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崇川财政改革与发展茅志斌党的十七大以来,伴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以宣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标志,各项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根据新形势、新任务、行要求,结合财政工作实际,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财政工作,服务经济负责,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一、把握实质,切实增强财政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在继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努力做到“五个统筹”。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新成果,既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又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是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各项工作的重要指南。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把满足人的多层次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围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来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的本质在于取之于公2众、用之于公众,满足人们难以通过市场实现的公共需要。统筹解决经济与社会、城市与乡村、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协调发展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社会公正等市场失灵问题,正在公共财政职能的重心所在。由此可见,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公共财政职能之间具有内在的本质一致性,它们都服务于一个共同目的:满足人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财政不仅义不容辞,而且首当其冲。因此,财政部门必须认真学习、自觉树立科学发展观,将科学发展观作为制定财政发展目标、推进各项财政改革、正确履行财政职能的指导思想,把整个财政工作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财政改革与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解决经济和社会中的各种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最终都得靠发展。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反作用于经济。因此,财政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牢固树立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和经济决定财政的理念,大力服务经济发展,通过促进经济发展,带动财政发展,做大财政经济蛋糕。一方面,财政部门要充分利用财税政策手段,整合财税政策,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激发各类经济主体的积极性,真正让财政政策效应向各行各业渗透,使社会广泛受惠得益。要认真研究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并以此作为制定政策的切入口,对症下药,3最大程度地放大财政政策效应。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财政资金、财政服务和财政监督等手段,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应,引导、吸引和聚合民间资金、信贷资金等社会资金投向政府鼓励的经营领域。通过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不断增加财政实力。二、立足实际,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财政改革与发展科学发展观既是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财政改革和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因此,财政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深化对公共财政本质的认识,进一步理顺和规范财政职责,立足本地资源优势,调整经济发展思路,在发展地方经济中把财政建立在稳定的经济基础上,全面实现财政的良性发展。1、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发展经济,壮大财力,增加财政收入是振兴财政的根本出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通过培植新的财源增长点,真正达到经济增效,财政增收的目的。在财源建设上,关键要处理好退位和进位的关系。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财政应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逐步退出竞争性、经营性领域,转向公共基础性领域。同时,要处理好短期效应和长期利益的关系,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充分发挥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加大财源建设力度。一是政策引导。通过制定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财4政体制、激励机制等,引导经济和产业主体调整结构,发展适销对路产品,促进经济总量和经济质量的不断提高。二是资金诱导。充分发挥财政贴息资金的诱导作用,吸纳社会资金向高附加值产品、高利税项目集中和流动,确保农民致富,财政增收。三是环境疏导。综合运用政府手段,特别是财政的监管手段,严厉查处和打击“三乱”行为,优化生产经营环境。四是资源诱导。结合崇川主城区实际,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坚定不移落实区委、区政府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战略,大力发展区域经济,立足区域比较优势,引导生产要素向重点骨干企业集中,推动资产重组,鼓励企业改组改制,走民营化发展路子;加快科技园区建设步伐,高起点、高品味、高效益做好园区规划与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推进“服务外包工程”,下力气培植骨干财源,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注重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同时,鼓励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培植龙头企业,做响大品牌,创新新机制,开拓大市场,争创大效益,使我区传统优势产业逐步进入快速发展的良性轨道。充分利用主城区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壮大中介服务业、打造会展中心;提升发展商贸流通业,打造商贸中心;大力发展港口站前产业,打造物流中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科技创新体系;大力发展旅游经济,依托资源优势,建设和完善旅游景点景区,加强旅游服务,提高接待能力和质量,大力推介旅游产品,发展狼山5带旅游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并在发展地方经济中把财政建立在稳定的经济基础之上。2、提高财政收入质量。要牢固树立“经济发展靠速度,速度提高靠效益,效益增长靠税收”的经济发展观。既要重视产值数量的增长,更要重视经济质量的提高。目前,财政收入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建筑房地产业低迷因素影响,增幅出现下滑,必须充分认识完成财政收入任务艰巨性,建立起严格的目标考核机制,实现收入目标。一是合理确定财税收入目标。要认真分析各镇街经济结构,摸清税源和非税收入来源,充分考虑影响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增收和减收因素,制订“跳一跳、摘得到”的收入计划,不打肿脸充胖子,要尊重税源基础和经济变化规律,尽量减少和防止因收入目标制定过高而诱发财政收入虚增长现象发生。二是坚持挤掉收入水分。本着对政府、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切实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真实掌握财政收入入库动态,加强收入入库监督检查和财政决算审查,严格依法治税,推行办税公示和预决算公开制度,严肃查处借贷垫税、买税卖税、虚假入库以及违反政策规定列收列支等行为。通过建立以检查监督、责任追究为主要内容的质量保证机制,减少或控制非税收入,逐步提高税收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三是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制度。要建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把政绩建立在发展生产、增加财源、依法征管的基础上,并作为地方6党政负责人任期责任制的重要内容,严格考核兑现。在公共资源培植中,发挥财政预算支出效应,提高资金使用效率。3、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坚持合理用财,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是财政工作水平和质量的重要体现。财政部门要按照“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科学发展”的原则,统筹安排财力,区分轻重缓急,明确支出顺序,把保证工资发放与公共财政支出改革,农村综合改革等结合起来,大力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首先,努力保障财政重点支出。把干部教师工资发放作为首要任务,实行工资预算单列,在预算中优先安排,建立了财政供养人员数据库,全面推行工资统发制度,确保了全区干部教师工资按月发放。同时不断强化财政调控能力,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对一些困难群体、突发事件和社会矛盾集中部门的资金投入,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其次,努力实现财政保障能力的最大化。积极推行综合财政预算管理,整合财力,进一步推进部门预算,合理安排财力,促使政府从一般竞争性领域向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转变。要严格《预算法》管理,坚持预算就是决算,在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下进行规范化管理,全面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资金支付效益。第三,努力提高财政支出效益。牢固树立重节财、慎用财思想,立足区情,从严控制和压减一般性支出,不断优化支出结构,严格会议、公车以及通讯等开支费用管理,制定开支标准,实行指标控7制;积极推行政府采购改革,减少和消除财政支出领域的暗箱操作,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切实推行公共财政、阳光财政,加快探索政府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建设步伐,强化政府支出成本控管,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的最佳效益。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整合资金,提高效益,把财政资金用在生财的效率上,调控的关键上,改革的刀刃上,确保全区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4、稳妥推进财政改革。财政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改变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理财观念和理财方法,建立起规范、公开、透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共财政。要切实加强对财政改革的组织领导,搞好工作协调,确保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非税收入管理改革等财政改革按要求整体推进,取得实效。同时,要切实加强财政内部改革力度,通过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工作程序、严格奖惩兑现,全面提高财政干部工作积极性,创造出风正、气顺、人和、人人争先创优的工作氛围。通过财政改革,理顺和消除财政工作体制性障碍,不断提高财政工作质效。5、建立风险防范机制。一是要建立敏捷的预警分析体系,密切关注财政风险。切实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财政运行危机意识,建立起财政、税收、国库、银行相连接的财政运行信息监测反馈系统,使政府和财政部门能够准确掌握收入征解和资金调度动态,及时发现苗头,把握关键,研究解决8影响收入质量、支出运作与债务清偿等方面的问题,防微杜渐,保证财政资金运行安全。二是要建立制衡的偿债还贷机制,管好政府债务。要正确认识债务这把“双刃剑”的特点,既要发挥政府举债对解决资金困难、刺激经济增长、提供就业机会和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又要注意增强政府举债的计划性,控制债务规模和总量,避免因偿债引发一系列债务负面风险。要切实加强专项资金管理,严格实行专人、专帐、专户核算,并从严格项目论证、科学选项入手,参与债务借用还的全程监控,强化对招标采购、配套资金落实,工程概预决算和投资回报率核算等方面的财政监督,切实增强项目建设或受益单位的偿债意识,完善责权利和借用还相统一的债务管理机制。通过进一步规范政府债务管理,防范债务风险,强化约束机制,消除发展隐患。三是要建立完善的融资担保机制,化解财政压力。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遵守财政不得为企业担保的政策规定,对竞争性、生产性建设项目,由建设单位与信贷机构发生借贷关系,摆脱财政被动担保的风险和压力。同时大力支持发展壮大担保公司,积极争取金融部门的支持,扩大对企业贷款的担保放大额度,缓解财政压力,支持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