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时期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章夏商周时期一、夏(前21~17世纪)二、商(前17~11世纪)三、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东周(前770年~前221年)夏商周简介•夏约前2070年-前1600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自启建国,至桀灭亡,历14代,17王,约470年。•商朝(约前1600年-前1046年)自汤讫纣,历17代,31王,约554年•周分为西周和东周:•西周(约前1046年-前771年)自武王始,幽王至,历13王,275年。前期:武王至昭王;中期:共王至夷王;后期:厉王至幽王。•东周分春秋和战国,春秋(前770年-前476年)分三阶段:一、平王东迁-齐桓公称霸;二、北杏会盟-向戌弭兵;三、弭兵条约-春秋结束。战国(前475年-前221年)三阶段:魏国强盛,东西对峙,秦统一六国。一、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夏文化的探索•(一)夏朝的建立和发展•夏:自禹至桀传17君,14世,约471年。•禹死后,启废禅让,夺位,确立家天下的政治格局。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标志中国文明的开端。•夏朝的国家机构:•1.夏王为最高统治者,王下设百官,•2.典章制度:夏礼,夏训•3.建军队,建监狱“夏台”•4.分九州,按地域统治,组织国民一、夏(前21~17世纪)一、夏(前21~17世纪)一、夏(前21~17世纪)一、夏(前21~17世纪)美卡尔·魏特夫著一、夏(前21~17世纪)•(二)二里头文化•1953年,河南登封县玉村遗址,揭开夏代考古序幕。•1959年,河南偃师县发现二里头遗址。•二里头文化:•1.兵器、礼器出现•2.青铜铸造技术达一定水平•3.陶制酒器甚多,说明当时粮食产量较高•4.二里头文化遗址反映阶级分化情况一、夏(前21~17世纪)一、夏(前21~17世纪)•二里头文化看作夏文化的依据:•1.地域:豫西、晋南•2.时间:与夏年代吻合•3.文化发展系列:上承河南龙山文化,下启早商文化•4.文化面貌:包含阶级压迫、国家建立及青铜器出现一、夏(前21~17世纪)一、夏(前21~17世纪)夏周商△夏商周…彼此之间的横的关系,才是了解三代关系与三代发展的关键。…不仅是前仆后继的朝代继承关系,而且一直是同时的列国之间的关系。△夏商周在文化上是一系的,亦即都是中国文化,但彼此之间有地域性的差异。——张光直△在夏商周时代被认为是正统的国家只有一个。——谢维扬《诗经·大雅·文王》:“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周易·革卦》:“汤、武革命,应乎天而顺乎人。”二、商(前17~11世纪)二、商朝的国家机构和阶级关系(一)商的起源及发展起源于东方,黄河下游的豫、鲁地区是商人活动中心商朝自汤创立,至纣,共传31王,17世,约554年,其疆域西达陕西,北至河北,南至湖北。二、商(前17~11世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史记·殷本纪》汤居亳,与葛为邻。葛伯放而不祀,汤使人问之曰:“何为不祀?”曰:“无以供牺牲也。”汤使遗之牛羊,葛伯食之,又不以祀。汤又使人问之曰:“何为不祀?”曰:“无以供粢盛也。”汤使亳众往为之耕,老弱馈食,葛伯率其民要其有酒食黍稻者夺之,不授者杀之。有童子以黍肉饷,杀而夺之。……为其杀是童子而征之,四海之内皆曰:“非富天下也,为匹夫匹妇复雠也。”汤始征,自葛载,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东面征而西夷怨,南面征而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之望之,如大旱之望雨也……《孟子·滕文公下》•桀逃至鸣条(一说今河南中部,或今山西安邑),汤追之,又在鸣条展开了大战。桀再次被击败,被汤放逐于历山,与末喜氏同居,最后又跑到了南巢之山(今安徽巢县)并死于此处(《淮南子·修务训》稍有不同,说汤“整兵鸣条,困夏南巢,谯以其过,放之历山”)。•鸣条之战,夏室覆灭,在方国部落的支持下汤在亳(今河南商丘)称“王”。•邹衡提出新的”郑“亳说:河南郑州商城为成汤所居亳都•盘庚迁殷:奄(今山东曲阜)——河南安阳小屯————“百姓由宁”、“殷道复兴”,迎来了商朝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辉煌灿烂新时期•墓葬反映出阶级分化的情况:各级贵族构成的统治阶级(称“百姓”)与奴隶、平民二、商(前17~11世纪)二、商(前17~11世纪)盘庚既迁,奠厥攸居,乃正厥位。绥爰有众,曰:无戏怠,懋建大命。今予其敷心腹肾肠,历告尔百姓于朕志。罔罪尔众,尔无共怒,协比谗言予一人。古我先王,将多于前功,适于山,用降我凶德,嘉绩于朕邦。今我民用荡析离居,罔有定极。尔谓朕曷震动万民以迁?肆上帝将复我高祖之德,乱越我家。朕及笃敬,恭承民命,用永地于新邑。肆予冲人,非废厥谋,吊由灵,各非敢违卜,用宏兹贲。呜呼!邦伯、师长、百执事之人,尚皆隐哉!予其懋简相尔,念敬我众。朕不肩好货,敢恭生生,鞠人谋人之保居,叙钦。今我既羞告尔于朕志,若否?罔有弗钦,无总于货宝,生生自庸,式敷民德,永肩一心!——《尚书·盘庚下》二、商(前17~11世纪)二、商(前17~11世纪)二、商(前17~11世纪)•武丁中兴(前1250年-前1192年)表现:•1.治国,广集意见•2.重用贤臣•3.对外用兵•(二)商朝的国家机构•1.商王为最高统治者,实行兄终弟及制与传子制•2.官职分文职官、武职官、宗教官•3.征兵;兵种:步兵和车兵,车战为主•4.刑法完备:刑三百,五刑,在各地设监狱•5.统治格局分内服和外服•6.方国林立,实行班爵制度(侯、伯、子、男)•方国职责:朝贡,提供力役,奉命征伐,遵守法度,在地方上:建地方机构,组织军队,设监狱,征赋税。•(三)商代社会阶级•统治阶级:由商王为首的贵族组成,贵族集团分同姓贵族与异姓贵族(“百姓”)•下层:奴隶,平民•商朝盛行人殉和人祭三、西周的重要政治经济制度三、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殷周间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移转;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又自其表言之,则古圣人所以取天下及所以守之者,若无以异于后世之帝王;而自其里言之,则其制度文物与立制之本意,乃出于万世治安之大计,其心术与规摹,迥非后世帝王所能梦见也。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殷周制度论》王国维先生(1877~1927)(一)西周的建立与巩固•有邰氏之女姜嫄生“弃”,号曰“后稷”;•弃四世孙公刘迁居于豳(bin);•古公亶父迁居到岐山下的周原;•周文王徙都“丰”;•周武王建都于镐京(“宗周”——西都),正式建立西周王朝;•周公旦营建东都洛邑(“成周”)三、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三、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武王之伐殷也,革车三百辆,虎贲三千人。王曰:“无畏!宁尔也,非敌百姓也。”若崩厥角稽首……《孟子·尽心下》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前交趾,后幽都,师起容关至浦水,士亿有余万。然皆倒矢而射,傍戟而战。武王左操黄钺,右执白旄以麾之,则瓦解而走,遂土崩而下…《淮南子·泰族》尽信《书》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孟子《逸周书·世俘》载武王战果(据顾颉刚校定本):馘177779人俘300230人灭国99,服国562狩猎动物10223头缴获玉180000块三、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周公曰:…呜呼,皇天上帝改厥元子兹大国殷之命!惟王受命,无疆惟休,亦无疆惟恤。呜呼,曷其奈何弗敬?…相古先民有夏,天迪从子保,面稽天若,今时既坠厥命。今相有殷,天迪格保,面稽天若,今时既坠厥命。…呜呼,有王虽小,元子哉!其丕能諴于小民,今休。王不敢后,用顾畏于民碞!——《尚书·召诰》周公说:…唉,皇天上帝把他的大儿子也就是这个大国殷所授的天命收回了,现在把天命授给了王!王承受了天命,说到吉庆是无穷尽的,说到忧虑也是无穷尽的。唉,王啊,你怎么可以不加警惕呢?…我们看看前人夏代,原先是受到老天爷的信任和保佑的,后来因为违背了天道,也就丧失了天命。我们就今再看看殷代,原先也是受到老天爷的信任和保佑的,后来因为违背了天道,也就把天命丧失了。…唉,王啊,你虽然年轻,却是上帝的大儿子啊!你能够使小民跟你和谐,上帝就会保佑你了。王不要轻看这些小民啊,王心里应该时时警惕着,小民是很可怕的啊!•(二)分封制分封对象:同姓贵族,异姓亲戚,元老重臣,古代圣王后裔•封国职责:1、实行王室政令,随时报告•2、随王出征•3、朝觐述职•4、交纳贡品,派人为王室服役•分封制作用:•1、加强对四方疆土的控制,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2、密切中原与周边少数民族的联系,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边远地区的开发。•弊端:这种制度带有武装殖民的性质,本身蕴含分裂割据的因素,到春秋时期形成诸侯割据三、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三、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三)宗法制•宗法制是处理宗族内部成员间的亲疏、等级和世袭权利的制度。•内容:制定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不同等级,嫡长子继承制,通行于百姓贵族间,是分封制实行的理论基础,与分封制结合,产生公、侯、伯、子、男等爵位,构成贵族等级制度。•作用:1、避免贵族子孙之间的矛盾冲突•2、确立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3、强化政权,加强西周统治三、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三、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周以上千八百諸侯,其長伯為君,次仲、叔、季為卿大夫,支屬為士、庶子,皆世官位。《漢舊儀》王曰:嗚呼,念之哉,…伯父、伯兄、仲叔、季弟、幼子、童孫,皆聽朕言……《尚書·呂刑》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尚書·堯典》(四)礼乐制•西周时礼乐制发展的鼎盛时期•西周礼仪:五类-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三、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丧服名服丧期限斩衰(cui)三年齐(zi)衰原有四等,后代定制一年大功九月小功五月缌(si)麻三月《仪礼》十七篇1.士冠礼2.士昏礼3.士相见礼4.乡饮酒礼5.乡射礼6.燕礼7.大射礼8.聘礼9.公食大夫礼10.觐礼11.丧服12.士丧礼13.既夕14.士虞礼15.特牲馈食礼16.少牢馈食礼17.有司彻三、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周礼五礼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示(祗)祭礼仪礼八达之礼以凶礼哀邦国之忧丧礼以宾礼亲邦国朝、聘以军礼同邦国以嘉礼亲万民冠、昏、乡、射《仪礼》:大约成书于春秋时期的礼仪职业手册。早期《五经》中的《礼》经专指此书。《周礼》:原名《周官》,一部理想化的官制著作,分天、地、春、夏、秋、冬六部分。或以为“周公致太平之书”,或以为“六国阴谋之书”,或以为西汉刘歆为佐王莽篡位伪造之书。《礼记》:战国至秦汉儒家所作礼制资料汇编,共49篇。或记制度,或述思想,内容较杂。后代《五经》中的《礼》经指此书。三、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三、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五)井田制•性质:国家土地所有制•内容:土地不能随意买卖,分公田、私田,公田收获交国家,私田收获归公社成员三、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三、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四、商周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一)农业•1、商代•农具以石器为主•农作物品种繁多•农业技术发展,施肥技术•2、西周•农业生产工具进步•农业技术有了明显进步:休耕制,人工灌溉•农作物种类多•(二)手工业•商代特点:分工细,生产规模大,技术水平高,门类繁多•1、青铜器:礼器,兵器•2、制陶业,主要陶系是灰陶,晚商出现白陶•3、骨器制造业:装制品、工具、武器•4、玉器制造:礼器和贵族饰品•西周:•官府设工正、陶正、车正,出现“工商食官”•青铜铸造业发达,数量明显增加,掌握焊接技术,•品种趋向轻巧,简朴,实用•制陶技术,釉陶技术的改进,出现陶瓦•制车技术,形制精巧,应用广泛,种类增加商代手工业•最能反映商代特点和工艺水平的是青铜铸造业。•司母戊鼎的铸造为铜锡合金,比列符合科学要求,反映出商代青铜制造业的高技术水平。•商代青铜种类繁多,多为礼器和兵器。二、商(前17~11世纪)二、商(前17~11世纪)二、商(前17~11世纪)•

1 / 14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