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前言教育的第一要义是课程。向年轻一代展开何种教育,使孩子们学到什么,对社会展示什么是最有价值的,最终将影响国家的前途,民族的振兴。对课程改革的关注就是对国家未来和民族未来的关注。每个国家的重要财富将是其公民的素质,特别是其未来公民的素质。美国前劳工部长赖希在著名的《国家任务——迎接21世纪》一书的开头写到:“留存于国家界限之内的一切,是组成国家的公民。每一国家的重要财富将是其公民的技能”。这一切将依赖于教育体系,尤其是依赖于教育体系中的课程体系,我们的课程体系要满足社会不断变化的需要,因为它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国家的振兴。一、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动因1.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途径2.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3.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我国综合国力竞争的需要4.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课程改革有利于克服传统课程与教学的不足。①现实中某些教学实际已异化为一种分数的教学。②现实中某些教学实际已扭曲为一种促使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③现实中的课程与教学脱离生活、社会现实。分数本身没有错误,它让我们在衡量学生学业时有了相对的“尺子”有了一定的参照系数。倒是我们在教育中,忽视了对待分数的一种平常心的培养。要引导学生懂得理智地对待分数。我们看到,现在的课堂已不是令人羡慕的合乎人性的天堂,令人厌倦的作业和令人厌倦的课堂使得一个又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厌倦了有趣的知识世界,甚至厌倦了整个如花的人生。“欢乐的童年”、“有意义的人生”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已经可望而不可及。教学目的在一定程度上被异化了,学生所应该感到的教学的善在一定程度生被教学的恶所取代。二、深入理解高中课程方案(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1.课程目标知识技能——三维目标2.课程结构学科本位——综合课程3.课程内容“难、繁、偏、旧”——贴近生活、社会与科学、终身学习4.课程实施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主动参与、探究学习、合作学习5.课程评价甄别与选拔——促进发展、提高改进6.课程管理集中统一——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二)高中教育培养目标:1.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志向与愿望;3.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自觉行使公民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具有社会责任感;4.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5.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6.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三)高中课程目标:1.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2.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3.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改进校内评价,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建立教育质量监测机制。5.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四)高中课程结构领域科目模快专题1.学习领域高中课程共设置了八个学习领域。学习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科目组成。设置学习领域的目的:①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②有利于拓展教师的专业领域;③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内容;④有助于学生形成与发展相应的基本素质2.科目每一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1个或若干个科目组成,八个学习领域包括12-13个科目。所有科目都由国家制订课程标准或指导纲要,规定学生学习的最低必修学分要求。科目的设计打破原有学科的体系结构,遵循学科逻辑,结合学生经验和社会现实,将通常需持续2-3年才能学完的科目内容分为若干相对完整的学习模块。3.模块模块是构成科目的基本单位,是科目开发的主要平台和学生学习内容的主要载体。同一科目中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模块设置的作用:①有利于课程内容更新。②有利于构建特色课程。③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负担。④有利于学校灵活、及时安排、调整课程。⑤有利于实现课程的综合化、个性化。高中课程三层次结构的基本运作关系学习领域规范着学生素养的基本范畴,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共同的质量保证,它是每一个学生每一年都要学习的,任何一个学生在任何一年都不得缺失任何一个学习领域。科目是学习领域的实体,规定着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是学生素养的基本保证,所以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习每一个科目,任何科目不得缺失,但不一定每学年都的学习每个科目。对于模块,学生有了更大的选择自主权,学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自由地选择某些模块——学还是不学,在什么时候学。但是,学生不能选择学还是不学某个科目或学习领域。(五)高中课程类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建立有效地学生选课指导制度:编制科学实用的学生指导手册建立学生选课指导的导师制①导师的职责②导师指导学生的依据③导师指导学生的原则切实推行学分管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提出学生毕业的学分要求: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学分,三年中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在选修Ⅱ中至少获得6学分,总学分达到144学分方可毕业。改革学生的评价方式充分开发课程资源全面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构建校园文化三、积极推进高中课程改革对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态度:积极投入、全面筹划、稳妥推进、科学求实、扎实有效。(一)进一步认清课程改革的意义,正视前期课改的成绩高中课程改革的推进1999——2001两省一市实施第一轮课改实验2000——2003十八省市分两批参加第一轮课改实验2004——2006先后十省市分两批参加新一轮课改实验2007——黑龙江省等六省市进入普通高中新一轮课程改革“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增强综合国力(二)遵循教育规律,用科学的态度与方法开展新课程的实验教育不能急功近利,培养人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既有阶段性,更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课程改革工作只能以教育规律为指导,遵循教育规律的客观性、必然性和普遍性特点,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才能事半功倍。1.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2.正确处理基础与创新的关系3.正确处理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4.正确处理教与学方式的关系1.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课程改革不是搞什么“运动”,不是从“零”开始,不是一夜之间来一场彻底的“革命”,对过去几十年教育方法的全盘否定。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原来的教育成果和失误,课程改革是在教育成果原有基础上的不断完善,不断丰富的过程。新课程要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是要改变课程评价上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择的功能,改变我们传统教育教学中将考试奉若神明,将它作为衡量教育教学的唯一标准的做法。在落实新课程的今天,摒弃考试、放弃分数是不对的,而更应关注的是考什么和怎样考。关于高考问题如何对待高考?“教什么,考什么?”“考什么,教什么?”——恢复高考的原态。应当把高考当成一种正常的疏于教育内部的考试,不能无限制地延伸考试的外延,使之承载过重的功能。应当把高考当成学生检验学习过程的一种手段,不能无条件的强化考试的就业意味,使之变成谋求职业的演习。应当把高考当成学业阶段的一种测试,不能无范围的扩大考试的迭加效应,把所有的一切寄托在这里。正确处理高考和课程改革的关系,不要将二者对立起来,努力寻求二者的结合点,在重“双基”、重素质、重能力上下功夫。只谈高考不顾课程改革是不理智的,但只谈课程改革不谈高考是不成熟的。学校重视高考是对的,但不是升学唯一,高考唯一,要升学和就业兼顾,高考和特长并存。2.正确处理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三维目标的确立,将改变以往课程过于关注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成为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等能力的过程。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从课程目标的高度突出过程方法的地位。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体验。关注学生得到的生活和人格养成,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三维目标落实中的问题1、知识、技能目标该实的不实2、过程、方法目标,出现了“游离”的现象3、情感、态度、价值观出现了“贴标签”的现象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知识与技能是基础——学什么过程与方法是能力——怎么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目标——为什么学3.正确处基础与创新与的关系本次课程改革提倡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实现学生充分的、有个性化的发展放到了突出的地位,尊重每个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存在的问题:1.强调学生的创新,却忽视了基础的重要性2.强调学生的独特见解(体验),却忽视了对文本的基本尊重3.强调课堂教学的“活”,却忽视教学效果的“实”。4.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本次课程改革的又一个亮点。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出现了多样化的景观。但在多样化的背后,透露着浮躁、盲从和形式化的倾向,学生内在的情感和思维并没有真正被激活。教与学要科学定位。教书育人的职责决定教师在教学方面的主导作用。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教是为了不教,这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和根本目的。学校教育的特征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离开教师的指导就不会有学生长足的发展。这正是学校教育的本质。表现形式如下:1.“对话”变成“问答”2.有活动却没体验3.合作有形式却无实质4.有探究之行却没有探究之实人们常常把传授和落后联系起来,其实任何教育的发展都不可能抛开传统,拒绝传统、抛开传统的教育又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育内容、方法、组织形式等都有相对稳定性,即使这些方面发生变革也并不是对传统的全面否定,而是表现为批判地继承和更高层次的总和等多种形式。学习方式的转变有一系列的制约因素:教师教育思想教育教学水平教育教学情景教育资源条件教育内容性质学生年龄特征学生个别差异教育评价制度社会文化变革(三)构建和谐课堂,实施有效教学“和谐”,就是配合的适当匀称。在教学中,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艺术,教师、学生、文本的平等对话等等,都是和谐课堂的重要体现。“和谐课堂”实际上应是教学中在各方面追求一种平衡,对“度”的恰当把握。什么样的课堂是“和谐课堂”呢?学生进到课堂以前和离开课堂的时候有了变化(收获),是一节扎实而有效率的课;课堂上不是完全预设的,在教学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是一节丰实的课;不管谁坐在教室里,做到旁若无人,为孩子、为学生上课,不是给听课人讲课,是一节平时上的“家常课”;课堂上有缺憾的、有待完善的东西和内容,是一节真实的课;这样的课堂是“和谐的课堂”。有效教学学生有无进步与发展是教学有无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的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