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第8课目录孔子与儒家思想老子与道家思想思想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含义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各学派的政治主张和哲学看法不同,而出现的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一、老子(一)老子的生平简介老子姓李名耳,是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著有《道德经》。做过周朝的史官,管理王室的藏书。他学识渊博,据说孔子曾向他请教过很多问题。孔子问礼图(二)老子思想主张1、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2、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3、老子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4、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2008年奥运会的特色之一就是“人文奥运”。其中五句迎宾语更展示了我们的文化精粹,大家知道是什么吗?它们出自哪本书呢?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邻礼之用,和为贵孔子学院二、孔子和儒家学说(一)孔子是个怎样的人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要代表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之一。短剧:孔子讲学学生甲饰孔子众学生饰弟子(孔子出场,稳重大方,边捋胡子)众弟子:孔先生早!孔子:(摇头,叹气)当今世风纷乱,要治理好天下,我认为只有两字——仁和礼弟子:(弟子站起来,拱手问道)请问先生,什么叫“仁”和“礼”呢?孔子:(点头、微笑)这个问题提的好,“仁”就是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互相谦爱,和睦相处。“礼”就是人的行为要符合社会要求。另一弟子:弟子不明白,怎样才能做到“仁”?孔子:仁者爱人,发自内心地爱自己的亲人和天下所有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千万不可强加与人。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乃仁也。(二)孔子的儒家思想1、核心思想:“仁”仁者爱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2、在政治上: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3、在教育上: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大教育家创办私学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学原则和方法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三、百家争鸣学习思考:1、百家争鸣的含义2、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是什么?1、含义: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各学派的政治主张和哲学看法不同,而出现的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2、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是什么?(1)政治上:当时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各诸侯国林立纷争。各诸侯国的国君为了在争斗中取得霸主地位,竞相招贤纳士。(2)经济上:当时经济有了很大发展,这使有些人成为有闲阶层,有时间从事自己的学术。(3)文化上: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使原来由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墨子“兼爱”“非攻”,反对不正义的战争。“尚贤”,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浪费。(一)墨家的代表人物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实行“仁政”减轻刑罚、减少税收,反对兼并战争。(二)儒家的代表人物庄子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三)道家的代表人物韩非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四)法家的代表人物(五)影响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百家争鸣道家春秋时期:老子战国时期:庄子儒家春秋时期:孔子战国时期:孟子、荀子墨家:墨子法家:韩非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孔子庄子孟子墨子孙武老子韩非改革变法“爱人”“无为而治”“仁政”“兼爱”“非攻”“知己知彼”朴素的辩证法当堂达标【1】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我国战国时期,提出“兼爱”“非攻”,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的是()A.墨子B.孟子C.庄子D.韩非A当堂达标【2】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百家争鸣”学术繁荣局面的最重要的原因是()A.每个人本来就有自己的思想B.每个人生活的国家不一样C.每个人所受的教育不同D.社会制度的变革D当堂达标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