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桩基施工编制说明一、工程概况我公司承建的民权县清华园小区8#楼位于民权县球水东路北侧,人民东路南侧,东临环城路。根据勘察报告,因天然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本工程采用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管桩型号为PHC-A400(95),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1150KN,桩端持力层为第○4层细砂岩。二、编制依据1、根据业主提供的桩基工程施工图纸。2、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3、施工执行规范:《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钢筋焊接接头实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GB13476-1999《预应力混凝土管桩》04ZG207《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133-200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2其它现行的工程技术、施工验收标准及规范三、场地特征及地质概况具体情况详见地质勘察报告。第二章施工准备2.1现场准备1、根据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的要求和施工需要量计划,安装静压桩机,为正式开工做准备。2、根据业主提供的供水水源、供电电源,按施工现场用水、用电布置图布设临时用水、用电管线。3、做好“三通一平”,确保现场水通、电通、路通和场地平整。4、组织施工机具进场,根据施工机具需要量计划,按施工平面图要求,组织施工机械设备进场,按规定地点和方式存放,并应进行相应的保养和试运转。机械设备安装调试正常后请监理工程师检查,填写设备进场报验单。2.2技术准备1、组织技术人员熟悉图纸及有关资料,参加技术交底和图纸会审,进行第一次技术复核,发现问题作好记录,并及时向设计院提出修改建议。2、为了将各项技术要求真正落到实处,我们根据以往的贯例认真做好对作业层的技术交底工作,使作业层真正知道其所干工序的操作要求的质量标准,并召开技术交底会。33、认真研究工程各轴线及桩位的相对关系,向业主主动索取基准点的资料,制定放线方案和措施,报监理工程师审查。4、对测量仪器和钢尺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修理、检定。2.3材料准备2.3.1进场的成品管桩必须有合格证,且在桩端1.5m范围内应标有制造厂的厂名、产品外径和长度。进场材料须经现场监理工程师验收后方可使用.2.3.2现场技术员应对桩身外观质量进行检查,并填写混凝土管桩观感质量检验评定表,检查内容如下:1、桩的表面应平整、密实,不得有峰窝、麻面、裂缝(内壁因养护而产生的干缩裂缝除外),混凝土不得高出接头端面;2、管桩的允许偏差如下(mm):长度+0.7%~-0.5%L端部倾斜≤0.5%D外径+5~-4壁厚正偏差不限~-5保护层厚度+10~-5桩身弯曲度≤1/1000桩端板外径0~-1桩端板厚度不小于设计厚度第三章主要施工方法依据民权县清华园小区8#楼桩基工程的工期要求,结合我公司综合实力及经验,针对本工程特点制定如下施工方法:3.1施工顺序及施工流向安排3.1.1施工顺序测量复核→桩机定位→吊桩插桩→桩身对中调直→4静压沉桩→再静压沉桩→终止压桩3.1.2施工流向安排根据施工现场具体情况,我们制定了本工程桩基施工顺序:自东向西压桩。3.2施工工艺和方法3.2.1压桩机的安装,必须按有关操作程序或说明书进行(详见桩机说明书)。压桩机的配重应平衡置于平台上。压桩面就位时应对准桩位,启动平台支腿油缸抱压力,校正平台处于水平状态。3.2.2启动门架支撑油缸,使门架作微倾150,以便吊插预制桩。3.2.3起吊预制桩。先拴好吊装用的钢丝绳及索具,然后用索具捆绑住桩上部约50㎝处,启动机器起吊预制桩对准桩位,缓缓放下插入土中。3.2.4稳压和压桩。当桩插入桩位后,微微启动抱压油缸,抱压力应根据压桩力及管桩桩身强度由技术人员确定,当桩入土中至5㎝时,再次校正桩的垂直度和平台的水平度,保证桩的纵横双方垂直偏差不得超过0.5%。然后启动压桩油缸,把桩徐徐压下,控制施工压桩速度。3.2.5接桩。在桩长度不够的情况下,根据图集要求采用拼接连接成整桩采用CO2气体保护焊焊接法接桩。1、焊接法接桩时:应先确认管桩头是否合格,上下端板表面应用铁刷子等清理干净,坡口处应刷至露出金属光泽,并清除油污5和铁锈;焊接时宜对称进行;焊接采用二氧化碳保护焊,焊缝应饱满、连续,且根部必须焊透;焊接接头应在自然冷却时间不宜少于1min,严禁用水冷却或焊好后立即沉桩。2、接桩时桩头一般高出地面0.5m~1m。上、下节桩的错位偏差不得大于2㎜。3、接桩时,桩头部分不宜处于地质报告反映的硬夹层位置。3.2.6送桩。“送桩器”的中心线应与桩身吻合、一致方能送桩,避免产生偏位而造成桩头局部受压或桩身偏心受压,导致桩身开裂或桩头压烂。3.2.7压桩应连续进行,同一根桩的中间间歇时间不宜超过半小时。3.2.8复压:当压桩已达到持力层,同时满足压桩力9.8MPa时,应进行2次复压。预制管桩的沉桩工艺放线定位和桩位验收静力压桩机组装就位运桩到位静压桩机运输进场插桩吊起桩对位观测垂直度沉桩63.3成品保护方案及措施3.3.1桩的运输与堆放1、打桩前,将桩运到现场堆放或直接运至桩架前。一般应按打桩顺序和进度随打随运,以减少二次搬运,损坏桩体。2、运桩必须平稳,不得损伤。支垫点应设在吊点处,不得因搬运使桩身产生的应力超过容许值。3、运桩前,按验收规范要求,检查桩的外观质量及产品合格证,检测报告等产品技术资料。运至现场后,应进行外观复查。4、管桩的装车、运输、堆放、起吊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确保管桩质量不受损坏。5、堆桩场地要平稳坚实,不得产生过大的或不均匀沉陷。堆桩层数,应根据地基强度和堆放时间而定,一般不宜超过四层,不能由于堆存原因,使桩身产生的应力超过容许值,甚至倾倒。3.3.2管桩施工1、使用前质检员应组织有关人员对进场管桩进行质量检查,不合格的桩不准使用。2、接桩前应清除端部的浮锈、油污、保持干燥。沉桩至地面检查送桩到设计标高压桩压力值读表填写压桩记录73、接桩就位时,下节桩头须设导向以保证上下节桩找正接直,如桩节之间间隙较大,可用铁片填实焊牢,接合面之间的间隙不得大于2mm。4、焊接时应采取措施,减少焊接变形,以保证焊接质量。5、施工中用双垂线约成90度方向测量导杆和桩身的垂直度,桩的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严禁采用桩机回转进行快速纠偏。6、送桩器与桩顶接触面必须咬合齐整,送桩器、桩身、卡盘中心应在同一轴线上以防止压桩过程中发生桩身倾斜及桩的位移。7、施工记录应真实。8、平面位移应符合规范要求。9、施工过程中,遇到贯入度剧变,桩身突然倾斜、移位或有严重反弹、桩顶或桩身出现裂缝待异常情况,应及时会同建设单位、现场监理人员和设计部门共同协商解决。3.3.3压桩过程中的保护压桩时,桩架应坚固、稳定,配重重心应基本与压桩力吻合。基础开挖时,严禁挖掘机开挖时破坏桩身。机械开挖应保留桩顶上的1米范围采用人工挖土,破桩时注意保护桩身,不可伤及桩顶标高以下部分。开挖应沿桩周围同步进行,桩的周围土体高差不宜超过1米,避免因土体压力而造成管桩偏移或断裂。第四章劳动力计划及主要施工机械计划84.1劳动力计划根据施工场地及工期要求,计划一台机械,计划投入人员如下:项目经理:1人现场管理:1人现场技术负责:1人生产组:10人合计:134.2投入设备计划为保证本工程按期完工,结合施工技术要求和本工程具体情况,计划投入一台设备,详见设备计划一览表。主要机械设备配备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台)用电量(KW)1静压桩机TYY-800台11502电焊机500A台1100测量仪器配备表名称型号台数配套全站仪RTS3081全套水准仪DS321三角架1个,水准标尺1对电脑1打印机、复印机其它钢卷尺1把;计算器2个;铅锤2把;水准尺1把。94.3劳动力使用计划施工劳务层人员计划表工种主机手吊机手机修工电工辅助用工合计人数2222210第五章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经济、组织措施5.1工程质量目标1、严格按图纸设计施工,确保工程达到现行国家质量验收规范标准;2、桩检测应按《建筑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范》,质量等级标准优良。5.2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及创优措施为了确保本工程的顺利进行,我公司本着“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原则,按照ISO9001体系《质量保修手册》的要求科学有效的组织强有力的工程项目经理部,选派施工经验丰富、组织协调能力强的项目管理人员,建立质量岗位责任制。附:质量保证体系图5.2.1质量管理制度1、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质量岗位责任制,项目经理是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项目工程师是技术负责人,项目各部门负责人履行各自的职能。102、在质量责任制的基础上,签订质量保证书,明确岗位的质量职能、责任及权限。3、定期开展质量统计分析活动,掌握工程质量动态,全面控制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4、树立全员质量意识,贯彻“谁管生产,谁管质量;谁施工,谁负责质量;谁操作,谁保证质量”的原则。5、实行质量“一票否决权”。6、采用风险工资制等经济手段来辅助工程质量责任制的实施。7、建立健全各项技术管理制度:(1)技术交底制度;(2)技术复核制度;(3)质量检查验收制度;(4)技术资料归档制度。8、加强质量的过程控制、动态管理,全面实施过程精品战略,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施工中要加强对各控制点的监控。9、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专检。班组在分项工程施工完毕后,必须进行自检和互检,没有自检、互检或自检、互检不合格者,质量检查员不予核定质量等级,下道工序不准施工。5.3桩位及标高控制方法5.3.1桩位的控制方法111、静压桩是一项单工序的常规基础桩型,由于平面定位点较多,经测量复核无误的桩位点,常常在施工过程中被破坏或者精度得不到有效的保证,结果造成桩位平面偏移的工程事故。2、针对这一情况,利用全站仪平面定位技术对桩位的测放和恢复是一种最佳的定位工艺。3、放线人员放线前应认真阅读整套图纸及有关变更文件,依据《桩平面布置图》及规划红线控制点,由技术部专职人员按规划管理部门及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测量放线方案,绘制施工测量平面布置图。认真计算各桩位坐标,对轴线控制点埋设标志,对桩位中心点采用长度约12CM的铁钉作为标志,并绘制测量复核签证单,经甲方或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5.3.2标高控制1、根据甲方提供水准点,由公司测量人员引入施工现场,作好施工水准点,并予以保护。所有测量记录应经监理工程师审批。2、根据现场绝对高程引点及设计要求(桩位图纸)确定管桩桩长及管桩桩顶入土深度,从而确定送桩深度,在送桩器上作好刻划标识。3、压桩前复测桩位地表高程,对送桩器刻划的标示进行修正。4、一般情况下,以终压力及最后稳压贯入度控制管桩入土深度。当发现持力层起伏,应及时通知甲方及监理调整桩长,避免短桩,当桩顶标高接近设计标高时,适当增加稳压时间,尽量压桩到位,避免截桩,无论何种情况,均应以压桩力来确定桩的入12土深度,不能为追求标高而造成压桩力偏小,贯入度过大,承载力不足或过分而造成桩身损坏。5.4垂直度、压力控制方法及措施5.4.1垂直度控制方法及措施1、桩身插入桩位后,启动抱压油缸,让夹持机械抱紧桩身;2、用线锤大体校正桩身;3、再次校正机身,使机身平台处于水平位置,保持夹持机械压桩合力垂直向下;4、用双向垂线(视角成90℃夹角),观测桩身外轮廓线(,保证双向偏差均在规范允许之内;5、初压时,应缓慢施压,并继续观察桩身垂直度情况,发现偏差立即停机进行校正,当桩入土超过1m时,严禁采用机身回扳纠偏办法,必要时可拔出管桩,重新校正后压入;6、接桩时应事先检查管桩端板平整度及垂直度,均应符合产品标准GB13476—1999之规定,确保上下桩身连接后中心线方向一致,避免因桩头不垂直而产生曲折;7、接桩焊接前应再次校准上节管桩,使上下管桩垂直度保持一致,避免因桩长增加而造成误差积累,当上下桩垂直度不一致时,可采用锲形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