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试题及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一、填空题1.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2.毛泽东提醒人们注意(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转化问题,认为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存在是(客观)的,但不是(固定不变)的。3.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就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4.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两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使中国走在世界前列。二、单项选择题1.标志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是(A)A.《论十大关系》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巩固社会主义制度D.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2.1956年4月和5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明确提出(B)A.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B.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C.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3.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矛盾学说的著作是(D)A.《论十大关系》B.《矛盾论》C.《论人民民主专政》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4.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A)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A.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2B.以农业为基础,以重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C.以工业为基础,以农业为主导,以工农兵为序D.全面发展,综合平衡5.建国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结底在于没有完全(C)A.阶级斗争和经济建设的关系B.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关系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D.计划与市场的关系6.为了走中国工业化道路,党的八大提出(C)的方针。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B.以阶级斗争为中心的方针C.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D.统筹兼顾的方针7.走中国工业化道路,必须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为此,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提出了(A)A.把资本主义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的思想B.“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C.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的思想D.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思想8.毛泽东提出,对于政治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C)的方针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C.“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D.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方针9.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是一对矛盾,这一矛盾呈现出(C)的关系。A.完全统一B.完全对立C.既统一又斗争D.彼此融合10.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论述的第一大关系,是(B)A.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3B.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C.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D.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11.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确定了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基本方针是(B)A.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B.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C.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D.以农立国12.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指出,中国工业化道路最重要的问题是(B)A处理好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B处理好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C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D处理好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系13.苏共二十大之后,标志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揭示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报告:(C)A.《论十大关系》B.《人民民主专政》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D.《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4.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D)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C.敌我矛盾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15.毛泽东正确处理政治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D)A.说服教育、讨论的方法B.统筹兼顾、适当安排C.民主集中制D.团结、批评与团结16.毛泽东正确处理共产党与其他民主党派关系的方针:(B)4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C.肝胆相照、荣辱与共D.统筹兼顾、适当安排17.最大限度地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本方针:(A)A.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B.准确把握中国当前的社会矛盾C.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情D.走中国工业化道路18.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解决办法:(C)A.暴力革命B.和稀泥C.制度改革D.妥协19.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根本任务:(B)A.阶级斗争B.发展生产力C.支援国外D.不断学习20.正确处理物质利益、分配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的措施:(B)A.团结、批评与团结B.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兼顾国家、集体与个人三方面利益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21.毛泽东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提出了中国工业化道路是指:(C)A.重农抑商B.工、农、轻并重C.正确处理重工、农与轻的发展关系问题,有别于苏联的道路D.市场工业化道路22.实现中国工业化的根本的政治前提:(B)A.宪法制定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中央人民政府成立D.共同纲领的制定23.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B)A.不发达与发达B.不发达与比较发达C.发展中与发达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发达阶段24.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不包括:(C)5A.现代农业B.现代工业C.现代轻工业D.现代国防与科学技术25.以下哪位领导人就所有制结构调整,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D)A.毛泽东B.邓子恢C.邓小平D.陈云26.在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方面,哪位领导人创造性地提出了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的思想:(A)A.毛泽东B.刘少奇C.陈云D.邓小平27.在社会主义经济方面,哪位领导人提出既有计划又有多样性和灵活性的主张:(B)A.毛泽东B.刘少奇C.陈云D.邓小平28.在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方面,哪位领导人提出要建立适合于“我国情况和人民需要的社会主义市场”。(C)A.毛泽东B.刘少奇C.陈云D.邓小平29.“两参一改三结合”的管理模式,是哪位领导人提出来的?(A)A.毛泽东B.刘少奇C.陈云D.邓小平30.在企业管理方面,“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是谁提出的?(D)A.毛泽东B.刘少奇C.陈云D.邓小平31.关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是中共八大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标是:(D)A.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反对官僚主义B.加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智能C.着手系统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D.建成既集中又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3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指哪个方面?(C)A.民主建设B.经济发展C.科学文化D.知识分子3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不包括:(D)A.巩固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B.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经验、理论准备与物质基础C.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6D.为改革开放打下基础34.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的内容是:(C)A.武装割据B.红色政权建立C.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D.改革开放35.习近平强调“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为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准备,同时要求需从三个方便把握,除了如下哪一项外:(D)A.积累正反经验与坚定不移地把握改革开放存在密切关系B.决不能割裂前后两阶段的关系C.不能运用后者否定前者,也不能用改革前的历史否定改革后的历史D.前后虽然是继承关系,但是前后差距太大36.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D)A.改革开放B.解放发展生产力C.实现共产主义D.人民当家作主37.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的根本任务:AA.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B.解放发展生产力;C.改革开放;D.消除剥削。38.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期,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理解不够深入,不包括:(D)A.对中国国情缺乏深刻认识B.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没有完全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D.没有从人类学的角度去理解社会主义39.苏共二十大给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探提供的问题是:(B)A.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B.如何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矛盾的问题C.如何建党的问题D.如何执政的问题40.国家建立或者稳定运行后,政治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矛盾多为:(C)A.国际矛盾B.对抗矛盾C.人民内部矛盾D.主要矛盾741.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民主方法不包括:(D)A.讨论B.批评C.说服教育D.妥协42.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A)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B.关于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制度的问题C.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D.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43.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提出了重要的战略:(C)A.社会主义主义改造B.三步走战略C.两步走战略D.两个一百年战略44.党的八大的历史贡献不包括:(D)A.正确分析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B.在经济建设方面,提出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C.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方面,提出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开展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D.必须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45.()提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观点。(A)A.周恩来B.毛泽东C.邓小平D.陈云46.改变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的会议:(B)A.八大一次会议B.八大二次会议C.八大三次会议D.八大四次会议47.阶级斗争扩大化运动所造成的损害证明:(B)A.矛盾是虚构的B.矛盾准确判断影响并决定着社会建设的任务C.阶级斗争需要长时间维持在一定水平上D.阶级斗争是社会主义社会必须一以贯之的48.急躁冒进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告诉我们:(D)A.社会主义建设可忽略物质基础B.可以忽略各项经济计划、政策与措施的科学论证C.可以忽略生产建设、经营管理的经济效果8D.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采取科学的态度49.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C)A.人民代表大会制B.一党专政C.民主集中制D.政治协商制50.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优势:(C)A.政治上对资本主义的全盘否定B.摒弃资本主义所创造的的一切成果C.大胆吸收和借鉴包括资本主义文明在内的一切人类文明成果,并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文明D.切断与资本主义的一切联系5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正反两反面经验反思促成了当今最重大的政治决策:(B)A.阶级斗争扩大化B.改革开放C.左倾关门主义D.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52.1956年4-5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的《论十大关系》报告中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这表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共党员(B)A.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B.开始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C.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D.已经突破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束缚53.“十大关系”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各方面。前五条主要讨论(A),着眼于从经济工作的各个方面调动各种积极因素。A.经济问题B.国防问题C.文化问题D.政治问题54.《论十大关系》前三条讲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这里涉及的实际上是(A)A.开辟一条和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问题B.参照苏联经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9C.总结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经验D.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55.《论十大关系》第四、五条讲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开始(A)。这样就初步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若干新方针。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