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22T 1913-2013 果梢斑螟综合治理技术规程
ICS65.020B16备案号:40083-2014DB22吉林省地方标准DB22/T1913—2013果梢斑螟综合治理技术规程TechnicalregulationsforcontrolofDioryctriapryeri2013-12-04发布2013-12-31实施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1913—2013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吉林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省露水河林业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丽文、毛宝居、王海洋、高群宗、周春艳、李兴鹏、施耀林、庄虔昱、高娟、赵庆玲、张杨、孟黎鹏、毛赫。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1913—20131果梢斑螟综合治理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果梢斑螟防治的虫情调查、综合治理措施。本标准适用于林区果梢斑螟的防治。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285-19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GB/T15781森林抚育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果梢斑螟dioryctriapryeriragonot隶于属鳞翅目(Lepidoptera)螟蛾科(Pyralidae),又名松果梢斑螟。以幼虫为害松属树种球果和嫩梢的重要蛀实类害虫。其分布、寄主、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见附录A3.2有虫株率percentageofInsectInfectedtrees有虫株数占调查总株数的百分比,表示害虫在林内分布的均匀程度。3.3球果被害率conedamagedrate在样地内按照一定的取样方式随机抽取一定的样株调查被害球果占调查球果总数的百分比。3.4虫口密度populationdensity单个球果上害虫的平均数量,表示害虫发生和严重程度。4虫情调查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1913—201324.1应施调查的寄主林分进入结实期的红松(Pinuskoraiensis)天然林、人工林。4.2发生分级用球果被害百分率表示,分为三级。轻微:球果的被害率在≤5%,用“+”表示;中度:球果的被害率在>5%,≤15%,用“++”表示;严重:主梢的被害率在>15%,用“+++”表示。4.3踏查5月下旬至6月中旬。在有寄主分布的林分内,按预先设定的线路,采取机械取样法,用高倍望远镜观察,沿道路、林班线选取60株样株,随机检查果梢斑螟危害枝梢及球果,查看果梢斑螟危害情况,计算有虫株率。将踏查结果填入《果梢斑螟线路踏查记录表》,其格式见附录B。4.4标准地调查4.4.1标准地的设立在踏查的基础上,以小班为单位,在发生虫害的林地内设立面积为0.2hm(40m×50m)标准地若干块,标准地总面积不得少于调查林地总面积的5%。在连续多年发生虫害的林地内设立永久性标准地,逐年逐次进行调查。4.4.2样株的设立在标准地内,采取单对角线(长度)或Z字型取样法进行线进行样株设置,间隔3株~5株抽取有结实能力的单株为样株,抽取调查样株20株,不低于60个球果,将调查结果填入标准地样株调查记录表,其格式见附录C。5综合治理5.1防治原则球果被害率<5%时,采取营林预防;球果被害率5%-15%时,以生物防治及物理机械防治为主,辅以化学防治;球果被害率>15%时,以化学防治为主,辅以生物防治及物理机械防治。5.2防治技术5.2.1营林防治适地适树,营造混交林。造林方法按照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执行;对现有林分及时进行抚育管理。抚育管理方法按照GB/T15781森林抚育规程执行。5.2.2物理防治5.2.2.1人工捕捉对低矮寄主林木,于4月~6月人工除去幼虫和蛹。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1913—201335.2.2.2灯光诱杀于6月中旬~7月上旬成虫羽化期间,在林间空地、林缘和山坳等开阔地段,按照1台/公顷设置杀虫灯诱杀。5.2.3生物防治5.2.3.1赤眼蜂防治于低矮林分,释放赤眼蜂适用于防治果梢斑螟卵。主要在6月中旬~7月上旬卵期,每0.1hm2释放赤眼蜂8万头~10万头。防治前必须掌握好赤眼蜂出蜂期和果梢斑螟卵期相吻合。5.2.3.2保护自然界寄生性天敌在进行化学防治时,不应选用广谱性杀虫药剂,避免杀伤天敌;在营林抚育时,尽可能保留蜜源植物。5.3化学防治5.3.1防治时间适用于防治果梢斑螟初孵幼虫,最佳时间为果梢斑螟幼虫孵化初期(6月中旬)和幼虫孵化盛期(6月下旬)。5.3.2防治药剂防治药剂为杀铃脲悬浮剂和灭幼脲烟剂。5.3.3药剂防治方法对低矮的寄主林分,在初孵幼虫期采用20%杀铃脲悬浮剂(1:4000倍液)喷施球果和枝梢,以药液不滴为准。药剂使用按照GB4285-19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执行。5.3.4烟剂防治要求对高大、郁闭度0.7以上的寄主林分,在初孵幼虫期进行林间放烟防治。5.3.5放烟时间在红松雄花散粉即6月12日~6月18日期间放烟。早晨放烟的最佳时间为5时~6时,晚上最佳时间为6时~7时。5.3.6放烟方法选择无风的天气,采用固定放烟方法,每公顷用药15kg,20m×30m为一个烟点,每个烟点的烟剂平放在地上一起点燃。5.3.7飞机超低量喷雾防治5.3.7.1防治药剂绿色威雷或高渗苯氧威。5.3.7.2飞机超低量喷雾防治方法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1913—20134对集中连片大面积发生林分使用飞机超低量喷雾防治,其防治方法见附录D。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1913—20135AA附录A(资料性附录)果梢斑螟分布、寄主、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A.1分布吉林、黑龙江、辽宁、陕西等地。A.2寄主红松、油松、马尾松、樟子松等松属树种。A.3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0~13㎜,翅展约20~30㎜。翅:前翅赤褐色,近翅基有1灰色短横线,内外横线呈波状银灰色纹,两横线间为暗赤褐色。靠近翅前后缘线处则呈浅灰色云斑,中室端部有一新月形白斑,缘毛灰褐色,后翅浅灰色,缘毛淡灰褐色。黑色丝状触角。足灰褐相间。虹吸式口器。雄蛾有明显的外生殖器。雌蛾有产卵管。卵椭圆形,长径0.8㎜,短径0.5㎜,初产为乳白色,后渐变为樱红色、紫色,孵化前变成紫黑色。幼虫老熟时体长15㎜~22㎜,初孵时为灰白色,略带赤色,后渐变为灰黑蓝色,有光泽、头壳、前胸背板及腹末第9、10节背板均为黄褐色。原生刚毛较长,前胸气门前毛片上有2根刚毛。腹足趾钩为双序环,臀足趾钩为双序缺环。蛹赤褐色或暗赤褐色,长11㎜~14㎜,头及腹末均较圆钝、光滑,尾端有钩状臀棘6根,排成弧形。A.4生物学特性A.4.1生活史据室内和林间观察,果梢斑螟在吉林省抚松县露水河林业局一年发生1代,以3龄~4龄幼虫在当年生球果和先年生球果、果痕处及嫩梢内越冬;翌年5月开始活动危害,5月末至6月下旬为蛹期。6月中旬始现成虫羽化,终见于7月上旬。6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卵期,6月末至7月中旬幼虫孵化,9月下旬进入越冬状态。A.4.2生活习性成虫期成虫多在白天羽化,以上午8点~12点时羽化最多,蛹壳遗留于原坑道内。成虫具较强的趋光性,成虫寿命7d~13d,平均9.4d。雌蛾和雄蛾比例1比4。成虫羽化后需取食花粉和花蜜补充营养才能交尾产卵,夜间交尾,交尾后雄虫死亡,雌虫产卵后死亡,羽化率达68%。6月中旬红松雄花散粉期与成虫羽化初期相遇。卵期卵多散产在球果的鳞片上、两鳞片中间处、嫩梢及伤口处、果痕处,卵散产1粒至2粒,卵期5天左右。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1913—20136幼虫期据观察幼虫共5龄。6月末开始幼虫孵化,初孵时没有明显刚毛,行动灵敏,迅速钻蛀球果。到2龄有明显原生刚毛,初孵幼虫取食球果,取食量较少,发育迟缓。2龄以上取食量增大,发育迅速。如被害球果无新鲜组织,幼虫会吐丝随风飘荡,转移到新鲜球果内,继续危害。9月中下旬球果采摘前有部分幼虫转移到球果的果柄下部2cm~10cm处,并在其中越冬。翌年5月,红松顶芽、先年生球果开始膨大时,越冬代幼虫开始活动取食。3龄~4龄越冬代幼虫有转移危害的习性,5龄越冬代幼虫在虫道内结茧化蛹。3~5龄幼虫体表包被着一层有明显光泽的保护层。幼虫主要危害先年生球果,只是在结实不良情况下,才危害当年生枝条、小球果。幼虫大多从先年生球果下部近果柄基处蛀入,蛀食果轴、种子和果翼,坑道光滑,略呈“U”字形。幼虫多在夜间爬至蛀孔,啃咬孔口果鳞,孔径约2.3㎜~3.6㎜。先年生球果受害后输导组织被破坏,养分的正常供应被切断,轻者局部组织变褐枯死、果形弯曲、种子量少质劣,重者则整个球果被毁,种子颗粒无收。仅残存外果鳞,球果干缩枯死,紧闭不开,严重影响种子产量和天然更新及繁衍更替。当年生枝梢受害后,往往形成大量枯梢,影响林木正常发育。蛹期幼虫老熟后,即在被害的先年生球果或当年生枝梢内化蛹,2005年化蛹率63%左右,其余幼虫则因天敌昆虫和病原微生物寄生而死,蛹期约20d左右。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1913—20137BB附录B(规范性附录)果梢斑螟线路踏查记录表表B.1果梢斑螟线路踏查记录表踏查块编号:踏查块面积:hm2代表的林班小班:森林类型及树种组成:林龄组:对果梢斑螟危害的寄主树木在相应的序号中划“√”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19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调查株数60株有虫株数有虫株率(%)调查时间:年月日调查人: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1913—20138CC附录C(规范性附录)果梢斑螟标准地样株调查记录表表C.1果梢斑螟标准地样株调查记录表县(市、局):乡(镇)场:地点:标准地号:标准地代表面积(hm2):林龄:平均树高(m):平均胸径(cm):密度(株/hm2):坡向:坡位:坡度:对照:球果被害率:虫口密度:危害级别:防治后:球果被害率:虫口密度:防治效果(%):样地号调查株数(株)有虫株数(个)有虫株率(%)调查球果总数(个)被害球果(个)球果被害率(%)幼虫数(头)虫口密度调查人:调查时间:年月日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1913—20139DD附录D(资料性附录)飞机超低量喷雾防治果梢斑螟方法D.1机型选择因地制宜选择作业飞机类型。地势平缓、山峰之间高差在50m以内,坡度不超过45,林分郁闭度0.3以上、面积在500hm2以上使用“运五”飞机或者蜜蜂-4型飞机(集中连片面积在100hm2以上);山区集中连片面积在200hm2以上选择R-41型直升飞机。D.2作业时间与气象条件6月上旬至6月中旬,幼虫期。喷雾时最大风速不超过5m/s,能见度大于2㎞,气温在24℃~35℃,相对湿度应在30%~90%,48h内没有雨才能作业。D.3作业准备工作成立飞防指挥部,设立行政组和技术组。行政组负责药物购置保管运输、宣传、保卫、结算统计等后勤工作,技术组负责作业设计、联系飞机、飞行架次安排、装药、效果检查、技术培训、资料收集、飞防总结等工作,并将各项工作落实到责任人。机场选择在地势平坦、表面坡度不超过1%,跑道长1km、宽100m的地方,周围不应有高大的障碍物。落实水、电、指挥台、配药池、药库、水泵、加水车、运输工具、通讯设备、农药、尿素、药物过滤装置等物资。在1:5万地形图上正确标定作业区,并GPS定位,仔细规划作业区,采用经济合理的飞行路线
本文标题:DB22T 1913-2013 果梢斑螟综合治理技术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1020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