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教育学考试大纲大题(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学考试大纲大题(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相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日益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2、教育改革和发展呈现哪些新特点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3、政治经济制度如何制约教育的?(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4、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5、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制约作用表现方面):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6、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1、科学技术能改变受教育者观念。2、科学技术能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3、科学技术能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7、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2、教育能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8、学校文化的特性(1)学习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3)学习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4)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校园文化有特质文化,组织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者统一是校风。9、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10、学校教育对个体(身心)发展的特殊功能(1)学校教育能够按.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对个体的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11、环境对个体的影响表现在哪几方面?(1)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2)环境对个体的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12、该教育目的反映出的基本精神(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我们要求培养的是.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13、什么是素质教育(基本理念表现在哪方面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理解)(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根不是只注重少数人发展;(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的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14、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6种(教师职业特点)答: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管理者角色;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15、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a、教师学科专业素养:这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有别于其他专业人员学习同样学科的要求。(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3)了解该学科的发展脉络;(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b、教师教育专业素养:(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16、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优良的个性品质:热情慷慨、善于交际、乐于助人、有责任心、仁慈友善、合群合作、公平乐观、耐心周到、有幽默感等不良的个性品质:孤僻冷漠,木讷呆滞、悲观生气、主观偏心、过分挑剔、嘲讽学生、无耐心、对学生有敌意、训斥学生等17、教科书作用:(1)、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材料;(2)、教科书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熟练的掌握教科书的内容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3)、根据教学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4)、根据本学科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8、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原则(1)按照学科特点,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3)适应性、适合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4)符合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5)兼顾学科内容的联系和衔接。19、教学的意义(教学的作用)是什么?(1)教学是.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主要手段;(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要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20、教学的一般任务(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21、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有哪些?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22、选择与应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教学实践如何正确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1、教学目的和任务要求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3、学生特点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23、如何上好一堂课(一节课上好的标准)1、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教师要明白这堂课应使学生掌握些什么知识和技能,要养成什么行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样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等;2、内容正确。教师传授的知识必须是科学的,符合逻辑的;3、方法得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4、表达清晰、组织严密;5、气氛热烈。24、班级授课的主要优缺点优点: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缺点:1、理论与实际脱节;2、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24、德育的意义(1)德育是.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25、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什么(1)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2)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3)针对少数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26、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27、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1)导向性原则(2)疏导原则(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4)德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28、班级管理的功能:(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3)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能力,学会自治自理。29、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由于受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建议:(1)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2)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3)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4)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30、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31、班集体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1)明确的共同目标;(2)一定的组织结构;(3)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4)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32、班级集体的教育作用:(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往与适应能力;(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33、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过程(班主任如何组建、形成和培养一个班集体):(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34、课程实施的过程结构:第一,安排课程表,明确各门课程的开设顺序和课时分配;第二,确定并分析教学任务;第三,研究学生的学习活动和个性特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第四,选择并确定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任务相适应的教学模式;第五,对具体的教学单元和课的类型和结构进行规划;第六,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第七,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35、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的深刻影响:(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36、学生和教师的关系答: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一、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1、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2、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3、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二、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1、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2、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三、师生关系在.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1、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人-人关系2、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上的、人格上的影响。37、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或说基本规律)(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a、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b、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二者统一在同一教学活动中。具体而言:a、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b、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c、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4)教师主导作用于学生能动性结合a、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b、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c、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38、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实施德育的方法和策略:(1)了解学生当前道德判断发展水平;(2)运用道德难题引起学生的意见分歧和认知失衡;(3)向学生揭示比他们高一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4)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自动接受比自己原有的道德推理方式更合理的推理方式;(5)鼓励学生把自己的道德判断付诸实施。39、德育认知模式中“道德两难”问题的教育意义P164首先,道德两难问题可用于促进儿童的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其次,道德两难问题可用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敏感性,使他们自觉意识到自己的道德规范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存在的矛盾和冲突;第三,道德两难问题可用于提高学生在道德问题上的行动选择能力;第四,道德两难问题可用于深化学生对各种道德规范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40、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a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马卡连柯b目标管理是一种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的。c民主管理: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的一种管理方式。41、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内容与方法:内容:(1)了解学生个人;(2)了解学生的群体关系;(3)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方法:(1)通过阅读学生的有关材料来了解学生;(2)通过对学生本人或知情者的调查访问从各个侧面间接了解学生;(3)在自然
本文标题:教育学考试大纲大题(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557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