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课后强化演练一、单项选择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2002年10月28日通过,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据此完成1~2题。1.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环境评价的范围包括()①区域开发②政府规划③重大工程建设④防止不利于环境的事件发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防止不利于环境的事件发生属于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目的,不是其评价的范围。答案:A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建立,体现了环境管理中的()A.预防为主的政策B.“三统一”政策C.“三同步”政策D.强化环境管理政策解析: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对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人类活动事先作出预测和评估,论证工程建设项目能否立项建设,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政策。答案:A以“让湖泊休养生息,全球挑战与中国创新”为主题的第13届世界湖泊大会于2009年11月在武汉召开。武汉市以世界湖泊大会为契机,制订全市各个湖泊的详细整治方案,限期整治,全面提升湖泊水质环境。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3.武汉对湖泊“限期整治”属于()①区域的限期治理②流域的限期治理③行业的限期治理④点源的限期治理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武汉是一个区域,湖泊是流域,所以应属于区域或流域的限期治理。答案:A4.限期治理的项目主要针对的污染问题有()①社会公众反应强烈的污染问题②资金和技术许可的污染问题③大气污染问题④水污染问题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解析:限期治理项目主要针对社会公众反应强烈的污染问题,同时也要考虑限期治理的资金和技术的可能性。答案:C国家环保总局环监局与美国环保协会联合提出:大气污染罚款上限可设定12万元/日人民币,水污染不低于2600元/日人民币。据此完成5~6题。5.这两条规定依据的环境管理政策是()A.预防为主B.谁污染谁治理C.强化环境管理D.环境保护解析:对污染企业罚款依据的是“排污收费制度”,贯彻的是“谁污染谁治理”的环境管理政策。答案:B6.对造成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企业罚款,是因为这些企业利用了()A.水资源B.大气资源C.土壤资源D.环境容量资源解析:污染物排放到环境中,是对环境容量资源的利用,必须征收一定的费用。答案:D2009年2月20日,江苏省盐城市区部分区域自来水出现异味,经检测为挥发酚类物质超标。事件发生后,当地政府表示:“将组织对所有可能影响饮用水安全的化工企业进行全面排查整治,实行最严厉的措施,确保饮用水源安全。”据此完成7~8题。7.在对污染企业惩罚的措施中,“罚款”依据的环境管理制度是()A.“三同时”制度B.排污收费制度C.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D.污染限期治理制度解析:“罚款”是对污染企业浪费环境资源的一种惩罚措施,依据的是排污收费制度。答案:B8.事件发生后,盐城政府贯彻的环境管理政策是()①预防为主,防治结合②谁污染,谁治理③强化环境管理④考核决策者的政绩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排查”是“防”,“实行最严厉的措施”贯彻的是“强化环境管理”政策。答案:C2009年广州市、区两级环保部门共检查企业29274家次,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3667宗,行政处罚案件2242宗,罚款总额达7056.48万元,“双停”及关闭企业(项目)1700家(个),责令限期整改1286家,申请强制执行501宗。据此完成9~10题。9.广州市环保部门对污染企业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直接体现了()A.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B.增加决策者的政绩C.维护辖区群众生活环境的质量D.落实对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的行政管理制度解析:广州市环保部门对污染企业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直接体现了政府落实对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的行为。答案:D10.“责令限期整改”依据的制度是()A.三同时B.污染限期治理C.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D.排污收费解析:“限期整改”是对排污企业的一种强制措施,依据是污染限期治理制度。答案:B二、综合题11.某城市在规划城市时,拟建设钢铁厂、造纸厂、啤酒厂和服装厂,由于条件所限,每个厂只能在图中A、B、C、D、E各地点选择,请完成下列问题。(1)这四个工厂中对环境质量要求比较高的是________,对劳动力数量要求比较多的是________。(2)请将它们布局到合适的位置:钢铁厂:________、造纸厂:________、啤酒厂:________、服装厂:________。(3)需要建设污水处理厂的是________,需要建设废气处理厂的是________。在建设这些环保设施时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________、同时________、同时________。(4)图中的有污染的工厂必须交纳________费,依据是“________”政策。答案:(1)啤酒厂服装厂(2)CABE(3)造纸厂钢铁厂设计施工投产(4)排污谁污染谁治理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国不断加强对工业污染治理的投资力度,政府通过政策引导企业减少污染排放,避免“先污染后治理”。材料二:中国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来源构成表。年份投资总额(亿元)国家预算内资金(%)企业自筹资金(%)其他来源(%)2002188.3722.284.2573.472003221.798.4564.0027.552004308.114.5073.8121.692005458.191.7078.9319.37(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6》数据计算)(1)分析表中数据,指出我国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来源的变化趋势。(2)通过表中数据分析我国污染治理责任的变化,这一变化体现了我国哪一个环境管理政策?(3)企业应如何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答案:(1)国家预算内资金比重下降,企业自筹资金所占比重大幅上升,其他来源资金比重下降。(2)政府承担的责任减小,企业承担的责任增大,体现了“谁污染,谁治理”的政策。(3)清洁生产或发展循环经济;对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利用清洁能源,加大技术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