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717-2008 无公害绿芦笋大棚生产技术规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ICS65.020.20B31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DB33DB33DB33DB33/T717—2008无公害绿芦笋大棚生产技术规程Non-environmentalpollutiongreenasparagusProductiontechnicalregulationforagriculturalgreenhouse2008-11-17发布2008-12-17实施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3/T717—2008I前言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农业厅农作物管理局、富阳市农业局、新昌县农业局、杭州佳惠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新琴、金昌林、董庆富、施渭尧、章钢明、吕文君。DB33/T717—20082无公害绿芦笋大棚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绿芦笋大棚生产技术规程中的术语和定义、产地选择、田间设施、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期。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绿芦笋大棚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所有部份)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5010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绿芦笋未经培土软化而形成的供食用的绿色或紫色嫩茎。3.2母茎由新生嫩茎培育而成的地上茎、枝及拟叶,用于为地下贮存根、鳞芽萌发及嫩茎生长提供养分。3.3幼龄期定植后一年内的芦笋生长期。4产地选择4.1产地环境生产区的生态应符合NY5010的规定。4.2选地要求选择地势平坦、地下水位较低、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力较好的壤土或沙壤DB33/T717—20083土,pH值以6.5~7.8为宜。5田间设施5.1大棚5.1.1棚架采用镀锌薄壁钢管、竹材等为棚架材料。一般为单体拱型棚,棚宽6m或8m;棚中顶高2.2m~2.8m,肩高1.5m~1.8m;棚架拱杆间距55cm~65cm,棚顶和两侧各装1道拉杆;竹棚中间每隔2m~2.5m设一根立柱;棚长以30m-45m为宜。棚架强度达到当地农用大棚的抗风抗雪要求。5.1.2覆膜棚架顶部覆盖多功能大棚薄膜,膜厚0.06mm~0.08mm,膜宽依棚宽而定(一般薄膜宽度为棚宽加1.5m)。棚架四周围厚0.06mm的普通农用聚乙烯薄膜。棚顶部和四周的薄膜用压膜线和卡膜槽固定在棚架上。5.2滴灌系统5.2.1组成滴灌系统由“水源-水泵-总过滤器-地下输水管-田间出地管-水阀-末端过滤器-田间输水管-滴灌管”组成。5.2.2水源采用河、塘、沟、池、井等作为水源,其水质应达到NY5010的要求。5.2.3水泵根据灌溉面积和水源情况,选用合适流量和扬程的水泵(自吸泵、潜水泵等)。若水源高于田块10m以上,不宜使用水泵,可以自流灌溉。5.2.4过滤设备根据水源清洁度和滴灌管的类型,选用适宜的过滤器。内镶式滴灌管采用不少于120目的网式或叠片式过滤器。5.2.5输水管水源至田块的地下输水管一般采用聚乙烯管,管径依输水流量而定。棚内的地面输水管一般采用Φ25mm的黑色聚乙烯管。5.2.6滴灌管一般采用内镶式滴灌管或打孔带式滴灌管,每畦铺设1条~2条。6生产技术6.1品种选择宜选用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品种,如格兰德F1(Grande)、阿特拉斯F1(Atlas)、UC157F1等适宜生产绿芦笋的良种。6.2播种时间DB33/T717—20084春播一般为3月中旬~5月中旬,秋播以8月下旬~9月下旬为宜。6.3用种量大田一般为45g/667m2~60g/667m2。6.4育苗6.4.1营养土配制将未种过芦笋的园土过筛,每立方米土均匀拌入腐熟有机肥10kg~15kg,装入6cm×6cm~10cm×10cm的塑料营养钵并将营养土整实备用,也可将商品基质作为营养土。每667m2大田需备营养钵2000个~2500个。6.4.2播前种子处理6.4.2.1处理与浸种6.4.2.1.1未经包衣处理的种子经清洗后在55℃的温水中浸15min,随后在常温下用50%多菌灵250倍溶液浸种消毒2h后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6.4.2.1.2将种子放于25℃~30℃清水中浸种48h~72h,浸种期间换水2次~3次。6.4.2.2催芽浸种后的种子置于容器中在25℃~30℃条件下保湿催芽,每天漂洗1次~2次,待20%的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6.4.3播种播种前一天将营养钵浇透水,单粒点播,其深度为0.3cm~0.5cm,播后盖细土0.3cm~0.5cm,铺上稻草并浇水湿润,春季播种应盖地膜、搭小拱棚保温保湿。6.4.4苗床管理6.4.4.1播后适当浇水,保持床土湿润。30%幼芽出土后及时揭去稻草和地膜,苗床温度白天20℃~25℃,最高不超过30℃,夜间15℃~18℃为宜,最低不低于13℃。注意通风换气、控温降湿,保持苗床湿润。当幼苗高15cm~20cm时,可采取通风不揭膜的办法,使幼苗适应外界环境。秋播苗在冬季地上部枯萎后及时割去地上部清园过冬。6.4.4.2注意茎枯病和蝼蛄等苗床病虫害防治。6.5壮苗标准6.5.1春播苗标准苗龄60d左右,苗高30㎝以上,有3根~4根地上茎、5条以上肉质根,鳞芽饱满,无病虫害。6.5.2秋播苗标准DB33/T717—20085有4根以上地上茎、5条以上肉质根,鳞芽饱满,无病虫害。6.6整地作畦移栽前10d~15d深翻土壤,每667m2施入腐熟有机肥3000kg~5000kg,复合肥30kg~50kg,饼肥30kg~60kg,整成宽150cm~160cm、高20cm~30cm的栽培畦,6m棚整四畦,8m棚整五畦。6.7移栽6.7.1移栽时间春播的于5月中旬至7月上旬移栽,秋播的于次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移栽。6.7.2种植密度秧苗大小分级、带土移栽、单行种植。行距1.5m~1.6m,株距30cm~35cm,密度1100株~1500株/667m2。从通风和方便管理考虑,中间畦与旁边畦可以不等行距种植。6.8田间管理6.8.1薄膜覆盖与避雨栽培冬季覆膜保温增温一般于12月底拔秆清园施冬肥后1月上旬进行,若为促进春笋提早采收上市,可提前至12月中旬母茎枯黄后清园施肥并于12月20日前覆盖大棚薄膜,但冬季低温期间必须采用多层覆盖保温。留养春季母茎在避雨条件下进行,随后的夏秋季保留顶膜避雨栽培。6.8.2中耕除草培土定植初期覆盖双色地膜,或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中耕时结合培土,同时应避免伤及嫩茎和根系。定植后半年内中耕除草3次~4次,以后视杂草生长情况及时除草。6.8.3温度管理出笋期白天将棚内气温控制在25℃左右(最高不超过30℃),夜间保持12℃以上。如棚内气温达35℃以上,打开大棚两端,掀裙膜通风降温。冬季低温期间采用大棚套中棚和小拱棚保温,如遇到气温低于-2℃时,须在棚内小拱棚上加盖草帘、无纺布等覆盖物,以确保棚内气温不低于5℃。6.8.4水分管理6.8.4.1灌水根据不同生育期进行水份管理,采用滴灌定时定量灌水。6.8.4.2幼龄期移栽后及时浇定根水,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土壤持水量保持在60%左右。DB33/T717—200866.8.4.3出笋期留母茎期间土壤持水量保持在60%~70%;采笋期间土壤持水量保持在70%~80%。6.8.5留养母茎选留的母茎直径1cm以上、无病虫斑、生长健壮,且分布均匀。6.8.5.1春母茎一般于4月上旬留春母茎,二年生每棵盘留2支~3支,三至四年生每棵盘留3支~4支,五年生及以上每棵盘留4支~6支,棵盘大的可适当多留。6.8.5.2秋母茎一般于8月中下旬留秋母茎,每棵盘留茎6支~14支。6.8.6防病保茎母茎生长期间是防治茎枯病的关键,须注意防病保茎,防治方法见7.1.2。6.8.7疏枝打顶与拉网防倒棚内笋株要及时整枝疏枝。母茎长至50cm~80cm高时,要及时打桩并拉好网眼20cm×20cm的尼龙网以固定植株,随着株龄增长和母茎增高网格线逐渐上移。也可在栽培畦的四周打桩、围塑料绳防植株倒伏。母茎长至120cm左右高时,摘除顶芽以控制植株高度。6.8.8追肥6.8.8.1追肥按NY/T496执行。6.8.8.2冬腊肥于12月中下旬冬季清园后,每667m2沟施腐熟有机肥1500kg,加三元复合肥30kg或有机无机复混肥50kg。6.8.8.3夏笋肥于春母茎留养成株后(4月下旬),每667m2沟施腐熟有机肥1500kg,加三元复合肥15kg或有机无机复混肥50kg~100kg。夏笋采收期间,一般在前期间隔20d、后期间隔15d左右施肥一次,每667m2施有机无机复混肥30Kg。6.8.8.4秋发肥宜重施,于8月底至9月上旬每667m2施腐熟栏肥3000kg,加三元复合肥30kg或有机无机复混肥100kg~150kg。在秋母茎留养后,视植株长势,一般早期阶段可间隔15d每667m2施有机无机复混肥20kg~30kg,中后期可间隔7d~10d喷施一次含钾叶面肥。7病虫害防治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病虫无害化防治原则。使用药剂应符合GB4285和GB/T8321(所有部份)的要求。7.1病害防治7.1.1主要病害DB33/T717—20087主要病害有茎枯病、褐斑病、根腐病等。7.1.2防治方法7.1.2.1农业防治清洁田园,做好夏笋采收结束和秋季恢复生长季结束的秋、冬二次清园,及时彻底清除病株残茬;及时盖膜,确保母茎留养在避雨条件下进行;下雨天大棚四围及时清沟排水。7.1.2.2药剂防治7.1.2.2.1清园时针对茎枯病等病害发生情况考虑施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土壤消毒。7.1.2.2.2母茎长至5cm以上时,用40%百可得可湿性粉剂1500倍~3000倍液喷雾2次~3次;母茎放枝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加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及1000万单位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喷茎枝,间隔7d~10d一次,连续喷施2次。7.2虫害防治7.2.1主要虫害主要虫害有夜蛾科害虫、蓟马、蚜虫以及地下害虫等。7.2.2防治方法7.2.2.1物理防治7.2.2.1.1夏季大棚薄膜盖顶、四周防虫网隔离进行避雨、防虫栽培。7.2.2.1.2大棚内悬挂黄板诱杀蚜虫,规格为25cm×40cm的黄板每667m2悬挂30块~40块。7.2.2.1.3安装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夜蛾科害虫,每2000m2~3000m2安装一盏。7.2.2.1.4悬挂斜纹夜蛾诱捕器和甜菜夜蛾诱捕器,每667m2分别悬挂1个~2个。7.2.2.2药剂防治夜蛾科害虫可选用0.5%印楝素乳油1500倍液或5%美除乳油1000倍液或15%安打悬浮剂4000倍液或5%抑太保乳油1500倍液;蚜虫、蓟马可选用2.5%菜喜悬乳剂1000倍液或0.5%印楝素乳油1500倍液或3%啶虫脒乳油15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杀。8采收期春笋采收期为1月中下旬~4月上旬,夏笋采收期为5月上旬~8月中旬,秋笋采收期为9月中旬~11月中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