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5.020.20B22备案号:58105-2018DB32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T3369—2018“西瓜-秋茭白-夏茭白-慈菇”水旱轮作设施栽培技术规程Technicalregulationfor“watermelon-autumnwaterbambooshoot–summerwaterbambooshoot-arrowhead”protectedrotationcultivating2018-2-10发布2018-3-10实施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2/T3369—2018I前 言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结构和编制》编写。本标准由江苏省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爱民、张永吉、张瑛、张永泰、惠飞虎、周如美、祁建波、肖洒。DB32/T3369—20181“西瓜-秋茭白-夏茭白-慈菇”水旱轮作设施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西瓜-秋茭白-夏茭白-慈姑”水旱轮作设施高效种植模式的茬口安排、栽培技术规程。本标准适用于“西瓜-秋茭白-夏茭白-慈姑”水旱轮作模式。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835茭白NY/T1834茭白等级规格NY5294无公害食品设施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5109无公害食品西甜瓜NY5110无公害食品西瓜产地环境条件3产地环境要求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择交通便利、地势平坦、排灌便利,应符合NY5010和NY5294的规定。4肥料、农药使用的原则和要求肥料使用的原则和要求按NY/T496的标准执行。农药使用的原则和要求按GB/T8321的标准执行。5茬口安排及品种选择5.1茬口安排5.1.1西瓜茬口西瓜于2月上中旬育苗,30天左右定植,5月至6月下旬共收获2-3茬瓜。5.1.2茭白茬口DB32/T3369—20182秋种两熟茭于4月育苗,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不迟于8月15日)分株定植,9月中下旬至10月中下旬采收秋茭,12月至清明覆膜,夏茭可提早至4月上旬成熟。5.1.3慈姑茬口慈姑于4月中下旬育苗,6月初移栽,10至3月份采收。5.2品种选择5.2.1西瓜品种选择江苏地区种植早春西瓜以中果型西瓜早佳(84-24)、京欣1号、京欣2号等为主,可以搭配早春红玉、小兰、特小凤等小果型西瓜。5.2.2茭白品种选择选择在低温条件下孕茭良好的低温早熟双季茭品种,主要品种有小蜡台、浙茭2号、浙茭3号、黄岩茭等。5.2.3慈姑品种选择品种选用高产良种宝应紫圆、肉慈姑、日本慈姑等。6栽培技术6.1西瓜栽培技术6.1.1培育壮苗6.1.1.1种子处理种子在多菌灵800倍液55℃温水中浸泡15min进行种子消毒,洗净,再用常温水浸种8h~10h,用湿布包好置于30℃~32℃恒温箱内催芽,有50%~60%种子露白时播种。6.1.1.2穴盘播种育苗基质采用商品基质或用水田土加有机质如饼肥等,堆沤腐熟。每穴1粒,盖土1cm左右,播后覆盖小拱棚,紧扣大棚。6.1.1.3嫁接采用顶插接、劈接或靠接的方法进行嫁接。6.1.1.4嫁接后管理嫁接后3d~5d遮光,温度保持在白天为25℃~30℃,夜间18℃~20℃,空气湿度≥95%,5d后逐渐增加光照,7d~10d接穗长出新叶后正常幼苗管理。靠接法成活后要切断接穗根系。6.1.1.5苗期管理DB32/T3369—20183多层覆盖保温,出苗后注意通风降湿、及时摘“帽”和进行病虫害防治,适当控水。浇水应选择晴天中午浇温水。当苗龄30d~35d三叶一心时,可准备移栽,移栽前一周进行炼苗。6.1.2大田管理6.1.2.1温湿度管理定植后前期以密闭大棚保温保湿,幼苗基本成活并开始生长时,通风降湿。日后随温度上升逐步加大通风量,5月份,晴天白天可完全摇开侧膜。6.1.2.2肥水管理“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栽后10d左右结合浇水用0.3%的尿素提苗,营养生长期无须再追肥。开花坐果期适当控制浇水,果实膨大期保持水分充足满足果实膨大需要,每次亩用10kg硫酸钾复合肥结合灌水施入,10d一次;果实膨大后期停止浇水。6.1.2.3病虫害防治病虫害具体防治方法及生产中禁用农药按NY/T5111执行。6.1.3适时采收产品质量应符合NY5109的要求。早春设施西瓜一般头茬瓜在授粉后30d左右成熟采收,第2~3茬瓜在授粉后20d左右即可用剪刀采收,保留5cm~10cm长坐果蔓。6.2茭白栽培技术6.2.1育苗为减少秋茭产量增加夏茭产量,采取春季苗床培育大苗。4月下旬从留种田挖出种苗丛,分成带3~4根分蘖苗的小墩,随分,随栽,株行距30cm~40cm×20cm,1hm2大田准备苗床约900m2。6.2.2定植7月下旬移栽,按宽窄行进行定植,宽行60cm~70cm,窄行40cm~50cm,株距25cm,每亩定植4000穴左右,每穴3株茭苗,割叶栽植,留苗高45cm~50cm。6.2.3田间管理6.2.3.1水层管理茭白移栽时,应7cm~10cm深水保苗;成活后,降低水深至1cm~2cm。孕茭期水深10cm左右。越冬期间,应保持田间1cm~2cm水深,防止苗冬芽冻伤。6.2.3.2追肥定植后20d左右,当植株活棵起身时施“起身肥”,亩用尿素8kg;栽植后1个月再追施1次“分蘖肥”,亩施尿素10kg~15kg;9月底追施1次“孕茭肥”,每亩施尿素15kg;在采茭盛期再补施“过冬肥”,一般亩施进口复合肥10kg~15kg。夏茭出苗后,施碳酸氢铵80kg/亩,过磷酸钙100kg/亩;第2次在定苗后,施入碳酸氢铵70kg/亩。6.2.3.3摘叶DB32/T3369—20184自茭苗成活后,每隔10d~15d耘田1次,并及时删去黄叶、老叶、病叶,加强通风透光,增强抗性。杂草、老黄叶均宜踩入泥中。6.2.4秋茭采后管理6.2.4.1田间管理秋茭采收后及时去杂去劣,排干积水。在12月间应齐泥割去地上部分茭叶,清洁田园,清理后田间灌浅水,及时覆盖大棚。2月上中旬当苗高长至20cm~30cm时结合耘田进行定苗,每墩保留18~20株壮苗,并在墩中间嵌土培土,以保持茭苗均匀分布,增加营养面积。6.2.4.2温度管理大棚温度保持日平均气温20℃-25℃左右。天气温和时揭膜通风降温换气并补充二氧化碳,清明前后日均温达15℃以上时,全部揭除棚膜。6.2.5病虫害防治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防治原则。6.2.5.1主要病害主要是:茭白胡麻叶斑病、茭白锈病、螟虫、长绿飞虱等。6.2.5.2物理防治二化螟为害较轻时,在耘田时人工剥除病叶和虫害叶,剥除虫卵,一同埋入土中。在螟虫发生期间,使用杀虫灯、性诱剂等物理防治。6.2.5.3药剂防治严格按照GB/T8321的规定执行。二化螟发生较重田块用5%锐劲特1000倍防治;长绿飞虱用10%一遍净1200倍液防治;胡麻叶斑病可用70%代森锰锌500~600倍防治;锈病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防治。在苗高10cm-20cm时喷防1次,在孕茭前再喷防2-3次。6.2.6茭白采收秋茭于9月至10月间采收,4月初开始采收夏茭。采收标准按NY/T1834规定,等级以NY835为准则。6.3慈姑栽培技术6.3.1育苗仿照常规水稻育秧田制作慈姑育苗田,株行10×10cm,确保稳栽,并微露芽尖。育苗前期水层3cm~5cm,中后期逐渐加深至8cm~10cm,不可干水。6.3.2大田栽植6.3.2.1整地施肥DB32/T3369—20185基肥为主,亩施农家肥2000kg~3000kg,复合肥30kg(15:15:15)。带水旋耕。6.3.2.2栽植方法栽植时拔起秧苗,摘去老黄叶片,田间保持2cm~3cm水层,秧苗根入土10cm。一般行株距70cm×45cm。6.3.3田间管理6.3.3.1水层管理栽后约一个月内,保持3cm~5cm的浅水,有利于慈姑苗定根和根系生长。以后随植株的生长,将水位逐渐加深到10cm~15cm。6.3.3.2追肥追肥分2~3次,第一次在生长前期活棵后,亩施尿素15kg或碳铵30kg;第二次施肥在生长中期,亩施尿素10kg、硫酸钾或氯化钾15kg~20kg;第三次在定植后60d~80d慈姑结球时,亩施复合肥25kg左右。低撒肥料,防止烧伤叶片。6.3.3.3剥叶7月初,结合中耕除草、施肥,剥去外叶和老叶,每株仅留3~4片新叶。立秋以后不宜下田进行农事作业,以防伤及匍匐茎和植株。6.3.4病虫防治6.3.4.1主要病害慈姑病害主要有黑粉病、叶柄基腐病、叶斑病、二化螟、蚜虫。6.3.4.2药剂防治严格按照GB/T8321的规定执行。种球和种芽可用50%多菌灵、甲基托布津,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种子消毒。在育苗期和定植后,再用50%多菌灵或15%粉锈宁及72%农用链霉素喷雾1~2次进行防治。蚜虫防治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或20%的啶虫脒可溶性粉剂4000~6000倍液喷雾防治。收获前2周停止用药。6.3.5成熟采收10月中旬茎叶枯黄、球茎充分成熟后采收,至翌年3月采收结束。采收时排干田水,人工采收。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