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第41题小论文专项训练关系探讨类六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六、关系探讨类一、解题步骤及方法关系探讨型是文字材料题的一种变形,但又比文字材料更形象,可以通过数学公式、示意图以及历史词组之间箭头的指向和相互之间的关系让我们更好地找到解题思路。试题材料的呈现形式有以下三种:一是公式关系探讨类,二是示意图关系探讨类,三词组关系探讨类。二、高考真题及解题示范1.(2015·新课标全国全国Ⅰ卷·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解析】本题是公式关系探讨类试题。解题思路如下:第一步:看公式找关系。第二步:分析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第三步:转换关系确立观点。第四步:史论结合分析观点得出结论。【示例1】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表明观点: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确实具有乘法效应,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等)。论述观点: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牛顿力学、热学等科技进步,促使了蒸汽机的出现和机器的广泛使用(生产工具的改进);进一步推动工厂制的产生和发展(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进而促使煤炭大量开采、交通运输等新兴行业的产生和迅速发展,促使了“蒸汽时代”的来临。(劳动对象的扩展)。可见,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生产工具的改进速度加快,生产管理水平更加科学高效,劳动对象扩展迅速,科学技术放大了生产力诸要素,在生产力发展中确实具有乘法效应。【示例2】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表明观点:科学技术与生产管理具有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作用。论述观点: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随着机器生产的发展和推广,工厂制应运而生。工厂制的产生和发2展,大大提高了生产管理水平,进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了电气时代的到来,电气时代的到来为流水线生产创造了条件,进一步促进了生产管理的科学化,如流水线生产在汽车工业中的发明应用,大大提高了汽车生产效率,流水线生产进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综上,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助于促进生产管理的科学化和效率提高,生产管理的科学化和效率提高又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示例3】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表明观点:科学技术有助于促进劳动对象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劳动对象的多样化又促一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论述观点: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技术促进了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运用,进而推动了煤矿开采、交通运输的发展,劳动对象范围扩大。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磁感应的发现、发电机、内燃机等科技发明,促进了汽车工业、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发展,劳动对象范围进一步扩大。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相对论、量子力学等科学突破,为原子能时代、信息时代的到来创造了条件,进而推动了航空航天、计算机新兴行业的产生发展,劳动对象更加多样化。劳动对象更加多样化反过来又促进生产力在更多领域的深入发展。三、强化训练1.(2017·湖北省襄阳市2017年1月普通高中调研统一测试·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革命与改良都是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探索国家生存发展出路,实现民族复兴的主要手段。有人据此图示革命、改良、民族复兴三者间的关系。(见下图)——改编自张福运《对中国近代史上革命与改良的再认识——民族复兴的视角》运用中国近代史有关史实,对图示革命、改良与民族复兴之间的关系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12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32.(2016•湖南省湘西自治州2016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以下是某学者参考了北美加拿大和北欧瑞典发展方向绘制的人类发展方向示意图。材料反映了世界近现代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多种关系,指出其中一种关系,并加以分析。(12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3.(2016·甘肃省2016年第一次高考诊断考试·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一书中指出,各种内外因素对近代中国大变革发生作用的过程中,是一个主客体相互作用、复杂的网络运动。如下示意图9:请从现代化、革命化、边缘化、衰败化四种趋势中任选一种,根据示意图,结合中国近代前期(1840—1919年)的相关史实,对其内涵、原因、相关事件加以分析说明。4撰写:黄凌4.(2016·广东佛山二模·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时间:2017010美国学者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一书中提出,冷战结束后,相对简单的两关系已为多极、多文明的远为复杂的关系所取代。下面示意图是其对未来部分国际关系的描绘与预测结合世界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对其中一组关系进行探讨。(可以对其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其进行修改并进行论证。观点明确,史论结合)5撰写:黄凌时间:20170105.(2016·山东济宁二模·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什么是社会结构?人们常用它来表示社会组织方式。我们则将社会结构规定为某一社会中由政治结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或称意识形态结构)互相耦合而成的形态稳定的组织系统。经济结构是指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组织方式,政治结构是指国家和政治组织形态,而文化结构则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官方意识形态来代表„„当一个系统不稳定时,系统由于其不稳定性会自动调整其内部参数,以使整个耦合系统达到新的稳态。——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中国社会的超稳定结构》据材料提取作者关于社会结构诸要素关系的观点,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分析论证。(12分。要求:①观点明确,史论结合②也可提出与作者不同的观点)6.(2017·山西太原二模·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议制政府、自由市场、法治和公民社会,这些原本是西欧和北美社会的四大支柱。在这些代表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的支柱内部,有着高度复杂且互相关联的制度在发挥着作用。正是因为这些制度优势,使得西方社会在公元16世纪后在世界上独领风骚。然而,20世纪后这些制度的衰退令人扼腕,使西方世界像明清时期的中国那样,正在走向沉沦。——尼尔·弗格森《西方的衰落》结合材料与世界近现代史相关知识,从四大支柱中任选一个或多个,探讨这个(些)要素与西方发展历程之间的关系。(要求:自行拟定论题,围绕该论题展开探讨。论点明确,史论结合。)6撰写:黄凌时间:2017010参考答案与评分建议三、强化训练1.(2017·湖北省襄阳市2017年1月普通高中调研统一测试·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示例1:对材料观点进行修改补充:推动民族复兴大业的并非只有革命与改良,其中还应有列强不断侵略,民族危机不断被激化的因素,这些因素互相作用,从不同层面、不同程度推进了中国的民族复兴大业。(论述略)示例2:不赞同材料中的观点。像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这样的“革命”,更多的是破坏,甚至是反现代化的,从长远看,对民族复兴大业是不利的。(论述略)2.(2016•湖南省湘西自治州2016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关系:生产力的进步推动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4分)分析:农业社会生产力低下,社会主要是由封建地主和农民阶级组成,社会生产较为单一,进入工业社会后,生产力有了明显的进步。社会阶层发生了分化,这在欧洲主要表现在英国的圈地运动和工业革命,它使一部分农民阶级转变为工人和中小生产者以及资产阶级,由于新兴阶级力量的壮大,资产阶级革命在欧洲爆发,新的社会组织结构(资木主义社会)逐渐形成。伴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工人阶级的整体认知水平也在不断提升,生成组织规模迅速扩大,跨国生成已经非常普遍,全球性生产与合作日益加强。(8分)3.(2016·甘肃省2016年第一次高考诊断考试·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趋势内涵原因外部:资本主义先进生产方式和思想文化的传入;内部: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制度和思想文化。相关事件洋务运动、中国资本主义产生、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权重分经济上的机器化大生产,政治上的民主化,思想启蒙。现代化1.对内涵把握准确、全面。(4分)2.对原因的分析不偏离主题。(4分)3.围绕核心列举事件。(4分)4.根据考生所答要点的情况,分层次给分。社会矛盾激化,引发政府与民众及其他社会力量之间的暴力冲突。中国成为半殖民地,成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国际地位和影响力降低。传统经济遭到破坏,自然经济解体;贫穷落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本国封建统治的压迫。革命化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战争及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解体,民族工业短暂发外国资本主义获取特权、丧权辱国的外交。边缘化外国列强勒索赔款、倾销商品,输出资本;国内封建势力、官僚资本的压制。衰败化7撰写:黄凌时间:2017010展。4.(2016·广东佛山二模·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示例1:俄罗斯与西方之间并非冲突较轻,而是有较大冲突。(2分)原苏联的解体,既是自身历史发展的结果,但也与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有很大关系,俄罗斯对此心存不满;苏联解体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进行遏制,北约东扩,吸收原苏联加盟共和国加入北约,引起俄罗斯不满;俄罗斯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以此为武器,和西方展开斗争。(8分)俄罗斯和西方国家虽同属世界重要力量,有合作的现实要求,但因为存在利益冲突,因此并非冲突较轻而是有较大冲突.(2分)示例2:中国与俄罗斯相互合作,推动双方经济发展与促进世界、地区和平。(2分)中国与俄罗斯同属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国际事务中相互合作,共同推动一些重大国际事务的解决;两国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共同推动地区和平和反对恐怖主义;中俄两国在能源领域有巨大的合作空间。(8分)作为世界上的两个重要大国,中俄两国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有利于世界和平与稳定,也有利于两国的共同发展。(2分)5.(2016·山东济宁二模·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评分说明:作者观点的论证新观点的论证①对社会结构三要素之间的关系阐述明①观点明确,理由充分。确,逻辑严密。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治、例:社会结构中经济、政治、意识形态文化),政治、文化对经济基础具结构互相耦合,整体互动。有反作用。②准确、充分运用中国近代史相关史实。②能够准确、充分运用世界近现代一等例: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史史实。(12~8增强,宣扬暴力革命、民主共和的革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分)思想广泛传播,„„;以三民主义为思增强,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封建想指导,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民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念深入人心;中华民国建立为民族工业但由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不够充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政府颁布一系列分,导致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奖励实业的法令,推动了民族工业发展,性、妥协性,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8撰写:黄凌时间:2017010为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奠定基础。命的果实,未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二等(7-4分)①对社会结构三要素之间的关系有一定认识。例如:经济与政治结构的变动互相影响。②能够运用中国近代史史实。①观点明确,理由较充分。②能够运用中国近现代史史实予以说明,逻辑关系较清楚。三等(3-0分)①对社会结构三要素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或没有认识,逻辑关系不清。②运用中国近代史史实不够准确或不能够运用史实。①观点不明确,缺少论证。②论证史实不够准确,与所述观点逻辑关系不清。6.(2017·山西太原二模·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论题:自由市场与西方兴衰密切相关。(2分)探讨:自由市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