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考点展示2017-2019全国卷考查视角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2019·全国卷Ⅰ(选择)“一五”计划与教育文化的关联2019·全国卷Ⅲ(选择)“一五”计划与社会政策、风尚2018·全国卷Ⅰ(选择)“一五”计划的侧重2018·全国卷Ⅱ(选择)“一五”计划的建设热情2018·全国卷Ⅱ(非选择)1950年关税税率调整2018·全国卷Ⅲ(选择)中共八大2017·全国卷Ⅱ(非选择)“一五”计划时期的矿业政策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2019·全国卷Ⅰ(非选择)改革开放以来钢铁业的发展2019·全国卷Ⅱ(选择)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2018·全国卷Ⅲ(选择)乡镇企业的发展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2019·全国卷Ⅰ(非选择)改革开放以来钢铁业的发展2018·全国卷Ⅱ(选择)上海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2019·全国卷Ⅰ(非选择)改革开放以来钢铁业的发展2019·全国卷Ⅰ(选择)摆脱计划经济模式的束缚命题分析1.命题集中在过渡时期的“一五”计划和新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2.突出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素养立意。备考建议1.熟练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经济建设成就这一主干知识。2.注重时空观念,将中国的经济建设置于当时时代环境中思考;关注社会热点,密切联系现实,做到学以致用,以史为鉴。第25讲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经济建设一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年)1.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国民经济全面崩溃。2.措施。(1)农村: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劳动互助合作。(2)城市: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3.意义。为巩固政权和开展“一五”计划创造了条件。[识记导图]“过渡时期”的阶段任务[易错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过渡时期的社会性质是社会主义社会。答案:过渡时期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才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二“一五”计划的实行(1953—1957年)1.条件。(1)政治:政权的巩固;朝鲜战争的结束。(2)经济:195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3)方针: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4)法律: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2.内容。优先发展重工业,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3.工业化建设。(“一五”计划的中心)(1)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工业建设集中在东北地区;借鉴苏联模式。(2)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3)意义。①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②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易错修正]中国工业化开始于“一五”计划。答案:中国工业化的开端是洋务运动,“一五”计划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始。4.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1956年)(1)目的:为了适应工业化的要求,建成社会主义。(2)基本途径和方式。①农业: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②手工业: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③资本主义工商业:采用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通过“和平赎买”政策,实行公私合营。(3)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4)意义。①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②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③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④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识记导图]“一五”计划的“一、二、三、四、五”[巩固自查]图一到图二反映了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说明我国社会发生了什么巨大变化?答案:从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私有制经济明显占优势地位到私有制经济基本消失,公有制经济取得绝对的主体地位,形成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结构。这一变化说明,到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1956—1976年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1.成功探索:中共八大。(1958年秋)(1)背景。①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②中国共产党力图探索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主要内容。①分析主要矛盾: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同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②明确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③提出经济建设方针: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2.探索失误:“三面红旗”。(1958—1960年)(1)原因:党对国情认识不清,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2)表现。①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②“大跃进”运动:以大炼钢铁为中心;高指标;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的高速度。③人民公社化运动:建立以“一大二公”(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为特点的人民公社,片面追求生产资料的公有化程度。(3)评价。①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愿望。②忽视了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片面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③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④造成1958—1960年的严重经济困难。[易错修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所犯错误相同。答案:“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虽然都是脱离实际的“左”倾错误,但所犯错误有所不同。“大跃进”夸大了主观能动性,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水平,超越了历史阶段。3.调整纠正:“八字”方针的提出。(1960年冬)(1)目的:纠正农村中的“左”倾错误,解决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2)内容:对国民经济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3)成效:国民经济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4.严重失误与挫折——“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1)原因:“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化大革命”的动乱扩展到经济领域。(2)纠正、调整。①1971年,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②1975年,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识记导图]1956—1976年中国经济建设的“一二三四五”1.“统购统销”政策。1953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所谓“计划收购”被简称为“统购”;“计划供应”被简称为“统销”。后来,“统购统销”的范围又继续扩大到棉花、纱布和食用油。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基本内容是:第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第二,对城市居民和农村缺粮户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即实行粮食的定量配售;第三,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对私营粮食工商业进行严格管理,并严禁私商经营粮食购销;第四,在中央统一管理下,实行由中央和地方分工负责的粮食管理政策。这一政策取消了原有的农业产品自由市场。这个政策的实行,初步缓解了粮食供应的紧张状况,取缔了市场投机,保持了粮价的稳定,保证了“一五”计划期间大规模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基本需要。这一政策后来变得僵化,严重地阻碍农业经济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改革之后,该项政策被取消。2.三线建设。所谓“三线”,一般是指当时经济相对发达且处于国防前线的沿边沿海地区向内地收缩划分的三道线。一线地区指位于沿边沿海的前线地区;二线地区指一线地区与京广铁路之间的安徽、江西及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四省的东半部;三线地区指长城以南、广东韶关以北、京广铁路以西、甘肃乌鞘岭以东的广大地区。三线建设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苏交恶以及美国在中国东南沿海攻势紧张形势下,中共中央和毛主席于1964年作出的,以加强战备为指导思想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建设的重点在西南、西北,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由于三线地区社会经济落后,导致建设起来的企业单位在之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经营发展都极为困难,但是三线建设也为中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做出了极大贡献。核心一“一五”计划期间的工业化建设史料1:见下图。1952—1957年我国工业比重图史料2: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钢铁、煤炭、电力、机械制造等各个领域快速发展,捷报频传。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交通运输建设也取得很大成就,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史料3: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中心环节是发展国家的重工业,以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上不能独立①,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侮我们②,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了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建设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③。——摘编自《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史料探究]依据史料1、2,概括“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化政策的特点,并根据史料3分析原因。[史料研读]史料1研读:柱状图形象展示了1952—1957年我国轻重工业比重的变化,重工业发展迅速,轻工业比重下降,这说明“一五”计划期间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轻重工业趋向协调。史料2研读:空间信息——主要工业项目集中在内地特别是东北地区,这说明近代以来工业东多西少的状况有所改善;工业结构信息——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石油工业等重工业成就突出。史料3研读:史料3阐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以重工业为社会主义工业化中心环节的原因。第①层信息表明是加快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的需要;第②层信息说明是加强国防建设的需要;第③层信息表明是受到了苏联的影响。“一五”计划期间工业化建设的重要认识1.工业化的基本特点。(1)优先发展重工业,具有改变工业结构不合理的明显意图。(2)工业项目分布以内地为主,将工业化建设的重点放在东北地区。(3)具有改变工业发展地域不平衡的意图,注重东部与中西部工业发展的均衡性。(4)工业化成就突出。工矿业、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初步改变了工业极度落后的局面,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5)受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影响。(6)体现浓厚的国家政治意志色彩。国家以行政命令方式集全国资源进行大规模工业化建设。2.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1)历史的经济基础决定。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严重制约了独立的工业体系的建立。(2)各行业内在关系决定。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3)受国际形势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冷战对峙的国际格局逐步形成,我国面临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军事包围,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增强国防实力,需要尽快建立重工业尤其是强大的军事工业。(4)苏联工业化战略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化建设借鉴苏联经验,并且是在苏联援助下进行的,因而,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工业化战略。总之,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战略是基于特定国情的必然选择。核心二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史料:20世纪50年代上半期,是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形成时期①。这个时期,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中国的国家安全受到威胁②,而国内落后的工业和众多的人口,使得建立独立工业体系和提高积累率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③。在这种背景下,强大的政府自然要选择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④,而这种要求与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目标相结合⑤,就使中国走上了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道路。——摘编自武力《中国计划经济的重新审视与评价》[史料探究]依据史料概括促成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因素。[史料研读]分层研读:第①层信息说明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上半期,这就要求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第②层信息表明朝鲜战争威胁国家安全。第③层信息强调工业落后的人口大国的经济发展要求集中有限力量。第④层信息表明强大的政府权力必然会选择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