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公开课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公开课教案【篇一:高一历史公开课教案】《走向整体的世界》说课稿四川省达县第三中学唐海川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看到画面上这些我们身边熟悉的事物,引出了今天我给大家说的题目是《走向整体的世界》;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1)、专题地位:结题之作本课处于第五专题第4课,与前面的3课在教学内容上层层递进,讲述世界市场由开始出现——得到拓展——初步形成——最终形成,为本专题结题之作。(2)、必修地位:联系密切;对世界:英、法、德、美代议制确立与完善(必修1);为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奠基(必修2);对中国:列强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必修1);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必修2);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必修2);2、教学目标根据本课的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成就;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从文本中提取信息以及辩证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以中国的百年世博梦导入,整合教材,通过一次旅程设计,创设情境,向学生展示材料、图片,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提高综合分析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意识;认识到科技创新和开放、独立地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3、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制定,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成就原因:新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落实。突破:情境教学,注重体验,创设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2)、难点——了解垄断组织的出现;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原因:比较抽象,难度大,综合性强。突破:创设情境,设置问题,主体参与,由浅入深引导学生思考。二、教学方法(1)学情分析:①、学生优势:高一学生比较单纯、听话,有一定的好奇心。②、学生劣势:基础薄弱,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尤其对抽象知识理解有一定难度。基于学生的特点,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2)教法分析:①、情境教学法:创设情景,注重体验,激发学生的兴趣。②、问题探究法:材料铺垫,问题设计,由浅入深,引导探究。三、学法指导1、主动参与:设计了一个旅程,让学生身临其境,主动参与,感悟历史;2、自主探究: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书本和材料;3、合作探究:学生分小组思考、讨论、表达等多种方式参与学习。四、教学流程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和难点,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我把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导入新课、整体感知、情境体验、升华提升、课堂小结五个环节;具体设计如下:1、导入新课(3分钟)★①措施:以百年世博梦导入;播放上海世博会片段;★②设计意图:热点导入,激发兴趣;穿越时空,使历史和现实有机结合。2、整体感知(4分钟)★①措施:设计表格;★②设计意图:本节课头绪繁琐,不利于学生掌握。故整合教材,化繁为简,将知识清晰地整合成三部分。3、情境体验(25分钟)情景:1904年,孙中山参观了美国举办的世博会。这是他第一次参观世博会。角色:师担任导游,生扮演孙先生及随行人员,合作完成世博之旅。道具:世博会宣传册(课本)导游开篇词:1904年,美国基本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这次世博会,向世界各国展示了当时科技、产业和文化上的最新成果。★设计意图:本课内容抽象,不易理解,所以化抽象为形象,设计了一次世博会旅程,贯穿始终。情境(1):孙先生的随行人员(指定某组学生扮演)通过宣传册,了解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前提条件。于是大家开始探讨为什么会有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互动讨论中,我们完整地了解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前提条件。★设计意图:掌握比较方法——进行能力迁移,落实基础。情境(2):这次世博会规模庞大。根据指示牌,要参观的主题展馆很多,时间有限,我们决定先参观展示最新成果的展馆。参观前,导游(我)给参观者们(孙先生和随行人员)布置了任务,要求他们参观完后,能够说出看到的最新工业成果。★设计意图:比较分析,提升难度,获得新知,强化重点。情境(3):当游览到冶金馆时,孙先生立刻被眼前工人模拟开采石油的场景给吸引住了,这是美孚石油公司在做宣传。我简单给他们介绍了这个公司的发展历程,孙中山和随行人员就以下问题展开了讨论。①、美孚石油公司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②、这种类型的公司是如何产生的?③、这种公司的实质是?★设计意图:设置情境,问题递进,合作探究,突破难点。情境(4):来到生活馆入口处,我们被一张世界贸易图吸引了。进入场馆,发现这里人头攒动。作为世博会的购物中心,这里既有世界各地的带有异域风情的用品出售,又有来自各个民族的商人和顾客。世博会期间,每天来游览的参观者约10万人,或乘船、或坐马车、或搭货车,络绎不绝。孙先生不禁感慨:“此会为新球(新航路)开辟以来的一大会”。在感慨之余,我们互动探讨了3个问题。★设计意图:问题设计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突破难点。情境(5):最后我们购票进入了中国馆。美国世博会上的中国馆是满族王公住宅的复制品,里面最引人瞩目的是一尊刻有中华圣母像的桌屏。“中华圣母”身着慈禧太后服饰,保留圣母玛利亚的面貌,圣母左手抱着身着中国服饰的耶稣。旁边的游客对这幅塑像展开了讨论,最后还是孙先生的随行人员给他们做了解答。情境(6):游览结束了。但世博会就像面镜子,照出了近代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差距,中国的展品仍然是丝绸、旗袍、茶叶等,这些农耕时代的产品与工业时代的科技成果是那样的格格不入。这让我和孙先生一行心事重重,感慨什么时候中国也能办一场展示中国新成果的世博会。我们还交流了各自的参观感受,达成以下共识。共识①:应该辩证看待世界一体化进程共识②:对中国发展的启示4、升华提升(5分钟)历经百年,中国共产党已经完成了孙中山的遗愿,实现了民族独立,国家日益富强。并且中国于2010年成功举办了世博会。中国在世博会上的展品不再是四大发明、丝绸、茶叶等昔日成就,而是大量展出了长征系列火箭等航天技术、电子技术、太阳能,并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中国已经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大步跨入了工业社会。★设计意图:学史明智。了解昨天,就有可能看清明天要走的路,要独立、开放的进行现代化建设。辩证思维。学生对全球化下中国的发展进行多角度思考。探究与辩难:你怎样看待全球化下中国的发展?5、课堂小结(2分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早期殖民扩张和掠夺→世界市场得到拓展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设计意图:学生整体感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五、教学反思我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有一定的立意,想要努力渗透独立、开放、可持续发展经济的理念。但同时,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反思和改进:1、本课内容非常庞杂,我努力整合教材,化繁为简,想做到深入浅出,但驾驭起来还是比较吃力。2、本课内容抽象,所以我想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主体参与体验,但具体操作过程中仍然难以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我的努力方向是希望一节课不仅是传授知识,更能用历史的智慧之光照亮学生的未来行程。【篇二:高中历史公开课教案】第二单元第六课——从传统到现代陈集中学:吴娟教学目标1.了解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对中国艺术的发展产生的影响;2.了解中国美术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所经历的主要过程以及中国艺术家突破传统、追求创新的主要思路与观念;3.了解西方现代派的一些代表作品和观念。教学重点与难点1.在现代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中国艺术是如何突破传统,走向创新的;2.美术“现代化”的方式和原因。教具与学具教具:课件多媒体教学工具。学具:笔记本、笔。教学过程第1课时——中国美术的现代化一、导入教学:教师提问:如果让同学们创作一幅关于现代生活的绘画作品,你会表现什么内容。为什么要表现这些内容?学生思考。请一些同学起来回答。教师总结:因为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带来了很多新的事物,而我们的美术创作必然会反映这些新的事物。接着教师点明本节课的主题“从传统到现代”。二、新授1、教师提问:中国的美术由于进入了新的时代,内容和形式必然会产生变化,那么①中国美术为什么要走向现代化?②你初步设想一下,中国美术的现代化会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12、学生分小组讨论、思考并回答。3、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简单总结,并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第42~44页。4、教师总结:①导致中国美术现代化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中西文化的交融,二是现代社会的变化。②中国美术的现代化主要体现在内容、主题、形象、形式、技巧等因素中。8.教师展示第42~43页的作品,请同学们分小组根据自己的直观印象分析并完成第42页的“思考与交流”。9.教师在学生完成之后,提问:①你认为中国画的革新体现在什么地方?②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革新?③你觉得现代中国画与中国元、明、清时期的绘画有什么不同。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第42~43页的内容并填写下表(有概括、直观的比较即可)。10.学生阅读、思考并且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上述提问。11.教师总结:指出在现代中国画领域最重要的思想就是“美术革命”,也就是用西方绘画来改良中国画。12.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蒋兆和的作品《流民图》,指出在哪些方面吸收了西方的绘画处理手法,在哪些方面保留了传统的绘画技巧。13.教师总结:吸取西方的绘画观念来改良中国画开阔了中国画家的眼界,使中国绘画在绘画观念和表现技巧方面大大丰富。14.引导学生仔细领会教材第45~46页关于林风眠《白衣女》的个案分析,布置学生课下完成“活动建议二”,要求在下节课之前完成。215.教师总结:我们所讲的上述作品都是属于对中国传统美术形式的变革,那么除此之外,我们可不可以直接引入外国的美术形式表现中国的社会生活呢?16.学生思考并回答。17.教师总结。指出从20世纪以来,有很多艺术家到西方留学,并且将西方传统的绘画形式引入中国。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以及20世纪80年代之后曾经出现过几次高潮。请学生阅读教材第43~44页,并结合教材中的作品来分析一下。注: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可以提出如下问题:①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艺术家们是如何表现社会生活的?(文艺为大众服务、现实主义画风、文艺的表现手法多样化。)②20世纪70年代末之后,美术创作出现了哪些变化?18.学生阅读、分析、回答。19.教师总结。20.教师展示年画《阳春白雪》、《赶火车》以及《丰衣足食图》,请同学们结合教师的分析与教材的内容,分别指出这些作品中的现代性因素是如何体现出来的。21.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并且回答。22.教师总结:年画是中国的一种传统的美术门类,它与传统的习俗有关。但是在现代社会中,年画也出现了很多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绘画的表现内容、主题、形式和技巧上。23.对本课内容进行简要的总结。3【篇三:高中历史教学案例】洋务运动与师生的思考榆中一中郭子森史地组【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内容提要】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范式。不同的情景产生不同的结果,不同的教法产生不同的效果,自主合作探究要始终把教学和学生、教材、现实相联系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案例背景】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范式。如何要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学会知识,又要提高他们的能力,还要培养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等,所以感觉到很难。但最近的一次上课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学过程】高中历史必修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这部分知识历来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在这部分知识里,涉及面很广,特别是涉及到洋务运动的内容,有地主阶级中的两大派洋务派和顽固派,有两大工业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有两大性质的企业封建性官僚企业和具有民族资本主义的性质的企业,有对洋务派学习西方所产生影响的两大评价等等。所以内容很多,而且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是一块比较难处理的部分。为此我在备课的时候创设一些问题情景,比如针对评价洋务运动,组织学生进行一场讨论赛:甲午战争证明洋务运动没有将中国引上富强道路,那么是否意味着洋务运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