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教学:以“矛盾”催生智慧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寓言教学:以“矛盾”催生智慧——《伊索寓言》教学实录及评析魏星上课对象:江苏省溧阳市文化小学四(1)班【教学现场】(第二课时)一、异中求同,生成矛盾师:课文中有三个小故事,谁来讲一讲?(学生复述《狐狸和葡萄》、《狼来了》和《蝉和狐狸》,略)师:这三个故事非常有趣。你们看,故事中的人物走出来了(呈现课文人物的语言)——谁来读一读他们的话?生(读):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师:不吃也罢,吃了会酸掉牙的!(众笑)生(读):狼来了,狼来了!师:狼来了吗?顶多是狼狗来了!(学生重读,读出了惊慌失措的语气)生(读):您的歌声多么美妙,您真是天才的歌唱家!师:忽然想起了一句话:你真是——生(齐):太有才了!师:这三句话说话人不一样,表达的意思不一样,但有相同的地方,你发现了没有?(课堂出现暂时的阻滞。)生:这三句话都有引号。师:一年级的孩子都能看出来。(笑声)生:这三句话的后面都有一个目的。生:这三句话都是忽悠人的,一读就知道说的不是真心话,是谎话。师:那葡萄架下的狐狸忽悠谁呢?生:忽悠自己。师:呵呵,用一个成语就是——生:自欺欺人。葡萄架下的狐狸:“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牧羊的孩子:“狼来了,狼来了!”大树下的狐狸:“您的歌声多么美妙,您真是个天才的歌唱家!”师:同学们找到三句话的相同点了,(板书:说谎)说谎时心会发慌的,这个“慌”字怎么写呢?(区别“谎”与“慌”的写法。)师(生成矛盾):那两只狐狸、还有那个放羊的孩子为什么要撒谎呢?自由地朗读课文,找出具体的词句支持自己的观点,选一个故事讲讲自己的想法。(学生读、悟,课堂陷入长时间的沉静。)二、同中求异,生成矛盾片段1.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想一想,葡萄架下的狐狸、大树下的狐狸,还有那个牧羊的孩子,为什么撒谎呢?生:其实葡萄本来不是酸的,狐狸是非常想吃到它的,我从“成熟”、“馋得直流口水”可以看出来。因为他吃不到葡萄,想尽办法都白费劲,所以就说葡萄是酸的,吃了牙齿会酸掉的,不划算的。生:我从“想尽办法”也可以看出狐狸一心想吃到葡萄。师:吃不到葡萄,就说这个话来——生:安慰自己。(师板书:安慰)师:同学们能够联系具体的词句来谈,非常好!那些葡萄晶莹剔透、非常诱人,馋得狐狸的牙齿格格地响啊,可是他眼睛看得见,嘴巴够不到哇。(生笑)——想一想,这里的“酸”是什么意思呢?生:不是说葡萄是酸的,而是说心里发酸。生:心里有些妒忌。生:就是吃醋了。生:心里酸溜溜的,有点难过。师:嗯,心里酸溜溜的,就把甜的说成——(学生接“酸的”)把好的说成——(学生接“坏的”)把美的说成——(学生接“丑的”)这个酸溜溜的话该怎么读呢?(学生练习读出语气,指名读,评读,略。)师(再次激疑):狐狸先生的这句话,已经成了世界性的俗语了。——假如,葡萄架上的一只麻雀看见了,告诉他这葡萄是甜的,面对这尴尬的情景,狐狸又会怎么酸溜溜地说呢?(课堂中再次出现“涩”味,过一会儿学生纷纷举手。)生:甜的就甜的呗,我这几天恰好牙齿疼,才不要吃呢。(笑声)生:这葡萄肯定被小鸟咬了洞,吃了会拉肚子的。(众笑)生:不管你怎么说,这葡萄就是酸的!生:哎哟歪,谁希罕这东西啊!(众笑)生:这里面肯定有虫子,吃了肯定不好过。再说了,我是食肉动物,什么没吃过,谁稀罕这个啊,不吃,不吃,就是不吃!师(再次激疑):这个“酸”字读懂了!“酸葡萄心理”有趣的!——同学们,假如有人告诉狐狸,伊索先生知道了这件事,并为此嘲笑它了,狐狸先生又会怎么对伊索说呢?生:伊索先生您太尖酸刻薄了,我要是能吃到葡萄,干嘛会这样说呢?(笑声)生:伊索先生,我这样不是为了心里好受一点吗,干嘛嘲笑我呢?师:这样看来,狐狸有可气、可笑、可悲、可叹的一面,同时也有可爱的一面哦。——同学们,让我们有声有色地讲讲这个故事。(学生有感情地读、述。)片段2.师:我们来换一个故事交流。生:牧童说谎是为了寻开心。村民们被骗了,他就十分得意,很有成功感的样子。生:我从“好几次”可以看出来,他是撒谎狂!(笑声)生:牧童撒谎是在捉弄人,从“牧童看到他们惊慌失措的样子,不禁哈哈大笑起来”中的“哈哈大笑”可以读出来。(师板书:捉弄)师:你能紧扣词句来表达自己的理解,非常好。读书,就要对语言有灵敏的感觉。生:这是在搞恶作剧呢!生:老师,我有一个看法,男孩子太无聊了才撒谎的。师:这样说来,大人们也有责任?这个牧羊的孩子也值得同情?生:你看,牧童在村边放羊,没有书读,也没有人和他一起玩,他很孤独、无聊,用这种办法引起人们的注意!师:有道理!寻开心也好,无聊也好,但采取撒谎这种极端的办法都是不对的,后果很严重。(引读)后来,狼真的来了。牧童吓坏了,他慌忙大叫——生(齐读):狼来了!狼来了!快来帮忙啊,狼在吃羊了!师(引读):可是没有人前来帮忙,他继续大喊——生(齐读):狼来了!狼来了!快来帮忙啊,狼在吃羊了!师(引读):然而,他喊破了喉咙,也没有人前来帮忙,牧童的声音在那个山头回荡着,回荡着,从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传来,一直回荡在我们的耳畔——生(齐读,声音压低):狼来了!狼来了!快来帮忙啊,狼在吃羊了!师(再次激疑):假如狼一直没有来,孩子侥幸过关了,后来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生:后来,人们不相信他了,他也觉得无聊了,又开始编其他的谎言了,从此再也没人理他了!片段3.师:《蝉河狐狸》中的狐狸为什么撒谎呢?生:《蝉和狐狸》中的狐狸撒谎是为了拍马屁。师:拍马屁的背后有个—一生:美丽的谎言。师:又回到谎言了。(笑声)生:美丽的谎言背后有个陷阱,就是想吃掉蝉。(师板书:陷阱)生:美丽的谎言背后有个阴谋。(师板书:阴谋)师:课文中有个词语,也是这样的意思——生:圈套。(师板书:圈套,认读“圈套、陷阱、阴谋”这三个词语)师:用同样的办法,狐狸曾经骗了谁?(生齐说“乌鸦”)师(生成矛盾):想一想,假如乌鸦遇上了蝉,他们会说些什么呢?(课堂中又出现短暂的阻滞,过会儿学生纷纷交流)生:乌鸦遇上了蝉,佩服地说:“蝉老弟,你真有判断力啊!”蝉听了乌鸦的话,笑着说:“乌鸦大姐,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遇上狐狸这样的人,一定不要被它的花言巧语迷惑住了!”……师: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生:吸取教训。三、异中求同,再生矛盾师:看来,三篇课文都与这个“谎”字有关。葡萄架下狐狸的谎言,是为了安慰自己;牧羊孩子的谎言,是为了捉弄别人,排遣孤独、无聊;大树下狐狸谎言的背后,是设下的圈套,是可怕的阴谋,是美丽的陷阱。我们抓住了一个“谎”字,理解了这三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同学们,下面我们默读课文,看看这三篇课文之间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比较出智慧,看谁发现得多。(课堂再次出现阻滞,学生长时间读、悟,做批注,之后纷纷举手。)生:这三则寓言的结尾都有一个道理,(读)“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一贯说谎的人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会相信”“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师:我们来读读这些句子。(媒体呈现)师:这个道理是不是像人生格言似的?咱们把这样的结尾取名为“格言式结尾”(板书:格言式结尾)。这是我们发现的,有知识产权的哦。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一贯说谎的人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会相信。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师:我们的周围,有没有这样的人?(学生接“有”)其实,我们的心中也住着“狼”,住着“狐狸”,……就是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到了关键的时刻,我们不要让不好的一面跑出来哟。(学生若有所悟)——我们接着来交流。生:我发现每个故事中都有一两个动物,故事的主角是动物。师:也就是采用拟人的手法写的。在伊索寓言中,狐狸和狼一般扮演什么角色?生:他们都扮演反面不光彩的角色。狐狸狡猾,喜欢骗人,是个大忽悠。狼凶猛,是个大坏蛋。(众笑)生:这个狐狸扮演阴险的女人,狼呢,是坏男人。(笑声)师:那你说狐狸和狼有没有优点呢?这样抹黑他们公平吗?(学生回答“不公平”)生:我爸爸正在读《狼图腾》,其实狼很有团队意识,勇敢,坚强。狐狸很聪明,一看它的样子就觉得很机灵。师:嗯,那如果你们有兴趣,课后为他们编个是正面角色的故事。——同学们,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我们接着交流?生:我发现,每个故事的题目里都有一个“和”字,都是什么和什么。师:嗯。这是用来比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生:他们都是一个故事,都有起因、经过、结果。我还发现,这三个故事虽短,但都有让人意想不到的地方。比如,狐狸吃不到葡萄,走就走了呗,偏偏又回来说了句酸话。师:说得好!我们编写故事时,也要有意想不到的地方,也要有吸引人的地方。生:这三个故事都与我们的生活有关。生:这三个全都是伊索寓言。师:真是一句大实话。(众人笑)——同学们,我们还读过与之类似的故事吗?生:《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农夫和蛇》、《龟兔赛跑》、《谁的本领大》……师:想想这些故事为什么能流传下来呢?生:这些故事都很有趣,好玩。生:都有道理,有说服力。如果直接告诉道理就没有说服力了,但编成故事就有意思了。生:这些故事都耐人寻味,故事主人基本都是动物,让人想像,读了还能联系到自己。师:好了,同学们,伊索寓言产生于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它经受住了时间的检验,成为世界文学经典。如果你们感兴趣,课后把《伊索寓言集》找来读读,我们再来开一个读书报告会,好吗?生(齐):好!【教后反思】寓言教学重在“生成矛盾”《伊索寓言》(苏教五上)中有三个故事:《狐狸和葡萄》、《牧童和狼》、《蝉和狐狸》。学生对这三个故事并不陌生。一般地,寓言故事乍看都很简单。教学这类文本,要以形象感悟内涵,充分地进入故事当中去,建构“我和寓言”的关系,寓言所寄寓的道理就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孩子的心田。如果架空分析,寓言教学就会有很“硬”的感觉,纵然寓言故事说明的道理再深刻,也是外在于学生的。这就要揭示矛盾,给学生强而有力的刺激。教学中如果不能从其已知中揭示未知,将已知转化为未知,去作独特的领悟、探索与发现,他们就会硬撑着进入文本内部,思维处在疲沓状态,表面上热热闹闹,实质上空空洞洞。这就需要寻找一种“催化剂”,依此引发思维冲突,展开文本细读过程,建构“我和寓言”的关系,创造融通共生、自由和谐的境界。拿这个故事来说吧,教学从人物的话切入,将三个故事整合在一起,主题聚焦在“谎”字上,自然就有了矛盾:“那两只狐狸、还有那个放羊的孩子为什么要撒谎呢?”教师利用这个矛盾串起了全文教学的脉络,打破了课堂的平静,将“不难”的寓言引导到“难”的困惑中,为文本细读搭好一个架子。此外,将三个故事整合在一起比较,文本内容形成互补、互为资源,不仅使教学内容具有丰富性,而且使学生对文本有了“陌生化”的感觉,利于打破惰性思维,激起创造的热情。比较出智慧,“比较”是矛盾生成的重要方法。如果以单个文本为单位,学生的思维就会从表面到表面滑行,无法真正进入到故事中去。接着,紧扣“谎”字深入三个文本的细部,由文字或由学生的感悟掀起波澜,理解“酸葡萄”、“狼来了”、“奉承话”背后的意义。第一个片段,学生在理解狐狸说谎的基础上,进而调细“酸”的语境意义,之后利用假设、还原的办法再生矛盾:“假如,葡萄架上的一只麻雀看见了,告诉它这葡萄是甜的,面对这尴尬的情景,狐狸又会怎么酸溜溜地说呢?”“假如有人告诉狐狸,伊索先生知道了这件事,并为此嘲笑它了,狐狸先生又会怎么对伊索先生说呢?”这样不断揭示矛盾,步步引导,层层深入,学生对“酸葡萄”也就有了个性化的解读。第二个片段,教师根据学情掀起冲突:“这样说来,大人们也有责任?这个牧羊的孩子也值得同情?”这样就颠覆了长时间以来对“狼来了”的一元化解读思维。第三个片段,把另一个熟识的故事《狐狸和乌鸦》引进课堂,通过“乌鸦”和“蝉”相遇生成矛盾,寓意的理解也就自然蕴含在其中了。三个文本读后,自然地也就理解了“三篇课文都与这个‘谎’字有关。葡萄架下狐狸的谎言,是为了安慰自己;牧羊孩子的谎言,是为了捉弄别人,排遣孤独、无聊;大树下狐狸谎言的背后,是设下的圈套,是可怕的阴谋,是美丽的陷阱。”学生的收获岂止是理解了课文,他们更是学得一种解读思维。最后,教学重新回到整体上来,仍然用比较的方法生成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