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发展张文文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发展中的幼儿心理交往中的幼儿心理活动中的幼儿心理幼儿发展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行为及对策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包括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等,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心理的器官——脑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经过20多年对1000多人的跟踪研究,得出了一个结论:假设一个人在17岁时的智力为100的话,那么4岁前获得50%,4-8岁获得30%,8-17岁只能获得其余的20%。提供丰富的、恰当的刺激,能够挖掘儿童大脑的潜能,促进其智力发展。脑潜能开发不仅能使普通的儿童变得更加聪慧,也能使那些早期大脑受过损伤的儿童得到最大程度的康复,使其大脑充分发育,赶上或超过普通儿童。在发展敏感期内给予婴幼儿科学而合理的刺激时,要选择合适的刺激时间,考虑刺激量的适度、刺激速度的合宜以及各种刺激之间的平衡,以防过早、过量、过速或失衡的刺激带来不良的后果。大脑的偏侧优势大脑左半球对言语能力(如口语和书面语言)和积极情感(如愉悦)负责,而右半球是对空间能力(如距离判断、查阅地图和识别图形)和消极情感(如悲伤)负责。事实上,只有一小部分“左利手”孩子存在某种发育问题。“左利手”的孩子也会有一定的优势。如惯用左手或双手均用的儿童与惯用右手的同龄人相比,更拥有表达才能和数学才能(Flannery&Licdernan,1995).发展中的幼儿心理幼儿认知的发展幼儿情感的发展幼儿个性有关因素的发展幼儿认知的发展认知”指的是那些使头脑中产生认识的内部处理过程及结果”,包括记忆、注意、学习、智力、思维、想象、创造、推理、问题解决等。感知觉——早期认知的基础。视觉在婴儿的所有感觉器官中,眼睛是最活跃、最主动最重要的感官。8个月到2岁的儿童,在清醒时,有20%的时间在注视他们眼前的事物。新生儿的晶状体调节功能差,难以对视觉对象进行有效聚焦,因而他们的视敏度(也就是俗称的视力)比成人低。1~3岁孩子的视力发育标准约能达到0.1~0.6之间。一般2岁时为0.4,已经可以判别事物的远近,且视线跟得上快速移动的东西,并看得清楚。3岁时为0.6,视觉较为敏锐,喜欢观察,会借由眼睛来引导手去接触新事物,眼手协调更灵活,立体视觉的建立已接近完成。儿童在颜色识别的过程中,一般先认识颜色,然后才学会标志颜色的词。大约4岁起,儿童能够将基本颜色与其名联系起来,5-7岁的儿童能正确的命名常见的颜色。儿童的颜色视觉有个别差异,也有性别差异。一般来说,女孩的颜色辨别能力比男孩强。儿童的颜色视觉能力通过适当的学习可以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色盲听觉胎儿具有听觉。低频的声音对婴儿具有一定的安抚作用,这种现象早在胎儿8个月时就表现出来了,即胎儿对父亲的声音比对母亲的声音更容易接受。婴儿的听觉定位表现出令人费解的U形发展。儿童的听觉会影响其语言的获得、思维的发展和人际交往的开展,因此要高度重视保护儿童的听觉器官和听觉功能。孕妇或婴儿乱用药物,以及复发性中耳炎是导致儿童听力损伤的重要原因。通常,儿童在6个月到3岁期间最容易患中耳炎。中耳炎会导致儿童语言发展之后,对他人的言语反应迟缓,注意力下降,严重的导致听力丧失,对儿童发展极为不利。尽力减少环境中的噪音,也是保护儿童听力的重要保障。深度知觉深度知觉是人判断自身与物体或物体与物体之间距离的认识。6个月的婴儿便具有深度知觉(吉布森,沃克,1961)。如何认识儿童的爬行?爬行对孩子中枢神经系统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爬行能锻炼孩子颈部的肌肉,提高视觉的稳定性和深度知觉能力,有利于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发展。未经充分爬行的孩子长大后往往会表现出肌肉张力不均,动作笨拙,口齿不清,以及阅读错行、书写左右倾倒、情绪不稳定等学习障碍。方位知觉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为先上下,次前后,再左右。一般说来,3岁儿童能辨别上下,4岁能辨别前后,5岁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7-8岁能以客体为中心辨别左右,到了11-12岁,左右概念才比较清晰。感觉剥夺感知觉是婴儿的主导心理过程。早期感知觉的发展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有研究者对黎巴嫩的一所孤儿院进行了纵向研究,发现,在第一年里,孤儿们只是呆在童车里,很少得到看护者的个别关心,他们的运动能力和言语能力极为落后。1-6岁的平均智商只有53。后来,许多孩子被家庭收养,发展情况大有改观。2岁以前被收养的儿童能克服早期的智力迟钝,2年内智商平均提高到100。被领养较晚的儿童也有一定的进步,在领养家庭中生活6-8年后,智商达到70左右。对早期有着不良境遇的儿童来说,2岁能否得到改变,至关重要。“感觉轰炸”还没有证据证明这些做法能产生更聪明更优秀的“超级婴儿”。相反的,拼命地把刺激给那些还没有做好接受准备的婴儿会导致他们退却,并且会对他们学习兴趣和学习乐趣构成威胁。此外,当这些曾经信誓旦旦的做法并没有造就出他们曾保证过的小天才时,他们会使孩子的父母们感到失望,会让父母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觉得他们是失败的人。这样做在孩子们走向成熟征程的开始阶段就剥夺了他们的心理健康,而且剥夺了父母们在他们孩子的早年成长过程中既轻松又愉快的参与活动的机会。幼儿记忆的发展记忆是人脑保存信息、加工信息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幼儿的记忆特点:1、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2、机械记忆占优势,理解记忆逐渐发展;3、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记忆的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幼儿的记忆策略具体有以下几种:视觉复述策略特征定位策略复述策略组织性策略提取策略幼儿思维的发展•皮亚杰的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理论1、感知运动阶段(0-2岁)0-1个月,反射活动阶段1-4个月,习惯动作阶段4-10个月,有目的的动作形成阶段10-12个月,手段和目的之间分化并协调的阶段12-18个月,感知运动智慧时期18-24个月,感知运动智慧的综合时期2、前运算阶段(2-7岁)2-4岁,象征思维阶段4-7岁,直觉的半逻辑思维阶段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4、形式运算阶段(11或12岁以后)K.Wynn利用“违背预期”的研究模式研究婴儿的数推理能力。可能事件:1、在架子上放一个小玩偶呈现在婴儿面前;2、生气屏幕挡住小玩偶;3、加入第二个小玩偶,空手离去;4、屏幕落下,出现两个玩偶。不可能事件:1、在架子上放一个小玩偶呈现在婴儿面前;2、生气屏幕挡住小玩偶;3、加入第二个小玩偶,空手离去;4、屏幕落下,出现一个玩偶。幼儿情感的发展情绪类别最早出现时间诱因经常显露时间诱因痛苦出生后身体痛刺激出生后厌恶出生后味刺激出生后微笑出生后睡眠中,内部过程的节律反应出生后兴趣出生后新异光、声和运动物体3个月社会性微笑3-6周高频人语声(女声),人的面孔出现3个月熟人面孔出现,面对面玩愤怒2个月药物注射痛刺激7-8个月身体活动受限制悲伤3-4个月治疗痛刺激7个月与熟人分离惧怕7个月从高处降落9个月陌生人或新异性交大的物体出现,如带声音的运动玩具出现惊奇1岁新异物突然出现2岁同前害羞1-1.5岁熟悉环境中陌生人出现2岁同前轻蔑1-1.5岁欢乐情况下显示自己的成功3岁同前自罪感1-1.5岁抢夺别人的玩具3岁做错事,如打破杯子•看脸色行事•2岁的儿童已经能表达他们的情绪感受,并学会采用一定的方式来控制情绪。幼儿个性有关因素的发展个性(personality)是指个体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幼儿的性别化性别刻板印象:大约2岁左右,幼儿开始标示自己和他人的性别。5岁幼儿对活动和职业的性别刻板印象已很牢固的建立起来了。性别角色:社会对不同性别的人所产生的行为期望。性别认同:对自身性别的正确认识。与性别有关的心理问题交往中的幼儿心理幼儿口语的发展前言语阶段(出生后1年)1、出生-3个月,简单发音阶段(ei,ou,a,ai.e,ei,hai等)2、4-8个月,连续音节阶段(ma-ma,ba-ba,ge-ge,a-i等)3、9-12个月,学话萌芽阶段(a-jue-lu-bi,a-lu-fu等)言语发生阶段(1-2、3岁)1、理解语言迅速发展阶段(1-1.5岁)2、积极说话发展阶段(1.5-2、3岁)基本掌握口语阶段(2、3-6、7岁)幼儿掌握语音的特点3-4岁幼儿发音不准的较多,但语音一般比较分散。幼儿的发音错误大多数集中在辅音,尤其是zh,ch,sh,z,c,s,l等,此外,在f,n,g,er,r,ang上也经常发生错误。发音的难点在于掌握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词汇数量的增加资料来源1岁1.5岁2岁3岁4岁5岁6岁施太伦100300~4001000~1100160022002500~3000斯密斯322272896154020722562彪勒5838312272346阿尔金1926久保良英259886167520502289朝鲜学前教育大纲要求2000~3000Carey,S1400李石君70270950史慧中173025833562陈帼眉等161927994021词类的掌握儿童先掌握的是实词,其中最先和大量掌握的是名词,其次是动词,再次是形容词。形容词:2岁已能使用少量形容词;4.5岁以后形容词使用量较快增长,6.5岁能使用的形容词可达200个以上。2岁前儿童还常常分不清“你”“我”。3-4岁常常用具体专有名词,而不是人称代词称呼自己。3、4岁幼儿仅能使用少数量词;5岁左右的幼儿开始注意到量词和名词的搭配,但还没有掌握正确的搭配;6岁幼儿能够根据事物的类别标准来使用量词。句型的发展•从不完整句到完整句爸爸——爸爸班班——爸爸去上班了•从简单句到复合句宝宝坐车——只有全班孩子都站好了,才开始做操•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我们看猴子——老师昨天带我们到动物园看猴子了•从陈述句到非陈述句小鸟飞——小鸟为什么会飞句子含词量的增加年龄2岁2.5岁3.5岁4岁5岁6岁含词量2.9054.6135.2195.7687.8688.385幼儿独白语言的发展3-4岁能主动讲述自己生活中的事情,但是在集体面前讲话往往不自然、不大胆;4-5岁能够独立地讲故事或各种事情;5-6岁不但能够系统的叙述,而且能大胆而自然地、生动和有感情的进行描述。成人对幼儿阅读的影响选择适龄的读物以身作则,培养家庭氛围读书给孩子听,唤起孩子的情感共鸣利用生活中的素材进行共读善用录音、视频等设备采取多种参与形式交流的重要性•儿童的语言是在交流中学到的。•一项跨文化的研究指出,父母或哥哥姐姐对婴儿或学步儿说话时普遍具有一种倾向,那就是说的话很短、很简单,心理语言学家称之为儿化语,或者“妈妈语”。•父母的话总比孩子长一点点,复杂一点点。•孩子语言的获得必需接触说话场景,积极加入交流。亲子关系依恋是由鲍尔比(JohnBowlby,1969)最先提出的一个心理概念,是指婴儿与母亲之间所形成的由爱连接起来的永久性心理联系(金子,1988)。为何需要依恋?为什么婴儿害怕陌生人、害怕分离?依恋形成的阶段:1、无分化阶段(0-3个月)2、低分化阶段(3-6个月)3、依恋形成阶段(6个月至2.5岁)4、修正目标的合作阶段(2.5岁以后)依恋的类型:A型(焦虑-回避型依恋)、10%B型(安全型依恋)、70%C型(焦虑-抗拒型依恋)、20%影响依恋安全性的因素:1、稳定的照看着;二战后的孤儿、恒河猴实验2、照看的质量3、儿童的特点4、家庭的因素与陌生人焦虑做斗争:对医生和儿童专家的有益建议熟悉的照看者呆着身边安排照看者对陌生人做出积极地反应把环境布置的更熟悉一点成为一个敏感而又谨慎的陌生人试着对孩子表现得不那么陌生君君1岁生日之际,父母为了家庭问题一直在争吵,无奈之下,只好把她托付给临时保姆。以往,君君能很好地面临这种暂时的分离,但现在,当母亲离开时,她却拼命地哭,母亲回来时,时而抱紧母亲,时而又将母亲推开。试描述君君依恋方式的转变,并解释是什么导致了这一切?同伴关系同伴关系主要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同伴关系的功能帮助发现自我的功能赋予社会知觉的功能提供情感支持的功能受欢迎儿童被拒斥儿童被忽视儿童积极、乐观的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