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章:什么是美学美的产生→美学的产生→美学的研究对象→为什么学习美学→怎样学习美学一、美的产生思考:美因什么而产生?罗丹的雕塑《沉思》《欢乐颂》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终曲乐章。《第九交响曲》是于1822年秋天开始进入创作阶段,贝多芬几乎花了大半生的时间酝酿、筹划,一直到完成《庄严弥撒》之后,才开开始动笔谱写这部凝聚其一生力量和信念的宏篇巨作。《欢乐颂》原本是德国诗人席勒的一首诗作,气势磅礴、意境恢宏。贝多芬本人正是席勒的忠实崇拜者,《欢乐颂》也正是贝多芬最钟爱的诗作之一,席勒诗中所表达出来的对自由、平等生活的渴望,也正是贝多芬的最高理想。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继续思考:为什么美会因人而产生?在动物与人的对比中回答这个问题1、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1)人有意识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马克思2)人从事劳动(实践)动物:本能活动人:自觉的、有目的、创造性的活动附旧石器时期和新石器时期的图片3)人有精神性追求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恩格斯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墨子2、总结美是人类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并创造出来的。1)人类意识实践精神性需求2)实践从物质到精神追求自觉有意识的创造性是人所特有3)发现4)创造西安半坡出土人面鱼纹彩陶马家窑文化漩涡纹瓶阴阳双方彼此依存、制约、消长、转化的动态展现,象征着宇宙万象遵循对立统一法则,实现和谐。二、美学的产生1、美的产生因人有精神性需求1)精神性需求理性:哲学、各种理论学科感性:美的现象感性理性需要上升结果美学的产生2)结论当人们用理性干涉感性现象,试图研究所有能够引起人美感的具体现象中所具有的共同点,也即研究这些现象到底因哪些共同的特征、因素、条件等,使人们感觉它们是美的,这时便产生了美学。2、“美学”这一术语的产生及应用1)鲍姆嘉通:提出应该使用Aesthetik(美学)这个词语。2)黑格尔继续沿用了这一术语Aesthetik这个名称实在是不完全恰当的,因为Aesthetik的比较精确的意义是研究感觉和情感的科学。……因为名称本身对我们并无关宏旨,而且这个名称既已为一般语言所采用,就无妨保留。——黑格尔3)具体的美学理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初,物使之然也。——《乐记》顾恺之“以形写神”。南齐谢赫以“气韵生动”为核心的“六法”: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古画品录》三、美学的研究对象1、西方理论家关于美学研究对象的争论1)鲍姆嘉通美学研究对象:感性认识的完善(寓杂多于统一,意象的明晰生动)(以《最后的晚餐》为例亚历山大·哥特利市·鲍姆嘉通(AlexanderGottlielBaumgarten,1714—1762),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哲学家、美学家。历来在美学史上形成共识的看法是他第一个采用“Aesthetica”的术语,提出并建立了美学这一特殊的哲学学科,被誉为“美学之父”。将美学定位为“感性认识的科学”2)黑格尔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伟大的哲学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之集大成者。黑格尔在哲学史上堪称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他对当时的各门学科多有精通,并且将它们纳入自己的哲学之中,形成了一个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美学方面的著作《美学》,共三卷美学的研究对象:美的艺术美学的“对象就是广大的美的领域,说得更精确一点,它的范围就是艺术,或则毋宁说,就是美的艺术”——黑格尔3)车尔尼雪夫斯基尼古拉·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一1889)俄国革命家、哲学家、作家和批评家,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著述活动是多方面的,涉及哲学、经济学、美学、文学、社会学等各个领域。美学研究对象:研究现实美,强调艺术跟现实的美学关系。美学的内容应该研究艺术反映生活中一切使人感兴趣的事物。4)研究审美心理审美心理=美感产生时的心理活动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移情说:“移情说”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认为人的美感是一种心理错觉,一种在客观事物中看到自我的错觉。它认为,产生美感的根本原因在于“移情”。所谓“移情”,就是我们的情感“外射”到事物身上去,使感情变成事物的属性,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也就是把我们人的感觉、情感、意志等移置到外在于我们的事物里去,使原本没有生命的东西仿佛有了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动,产生物我同一的境界。“移情说”认为,只有在这种境界中,人才会感到这种事物是美的。2、我国对美学研究对象的讨论1)美的问题:美的本质;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还是主客观的统一;美和真善的联系与区别等等。2)美感问题:美感不同于科学认识和伦理道德认识的特点;美感与快感的异同;美感过程中的心理因素3)艺术问题:艺术的本质、创作、欣赏、批评等方面的研究;艺术美的问题。四、为什么学习美学1、提高自己的艺术欣赏说平。2、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3、培养热爱大自然的美德4、李泽厚创造的图示美学哲学美学历史美学科学美学基础美学实用美学①文艺批评和欣赏的一般美学②各艺术部类美学③建筑美学④装饰美学(包括园林、环境、服饰、美容等)⑤科技美学⑥社会美学⑦教育美学第二章:美的本质西方美学史上对美本质的探讨中国美学史上对美本质的探讨马克思主义关于美本质的观点一、西方美学史上对美本质的探讨柏拉图(前427—前347年),古希腊最著名的唯心论哲学家和思想家,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使唯心论哲学体系化的人。他的著作和思想对后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对美本质基本看法:美的本质就是美的理式从三方面理解:1、理式即美本身2、理式是客观世界的根源3、理式→客观世界→艺术(举例说明)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对美本质的基本看法:美在事物的形式和比例(举例说明)康德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年)德国哲学家。德国哲学革命的开创者,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近代西方哲学史上二元论、先验论和不可知论的代表,有重大贡献的自然科学家。对美本质的基本看法:美只能是主观的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1、美只能是主观的→审美判断(将美与审美等同)国内著名造型师李东田说:“那是难得的漂亮,她的面孔特别国际化,特别不同凡响尤其是她身上透出的那种同龄女孩子少有的坚定、坚韧,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个supermodel(超级模特)。”2、审美判断〓趣味判断(感情)审美判断的特点:没有目的的合目的性想象力和理解力的和谐的自由的活动黑格尔(1770—1831),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伟大的哲学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之集大成者。黑格尔在哲学史上堪称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他对当时的各门学科多有精通,并且将它们纳入自己的哲学之中,形成了一个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对美本质的基本看法: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理念在艺术中可以理解为意蕴“古人的最高原则是意蕴,而成功的艺术处理的最高成就就是美。”“或则说得更清楚一点,就像寓言那样,其中所含的教训就是意蕴”,“意蕴总是比直接显现的形象更为深远的一种东西。”我们找不到,因为黑格尔没有告诉我们理念是怎么产生的!体现了深刻的辩证法思想:一、体现了理性与感性的统一;二、体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三、从主体与客体关系上看,理念的感性显现是指人的精神劳动的外化,强调人精神劳动的作用。狄德罗(1713-1784)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美学家,文学家,教育理论家,百科全书派代表人物,第一部法国《百科全书》主编。对美本质的基本看法:美是关系“就哲学观点来说,一切能在我们心里引起对关系的知觉的,就是美的。”——狄德罗用以下例子说明狄德罗的观点1、推敲:“僧推月下门”、“僧敲月下门”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中树,僧推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2、“春风又绿江南岸”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一1889)俄国革命家、哲学家、作家和批评家,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对美本质的基本看法:美是生活“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总结1、一部分美学家是从精神世界去探索美的本质,把美的本质的根源归结为绝对观念,或主观意识、审美感受。2、另一部分美学家则从客观世界的自然特征出发探索美的本质,把美的本质的根源归结为自然事物本身的某种感性特征和属性。3、还有美学家从社会生活探索美的根源二、中国美学史上对美本质的羊大为美。《说文解字》: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美与善同意。一)结合善(功利)来研究美1、“伍举论美”——《国语·楚语上》“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小大、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2、墨子:非乐1)解决的问题:“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歇2)“是故子墨子之所以非乐者,非以大钟、鸣鼓、琴瑟、芋笙之声,以为不乐也;非以刻镂华彩文章之色,以为不美也;……然上考之,不中圣王之事,下度之,不中万民之利。是故子墨子曰:为非乐也!”3)“与民同乐”的思想: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墨子孔子3、孔子1)美与善结合的言论“里仁为美”“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五美”:“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2)认识到美与善的区别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4、孟子:“充实之谓美”所谓“充实之谓美”,即充实人的品德,也就是仁、义、礼、智等。“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荀子5、荀子1)“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2)“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美”就像人头上戴着羊角或插着羽毛,作为饰物,获得美的表现和享受。持这种看法的人认为从美字上体现了美和人体、装饰,以及艺术的关系。二)结合艺术来研究美1、从主客观的关系研究美意境:“无我之境”“有我之境”王国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空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1)艺术美在形式和内容方面的表现2、从内容与形式上研究美⑴刘勰《文心雕龙》:★义华而声悴★理拙而文泽★衔华而佩实★舒文载实重内容轻形式重形式轻内容内容和形式并重,即内容与形式统一⑵形神关系神:指事物或人物具有的思想、情感、性格等,属于内容;形,事物及人物的外在形态和表现,属于形式。(举例说明)四川出土的说书俑3、从风格上研究美风格显示了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不同的艺术家有不同的风格,风格和艺术家的个性,生活的环境,以及时代都有很大的关系(举例说明不同艺术家的风格特征)月下独酌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叁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後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1 / 2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