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简述秦朝暴政的表现;结合《秦末农民战争形式图》,概述陈胜、吴广起义的概况(包括原因,时间,地点,领导者,大致过程,结果)。2.分析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原因与影响,认识秦的暴政与秦末农民起义的因果关系,理解陈胜、吴广的首创精神。3.了解楚汉之争,通过前后对比,认识刘邦项羽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4.理解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与楚汉之争中刘邦胜、项羽败的原因,认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统治者要实行仁政”的道理。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难点:秦的暴政是秦末农民大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三、教学策略史料教学法;自主学习与小组交流相结合;讲授法。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查找有关“秦朝灭亡”的相关史料、秦的暴政的文字资料。学生准备:通过查找资料或上网的形式,收集陈胜、吴广的相关知识。排练课本剧“陈胜的‘鸿鹄之志’”。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他的建立者秦王嬴政有这样一种想法:(PPT展示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历史的发展与秦始皇的初衷是否一致?生:没有。师:为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梦回大秦帝国,一探其究竟,请同学们看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板书课题)【讲授新课】师:秦朝末年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最终使秦始皇的愿望落了空。那么同学们是否有这样的疑问:(前面我们学习的夏商周,每个朝代都历经几百年)如此强大的秦王朝,为什么招致百姓如此激烈的反抗呢?让我们继续看大屏幕:柳宗元说:“秦亡于政,而非亡于制。”世人皆曰:“秦亡于暴政,正所谓秦王无道,天下俱反。”设计意图:用PPT展示上述两则史料,并且把“秦亡于政中的‘政’和“秦亡于暴政,正所谓秦王无道,天下俱反中的‘暴政和无道’”用不同的颜色标注出来,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同时也为更好的引出对秦的暴政的学习。师:通过以上史料我们可以看出“秦的暴政”导致了秦的灭亡,那么秦的暴政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一目(课本47页—48页),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交流标注出这个问题。学生看书,小组交流讨论。师:请同学们抬头看大屏幕,根据刚才的学习,看一下这几则材料分别体现了秦暴政的哪些方面?PPT依次展示以下几则材料。材料一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三种。这些赋税加在一起,要占到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从而导致了“男子力耕不足饷粮,女子纺绩不足衣服”。材料二秦朝法律规定,男子17岁就需要到官府登记户籍,从此开始服徭役,直到60岁才能免除。据估计,当时全国人口有2000万,秦始皇北筑长城征调三十万,南戍五岭又五十余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又七十余万,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材料三秦朝的刑法残酷到令人发指的程度,人们动不动就要受处罚,而且一人有罪,家族邻居都要受牵连,每年被处以各类刑法的人多达100多万。当时在秦国的市场,有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有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材料四秦二世下令将秦始皇无子嫔妃全部陪葬;把修骊山陵墓的工匠全部活埋;诛杀兄弟、姊妹22人;杀蒙恬等大臣不计其数;不断增加赋税和徭役。生:依次回答出答案──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残酷的刑法、秦二世更加残暴。师:面对如此残暴的统治,当时的人民苦不堪言,有史料记载:(PPT展示以下内容)天下苦秦久已。——《史记·陈涉世家》丁男被甲,丁女传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汉书·严安传》(意思就是:男子身穿铠甲忙于打仗,女子承担着沉重的赋税劳役,百姓困苦、无法维持生计,走投无路,往往自杀于路边的大树,相隔不远就可以见到一自杀者。)师:假如你生活在当时的社会中,面对如此“状况”你会怎么做?设计意图:这里可以多找几个同学回答自己的想法,只要学生回答的合情合理,就应给予一定的鼓励。肯定有学生会说“起义,或推翻秦朝”之类的,这时老师应顺着学生的观点继续向下说。师:这仅仅是一个人的想法吗?当然不是,秦的暴政,激起了秦末农民的强烈不满。他们在等待时机……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二目“陈胜、吴广起义”。用PPT展示这次起义的原因、时间、地点、主要领导人、大致的过程、结果及影响这些主要字眼。并用PPT展示出相关问题,并配大泽乡起义图片。学自主学习,同时在课本上标注相关问题。(此时教师可适当地巡视学生学习情况,并对个别学生做适当的指导。)师:哪位同学愿意起来展示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设计意图:这里可以多找几个小组的同学起来展示,并及时地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在学生说的答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简要概括出起义的原因──戍边遇雨误期要被处斩;同时给学生补充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影响──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在我国历史上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为后来农民反抗暴政树立了榜样。之后,根据陈胜、吴广起义这部分内容的学习,给学生简单归纳一个“范例”,即告诉学生学习农民起义或是一次战争时可以从原因、时间、地点、领导者或双方、过程、结果及分析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影响这几个方面进行,为后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条件。师:陈胜、吴广率先领导了秦末农民大起义,那么同学们,你对陈胜、吴广了解多少?陈胜,字涉,所以又叫陈涉。农民出身,少年的时候曾经在富人家里做佣工,有一天,他对一起耕田的伙伴说:“以后如果谁富贵了,可别忘了一起吃苦受累的兄弟哟!”大家都觉得好笑:“咱们给别人种田,哪来的富贵?”陈胜不免有点感慨,叹息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麻雀怎么知道大雁、天鹅的志向呢。后来他也用行动证明了他所说的话。师: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PPT展示:如果陈胜、吴广在前往渔阳戍边的途中,没有遇雨,秦末农民起义还会爆发吗?为什么?生:小组交流讨论,展示小组的交流成果。师:历史是真实的,秦末农民大起义实实在在地发生了。因为秦的暴政,秦末百姓民不聊生,苦不堪言,“苦秦久已”,只有推翻秦的统治才是唯一的希望与出路。而“遇雨误期”只是一个“偶然”,为他们起义提供了一个“机会”而已。所以说秦末农民大起义的爆发是必然的。通过这个问题我们也可以看到,秦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就是──秦的暴政,而“遇雨误期”则是直接原因。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在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有更多的“陈胜、吴广”站了起来,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项羽和刘邦率领的起义军。他们把秦末农民大起义推向了高潮。PPT展示:项羽、刘邦起义这一标题,并提出以下问题。1.哪次战役消灭了秦军的主力?领导者是谁?这次战役有什么特点?2.谁最终灭掉了秦朝?3.秦朝什么时间灭亡?生:带着这几个问题去阅读课本49页中间自然段并作答。设计意图: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教材,明确知识点。通过学生自学教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体现自主学习的新课改理念。师:强大的秦朝仅持续了15年的时间就灭亡了。秦朝灭亡之后,项羽和刘邦这两大“功臣”由谁来“统治天下”呢?为此两人又进行了四年的帝位争夺战,历史上称为“楚汉之争”,请同学们带着下面的问题自主学习这一部分。1.楚汉之争的目的是什么?2.楚汉之争的结果如何?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有哪些?生:根据提示自主学习,并在课本上简单标注上面两个问题的答案。最后由几个学生展示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设计意图: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教材,明确知识点。通过学生自学教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体现自主学习的新课改理念。师:既然说楚汉之争的目的是为了争夺帝位,那这时候的“战争”还属于农民起义吗?师:对,楚汉之争不再属于农民起义了,而是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斗。【情感升华,以史为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尤其是强大的秦朝因暴政而亡,楚汉之争项羽败刘邦胜这两件事,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发?教师要适当地引导学生,归纳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统治者要实行仁政。”【课堂小结】师:以上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哪位同学能简单地把本课的主体知识说一下。展示本节课的思维导图,让学生根据思维导图快速记忆本课所学知识。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本节的主要内容,以锻炼学生的概括与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