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问政给网站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网络问政给网站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网络问政”是指网民通过网站、论坛、博客、微博等各种网络渠道对社会热点、党务政务、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等进行参政议政的现象。当前,全国各地网络民意汹涌澎湃,“网络问政”风起云涌、如火中天。这股源于地方网站,进而席卷全国的“网络问政”热潮,不仅有力地促进了地方政府与公众的良性互动,改变了政治和社会生态,推动了我国民主政治和公民意识的进步;同时也给地方新闻网站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九江新闻网是江西省创建最迟的一个地市级新闻网。2008年负债数十万元,员工工资无法支付,一度面临关门歇业的尴尬处境。2009年开始我们适时地调整了办网思想,紧紧抓住“网络问政”,充分利用九江论坛强势介入本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在不长的时间里即迅速确立了九江新闻网在当地主流媒体的位置。现已成为江西省最有影响力的地市级新闻网之一;经营上也由“输血”成功地转化为“造血”,并在江西地市新闻网中率先实现赢利。2009年实现创收50多万元;2010年突破100万元;今年上半年创收已达XXX多万元。虽然这些数字对比兄弟网站来说微不足道,甚至羞愧一提,但对于九江新闻网来讲,我们已经走上了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看到了生存和活下去的希望!“网络问政”提高了地方新闻网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一些地方新闻网,之所以多年来一直没有走出传统媒体的阴影,没有找到自己生存的空间,笔者以为大多都是因为这些新闻网甘做传统媒体的电子版,而没有自己的“声音”;或是模仿传统媒体做新闻,用自己的短处拼别人的长处。其实,“网络问政”恰恰是地方新闻网特有的一个优势,给了我们一个提高话语权和影响力的极好机会。地方新闻网站既有官方背景,又十分关注民意,能很好地将政府的权威性与网民的草根性统一起来,加上论坛互动性强,覆盖面广,容量大,易传播、人气旺等特点,因而深受广大网民的信赖,自然而然地就成了当地“网络问政”的最佳平台。近年的网络热点事件,很多都是发端于地方新闻网所属的时政论坛,最后在网络民意的推动下,一步步发酵升级,并最终得以解决的。有不少人认为新闻网就得以新闻为本,就得做大做强原创新闻。其实,新闻网尤其是地方新闻网既没做大做强原创新闻的实力,也没有相应的采访资质。新闻网当然要有新闻,但不一定非得自己去和传统媒体抢新闻。特别是那些依托报社或报业集团的新闻网站,同一条新闻日报、晚报都已经写了报道,新闻网只要免费转载就可以了,何必一定要再派人去再写一遍?网站这样做既是人力物力的浪费,也极易让报社同仁认为新闻网是在抢他们的饭碗,极易诱发网站与母体之间的各种矛盾,况且,绝大多数新闻网目前还没有采访权。九江新闻网近年来在避免与母媒体竞争的同时,充分利用“网络问政”迅速提升自己影响力方面做了一些初步探索,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两年前,九江新闻网就如何突围的问题,曾在网站内部进行过激烈辩论。当时,也有不少人认为,九江新闻网应该加强新闻采编力量,做大做强自己的原创新闻。但九江新闻网编辑记者加起来总共不过4个人,而九江的传统媒体如《浔阳晚报》一家就拥有50多位编辑记者。九江新闻网根本没有相应的实力来培养相应多的记者和编辑。要和《浔阳晚报》等传统媒体拼自采原创新闻,网站显然势单力薄。我们最后的选择是,继续做好整合当地传统媒体新闻资源的同时,着重从论坛突围,力争以最少的人力物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出新闻网自己的最强音。我们首先对九江论坛采取了一系列松绑政策,24小时开放论坛,随时可以发帖;对注册用户的帖子先放行,后审核,没有注册的客人也可以发言(审核放行);释放所有被封IP。同时高度重视网民的民生诉求,版主和管理员在及时给予回复的同时,还要给相关单位打电话或发调查函争取有关部门在论坛发帖回复。对一些有典型意义的问题,网站还要派记者进行调查采访、最后写成舆情信息直接报送市委市政府领导及相应管理部门。九江论坛几年来坚持关心民生疾苦、反映群众呼声、为百姓排忧解难、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促进政府部门工作,做百姓与党和政府沟通的新型桥梁。不仅极大地调动了网民的积极性,同时引起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江西省政协副主席、九江市委书记钟利贵、市长曾庆红不仅经常上九江论坛了解社情民意,而且还对一些重要的网络舆情信息做出专门批示,并多次在各种会议上要求各单位领导重视九江论坛上网民的呼声。要求他们抽空都到论坛上去看看。仅今年1-7月,就有90多家单位和企业对网民的投诉和相关问题进行了专门的回复。网民反映的许多问题“落地有声”,一些“老大难”问题也顺利得以解决。现在的九江论坛不但为政府提供了一条了解社情民意的渠道,也为网民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而且还为本地其它媒体记者和外地驻九江的记者提供了很多最新最快的新闻资源,使他们以最小的成本获取了最好的效益。。2010年4月12日《中国青年报》深度报道《姚新南涉嫌诬告陷害被批捕“这个事情多亏了网络”》反映九江论坛和九江网民为大学生村官史进利主持正义的事迹。今年江西的传统主流媒体《江西日报》、《江南都市报》、《信息日报》已经多次就九江论坛中的热点话题展开报道。《江西日报》在一篇关于九江的深度报道中提到九江论坛时说:“点开九江论坛,里面热闹场景不逊全省门户网站。”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九江论坛已成为九江市名符其实的第一论坛,同时也是江西省各地市论坛中最火爆、最有影响力的论坛。九江论坛的各项指标和热闹程度甚至已超过江西省的一些省级论坛。“网络问政”为地方新闻网站拓展了生存空间虽然目前多数地方新闻网站的生存还都依附于靠当地政府、宣传部门或传统媒体,只管耕耘不问收获。但是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走向市场则是大势所趋、是必然的,很快就会到来。然而让地方新闻网站尴尬的是它既没有传统报业垄断经营的优势,又没有商业网站准确的市场定位和品牌影响力,一时还难以找到有效的赢利模式。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经营模式,是当前地方新闻网生存发展最紧迫的任务。说到赢利赚钱,很多地方新闻网看不到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都在照搬照抄商业网站、门户网站的那些赢利模式,却没有与自身的实际相结合,其结果可想而知。网络赢利模式名目繁多,但归纳起来不过三种:1、内容为王的广告赢利,2、产品为王的销售赢利,3、人气为王的渠道赢利。说起来,还真没有几种能让地方新闻网站拿来就可现成套用的。首先就做内容来说,不管你是自己做内容(新华网)、买内容(新浪网),或者仅仅提供内容索引(百度、google),地方新闻网在这些门户网站面前无论如何都只能是相形见拙,根本没有立足之地。产品销售即电子商务更是淘宝网等商业网站的强项,地方新闻网站既难解决支付工具问题,也难解决物流问题,更难以承担网上交易风险。人气为王的渠道盈利,顾名思义它需要巨大的人气。有了人气,我们就可以做当前正流行火爆的团购呀,及各项促销活动。但是,我们可以扪心自问一下,地方新闻网站真的能有多大的流量?能有多大的商业号召力?难道地方新闻网真的走上了绝路,再没有自己的生存空间了?其实也不是!笔者以为,“网络问政”在带给地方新闻网巨大影响力的同时,其背后也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富矿,就看我们如何去挖掘。九江新闻网过去因为怕惹事,怕麻烦,不敢“网络问政”,因而无论政府还是商家都没把网站当回事,网站领导上门“化缘”常常遭人白眼。自从论坛积极开展“网络问政”以来,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现在经常有商家和单位主动登门要求做合作。2010年初,九江市公安局因为经常接到九江新闻网发给他们的舆情信息,市领导有时还在舆情上面做了批示,要求警方调查处理落实;同时他们还发现九江论坛上与公安有关的帖子不仅数量特别大,而且网民炒得还特别热。很多帖子中反映的问题基本属实,网民诉求也合情合理;但也有些帖子似是而非,甚至有人故意混淆视听,使网民对公安系统的工作产生一些误解,给公安机关造成不利的影响。市公安局领导感觉非常有必要与九江新闻网建立联系,共同对网络舆论进行适当引导,积极为民解困、及时消除误会和化解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共同创造性地在九江论坛上开设了“警事”专栏,专门收集和引导与警方有关的网络舆论,取得了显著成效。九江市公安局在与九江新闻网合作过程中,警方不仅不能随便删帖,而且要及时回复网民的问题,解决网民的正当诉求;还要派出专人做版主,24小时值守论坛,每年还要向网站支付数万元不等的专栏费用。其实,这样的合作是真正多赢的合作!对于警方来说,这样的合作,使他们占有了引导舆论的主动权,减少了工作上的被动,密切了警民关系,赢得了民心。2010年06月29日《人民日报》以《在当地论坛开设互动栏目,搭建警民互动交流的平台》还对此进行了专门的报道。《中国青年报》、《江西日报》、江西电视台等媒体还为此对九江市公安局领导进行了专访报道。为九江市公安局树立了正面形象,赢得了极大荣誉。这些合作,对网站来说,不仅为网站赢得了影响力,同时也为网站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合作为网民争取到了及时权威部门的及时回复和正当诉求的有效落实,化解了各种社会矛盾,推动了当地的民主进程,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如今与九江新闻网合作引导网络舆论的有数十家行政企事业单位。不仅有公安局、教育局、建设规划局等行政事业单位,还有公交公司、燃气公司、供电公司、各大公立和私立医院、银行等企业。合作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有的单位在论坛开设专栏,委派专人管理和回复引导;有的则在我们的新闻页面开设宣传专栏窗口,委托网站回复引导……这些合作,不仅让九江新闻网看到了自身存在的价值,也的确为九江新闻网开拓了一片新的生存空间,同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抓住“网络问政”的机遇,需要勇气和独立精神近两年一些兄弟网站、甚至有些省级网站的领导说要向我们“取经”,或是要求派人到九江新闻网体验生活,学习如何运作论坛。这实在让我们不敢当,比我们做得好的论坛比比皆是。我们其实没有什么独家秘诀,只是比一些网站多些勇气和独立精神而已。抓住“网络问政”的机遇,提升新闻网的影响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它需要妥善处理好几个关系:1、舆论导向和舆论监督的关系因为舆论监督的问题,我们常听到一些领导和当事人批评媒体的舆论导向不正确,给媒体上纲上线。特别是网络媒体海量“负面帖子”,让很多政府官员和当事人非常不适应。他们极尽攻击、打压之能事,恨不得将所有网络关闭,以求眼不见为净!九江市的一些领导曾经也同样出现对九江论坛“负面帖子”多而感到不适应,多次批评九江论坛“没有主旋律”、“调子太消沉”、“负面帖子太多”、“要加强整改和引导”。面对这样来自上面的整改压力,我们九江论坛没有简单地删除“负面帖子”了事。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对论坛的栏目、帖子进行了一次全面梳理。梳理过程中我们发现问题主要还是出在帖子没有分类管理上,本来是给政府献计献策的,市领导也十分关注的“强市论坛”版块中,混杂了一些牢骚帖、投诉帖,以至于淹没了建设性的建言献策,导致主旋律被减弱。于是我们一方面以“有奖征文”的方式鼓励网民多发正面的,建设性的建言献策帖;另一方面把那些牢骚帖、投诉帖全部移走,另辟两个新栏目“浪井杂谈”、“民声民情”用来专门发网民的街谈巷议、“牢骚帖”和正当民生诉求的投诉帖。把强市论坛放在最显著的位置加以突出,总置顶也以强市论坛的建言献策为主。从而理顺了版块主题的关系,突出了“建言献策”主旋律,有效化解了网站面临的整改危机。实践中我们发现,对于网民的正当民生诉求,各级政府其实非常关注和支持。九江市委市政府甚至拨专款搭建“市委民生通道”、“民生直通车”鼓励市民反映问题。这一方面起到减压阀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领导掌握网络舆情、社情民意,促进政府工作。由此可见,政府并不天生排斥“网络问政”,关键是我们以一种什么态度问政!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是建设性的还是破坏性的?我们如果能正确处理好舆论导向和舆论监督的关系,“网络问政”就会成为最有效的舆论监督,最正确的舆论导向。如今九江新闻网不仅没有因为论坛上有大量的负面帖子而挨批评,相反市委宣传部领导多次在新闻例会上表扬“九江论坛不仅能为政府建言献策,而且有效地传达了网民的呼声。分寸和尺度掌握得很好!”江西省政协副主席、九江市委书记钟利贵更在今年六月二十八日,为九江新闻网建网五周年庆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