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利用提示语进行人物的语言描写?这里所说的提示语,是指作文中语言描写的提示语。作文中最明显的问题是:多记叙、少描写,致使作文枯燥、乏味。针对这种情况采取的方法是训练学生利用语言描写,并且在语言描写的提示语上大做文章。一、为语言描写的句子加恰当提示语的训练提示语变成细节描写,为此要进行了专项训练。即,老师给出语言描写的句子,让学生依据内容,加上恰当的提示语。如:1、“妈,渴死我了!”2、“天冷了,你必须戴上帽子!”选取学生的答案如下:1、“妈,渴死我了!”我气喘吁吁地说。(神态描写)我一边用手擦着汗一边说。(动作描写)我有气无力地说。(神态描写)我焦急地说。(神态描写)说着我端起一大杯水咕咚、咕咚猛喝起来。(动作描写,拟声词)我添着干燥的嘴唇,拉住妈妈的手。(动作描写)我皱着眉头、跺着脚喊。(神态加动作)我一脚踢开门,把书包扔在沙发上。(动作描写)我有气无力地说:“妈,渴死我了!”说完就一屁股坐在沙发上。(神态加动作)总结加提示语的方法:(1)加神态描写。(2)加动作描写(3)可以前面加(4)可以后面加(5)可以两面加2、“天冷了,你戴上帽子,不然会感冒的。”妈妈微笑着,摸着我的头,把帽子给我戴上。(神态、动作。态度温柔)妈妈不厌其烦地嘱咐着。(神态,动作)妈妈一把拉住要出门的我,把帽子塞到我手里。(动作,态度强硬)妈妈关切地说。(神态)说着,妈妈用帽子和围脖把我包得很严实。(动作)话音刚落,一顶帽子就戴在我的头上。(动作,性子急)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递个帽子给我。(神态,动作。耐心)妈妈皱了皱眉,把帽子扔给我。(神态,烦躁)妈妈用命令的语气说。(动作,生硬)妈把我挡在了门口。(动作,怕我走)妈妈怎么就不知道烦呢?(心理)我们从以上的答案中,不难看出同一语言描写的提示语,可以有不同的答案,有的是动作描写、有的是神态描写、有的是心理描写,其中有些同时又是细节描写。二、为对话描写的语段加恰当提示语的训练学生有了给语言描写的句子加提示语的基础,可以进行对话描写语段的提示语训练。教师可以设计几段对话描写,让学生针对对话的内容增加适当的提示语。比如下面两段对话,学生都能写出精彩的提示语。对话1妈妈:还不快去写作业?又要找打啊?孩子:就差一点就写完了,烦不烦。妈妈:烦我了,是不是?花我钱的时候烦不烦啊?对话2小新:老师,我要上厕所老师:不行,现在是上课时间,刚才下课怎么不去?小新:下课时间那么宝贵,用来上厕所多可惜呀!选取学生的答案如下:对话1“还不快去写作业?又要找打啊?”妈妈对着看电视的我大吼,眼睛里流露出愤怒。(神态、动作)“差一点就写完了,烦不烦。”这样的老妈真让我郁闷,我气急败坏。“烦我了,是不是?花我钱的时候烦不烦啊?”妈妈又拿这句我深恶痛绝的话来刺激我。对话2“老师,我要上厕所”小新把手高高举起,屁股也离开了凳子,大声对老师说。“不行,现在是上课时间,刚才下课怎么不去?”老师显然很生气,质问道。“下课时间那么宝贵,用来上厕所多可惜呀!”小新竟然把歪理说得理直气壮。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学会了在不同的作文中,针对不同的人物的语言描写时,找到恰当的提示语可以为作文中的人物服务,可以为主题服务,让学生的作文在细节中添彩。备注:一节课进行语言训练的句子十个左右为宜,对话片断四个左右为宜。下面提供一些适合训练的语言描写句子:“医生快救救我儿子。”“这本书是谁的呀?”“加油!加油!你是第一名。”“孩子别哭了,我知道你委屈。”“爸爸,我爱你!”“这本书是谁的呀?”“啊,摔死我了!”提供两个适合训练的对话片断:片断1妈妈:这次考试得了多少分?孩子:没及格。妈妈:没及格,不也有个数吗?说!孩子:我说了你别告诉我爸爸行吗?片断2:老师:这块玻璃是谁打碎的?学生们:不知道。老师:见鬼了!难道玻璃是自己打碎的?我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班长:老师,我有个办法,让全班同学都写匿名举报信,你看怎么样?【讲授新课】一、什么是语言描写?老师提问同学回答老师明确:语言描写,就是通过对人物对话、独白的描写,来表现人物身份、思想、情感和性格的写作方法。二、语言描写有什么作用?老师提问同学回答投影出示:著名作家老舍说:“要知道,对话是人物性格的‘声音’,性格各殊,谈吐亦异。”这说明了语言是反映人物性格的钥匙。投影出示小故事:一个下雪天,庙里来了四个人,望着纷纷扬扬的大雪,秀才诗兴大发,吟道:“大雪落地似鹅毛。”县官乘兴接了一句:“正是皇家瑞气。”财主接了第三句:“再下三年何妨?”正在这时,同在庙里避风雪的流浪汉火冒三丈,大声骂道:“放你娘的狗屁!”提问:这个小故事说明了什么呢?同学回答投影出示:这个故事说明了不同身份的的人有不同的思想感情,说的话当然不同:秀才读书人,用了个比喻来形容;县官不忘为皇帝歌功颂德;财主不缺吃,不愁穿,把下雪看作是乐事;流浪汉饥寒交迫,当然要骂了。投影出示小故事:有家哥俩闹分家,几天也没分清,就请裁缝、厨师、船老大、车把式四人来说和。这四人觉得事情棘手,于是相邀先到厨师家碰个头,讨论一下。甲:“我看咱们去了要快刀斩乱麻,别锅里碗里分不清。”乙说:“咱们办事不能太偏了,要针过去线过去才行。”丙接过话茬儿:“咱原先也不是没有管过这号事,前有车,后有辙,别出格就行。”丁听得不耐烦了:“我看别在这里哆嗦了,不如到他家再见风使舵。”厨师的媳妇“扑哧”一声笑了:“你们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卖什么的吆喝什么。”提问:从文中你能看出先后说话的都是谁吗?你能猜出厨师的媳妇是干什么的吗?学生回答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职业甲锅里碗里厨师乙针过去线过去裁缝丙前有车,后有辙车把式丁见风使舵船老大厨师媳妇卖什么的吆喝什么买东西的投影出示:上面的两个小故事充分说明了人物的语言是有个性的,不同身份、不同职业的说的话是有差异的,我们应如何根据人物本身的特点写出个性化的语言呢?三、掌握语言描写的几把钥匙:提问学生:你认为还有哪些方法可以使语言描写具有个性化呢?同学讨论、回答归纳同学回答的内容,明确语言描写的几种技巧:第一把钥匙:身份年龄联系法人物的语言必须个性化,符合人物独特的身份、地位、年龄、职业、心理状态、文化教养等,使读者闻其言便知其人。下面句话小表妹说合适吗?如换成高中生的你说,是否恰当?小表妹才四岁,一次,她一本正经地对外公说:“外公,我们全家只有你最开心,你有好多名字:阿爸、外公、老头子、沈常根、老伯伯、爷爷……谁的名字也没你多。”八岁的小明对爸爸说:“你给我好好听着,下班就回家,不准喝酒打牌……”八岁的小孩会这样说吗?应该是谁说比较合适?不识字的李大伯说:“今天的菜真咸,氯化钠放得太多了。”这符合说话人的身份吗?作为李大伯,该怎么说?第二把钥匙:场合情境融入法人物的语言描写还要注意场合情境,写出人物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语言。比如上课时、游戏时、在家时、在外时……即使是同一个人,同一件事,在不同场合说的方式、语气都应有所不同。小明的语文课本不见了,在不同的情况下,他应怎么说话呢?课堂上不见课本:他小心翼翼地翻着书包,心里默念道:“语文书,语文书在哪呢?”下课时不见课本:他着急地翻着抽屉,大声喊道:“语文书哪里去了?谁见过我的语文书呀?”在家里不见课本:“老妈,我的语文书不见了!快帮我找找!”小明嚷道。第三把钥匙:神态动作辅助法对话描写时,要注意人物的表情与动作,并惟妙惟肖地模拟出来。比较下面两段描写,哪一个更好,为什么?1、玻璃窗被砸坏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班主任走了过来,说:“谁弄坏的?”董小天说:“没看见。”高芳芳说:“是董小天踢的。”董小天不承认。老师说:“还有谁看见了?”2、玻璃窗被砸坏了,开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班主任走了过来,瞪着眼:“谁弄坏的?”捣乱鬼董小天冷笑道:“又没有人叫我们要看好窗玻璃?”旁边的张小勇做了个鬼脸:“哈……,好凉快哟!”这一下惹恼了站在旁边的高芳芳,她大声说:“是董小天,他和张小勇拿扫把搞打,张小勇推了董小天一把,董小天一火,抡起扫把朝他打去,张小勇一躲,董小天就打到了玻璃,碎了。”董小天一跺脚:“大白天别说梦话!你小心点,不要诬陷好人!”高芳芳理直气壮:“我才不瞎说呢,大家都看见的。你凭什么做了坏事,还不肯承认。”老师望了望四周,说:“还有谁看见了?”第四把钥匙:标点符号增色法对话描写时,有时候很难用言语来表达,就可以借助标点符号,使说的话符合当时情景,独具人物个性。说话时的吞吞吐吐结结巴巴,反映内心的慌张:“我……我……没……没拿……”小林涨红着脸说。说话声音的延长,流露出内心的怀念与不舍:我们对着高山喊:周总理———投影出示语言描写的几种技巧,让学生抄下来并记熟。1、抓住人物的身份、年龄。2、符合说话时的场景。3、通过神态动作的辅助。4、借助标点来增色。【复习巩固】1、用两分钟时间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记熟语言描写的注意点。2、喊同学回答语言描写的几个注意点。【当堂训练】请将下文中同学们议论的话补写出来(至少写出三种人的不同议论,注意运用刚才所学的知识点)急促而又清脆的下课铃响了。同学们精神为之一振,习惯地挺了挺腰,望了眼窗外——外面天气可真好!可是,语文课并没有结束。老师依旧抑扬顿挫地在讲解着古文:“下面,我把整篇课文连起来翻译一遍……”“……”“……”“……”同学们纷纷议论着。读几个同学写的片段,师生共同分析有没有运用了刚才所学的方法,能不能反应出不同类型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