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参考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3.宋神宗对变法的态度的变化4.司马光做了宰相,废除新法,变法最后失败。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一、变法的命运1.保守派反对变法,对变法百般阻挠和破坏。2.王安石提出“三不足”的思想,坚持变法。探究1: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从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变法失败的原因该图中的人物代表哪一阶级?变法失败的原因该图反映了什么现象?材料三(3)材料三中人物观点迥异且与变法失败密切相关。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4分)太皇太后对王安石变法持什么态度?代表哪一势力?变法失败原因:①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到激烈反对②在变法过程中,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③宋神宗变法态度的动摇及其去世④司马光任宰相,废除新法。启示:①改革充满阻力,改革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勇气。②改革要注意用人,选拔德才兼备之人来推行改革主要原因探究2: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有哪些?如何全面评价王安石变法?富国措施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均输法1.促进生产发展2.增加财政收入3.一定程度上改变积贫局面效果减轻人民负担,增加财政收入耕地面积增加,兴修水利,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增加财政收入保证了生产时间,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加财政收入减轻人民负担,增加财政收入打破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财政收入作用二、王安石变法之积极作用强兵措施成效作用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置军器监维护了社会治安;确保了兵源和提高战斗力提高武器质量和产量马匹的质量和数量提高,提高战斗力;政府节省了大量养马费用加强了军队战斗力1.增强国力,一定程度上改变积弱的局面2.巩固封建统治秩序3.增强军队的战斗力二、王安石变法之积极作用三、王安石变法之消极作用(1)强制农民借贷;(2)利息偏高,农民负担依然沉重对贫苦农民是沉重的负担,许多人为支付免役钱家破人亡1、青苗法2、募役法比较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目的:都为改变积贫积弱局面,克服统治危机性质:都是封建地主阶级性质改革结果:都遭到大地主、大官僚反对而失败相同点不同点中心内容:庆—整顿吏治王—理财、强兵改革程度:庆-局部改革王-全面改革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①都为了富国强兵②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③都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④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了调整⑤变法者个人的命运基本相同相同点:不同点:背景:前者发生在社会大动荡、大变革时期;后者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期根本目的:前者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后者挽救统治危机,部分调整生产关系性质:前者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后者是对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结果:前者成功,对后世影响大;后者失败①它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而进行的改革运动,所以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的危机。②变法是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如青苗法、免役法等)。(3)变法局限性①变法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强了军队战斗力量,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②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③王安石对北宋积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其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王安石是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改革家(2)变法进步性如何评价王安石变法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的局部调整。(1)性质:从王安石身上,你觉得哪些精神值得你学习?忧国忧民精神创新和改革精神面对困境毫不动摇的精神我国古代改革的类型按性质划分主要有:①富国强兵类:管仲改革、王安石变法②制度改革类: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③封建王朝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类:“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④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先进制度类:北魏孝文帝改革①加强对人民的控制②限制了官僚和地主的利益③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④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1.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免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在目的和作用上的相同之处有A.①②③④B.②③C.③④D.②③④B2.王安石的新法中,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代农业发展起重要作用的措施是A.农田水利法B.方田均税法C.青苗法D.均输法A3.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兼有打击官僚贵族特权、增加政府收入和保障农民生产时间的是A.青苗法B.免役法C.市易法D.方田均税法B4.王安石变法期间,“盗贼比之昔时,十减七八”,这种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什么法的实施A.保马法B.将兵法C.保甲法D.军队精简C5.王安石强兵之法中,保甲法实行的作用主要是A.巩固了封建统治秩序B.加强军队C.维护了农村的社会治安D.巩固西部边境C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请回答:(1)材料一与哪条新法有关?这条新法有何作用?你对图中人物的言论有何看法?(7分)青苗法。(1分)积极作用:大大增加了政府收入,限制了高利货对农民的剥削,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2分)消极作用:农民借贷利息偏高,负担依然沉重。(2分)看法:图中言论有一定道理,但太片面,只看到新法的局限性,忽视了新法的积极性。材料二(2)材料二与哪条新法规定有关?结合材料分析这条新法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2分)保甲法。存在用人失当的问题。(2分)材料三(3)材料三中人物观点迥异且与变法失败密切相关。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4分)(1)王安石变法忽视减轻人民负担,面且用人失察,出现了危害老百姓利益的现象。(2)变法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大商人的利益,遭到以太后等为首的大地主、大官僚的阻挠。(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大有三冗,小有三费,以困天下之财。……三冗不去,不可为国。”回答:⑴材料一中所说的“三冗”具体指什么?⑵为了改变“积贫”、“积弱”局面,王安石各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材料二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局面日渐突出,社会矛质进一步激化。王安石在上时政疏中指出:“方今朝廷之位,未可谓能得货才;政事所施,未可谓能合法度,官乱于上,民贫于下,风俗日以薄,对力日以困穷。”⑶材料二中王安石变法为能得贤才”,采取了哪些措施?⑴冗兵、冗官、冗费。⑵积贫: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积弱: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军械监⑶取士之法: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看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人,积贫的局面有所改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农民得到了一定的实惠;政治军事实力增强,积弱的局面有所改善。材料三“及神宗朝,荆公(指王安石)乘政……后人但言其法为百姓害。而不知共移气心,变风俗为朝廷之害,其害百姓者,可以一旦为更。而其害于潮廷者.则数十百年,滔滔之势一往而不返也。”——《日知录·宋世风俗》⑷材料三对王安石变法持什么态度?你是怎样看待王安石变法的?态度:否定(或认为变法危害甚重)历史——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青苗法)与今世银行所营之业相近,青苗则农业银行之性质也……以国家为唯一之资本家.为唯一之企业家,更无第二者以与之竞争。……若国家为唯一之兼并者而莫与抗焉,则民之憔悴,更安得苏也?——染启超《王安石》(1)依据材料,概括归纳梁启超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6分)观点:国家把持借贷,控制青苗法的实施,不利于经济的复苏和发展认识一:这一观点是片面的,青苗法的实施毕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抑制了土地兼并认识二:这一观点是正确的,青苗法的实施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利益,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加重了农民负担历史——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青苗法)与今世银行所营之业相近,青苗则农业银行之性质也……以国家为唯一之资本家.为唯一之企业家,更无第二者以与之竞争。……若国家为唯一之兼并者而莫与抗焉,则民之憔悴,更安得苏也?——染启超《王安石》(2)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材料所引史料在历史研究中可能存在什么问题?由此,你认为史料选择或运用应注意什么?(4分)问题:材料是第二手史料研究者的立场和方法影响史料的真实性,因此要注意去伪存真,只有这样才能客观公正地还原历史(1)材料中梁启超认为:“国家为唯一之兼并者而莫与抗焉,则民之憔悴,更安得苏也?”国家作为唯一的银行把持借贷,与民争利,不利于经济复苏。第二小问要求评述梁启超的观点,实际上是考查对青苗法的评价:若考生认为这一观点片面,需要以青苗法的积极作用作为论据;若考生认为这一观点正确,则需要答出青苗法的消极影响。(2)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第一手史料可以直接用来研究历史,而材料引用的是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的看法,属于第二手史料,往往带有作者的主观色彩,从而影响其真实性。因此需要对历史资料及其所提供的信息进行甄别;从多个渠道获取相关史料,互相印证、去伪存真,才能客观公正地还原历史。

1 / 2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