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复习资料(大二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近代史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天朝田亩制度》:是1853年下半年太平天国颁布的一个纲领性文件,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文教等各个方面的社会改革方案。它坚定地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根据公有制的原则,把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使用。而它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落后性的矛盾是由农民小生产者的经济地位决定的。2、官督商办:是洋务派举办的民用企业大部分采用的经营方式。所谓“官督”就是官方保护、扶持,并且委派代表对企业进行监督、稽查;所谓“商办”就是商务由商人经理,官不过问,盈亏均由商人承担,与官方无关。它为近代中国新式企业的诞生开辟了一条重要的道路。3、戊戌政变:是指1898年发生在清政府统治集团内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势力向以光绪帝为首的改良派势力发动的一场血腥政变,政变的结果是,持续了百余日的戊戌变法宣告失败,戊戌六君子被杀,康有为、梁启超等逃往国外,光绪帝失去了人身自由,被囚禁于瀛台,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势力重新掌权。4、《东南互保》:面对义和团在北部中国的反帝斗争,为保护自己在华的侵略权益,各帝国主义国家与东南督抚相互勾结。在盛宣怀的联络下,1901年6月,东南各巡抚刘坤一、张之洞等会同各国驻上海领事,制定《东南保护约款》。“东南互保”表现了东南地区当权的洋务派官员与西方列强合作抵制义和团的意向,它维护了列强在长江流域和华南的利益,破坏了东南各省人民反帝斗争的发展。5、“苏报案”:20世纪初期,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引起清政府恐慌,1903年6月,清政府勾结上海租界到宣传《革命军》的苏报馆捕人,章炳邻、邹容先后入狱,是为苏报案。苏报案没能压制革命思想的传播反而进一步扩大了革命思想的影响。6、“三民主义”:孙中山所倡导的中国民主革命纲领。由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构成,简称三民主义,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三民主义的发展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它是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遗产。7、《临时约法》:1912年3月11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名义颁布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法律文件。它以根本法的形式宣布彻底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并按照资产阶级三权分立的原则,规定了中华民国的政治制度。它还根据资产阶级一般的民主自由原则,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规定了人民所享有的权利和义务。《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唯一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宪法性的文献,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8、“二次革命”:即“讨袁之役”。继辛亥革命后爆发的反对袁世凯独裁的武装斗争。1913年,袁世凯派人刺死宋教仁,又大借外债,准备以武力镇压革命势力。孙中山号召讨伐袁世凯,7月,国民党人在江西湖口起兵讨袁,广东、上海、安徽等地先后宣布独立,并组织讨袁军。由于国民党缺乏明确纲领,内部涣散,在袁军大举进攻下,“二次革命”最后失败。9、“府院之争”:“府”指总统府,是以黎元洪为代表的政治集团,“院”即国务院,指以段祺瑞为首的政治集团。1917年,日本与美国都提出要求中国参战,围绕参战问题,日本支持段祺瑞参战,美国支持黎元洪坚决反对,“府”“院”争斗激烈,后黎被段派流氓包围,黎一气之下遂免去段的总理职务。府院之争反映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其实质是日本与美国争夺在中国的霸权。【知识要点】(选择、填空、简答题):1、《南京条约》的两个附件:①《五口通商章程》(1843.7.22签订);②《虎门条约》(1843.10.8签订)。2、《天津条约》内容:①外国公使常驻北京;②增开牛庄、淡水、南京、汉口等十处为通商口岸;③英法等国人员可以自由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通行;④修改税则,减低商船吨税;⑤对英赔款银400万两,对法赔款银200万两。此后,还与英法订立《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主要内容是:鸦片贸易合法化;中国海关由英国人“帮办税务”;海关对进出口货物照时价抽5%的关税;洋货运销内地除按价值抽2.5%的子口税外,免征一切内地税。3、魏源在《海国图志》里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4、湘军的特点和对清朝政局的影响:特点:①兵将的素质和来源:湘军的人员构成原则是“选人士,领山农”;②编制实行“兵为将有”制度;③强调军事训练和思想控制。影响:①暂时挽救了清朝统治的危机。②使清朝军制发生变化。③汉族地方实力派参政揽权趋势的加强。5、太平天国一度在天京完全废除私有财产,居民的财产概归圣库,建立了圣库制度。6、洪仁玕的《资政新篇》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色彩。7、1861年1月,正式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纵览了全部洋务事宜。总理衙门设立后,清政府有了专门的外交机构,步入近代意义上的外交行列。8、辛酉政变(或被称为“祺祥政变”、“北京政变)以后,慈禧太后夺取了清政府的最高统治权力,1862年2月,慈禧太后以同治皇帝的名义发布上谕,公然宣布“借师助剿”,至此,中外势力公开勾结起来,成为导致太平天国最终失败的重要因素。9、江南制造总局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轮船招商局是有军事工业转向民用企业、由官办转向官督商办的第一个企业,也是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都是由李鸿章创办的)10、中国民族的资产阶级有两个来源:①一部分是由那些投资于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及商办企业的官僚、地主、买办和商人转化而来;②另一部分则是由那些采用机器生产的手工工场的手工工场主转变而来。11、中国近代第一批产业工人是通商口岸的码头工人和外国轮船雇佣的中国海员。12、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开办的第一所洋务学堂。13、中国近代留学教育始于容闳的倡议。14、早期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王韬《弢园文录外编》;薛福成《筹洋刍议》;马建忠《适可斋纪言纪行》;郑观应《盛世危言》。15、1879年3月8日,日本出兵占领琉球,以武力将其并入版图,改名为冲绳县。16、1881年2月曾纪泽签订中俄《伊犁条约》和《改订陆路通商章程》,收回被俄侵占的伊犁,并于1884年11月在新疆建立行省,设置州县,任命刘锦棠为新疆巡抚。17、曾国藩创办湘军,开募兵制代替士兵制之先河。18、镇南关失守后,潘鼎新被革职,冯子材受命督办军务,并取得了镇南关大捷。19、1885年6月19日,清政府任命李鸿章正式签订《中法新约》,清政府于当年设置台湾省,任命刘铭传为第一任台湾巡抚。20、《马关条约》内容和影响:内容:①中国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②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③赔偿日本军费二万万两白银,分八次交清;④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个通商口岸,日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⑤允许日本臣民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产品运销内地只按进口货纳税,并准在内地设栈寄存。条约还规定,为保证中国履行条款,日军暂时占领威海卫。影响:《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条约,它给中国带来严重的灾难,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列强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强占了大片领土,破坏了我国的领土完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掀起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21、《中外纪闻》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刊物。22、谭嗣同的《仁学》宣传了资产阶级的民权思想,对封建的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进行了较为深刻的批判。23、严复的《天演论》(《进化论与伦理学》)里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规律同样可以用来解释人类历史的发展。24、1898年1月底,康有为向总理衙门呈送了上清帝第六书,即《应诏统筹全局折》,提出了变法维新的政治纲领。25、“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积极:①通过这个口号,义和团将斗争的锋芒指向帝国主义侵略者,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挽救民族危亡的愿望,同时又广泛争取了爱国官员、地主士绅和清军将士的支持,从而扩大了义和团运动的社会基础。②另一方面,该口号的提出又表明,大多数中国人对帝国主义侵略和清政府的本质还缺乏科学的认识。局限性:①笼统的排外主义;②被清政府利用和控制;③落后的宗教信仰和组织形式。26、八国联军占领天津后,于7月30日成立了“天津临时政府”(又称“督统衙门”),对天津、静海、宁河等广大地区实行军事殖民统治。27、《辛丑条约》内容和影响:内容:①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以关、盐和常关三税作为担保,分39年还清;②在北京设立“使馆区”,各国可以在使馆区内驻扎军队,同时不准许中国人在使馆区内居住;③大沽炮台以及从北京到大沽沿路的炮台“一律削平”;④惩办在义和团运动中和帝国主义作对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各种组织,“违者皆斩”;⑤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以办理今后对各国的交涉。影响:帝国主义列强通过《辛丑条约》大大加强了他们在中国的势力和影响,加强了对清朝政府的军事监督和政治控制,使之继续充当它们侵略中国的工具。28、《江楚三折》实际上规划了清末新政改革的基本框架,对新政的启动和实施起了重要的作用。29、1905年,清政府又设立了学部,在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30、1905年9月发布谕旨,1906年开始,停止各级科举考试,延续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至此废除。31、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从孙中山开始的。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3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章炳麟《客帝匡谬》、《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革命军》;陈天华《猛回头》、《警世钟》。33、拒俄运动中,青年会成员均参加“拒俄义勇队”。拒俄运动失败后,义勇队又改名为军国民教育会,以“养成尚武精神,实行爱国主义”为宗旨。34、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的中心问题和实质:中心问题:①要不要“反满”和以暴力推翻清王朝;(中心)②要不要建立民主共和国;(重点)③要不要平均地权、改革封建土地制度。实质:用什么手段、建立一种什么样的资本主义制度。35、南京临时政府在它成立后发布的第一个文告《临时大总统宣言书》,规定了临时政府的施政方针。36、1913年9月,梁启超、张骞入阁,号称“第一流人才内阁”。袁世凯将民主党、共和党、统一党合并,组织进步党,与国民党对抗。37、1913年7月任命该党议员熊希龄为内阁总理。9月内阁组成,梁启超、张謇入阁,号称“第一流人才内阁”。38、1915年12月,蔡锷在云南起义,举起了反袁护国的旗帜,发动了护国战争,全国各地纷纷响应。38、军阀割据时期北方各主要军阀的首领及支持它们的帝国势力:①皖系:段祺瑞为首,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控制着安徽、陕西、山东、浙江、福建等省,而且掌握着北京政府的实权,势力最大;②直系:冯国璋为首,美、英帝国主义的扶植,拥有江苏、江西、湖北三省之地,势力仅此于皖系;③奉系:张作霖为首,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控制着东北地区,在皖、直两系中间,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论述题】:1、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经济情况。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经济主权进一步丧失,由于开放了更多通商口岸并丧失关税主权,列强的廉价商品在中国大肆倾销。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与此同时,在60年代兴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兴办了一批军事和民用工业,标志着中国工业化和近代化的起步。在外资企业和洋务运动的影响下,中国沿海地区产生了早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影响:①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外国侵略势力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②随着近代工业的出现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诞生,中国无产阶级也逐步发展。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为早期维新思想的出现,戊戌变化运动和辛亥革命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生发展提供了阶级基础。2、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指1861年(咸丰十年底开始)至1894年,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改良运动。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分裂称为“洋务派”与“守旧派”,洋务派主张利用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方式发展新型工业,增强国力,以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对中国迈入现代化也奠定了一定基础。产生原因:①太平天国运动和外国侵略冲击了清王朝的统治;②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维护清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