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漫谈:教师书单中不能缺少的一本书》观后感观课笔记《教育漫谈》阿兰(法)书犹药也,善读者可以怡颐——刘向经典的著作大部分都是小册子神农尝百草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随笔:语言流畅自然哲学思考关键词几句话概括一本书,阅读习惯热爱与兴趣:爱是教育的前提,教育家的爱不是溺爱,而是非常理性的爱。教师应有足够的冷漠,这种冷漠恰恰是教育的理性,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离开永远割不断的父爱和母爱学校不考虑情感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动物性走向人性第二次诞生儿童和教师:儿童是教育的起点,在它的皮囊里装满了全部的激情,远离儿童的教育是成人的一厢情愿教育规律教师首先需要成为一个善于学习的人教学艺术相机而教,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当教师闭嘴一切都好科学与人文:科学与人文并重,伟大的诗歌可以感动所有的人社会秩序的钥匙、灵魂的浸渍阅读散文可以使人变得温柔几何学是认识自然的钥匙一个淡化另一个,但两个都需要构建学校的课程体系生长和训练:教育即生长三中心教师、课堂、教材教育最大的敌人是过度拒绝严厉方法的人永远不会成材雅思贝尔斯《什么是教育》教育的全部艺术就是让儿童经历艰难困苦以至成人。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唱衰基础教育批判教育学教给学生有用的东西批判性思维光鲜照人,虚弱空洞传销洗脑式的教育凡是教育家辈出的时代,都是礼崩乐坏的时代批判不是金刚怒目式的谩骂,而是为了建设两张皮未来我们怎么做教育阅读和体验:知行合一阅读才是学习之路,不能阅读、不能书写的课程是浪费的课程。养成阅读的习惯、阅读的方法读伟大作家的作品阅读经典(基本不读活人写的书),模仿是创新的唯一方法,模仿的过程是积累的过程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观后感悟卫功立老师为我们分享的是法国的教育家阿兰的《教育漫谈》。但是我首先要说的却是为老师读书的方法和策略,他认为每读完一本书都要认真考虑如何用简单的话语把书的内容概括出来,我认为这是真正的读书方法。于我自己而言,我推崇的读书方法是陶渊明的“好读书而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个方法虽然好,但是却忽视了思考,读书是要经过训练的,尤其是在以功利为目的的读书阶段。所以告诉学生阅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思考,最好是能够运用那么几句话对整本书或者文章作出概括,这就是训练,一开始或许概括能力不会很强,但是长期的训练,就会有所提高。这样是不是做到了“观其大略”,那么读书的时候就会一目十行,速度会提升,阅读的质量也会提升。经典的著作往往都是小册子,《教育漫谈》也是这样的一本书,里面讲的是教育的常识,但是这个常识却是公理。“教师应该有足够的冷漠”,这句话看似冷漠,但是却是对“教师爱”的一种最合理的阐述,教师的爱不是溺爱,而是一种理性的冷漠的爱,这和我们讲的“严师出高徒”应该是不谋而合的。他提出的“教师首先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教师应当闭嘴”对于当前的教育而言也是富有启迪意义的。我们常说“如果要给孩子一瓢水,我们就要有一桶水”,这就是说教师首先应该是有知识有文化的,知识文化从何而来,阅读在这其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不管是合作还是探究式学习,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才是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要敢于放手,相信学生,当然必要的指导是不可缺少的,毕竟他们还是孩子。阅读要注意科学和人文并重,要注意知行合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每一条都是至理名言。反观我们的阅读教学,我们不难发现有时候我们的确是仅仅重视了人文阅读,至于自然科学、科普之类的文章我们很少涉猎,这是阅读教学的一个误区,从功利的一方面来看,自然的科普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也是高考的软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我们要教会学生批判性思维,学会怀疑,这种怀疑往往是创新的表现,很难相信一个人云亦云亦步亦趋的人会有多大的创造力,所以在阅读和教学的过程当中,我们应该小心的保护这种创造力,让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最终爆发出强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