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四)
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四)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对秦朝灭亡原因的分析,最接近事实的是[]A.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B.四维(指礼义兼耻)不张……故万民离叛C.乃举措暴众而刑用太极故也D.诸侯作难,风起云蒸,卒亡秦族2.尧、舜、禹的传说反映了当时①没有贵贱之分②实行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③原始社会正走向解体④贫富分化加剧[]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②③3.史载,唐太宗时曾有大臣请修复长城,太宗一笑置之,曰:“安事劳民。”对这一史实理解不正确的是[]A.唐初国力强盛,有能力用武力击败少数民族进攻B.唐初北方无边患,长城已失去防御作用C.唐太宗重视发展经济,不愿浪费人力物力D.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使边境少数民族归附唐中央4.隋朝开创科举制,从实质上说是[]A.封建国家选拔官员的需要B.发展教育、文化的需要C.网罗人材,扩大统治基础的需要D.庶族地主掌握政权的需要5.元朝行省制度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其中最突出的是[]A.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B.为我国明清以来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初步基础C.各族人民统一在中央政权管辖下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D.拓展了疆土,使疆域变得空前广大6.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相比较,其本质特征是[]A.封建王朝宣扬国威B.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C.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D.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7.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新思潮最重大的影响是[]A.激励中国人挽救民族危亡B.成为维新运动的思想基础C.开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思想先河D.改变了中国人“夜郎自大”的观念8.法国参与干涉还辽事件的主要目的是[]A.巩固法俄同盟B.争取瓜分中国的主动权C.维护其在华利益D.遏制日本在华势力9.英国在华攫取的下列特权,哪一项不是通过片面最惠国待遇而得到的[]A.英舰任意出入通商口岸B.在通商口岸建教堂C.在通商回岸租地造屋永久居住D.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10.总理衙门答应外国侵略者关于“各口划一管理”的规定,将上海海关的管理体制办法,推广到各通商口岸。这表明[]A.外国开始控制中国海关B.中国海关管理权完全丧失C.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D.外国已经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11.中国近代的保国会与同盟会的相似之处是①具有资产阶级性质②具有反满的民族主义色彩③具有民权民主意识④具有反帝的爱国主义思想[]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②④12.清政府实行“预备立宪”的根本原因是[]A.革命形势的发展B.挽救风雨飘摇的封建统治C.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潮流D.消灭革命党13.与1941年日军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发动大规模“扫荡”的原因无关的是[]A.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迅猛发展B.百团大战使日本对华北的再认识C.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态度日益消极D.企图扭转太平洋战场的不利局面14.在戊戌变法的法令中,致使“举国守旧于谬之人,失其安身立命之业,自是日夜相聚,阴谋与新政为敌”的内容有①撤并政府机构,裁汰冗员②编制国家预算,改革财政③裁汰绿营④废除八股取士,改试策论[]A.①②B.③④C.①④D.①③④15.孙中山先生在其遗嘱中说:“必须唤起民众,联合世界上待我平等之民族,共同奋斗。”在他一生的斗争中,最典型地体现了这一思想的是[]A.三民主义B.新三民主义C.三大政策D.北上宣言16.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最重要的问题是[]A.工作重心的转移B.两个作风不能变C.党的总任务的确定D.基本政策的制定17.下列对抗战时期根据地“三三制”政权的理解,正确的是①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对汉奸和国民党反动派专政的政权②是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政治的集中表现③是中国共产党巩固扩大统一战线,夺取抗战胜利的重大举措④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政权[]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8.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对内政策的基本立场是[]A.搜刮财富,进行特务统治B.实行一党专政,反共反人民C.重视国共合作D.逐步强化保甲制度,控制人民19.解放后,反动分子曾声称:“解放军进得了上海,人民币进不了上海。”还说:“只要控制了‘两白一黑’,就能置上海于死地。”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上海物价暴涨,通货膨胀严重B.上海还未获完全解放C.大资产阶级与中国共产党争夺对市场的控制权D.中国共产党缺乏管理经济的能力和经验20.建国初期国家对私营工商业进行合理调整和后来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共同点是[]A.都属于民主革命范畴B.都属于社会主义革命范畴C.都是为了发展国民经济D.都触及到所有制形式21.下列关于17~18世纪法、俄、普、奥改革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维护了封建统治,阻碍了社会的进步B.促进了各国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C.与同时代发生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一样推动了历史的前进D.基本上奠定了欧洲大陆四个强国争雄的局面22.19世纪末,亚洲觉醒时期其主要的新因素是[]A.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B.封建王公已逐渐资产阶级化C.亚洲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D.亚洲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23.一战后,英国政党政治发生变化的根源是[]A.自由党奉行的原则已失去意义B.战后英国经济状况的变化C.英国殖民统治大大削弱D.工党在工人中的影响扩大24.19世纪末,促使美德日三国经济迅速发展的相同因素是[]A.国内的市场广阔,资源丰富B.巨额战争赔款补充所需资本C.政府开始干预国家经济活动D.积极采用技术革命的新成果25.德黑兰会议召开时,二战的形势是[]A.英德在阿拉曼激战B.苏德在斯大林格勒激战C.意大利已宣布无条件投降D.德军处于盟军东西夹击中26.1943年7月,美英盟军在西西里岛登陆的最主要成果是[]A.占领了意大利的南部地区B.意大利发生改变,墨索里尼政府垮台C.意大利新政府签署了停战协定D.法西斯侵略集团开始瓦解27.一战后,在华盛顿会议上英国参加了四国同盟,以体面形式葬送了英日同盟,其主要原因在于[]A.一战后英国退出亚洲争霸斗争的角逐B.美日争夺成为亚太地区的主要矛盾C.英国在东亚地区争霸的对手发生了变化D.英国势力衰落,在外交上追随美国28.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控制第三世界的主要方式是[]A.利用金融优势,控制国际市场B.扶植各国反动政权,推行全球战略C.支持欧洲复兴,建立集体防御体系D.支持垄断资本,发展跨国公司29.当代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迅速加强的根本原因是[]A.各国经济发展的排斥性B.两极政治格局的解体C.联合国职能的加强D.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30.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共同原因是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问题②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和“新思维”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政策④民族分裂活动的产物[]A.①③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5分)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契丹旧俗,事简职专,官制朴实。……至于太宗,兼制中国(指得幽云十六州后,统治区域扩及中原),官分南北(官制分南面官、北面官),以国制(辽朝固有的制度)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官帐、部族、属国之政;南四治汉人州县、租赋、马军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摘自《辽史·百官志》材料二自契丹侵了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豪英,皆为其用。得中国(指中原)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立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指辽、西夏)所为,皆与中国等。——摘自《继资治通鉴长编》卷150材料三燕蓟之地陷于胡虏且百年而忘南顾之心者,戎狄之法大率简易,盐粬俱贱,科役不烦故也。——摘自余靖:《武溪集·论河北榷盐》回答:①辽实行南北双轨政治制度的原因是什么?评价其历史作用。(6分)②材料三所述燕蓟之民忘“南顾之心”的原因是否全面?为什么?(4分)3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天安门广场悼念周总理的诗一首材料二大快人心事,揪出“四人帮”。政治流氓,文痞,狗头军师张,还有精生白骨,自比则天武后,铁帚扫而光。——郭沫若回答:①材料一、二各反映了什么重大的历史事件?(4分)②材料一中“闻鬼叫”、“豺狼笑”指的是什么?“祭雄杰”是祭谁?“剑出鞘”对准谁?你怎样理解?(4分)③材料二反映了郭沫若先生怎样的心情?仅仅是他个人的感受吗?为什么?(4分)3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为了维持庞大的官僚机构及常备军,为了维持宫廷的奢侈无度的生活,也为了养活大批宫廷贵族,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就成为专制政府的首要任务之一。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必须增加赋税,为了增加工商业的税收,必须培养税源,必须大力发展工商业。因此,路易十四任用柯尔柏为财政总监,推行重商主义政策。——摘自《世界通史》材料二在柯尔柏的倡导下,法国执行重商主义政策。重商主义认为:一个国家金银越多,国家就越富,国力就越强,因此必须努力增加出口,减少进口,促使外国金银流向本国。为此目的,柯尔柏实行了保护关税,对外国工业品和进港船只课以重税,以阻碍商品进口;同时,又努力发展本国工商业,鼓励出口。在这方面他制定了双重方针。一是发展商业,在国内疏通运河,改进道路,清除地方关卡,建立统一的市场;在国外拓展贸易,努力扩展殖民地。二是发展工业,奖励生产,以减少对外国消费品的依赖,从而达到限制金银外流的目的。——摘自《世界史·近代史编》材料三当重商主义政策在法国初见成效后,其他国家也起而仿效,于是引起严重的商业竞争和殖民地争夺,导致18世纪一系列商业战争。政府对商品规格的限定阻碍了技术创新并最终不利于生产发展。而国家为某种目的对某些部门实行优惠政策也破坏了各种经济部门的自然平衡。尽管如此,重商主义在当时仍然促进了法国工商业的发展。——摘自《世界史·近代史编》根据材料,评述法国重商主义政策。(12分)评述内容应包括:原因(2分)、突出特征(3分)、措施(3分)、历史影响(3分)。(文字表述单独计1分)要求:表述应当成文,限200字。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4题15分,第35题13分,第36题13分,共计41分。34.据《明史》,明朝奉行“厚往薄来”政策,对竭诚朝贡者“皆倍偿其价”;(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废亦不赀(赀:计算)。”结合所学知识,比较郑和下西洋与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远航在目的与性质、历史影响方面的差异(9分),分析明清时期我国远洋航海事业与西方相比从先进转为落后的原因。(6分)35.结合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国内外形势,简述当时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形成及特点。(6分)改革开放以来,是如何改革这种体制的?(3分)为什么要改革这一体制?(4分)36.扼要指出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和主要标志(3分),并结合有关史实简要评述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原因(6分)和重大影响(4分)。参考答案提示一、选择题二、材料解析题31.①契丹征服者一时尚不能适应被征服地区先进的封建文明,于是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实行双轨政治制度分别管理。这种承认汉法、设立南面官的做法,实际上是对先进封建文明的肯定和保护,并促进契丹社会向封建制过渡,有利于民族融合。②不全面。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即辽政权放弃落后的生产方式,仿行汉法,逐渐向封建制转化。32.①材料一反映是1976年天安门“四五”运动。材料二反映的是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②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周恩来总理。“四人帮”。中国人民痛恨“四人帮”的倒行逆施,深切怀念敬爱的周总理,为后来彻底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③欢呼粉碎“四人帮”,不是他个人的感受,而是代表知识分子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写照。因为这是中国现代又一次思想解放的前兆。33.评述要点应包括:①为了增加工商业税收,以解决官僚、军费和宫廷贵族奢侈生活的开支。②认为金银是国家富裕的标志;应增加出口
本文标题: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4333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