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顶山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报告课题批准号2014-GHXB-167课题名称翻转课堂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研究课题负责人乔秋霞所在单位平顶山市第七中学填表日期2015年4月2翻转课堂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研究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实践应运而生。目前翻转课堂风靡全球,在我国也备受瞩目。首先通过对国内外典型翻转课堂教学模型进行述评,然后根据教学实践构建出初中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并详细探讨运用此教学模型的教学过程、使用策略及注意事项,通过开展教学实验来验证教学模型是否能够提高初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最后得出实验结论和研究反思,为今后改进和推进翻转课堂提供可行性建议。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为翻转课堂的出现和发展创造了条件,翻转课堂既是创新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选择,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课堂教学实践,或许会为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范式。在这样的背景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成为了如今教育技术领域关注的热点。翻转课堂应如何与我国初中信息技术课相结合来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一、课题的提出及意义1选题背景(1)教育信息化时代的推进21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时代,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已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正在逐步改变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学媒体更加智能化和丰富化,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个人终端也相继进入到课堂,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时代已经到来。2010年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1]中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其中强调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3论式、参与式教学,鼓励发展性评价,探索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这充分证明国家对教育信息化非常的重视,也说明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的革命性影响。2012年3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2],在“总体战略”中,确立了“面向未来,育人为本。应用驱动,共建共享。统筹规划,分类推进。深度融合,引领创新”的32字方针。以及在“发展任务”中强调“基础教育信息化是提高国民信息素养的基石,是教育信息化的重中之重。”提出在基础教育中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培养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并进一步指出“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的良好习惯,发展兴趣特长,提高学习质量;增强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教育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对信息技术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2)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趋势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素养已成为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开设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宗旨的信息技术课,是我国在全球性信息化建设竞争进程中,抓住机遇,赶上世界发展的步伐,抢占制高点的必要保证。因此开展初中信息技术课改革,应将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作为研究重点。改革教学模式是许多教育技术专家和一线的教师们一直研究的课题,虽然在他们不懈努力之下,信息技术课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模式,如任务驱动法、WebQuest、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基于游戏的教学模式等等。然而无论教学模式如何改变,仍然是“课上”知识传递,“课下”知识内化,也就是说这些改革仅仅局限在“课上”的改革。事实上,一节完整的课堂应该包括课上和课下两个部分,所以教学模式的改革也理应是对一个“完整课堂”的改革,而不仅仅局限在“课上”。目前大多数初中学校的信息技术课仍然采用教师先操作,学生再进行练习的教学模式,这样一来造成了学生学习的依赖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没有得到培养,不习惯自己主动的获取信息,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缺乏创新意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信息技术课很难达到教学目标,也很难适应教育信息化的要求。初中信息技术课需要有新的教学模式加入,4既能够弥补课时不够的问题,又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改革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创新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教育形式呼唤学生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不断探索研究。(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教学改革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活动,一般有两种发生模式:第一种是以理论创新为先导的“自上而下”的教学改革模式,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验的推广,逐步达到全面改革目的。第二种是教学改革先发生在课堂,而后经过不断沉淀升华,形成一种新的实践范式和理论框架,一种“自下而上”的教学改革模式。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一种“自下而上”的教学模式在美国兴起,迅速蹿红美国,影响全球——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由flippedclassroom或invertedclassroom)翻译而来,也被译为反转课堂、颠倒课堂。翻转课堂的理念在北美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接受并逐渐发展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一波新浪潮[3]。翻转课堂理念来自于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初中的两位化学老师乔纳森•伯尔曼(Jon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Sams)。2007年,这两位老师使用录屏软件录制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播放和讲解,并将视频上传到网络,课前让学生在家看教学视频自主学习,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对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学生进行讲解。[4]这种教学模式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2011年,特殊形态的“汗学院”(即萨尔曼•汗的免费视频网站,又译“可汗学院”)和它所代表的翻转课堂,迅速蹿红美国,并影响全球,成为全世界最热门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的话题。翻转课堂不仅征服了美国的在校师生,而且引起了美国精英界对它的高度关注,比尔•盖茨将它称为“一场革命的开始”。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为翻转课堂的出现和发展创造了条件,翻转课堂既是创新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选择,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课堂教学实践,或许会为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范式。在这样的背景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成为了如今教育技术领域关注的热点。翻转课堂应如何与我国教学实际相结合来进5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教育技术专业研究者所应积极投身的项目。2问题的提出目前国内对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持有不同的态度。有些学者认为这是一个颠覆式的教学结构改革,但也有学者存在疑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我国到底是否可行;怎么样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我国教学实际相结合;能否设计出来适合我国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教师如何更好地开展翻转课堂等这一列的问题。如何解决初中信息技术课现存的问题,以及对如何开展初中信息技术翻转课堂,促成了本研究本次研究的动机。本研究旨在通过开展具体的教学实验和理论研究,检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成效,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做出努力,并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提供可借鉴的经验。3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翻转课堂文献进行研究综述,以及对翻转课堂定义的界定、内涵的阐述、起源发展、特点等有具体的分析和阐述,能进够一步认识并丰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对我国初中阶段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本文构建了我国初中信息技术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型,能优化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助于促进教师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的转变,也有助于教师对翻转课堂的认识研究成果,也是对信息技术课教学模式的丰富,为教师进行翻转课堂研究提供理论指导。(2)实践意义本文通过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中信息技术课,致力于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模型的研究,并通过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实验,完善设计的教学模式,研究出此教学模式运用的策略及注意事项,对信息技术教师及其他学科教师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提供实践指导及借鉴,以其为推进我国教育改革做出贡献。64.研究思路及方法(1)研究思路根据研究目的和意义,通过查阅文献,对国内外翻转课堂相关研究进行文献综述,在已有教学模型和教学实践基础上,设计出适合我国初中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并将模型应用于教学实践中,通过教学实验来验证此教学模型对学生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从而得出研究结论。(如图1-1)图1-1论文研究思路图(2)研究方法①文献研究法。英文资料通过ERIC、Google学术等进行搜索,中文文献通过知网、万方检索文献资料等搜集相关学术论文。7②实验研究法。通过对平顶山市第七中学的实验班和对照班开展教学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并根据分析结果来验证实验假设,得出实验结论。③问卷调查法。在研究开始前在平顶山市第七中学进行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调查问卷,以此来调查分析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现状,尤其是学生对教学模式相关方面的满意率。在实验前,通过《翻转课堂实施可行性调查问卷》,调查是否具备开展翻转课堂的条件。在实验研究前后测,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了《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测量表》调查问卷,并进行量化成分数,进行前后测成绩的对比,可以验证教学实验是否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影响④访谈法为了解目前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情况,对一线教师进行访谈。在教学实验后,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了访谈,了解学习者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感受和建议,并总结经验和教训,为后续研究工作和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二文献综述1关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研究的文献综述国外关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研究中,比较典型的是RobertTalber翻转课堂模型和杰姬·格斯丁翻转课堂模型。美国富兰克林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专业的RobertTalbert教授[5]经过多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经验,设计出翻转课堂实施结构模型(见图2-1),并将此教学结构模型应用于教学时间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该模型简要地描述了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的两个环节:课前和课中。课前,学生通过自主观看教学视频学习知识,针对性的进行作业练习;课中,学生快速完成少量检测,然后通过师生之间协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完成知识的内化,最后进行总结和反馈。然而适用它的学科多偏向于理科类的操作性课程,对于文科类课程还需要进一步完善。8图2-1RobertTalbert的翻转课堂模型杰姬·格斯丁(Gerstein,2011)[6]构建了一个环形的翻转课堂四阶段模型(见图2-2)。翻转课堂被分为体验参与(ExperientialEngagement)、概念探索(ConceptExploration)、意义建构(MeaningMaking)和展示应用(Demonstration&Application)四个阶段。此模型是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来完成整个学习活动的。此教学模型以顺时针的圆形使各个环节顺序性更强,但这个翻转课堂教学模型仅仅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教师来说参考意义不强。图2-2杰姬•格斯丁翻转课堂模型国内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研究比较多。张金磊等[7]构建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是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系统化教学设计理论,在RobertTalbert翻转课堂模型基础上,构建出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型(见图2-3)。此教学模型由课前活动和课堂学习两个部分组成。其中信息技术的支持和学习活动的开展是保证个性化协作式学习环境构成的重要因素。9图2-3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王红等[8]构建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如图2-4所示,本模式的特色是顺序性强,活动流程细节安排比较相近,并且突出了家长的监督参与作用。有利于形成“学生—家长—教师”三者之间的互动。这个教学模式也有不足的地方,模式最开始是“创建教学视频”,本研究认为课前只创建教学视频是不够的,因为这样对学生自主学习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图2-4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化学实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如图2-5所示,徐妲等[9]在模式设计中突出了“学习资源包”,学习资源包中包括有学生的学习任务单和其他辅助学习资源,学生可以根据学习资源包中的学习要求和相应的学习资源来进行一系列的学习任务。这样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学生在课前通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