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看病-不是看人的林巧稚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林巧稚(1901-1983),医学家,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她是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林巧稚出生于福建厦门鼓浪屿的一个基督徒家庭,10岁时进入由牧师创办的新式学堂——厦门女子学校读书。林巧稚在厦门女子学校学习了10年,期间她成为了一名虔诚的基督徒,笃信基督教中“爱人如己”的信条,并用自己的一生加以践行。年轻的林巧稚立志也要奉献自己,去彰显主耶稣的荣光。1921年林巧稚和女伴余琼英来到上海,参加北京协和医学院的考试。在考英语时,由于天气酷热难耐,余琼英中暑晕倒在考场,林立即中断考试,仅用十来分钟,便迅速地处理完了这起突发事件。然而,回到考场,考试时间已过。然而,万万没想到一个月后,她惊喜地收到了录取通知书!主考官被她沉着冷静的舍己精神所感动,破格录取了她。在协和医学院,75分的考试成绩才算及格。一门主课不及格者,留级;两门主课不及格者,就得离开学校另找出路。第一次期末考试成绩公布的时候,林巧稚门门优秀,生物还考了全班第一。凭着苦学和聪慧,林巧稚在8年的学习和残酷的淘汰竞争中,学习成绩一直高居榜首,并获得协和医学院最高荣誉的“文海”奖学金(在此之前,从未有女生获过该奖学金)。毕业后,林巧稚收到协和医院的聘书,聘书中这样写道:“兹聘请林巧稚女士,任协和医院妇产科助理住院医师……聘任期间凡因结婚、怀孕、生育者,作自动解除聘约论。”林巧稚接下了这张光荣的聘书。她一生没有结婚,却亲自接生了50,000多婴儿,被尊称为“万婴之母”。林巧稚说过:“生平最爱听的声音,就是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声啼哭。”1941年,日军侵华期间,协和医院被迫关闭,一些医生都离开了。林巧稚却拒绝回到老家避难,她要留在北平为那些患病的妇女看病。她在北平东堂子胡同10号开设了妇科门诊。前来看病的妇女络绎不绝,林巧稚都一视同仁。林巧稚都谦和温柔地为她们排忧解难。穷人如果掏不起医药费,林巧稚就自己掏钱给她们付医药费。1949年,人民解放军兵临北平城下,北平城防总司令傅作义的夫人,给林巧稚送来一张傅将军亲笔签名的机票,可以搭乘任何一次航班去任何一个城市,傅太太特别说:“这是多少人用金条换不来的。”林巧稚谢绝了傅作义太太的好意,她要在协和医院守着她的病人。她性格单纯倔强,对政治毫无兴趣,她心中只有治病救人的使命。新中国成立时,林巧稚收到了开国大典的邀请函,但她没有去。她跟身边的同事说:“我是个医生,去做什么呢?我的病人更需要我,我需要守护在她们身旁。”似乎只有妇产科的工作,才是她与这个世界建立联系的真实通道。她自谦道:“我愿为上帝做一辈子的值班医生”。1950年以后,一些著名知识分子纷纷加入共产党。周恩来当时问林巧稚对入党的看法?林巧稚是这么回应周恩来的:“一个诚实的人不能欺骗组织,也不能欺骗自己。我是基督徒,入党恐怕不便。”周恩来就转而宽慰她:“不必介意这个问题,在党外一样可以工作。”1958年,“大跃进”的时候,医院简化掉了很多东西,领导曾提出要改进手术的洗手方法。洗个手洗那么久、那么多遍,慢吞吞的,怎么“大跃进”呀?她找到医院党委书记问:“如果是给你做手术,你要我们洗三遍手还是洗一遍?一次洗五分钟,还是洗三分钟?”医院书记一看她的架势就头疼,他知道她是以自己的人格作支撑的,所以强硬,只能无言以对。有一次,林巧稚到北戴河给中央领导看病。林巧稚问江青有什么不舒服?江青说:“也没什么,就是觉得身体不对劲”。林巧稚检查后说:“没事的,您的精神要放松,多运动,少忧虑。”江青问:“您是说我没病?您能保证我没病?”林巧稚没事一样,扭头说:“我是大夫,我以事实说话,我不预测未来。”说得江青张口结舌。一次,护士提醒她,待诊室里有预约等候的特殊病人,林巧稚头也不回地说:“病情重才是真正的特殊。”送走了病人,有人问林巧稚:“您知道刚才找您看病的是谁吗?”林巧稚拿过病历一看——邓颖超。朱德夫人康克清在一篇回忆林巧稚的文章中写道:林巧稚看病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论病人是高级干部还是贫苦农民,她都同样认真,同样负责。她是看病,不是看人。1962年,焦海棠,内蒙包头市的女工。她怀过的几个孩子出生后全身发黄而夭折。现在,她又怀上了第五个。在担忧和期盼中,她给林巧稚写信求救。她的孩子患的是新生儿黄疸,在国内尚无存活的先例。林巧稚决定和儿科的专家组织了好几次会诊,制订出了一套对新生儿进行全身换血的方案。终于让患儿获得重生。为了感谢林巧稚和其他医生的“救命之恩”,产妇给这个孩子取名“协和”。在北京协和医院的医生一次考试中,结果仅有一份病历被评为“优”,其它均为“不及格”。林巧稚严肃地说:“你们的记录没有错误,但却不完整。”那份优秀病历,只是病历里多了这么一句话:“产妇的额头有豆大的汗珠……”林巧稚严肃地说,“只有注意到了这些细节,才会懂得怎样去观察产妇。”严字当头,精字当先,使她在有关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等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贡献。林巧稚书写的病历解放后,一场场轰轰烈烈的“改造”运动开始了。林巧稚因为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巨大,而被划为“重点改造对象”、“反动学术权威”,被革除了医生的职务,发配到病房做护工。最难熬的那段岁月,她甚至不能从事医护工作,而是被派去打扫厕所。这对一个医生而言,无疑是一种侮辱和折磨。但是,林巧稚依然认真地将厕所里的每一块儿瓷砖,都擦得洁白发亮。某次运动中,有人怂恿她揭发美帝国主义的罪恶,可是林巧稚说了一句:“美国人办医学院帮我们培养人才,我的医术就是人家教的……”“如此不识时务,这还了得?”北京市副市长吴晗非常吃惊,便帮林巧稚写了一份思想报告,要求她在医院的大会上念。在大会上,林巧稚却深情回忆了多年以来在协和医院的经历。她说:“愿意打开协和的窗子看看祖国”。引得台下的医护人员个个心酸的落下了眼泪。文革时期的一个冬天特别冷。彭真之女傅彦在农村劳动时得了“血崩症”,林巧稚没有丝毫犹豫,风口浪尖上把傅彦接到了自己家里。经过详细检查,这位人民口中的“黑帮公主”,被确诊为“内分泌紊乱引起的子宫功能性出血”,林巧稚坚持保守治疗,为傅彦保住了子宫。造反派批判她阶级立场有问题,林巧稚的回答坚定而有力:“我是一个大夫,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在林巧稚弥留之际,邓颖超的秘书赵炜来看她,林巧稚刚从昏迷中清醒过来。认清来人后,她想起了一件心事。她断断续续地说:“……我从不愿意走后门。但有些事想走邓大姐的……后门,请她关心一下建立……妇产科研究中心……的事情。”赵炜不由得一阵辛酸,她贴近林巧稚,捧着她的一只手说:“林大夫,这不是‘后门’,这是正门。您放心,我一定代您转达……”。1983年4月22日,林巧稚在协和医院逝世。遗嘱中,她将个人毕生积蓄3万元人民币捐给医院托儿所,骨灰撒在故乡鼓浪屿的大海中。有一种伟大叫平凡,有一种爱心叫坚守。林巧稚就是这样一位值得人们尊重的医生,她只看病,不看人。在她的眼中病人没有贵贱,只有差异。对于病人,哪怕只有1%的希望,她都付出100%的关爱和努力。对于医学,哪怕只有1%的疏忽,她都0容忍。真心希望上帝眷顾我们,让今天这个时代能多出几个“林巧稚”。鼓浪屿“毓园”是“鼓浪屿的女儿”——林巧稚的纪念馆。林巧稚格言:•救危济难是医生的天职,我能见死不救吗?•没有真本事,病人会在你的手术刀下断送生命。•我是一个中国人,一个中国的大夫,我不能离开灾难深重的祖国,不能离开需要救治的中国病人!科学可以无国界,科学家却不能没有祖国啊!•我所经历的一切都告诉我,成功,唯一靠得住的经验就是勤奋,一勤天下无难事。•只要我一息尚存,我存在的场所便是病房,存在的价值便是医治病人。•对一个人来说,生命是最宝贵的。而现在这个人对你说,我把生命交给你,那么你还能说什么呢?你冷?你饿?你困?•我到产房过生日更有意义。当小宝宝在我生日的时候降临人世,那哇哇啼哭声是最动听的生命赞歌,对我来说,那是最好不过的生日礼仪。•我愿为年轻同志当铺路的石子、向上的梯子。你们就大胆地踩着我的肩头吧。•新出来的太阳比什么都好。我爱这明朗的天空和这明朗天空下的生活!谢谢观看,再见!

1 / 2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