破坏性检验诊断对不影响产品使用性能,不破坏其完整性的检验情况的诊断图3-11质量改进诊断的四个方面3.5工序质量诊断3.5.1工序质量诊断方法1.两种工序质量在第n道工序存在两种质量:工序总质量和工序固有质量(分质量),具体内容如表3-5所示。表3-5两种工序质量理论的内容项目含义特点总质量总质量即通常意义上的产品质量,它包括第n道工序的加工质量,是综合了所有上道工序的加工质量用户能够直接感受到的质量分质量分质量是指该工序本身的加工质量,不包括上道工序的影响反映了该工序的工作质量总质量和分质量的关系上道工序的影响分质量总质量与上道工序无关的工序或不需要考虑原材料、零部件输入影响的第一道工序,两种质量相等2.两种工序质量的诊断理论(1)两种控制图的诊断两种控制图的诊断内容如表3-6所示。表3-6两种控制图的诊断内容项目作用内容实质全控图度量工序总质量受到本工序的异常因素和上道工序的异常区分由偶然因素引起的对质量改进效果的诊断对质量改进计划的诊断对质量改进实施过程的诊断对质量改进效果应用的诊断总质量因素两方面的影响,即该工序受到全部可能出现的异常因素的影响偶然波动和由异常因素引起的异常波动选控图度量分质量分质量是总质量的一部分,与上道工序的影响无关,因此分质量仅受到一部分异常因素(预控异因,其余为非控异因)的影响,度量分质量需要一种能够选择部分异因加以控制的新型控制图,即选控控制图区分偶然因素、预控异因和非预控异因(2)工序能力指数的诊断工序能力指数表示工序能力满足产品技术标准(即产品规格、公差)的程度,用PC表示。双侧规格情况下PC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PC=sTTTTTLULU666其中,T——技术规格的公差幅度,反映对产品质量的要求;UT——规格上限;LT——规格下限;s——质量指标值分布的样本标准差;——质量指标值分布的总体标准差,反映的是工序加工质量。3.6质量成本诊断3.6.1质量成本诊断方法质量成本是指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付出的一切费用以及产品质量未达到标准而造成损失的总和。诊断质量成本时,需要运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质量成本诊断方法具体内容如图3-12所示。图3-12质量成本诊断方法3.7质量可靠性诊断3.7.1质量可靠性诊断方法质量可靠性诊断的主要步骤和具体方法如图3-13所示。分析质量成本指标计划的各相关因素的变动对该指标的影响程度,是成本质量分析的一个重要方法将一定时期内的相同指标进行对比应选取具有可比性的指标将实际运行结果与计划进行比较从各指标数量的增减变化分析存在的问题方法1:因素分析法方法2:趋势分析法方法3:比较分析法方法4:比率分析法确定质量成本指标变动程度根据相关的质量成本指标计算比率,进行对比分析排列图、因果图折线图、柱状图饼状图方法5:图表分析法图3-13质量可靠性诊断的主要步骤和方法3.8采购质量诊断3.8.1采购质量诊断方法实施采购质量诊断可以从四个方面考虑,具体如图3-14所示。图3-14采购质量诊断考虑的四个方面进料质量进料到货时间售后服务采购成本采购质量诊断考虑的四个方面售后服务满意度紧急情况处理批次抽检总合格率包括产品价格以及用于采购的其他费用交货的准时性参照公司相关标准进行处理根据对比结果判断诊断对象是否合格将实际度量结果与判断标准相对比,以判断诊断对象的质量可靠性是否符合标准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通过物理、化学以及其他科学手段对产品质量可靠性等相关特性进行观察、测量和判断,并转化为数据将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转换成具体的质量可靠性判断标准,使诊断人员明确合格与不合格的判断准则3.与质量可靠性判断标准进行对比4.做出诊断判定5.根据判定结果对诊断对象进行处理1.明确质量可靠性的判断标准2.对能反映质量可靠性的产品相关特性进行度量3.9设备质量诊断3.9.1设备质量诊断方法对设备质量的诊断主要依据以下10项指标进行,具体指标内容如图3-15所示。图3-15诊断设备质量的10项指标3.10质量体系诊断3.10.1质量体系诊断内容质量体系诊断的程序及内容如图3-16所示。指标设备购置计划编制及时率设备检修作业计划完成率设备保养计划按时完成率万元产值维修费用率完好设备抽查合格率设备故障停机率设备档案归档率设备大修返修率设备故障修复率主设备完好率图3-16质量体系诊断的程序及内容3.115S活动诊断3.11.15S准备阶段诊断内容5S准备阶段诊断内容明细如表3-14所示。表3-145S准备阶段诊断内容明细序号项目项目明细评分(分)15S活动目标和程序(1)5S活动目标是否明确(2)5S活动展开程序是否明确1分□2分□3分□4分□5分□对质量体系设计的诊断诊断内容1.统一质量体系认识的活动情况及效果2.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3.质量体系类型对质量体系建立的诊断诊断内容1.质量体系组织结构2.质量责任和权限的划分3.质量体系建设所需资源的配备情况对质量体系文件的诊断诊断内容1.质量体系文件编写原则和要求2.质量体系文件编写内容3.质量体系文件编制职责和权限对质量体系评审的诊断诊断内容1.质量体系评审系统的管理模式2.质量体系评审标准3.质量体系评审实施4.质量体系评审结果应用对质量体系运行的诊断诊断内容1.质量体系运行相关培训活动2.质量体系运行实施过程对质量体系结果的诊断诊断内容1.质量体系实施结果的相关情况2.质量体系实施结果对企业的改进效果明确质量体系诊断目标制定诊断方案和诊断标准实施质量体系诊断工作对比诊断标准作出结果判断应用质量体系诊断结果诊断内容2现况板制作情况(1)现况板是否用心制作(2)车间现况板是否制作完成(3)做好的现况板目前记录状态是否完好1分□2分□3分□4分□5分□3培训开展情况(1)培训计划是否顺利执行(2)员工对5S必要性的认识是否良好(3)管理人员参加培训的情况是否良好1分□2分□3分□4分□5分□6分□4QC小组活动开展(1)QC小组的活动是否推进顺利(2)QC小组成员的出勤率是否良好1分□2分□3分□4分□5分□6分□5问题点提出(1)问题点能否准确提出(2)相机能否彻底指出问题点(3)5S相关问题点能否用相机照下来(4)照好的关于问题点的照片是否管理妥当1分□2分□3分□4分□5分□6分□6制作开展计划(1)5S开展计划是否延迟进行(2)5S开展计划是否容易理解(3)5S开展计划是否用心制作(4)5S开展计划任务分配是否合理1分□2分□3分□4分□5分□6分□7后续活动(1)所有活动参与人员的后续工作内容是否已经明确、统一(2)现况记录保持状态是否良好(3)对问题领域采取的措施是否恰当1分□2分□3分□4分□5分□6分□评分说明1.1~2项评分满分为5分,其他项满分为6分2.评分从低到高表示该项管理越来越完善3.采用整数评分法,即评分可以为1分、2分、3分、4分、5分、6分4.各项具体评分标准见公司相关诊断评价实施细则5.本表满分为40分,与表3-15、表3-16满分共计100分3.12自我诊断模型3.12.150项核心内容评价表50项核心内容评价表如表3-17所示。表3-1750项核心内容评价表诊断项目序号诊断内容岗位名称诊断人诊断时间评分(分)环境管理1整理、整顿2清扫、清洁3安全4设施5工作态度生产计划6日程计划安排7生产执行状态确认8计划变更频度的对策9制订计划的时机采购管理10供应商经营情况及相关资产管理11供应商定期诊断和培养评价12新材料、新附属品信息收集13订货系统和库存统计情况14供应商质量控制掌握能力15交货期管理16采购单价控制库存计划17库存计划18产品验收19库存保管状态20出入库情况21库存盘点22异常情况处理生产计划23制定、遵守标准时间控制24非生产作业管理25各种生产数据管理26生产模式改善状况27生产能力平衡状况28责任人的管理控制点29定期检查情况设具工具管理30管理系统设定及管理31检验系统32整顿状态33测量仪器管理34设备导入35附加管理表格管理质量管理36质量目标设定及管理37质量保证体系38质量检讨会39质量改进40新产品线引入41制造标准书制定42检验系统43质量数据处理44异常处理和预防再发生措施45教育培训46标准化进程经营管理47经营计划48结算讨论人力管理49教育培训50岗位活性合计说明具体评分标准见各分项诊断表,本表仅是综合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