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营市蓝色经济区改革发展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索引号:0000-0208-2011-00054主题分类:市政府发布机构:市政府发文日期:2011-04-19文号:东政发〔2011〕7号主题词:无内容概述:无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营市蓝色经济区改革发展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单位:现将《东营市蓝色经济区改革发展试点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东营市人民政府二O一一年四月十九日东营市蓝色经济区改革发展试点工作方案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开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改革发展试点工作的安排部署,依据《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改革发展试点工作方案》,制定本方案。一、蓝色经济区改革发展试点的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完善基础设施为先导,以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促进黄蓝融合、海陆统筹、一体发展,把蓝色经济区打造成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海洋产业集聚区、全国重要的海陆统筹发展先行区、全国重要的河海生态文明示范区和生态宜居创业城市,为海洋经济科学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基本原则:1.坚持改革开放。创新改革机制,扩大开放合作领域,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全面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活力和动力。2.坚持生态优先。牢牢把握具有海洋特色的高效生态定位,立足环境承载能力谋发展,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环保、循环经济,增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3.坚持科教引领。突出科教兴海战略,优化配置科教资源,发挥人才高地作用,引进和培育现代海洋科技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海洋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增强科技教育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4.坚持海陆统筹。坚持黄蓝融合、一体发展,充分发挥海洋和陆地两大资源和空间优势,把高效生态经济建设与蓝色经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统筹海洋、海岸与陆地空间规划,科学开发利用。通过海洋经济的大发展,带动陆域经济的全面升级发展,形成以海带陆、以陆促海、海陆协调、整体推进的新局面。(二)试点地域范围。蓝色经济区改革发展试点地域包括:东营、河口两区和广饶、垦利、利津三县,总人口203万人,陆域面积805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800平方公里。(三)主要任务和目标。主要任务:打造和建设好蓝色经济区,为科学发展海洋经济积累经验,探索路子。围绕完成这一任务,立足东营实际,发挥东营优势,重点在“六个领域”先行先试:1.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增强海洋经济发展的资源保障能力。2.大力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3.全面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4.加快实施科教兴海战略,强化海洋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撑作用。5.探索建立海洋经济对外开放新模式,提升开放型海洋经济发展水平。6.建立健全海陆统筹一体化发展机制,完善海洋综合管理体制。主要目标:2011-2013年,按照“黄蓝融合、海陆统筹、一体发展”思路,全面启动试点工作,在机制创新、实践成果、理论研究上取得重要突破,为海洋经济科学发展奠定良好基础。1.体制机制成果:在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建设海洋生态文明、提升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海洋经济对外开放、促进海陆统筹一体化发展等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取得积极进展,政策支撑体系不断完善。2.实践成果:(1)规划建设国家重要的海洋油气、矿产开发和加工基地,海洋空间资源配置不断优化,海洋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有新的提高。(2)建设临港产业区和特色产业园区,扩大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海洋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3)加快推进海洋生态补偿立法,建设海洋与渔业保护区,海洋生态补偿机制不断健全,海洋生态环境有新的改善。(4)大力实施“科教兴海”战略,建设涉海实验室、中试基地和海洋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增强海洋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5)创新对外合作机制,支持海洋石油装备、海洋化工等优势企业到境外投资,有效利用境内外资源和市场,拓宽发展空间。(6)推动城乡规划、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管理体制一体化,推进滨海特色城镇渔村建设,海陆统筹、城乡统筹、一体发展新格局和海洋综合管理体制不断完善。3.理论成果:随着对市情、海情的认识不断深化,进一步加深海洋科学和高新技术研究,重点加强在海洋经济定位、转变发展方式、临海产业布局、科教兴海、海洋资源综合利用、生态保护、海洋服务能力建设、政策法规体制等方面的研究并形成系列研究成果,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到2015年,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1.体制机制成果:基本形成有利于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较为完善的政策支撑体系。2.实践成果:(1)基本摸清海洋重要资源底数,更加优化海洋空间资源配置,海洋资源科学开发和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2)海洋传统优势产业明显提升,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规模,初步建立现代海洋产业体系。(3)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取得较大进展,海洋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4)海洋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海洋科技教育水平得到明显提升。(5)海洋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全方位拓展。(6)基本形成海陆统筹、城乡统筹、一体发展的新格局,海洋综合管理体制机制初步建立。3.理论成果:形成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海洋经济发展理论研究成果,增强理论对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指导作用,提高把握海洋经济发展规律的水平。二、蓝色经济区改革发展试点的重点内容(一)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增强海洋经济发展的资源保障能力。基本思路:围绕解决海洋资源底数不够清楚、要素资源开发保护缺乏统筹规划、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不够高等问题,强化规划指导,加大海洋资源勘探力度,统筹岸、滩、湾、海等要素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积极开发利用深远海资源,提高海洋资源勘探开发、空间资源优化配置、资源集约高效利用“三个水平”。重点试点内容:1.提高海洋重要资源勘探开发水平。(1)编制海洋重要资源勘探专项规划,加大投入力度,重点加强近海海域石油、天然气、卤水等资源勘查,加大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资源等的调查评价,基本建立重要海洋资源数据库。(2)培育壮大海洋油气业、矿产开发加工业、海洋石油装备制造业等主导产业,建设全国重要的海洋油气、矿产开发和加工基地,重点实施渤海油气、莱州湾卤水等开发工程,提高海洋资源保障能力。(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海洋与渔业局、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国税局,各县区政府)2.提高海洋空间资源优化配置水平。(1)优化岸线资源布局,严格保护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岸段、优化提升莱州湾岸段、重点开发中心城东海域和东营港海域岸段。(2)科学界定淤泥质滩涂的功能定位,合理开发和保护滩涂资源。(3)重点实施环莱州湾优化开发工程,提升海湾综合服务功能,打造以高效生态经济为特色的海湾经济区。(4)推行海洋资源全面开发、综合利用模式,实施海水淡化、海水化学资源提取等开发利用工程。以发展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和锅炉补水等工业用水为重点,积极推广使用海水淡化技术;以解决电力、化工等行业冷却用水为重点,分期分批推广应用海水直流冷却和循环冷却技术,扩大海水直接利用领域。(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国土资源局、市水利局、市海洋与渔业局、市环保局,各县区政府)3.提高海洋资源集约高效利用水平。(1)鼓励围填海造地工程,围填海造地优先用于发展海洋优势产业,储备建设用海空间。(2)增加资金投入,加大海洋资源等开发利用技术研发力度,提高海洋资源综合利用效率。(3)强化政策扶持力度,大力发展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产业,建设一批海洋循环经济示范企业、示范园区。(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水利局、市海洋与渔业局、市国税局,各县区政府)机制创新: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探索建立海洋资源勘探和开发的市场化机制,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海洋资源勘探和开发;完善海洋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构建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海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政策支持:围绕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在以下方面给予蓝色经济区政策支持。1.争取国家加大对石油、天然气、卤水等海洋资源勘探开发的投入力度。2.积极争取国家支持,适时推进资源税改革。3.制定促进海洋循环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健全完善有利于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试点阶段性目标:到2013年:(1)海洋资源勘探工作取得初步成果,启动海洋资源数据库建设。(2)岸、滩、湾、海等要素资源开发保护工程取得积极进展。(3)渤海油气和莱州湾卤水等开发工程取得明显成效。(4)初步创建一批海洋循环经济示范企业、示范园区。到2015年:新探明一批海上石油储量和可开采区,建立海洋资源数据库;基本建成海洋油气矿产开发和加工基地;基本形成功能明确、特色突出、优势互补的岸、滩、湾、海等要素资源配置格局;海洋循环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效果。(二)大力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基本思路:按照发展规划确定的海洋产业发展重点,发挥资源区位优势,优化提升现代海洋渔业,培育壮大现代海洋制造业,加快发展海洋运输物流、海洋旅游、涉海金融、商务服务等现代海洋服务业,大力发展生物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信息等海洋新兴产业,构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成长性高、富有活力的高端产业体系。重点试点内容:1.加快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1)建设海洋新能源基地,规划建设沿海陆地、海上大型风电基地和潮汐能、波浪能发电示范项目。(2)建设海水淡化、海洋生物等新兴产业。(3)实施“数字海洋”工程,全面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物联网、云计算发展。(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水利局、市海洋与渔业局、市国税局,各县区政府)2.加快建设现代海洋渔业基地。(1)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渔业增殖业、水产捕捞业和滨海农业,有效提升全市渔业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规划建设东营标准化池塘养殖基地,探索建设浅海海洋牧场。(2)加大远洋捕捞扶持力度,增加大马力渔船和电子信息、遥感探鱼等现代化装备,逐步培植现代远洋渔业队伍规模。(3)大力发展现代化水产加工业,鼓励企业大力开发资源利用率高、产品附加值高、国际竞争力强的精深加工产品,发展精品渔业,提升全市水产品精深加工水平。(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质监局、东营海关、东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各县区政府)3.加快建设现代海洋制造业基地。(1)依托石油装备制造、石油工程技术服务、石油机械配件加工等产业,加快推进东营石油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2)高效利用海水、卤水和岩盐等资源,推进盐化工一体化示范工程建设,完善提升重大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加快推进东营生态环保产业基地建设。(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水利局、市海洋与渔业局、市质监局、市国税局,各县区政府)4.加快发展现代海洋服务业。(1)充分利用东营港港口条件和优势,加快推进东营港物流园区建设,突出发展海洋物流业,建成环渤海南部的区域性物流中心、航运中心和全国重要的物流基地。(2)做大做强海洋文化旅游业。争取省级文化产业投资基金适度向蓝色经济区倾斜,推动河海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着力建设海洋特色文化产业园和黄河文化公园,重点发展海洋文化创意、文化博览、动漫游戏、数字出版、数字传输等新兴文化产业,打造东营海洋文化品牌;加快旅游市场深度开发,培育东营滨海旅游品牌,重点建设东营黄河口国家生态旅游试验示范园和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打造国际一流的滨海综合旅游娱乐中心。(3)积极推动市商业银行跨区经营,加快战略性投资者引进步伐,采取股份制方式组建黄河三角洲地方性银行;积极引进全国性证券公司,支持区内证券公司做大做强,设立黄河三角洲产权交易中心,建设区域综合性产权交易市场,筹建东营国际碳排放交易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财政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局、市水利局、市海洋与渔业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旅游局、市国税局、东营银监分局、市保险行业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