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小说阅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小说的艺术技巧是小说鉴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较为复杂、丰富的技巧系统,与散文鉴赏中的表达技巧系统是完全相通共用的,但它又有着自己鲜明的表达特色。近年来,高考小说命题有向此方向发展的趋势。小说以综合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任务,并以塑造典型的艺术形象为最高目标。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可以采用不同的艺术技巧。表达方式也叫表达方法,其内涵包括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五个方面,其中叙述与描写是常见的表达方式。关于叙述常考的有:记叙的人称(三种人称的妙处),叙述方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及作用等。(具体内容见学案1考点三赏析情节安排的技巧)关于描写常考的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及其作用等。(具体内容见学案2考点二赏析环境描写手法及学案3考点一赏析小说塑造人物手法)另外也要注意议论、抒情的作用。1.文中运用什么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有何作用?2.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是如何为表情达意服务的?3.故事的主体部分采用第几人称叙述?有什么效果?[技法点拨]1.答题注意事项(1)做到“两个结合”。解答表达方式技巧题时,一要做到和小说的主题、情节、形象、环境相结合;二要做到和语言相结合。表达方式技巧是为文章主题、人物形象的塑造服务的,因此在解答表达方式技巧内容上的作用时应该遵循以上两个原则。(2)落实“三个步骤”。确定技巧→具体阐释→简述好处。即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艺术效果(作用)。2.答题模式(1)小说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要辨明文句所运用的是哪一种表达方式)(2)表达了什么内容。(分析这种表达方式在文句中是要表现什么内容)(3)有何效果或作用。(要清楚此表达方式的一般表达效果,并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说明)[即学即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第9车厢[俄罗斯]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我要坐15次列车从里加去列宁格勒。我来到了火车站,我买的是第2车厢的票。我走近列车一看,前三节车厢根本就没有!最后,买了前三节车厢票的旅客一半被安排到了其他车厢,一半换了下一次列车。最后大家总算是一腔怒气地到了列宁格勒。回到莫斯科后,余怒未消的我在《文学报》上发表了一篇讽刺小品。一个月后,我收到了从里加寄来的道歉信和因为这次“事故”被处罚的人的名单。而最有意思的是我还收到了一位基辅读者的来信。这位读者在信中说:“您的遭遇与我和我妻子上次坐火车时的遭遇比起来简直就不值一提。请你们赶快派一名记者来,我肯定不会让你们白跑一趟的!”因为他没有具体写到底是怎么回事,所以报社也就没有派记者过去——这样的信编辑部每天都要收到很多封。后来我去基辅出差,不管怎么样我还是带上了那封信,在一个傍晚去拜访了写信人。我觉得他是不会随便开玩笑的。他不是在信中说不会让我们白跑一趟吗?他果然没让我白跑一趟。如果说我坐的那次列车是没有前三节车厢的话,而这位读者在基辅坐的那次列车竟然挂了两节第9车厢。买了第9车厢票的乘客当然都坐进了前一节第9车厢,因为所有的正常人从小就知道,第8车厢后就是第9车厢,谁会想到第9车厢后还是第9车厢呢?列车开动后,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看着空无一人的车厢,莫名其妙,于是去找了列车长:“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可列车长说:“肯定是售票处又弄错了!”列车长说完,马上就通知了下一站卖第9车厢票。列车在下一站停3分钟。买第9车厢票的人也都是一些思维正常的人,车一停稳,大家就排起了队准备上前一节第9车厢(前一节第9车厢停的地方正好离车站入口近)。乘务员看着这么多乘客,惊慌失措地挡在车门口说:“我这儿只有两个空铺,去找列车长吧,在第1车厢,让他把大家都安排到其他车厢去,跑快点,要不车就开了!”愤怒的乘客们拎着大包小包你追我赶地朝第1车厢跑去。列车长看着这么多远远跑来的乘客一头雾水:“你们这是从哪儿来啊?”乘客们说:“从第9车厢来的……”“那个车厢早就满了……”列车长此刻没时间研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需要马上把这些乘客安排好。一阵忙碌之后,乘客们终于安顿好了,他松了一口气发出了发车命令。这时,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又来了,还是说:“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怎么可能呢?”这次列车长认为这个乘务员肯定疯了。于是,列车长决定和这个乘务员一起去车厢里看看,这才发现原来这趟列车有两节第9车厢。列车长现在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后,回到自己的包厢通知了下一站;“摘掉第9车厢!”当时已是半夜,负责摘车厢的人也是正常人,也会从一数到九。他们数到前一节第9车厢,就把它摘了下来,拖到了备用道上,然后重新组装好列车就通知了列车长。列车长再一次松了口气后发出了发车命令,然后回自己包厢睡觉。可后来后一节第9号车厢的乘务员又找来了,“我的车厢里还是一个乘客也没有……”我不知道这次行车后列车长是不是疯了,但给我讲这个故事的人和他的妻子当时就在前一节第9车厢里。深夜,他去吸烟处吸烟。他边吸着烟边想:“列车怎么停这么长的时间呀?”然后他往窗外望了一眼,这才发现前面后面的车厢都没了踪影,就更别说车头了。四周是一大片草原,一轮圆月冷冷地照在停着第9车厢的备用道上。他急忙叫醒了所有的乘客,大家连外衣都没穿就从铺位上跳了下来,猜测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现在是在哪儿。听他讲到这儿,我忍不住哈哈地笑出声来,结果讲故事的人火了:“我一点都不觉得这有什么好笑!我们第9车厢的这些旅客原本是打算去保加利亚旅游的!”(有修改)1.故事的主体部分采用第几人称叙述?有什么效果?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小说表达方式中叙述技巧的能力。本文的主体部分用的是第三人称,是“他”在讲“他”的故事。第三人称的一般作用:显得比较客观公正,这是以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的身份来进行叙述的方法。能直接地展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反映现实更自由。结合文本具体作答。答案:第三人称叙述。①突破开篇以第一人称写“我”的所见所闻的局限,较为自由地展现事件过程、人物心理,以及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情。②拉开了叙述者与故事之间的距离,更具有客观性。广义的表现手法也包括叙述、描写、构思等技巧手段。如何赏析小说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艺术效果答题用语细节描写①典型的细节可以刻画人物性格、追求、爱好。②典型的细节可以深化主题。③典型的细节可以推动情节的发展,营造一种氛围。④典型的细节可以渲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⑤典型的环境,渲染人物心情、心理活动。烘托出气氛,衬托人物的心情。⑥典型的细节可以暗示影射渲染某种氛围,衬托人物某种心理情感,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推动某方面情节发展,揭示了某种主题白描本为国画的一种画法,即纯用线条勾画,不加彩色渲染。在文学上指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突出景物或人物特点,简洁传神象征手法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对比手法两个人物相互对比,或一个人物前后的行为形成对比通过比较,突出人物的性格,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衬托(侧面烘托)手法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用相似的作陪衬叫“正衬”,用相反的作陪衬叫“反衬”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欲擒故纵,曲折生动,引人入胜;设置悬念,形成波澜前后照应(首尾呼应)即后文对前文写过的内容作补充或加深;前文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作暗示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铺垫悬念先不把谜底揭开,引出下文引起读者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急切期待心理伏笔在文章的前面将下文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做出暗示,然后在相宜之处作呼应使故事情节的发展合理,使读者感到巧妙有趣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各种修辞手法略(见散文部分学案4考点二的相关内容。)文中(某句、段、篇)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它的作用是什么?[技法点拨]答题步骤1.确认该句、段、篇所用的表现手法。(如果是问“哪些表现手法”不能只答一种)2.结合内容具体分析如何运用的这些表现手法。3.结合内容具体分析这些表现手法的作用。[即学即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抻面①阿城铁良是满族人。问他祖上是哪个旗的,他说不知道,管它哪个旗的,还不都是要干活儿吃饭。铁良在北京是个小有名气的人,因为抻得一手好面。面是随时有客要吃就得煮的,因此,铁良专在一家做。铁良原来有几股钱在店里,后来店叫政府公私合了营,铁良有些不太愿意,在一个公家人面前说了几句。公家人也是以前常来店里吃铁良抻的面的主儿,劝了铁良几句。几年以后,铁良知道害怕了,心里感激着那个公家人。抻面最讲究的是和面。和面先和个大概齐,之后放在案子上苫块湿布醒着。后来运动多了,铁良说,这“反省”就是咱们的醒面;醒好了面,愿意怎么揉掐捏拉,随您便。醒好了的面,内里没有疙瘩。面粉一掺了水,放不多时就会发酸,所以要下碱。下了碱的面,就可以抻了。有人用舌头试碱放多了还是少了,舔舔,有一股苦甜香,就是合适了。铁良试碱不用舌头,一半儿的原因是抻面是个露脸的活儿,是公开的,客人看着,当面的。铁良用鼻子闻闻,碱多了,就再放放,醒碱。跑堂的得了客人要的数儿,拉长声儿喊给铁良。客人出到街上,靠在铺面窗口看铁良抻面,好像是买了一张看戏的站票。铁良不含糊,一手揪出一拳头面,“啪”,和在一起,搓成粗条儿,掐着两头儿,上下一悠,就一个人长了——人伸开胳膊的长度等于这个人的身高。铁良两手往当中一合,就是两股,再抻再合,就是四股,再抻再合,八股,十六股,三十二股,六十四股,一百二十八股。之后掐去两头,朝脑后一甩,好像是大闺女的辫子飞落到灶上的锅里,客人就笑了,转身回到店里的座位上。锅边儿的伙计用一双长筷子搅两下,大笊篱把面捞出盛到海碗里。海碗里有牛骨高汤,入好面,撒几片芫荽、葱丝儿、带红根儿的嫩菠菜,浇上满天星辣椒油花儿,红、绿、白,“啪嗒”,放在了客人面前。客人挑起一筷子面,撑开嘴吃,热气蒸得额头有点儿亮。铁良呢,和街上的熟人聊了有一会儿了。20世纪50年代,犯人被押去刑场的时候还允许点路边的馆子,吃最后一口人间食。有个老头子被押在车上,路过铁良的店,说是去阴间的路上得吃口抻面。于是押进去,老头子张口要龙须面,铁良也不说话,开始抻。铁良几下就抻好了,亲自放面下锅,瞬时捞起,入在汤里,双手捧了碗放在老头儿面前。老头儿挑起面迎光看了看,手上的铐“哗啦啦”响,吃了一口,说:“是这个意思。”就招呼上路了。铁良后来跟人说:“这就是当初借钱给我学手艺的恩人,他就是要我抻头发丝儿面,我也得抻出来。”(选自《阿城精选集》,有删改)[注]抻(chēn)面:用手把面团抻成面条。抻,拉长。2.文中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现铁良这一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鉴赏塑造人物形象手法的能力。分析画线部分,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手法来刻画铁良高超的抻面技术。解答时应分析动作描写是如何运用的,对于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答案:文中画线部分主要是通过动作描写来刻画铁良这一人物形象的。作者运用了“揪”“和”“搓”“掐”“悠”等动词,以及“再抻再合”语句的重复刻画了铁良在抻面过程中的一系列动作,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他高超抻面手艺。小说的语言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人物语言,即文中人物的对话、独白等,人物语言应该是个性化的语言,要能充分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二是叙述人语言,即作者在小说中叙述事件、描写人物、发表评论、抒发感情时使用的语言。鉴赏小说的语言有两层含意:一是鉴赏小说中人物的个性化语言,二是鉴赏小说作者的语言风格。1.赏析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小说中人物的语言,即文中人物对话、独白等,应该是性格化的语言,要能充分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叙述人语言,即作者在小说中叙述事件、描写人物、发表评论、抒发感情时使

1 / 10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