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物传记第四单元序列写作(四)学习辩证分析一、什么是辩证分析辩证分析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一分为二的观点去认识事物、认识世界、认识社会的一种思维方式。它要求我们在研究事物、认识问题时注意事物之间的整体与部分、原因与结果、量变与质变、现象与本质、共性与个性等等关系。1.这是由事物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对事物之间关系的正确把握是进行辩证分析的前提。论述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或者两个事物,必须明确二者关系的指向。事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有:(1)依存关系。例如:“学与问”,学而知,问而广,勤学与好问总是连在一起。不能问者,学必不能进;不能学者,必不能有疑。(2)主次关系。例如:“成绩与缺点”“奉献与索取”“个人与集体”等,就要分清主要与次要,主流与支流,切忌平均使用笔墨。(3)取舍关系。例如:“自卑与自强”,自卑会使精神萎靡,未老先衰,才华和智力被埋没在哀叹之中;自强是事业的“催化剂”,是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唯有自强才能使我们的人生熠熠生辉。两个事物一正一反,感情色彩一褒一贬。(4)条件关系。例如:“树木·森林·气候”,众多的树木形成森林,森林改变气候,也就是说森林是改变气候的根本条件。2.这是由认识事物的目的决定的具体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辩证分析的核心,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避免说理的片面性、绝对化。从写作的角度看,主要表现在对话题材料的多角度认知和对论据的剖析两个方面。二、怎样进行辩证分析一般情况下,对议论中心进行辩证分析,通常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用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清代诗人赵翼在《论诗》中写下这样的名句:“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说明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每个时代都应创新、进步,不能因袭古人,不求进取。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在运动、发展、变化的。我们发表自己的观点,论证一个问题的时候,如果采用静止不变的观点分析,就不可能揭示出内在的客观规律,就必然违背事理;只有抓住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在发展中分析问题,才能把握问题的实质所在。2.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和外界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分析一个问题时,就要注意它和其他有关问题的联系。从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一方面,要正确分析和区分前人的成就和缺陷、是与非、功与过、精华与糟粕等;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分清哪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哪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等。3.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分析问题,才能全面地认识问题,避免认识的片面性。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它的这一面,又要看到它的另一面;既要看到它的正面,也要注意它的反面。孔子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很辩证地说明了学与思的关系。鲁迅的《拿来主义》就是采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的。从全文来看,对文化遗产的态度应该是既“占有”,又“挑选”,继承好的,剔除坏的;既不是无选择地兼收并蓄,也不是盲目地全盘否定。在论述对“鱼翅”“鸦片”“烟枪和姨太太”的正确态度时,既反对“左”倾,又反对“右”倾,全面科学地阐述了“拿来主义”的正确观点。因此全文充满辩证法,富有极强的说服力。具体而言,鲁迅谈到“拿来主义”的两个基本目标“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时,指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很好地阐明了继承和创新的辩证关系。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立意分析]材料着意在当今信息时代,让考生从不同角度、途径感知“自然与人的距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材料由三个自然段构成,前两段重在突出对生活现象的感性陈述,把传统的看天光云影识天气与现代的气象预报相比较,展示了在对生活有实用价值的自然规律的把握中,人们离自然的“近”和“远”;又通过在林间“接触自然”与通过网络“了解自然”这两种途径,展示出人们对自然的感性体验和理性认识,表现人们离自然的“近”和“远”。第三自然段是对上述两段的总结。材料的关键词是“感知自然”,感知自然的方式有很多种,材料中所说的不管哪一种,都很有道理,这时候,思辨词“远”和“近”就显得很关键了,这是我们作文的突破口。对于思辨型的材料作文,一旦确定了自己的观点以后,就得态度非常坚定,哪怕发现了不完美的地方,也要想办法“自圆其说”,而对于与自己观点相反的看法,你得进行无情地驳斥和批判,整篇文章自始至终都得保持观点一致,千万不能中途易辙,更不能自相矛盾。[佳作展台]用眼去看,用心去听星野道夫曾言:“同一个地方,不同的人通过自己的角度去看,看到的是不同的风景。”感知自然的途径参差多态,或打开电视欣赏色彩鲜艳的荧屏,或轻点鼠标浏览千奇百怪的世界。而我认为,唯有走出房间,走进自然,用眼去看,用心去听,才能让我们感受到自然的无限魅力。(开篇引用名言,引出本文议论的话题:同一地方,不同人、不同角度看到的风景不一样。“而”四两拨千斤,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走进自然,用眼去看,用心去听。做到了观点旗帜鲜明。)通过虚拟的信息网络途径去了解大自然也未尝不可。随着信息多元化的发展,身处网络信息时代的我们只需轻轻按动手中的电视遥控器或是鼠标,只要是我们想看到的信息和图片,都将毫无保留地展现在我们眼前。正如网友侃言:“如今的每一个人都是身处茅庐而心知天下的诸葛亮。”形形色色的自然风光当然也无一倒外地被囊括在其中。人们坐在舒适的家里便知晓南极企鹅的生活习性,了解撒哈拉沙漠的广阔无垠,清楚四川九寨沟的风景怡人。这种种体验都是前人无法想象的。(“未尝不可”从反面论述,似乎网络也可以作为一种接近自然的方式。)然而,虚拟的网络途径只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美好的冰山一角。坐在沙发上或电脑桌前,你也许可以知晓南极企鹅的生活习性,却无法了解身处天寒地冻的环境中,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如何抗争自然给予的挑战,是如何书写生命带给它们的壮歌。躺在舒适的床上,你也许深知无边的沙漠带给探险者们的种种艰辛与困难,但无法体会那炎热的空气给人的窒息般的痛苦和那干燥的沙粒给人带来的绝望。正如你观赏着眼前九寨沟的斑斓色彩,却永远无法享受那溪流的清冽与拂面而来的清风之柔和。由此可见,仅从虚拟的途径了解自然是远远不够的。(“然而”一转,阐明通过网络认识自然的局限性。“远远不够”明确自己的认识。)既然如此,不如走进大自然,与它做一个心贴心的拥抱吧!当你踏进绿绿的草地,自然给你的不再只是一张翠绿的图片,而是沁人心脾的幽草芳香和生机勃勃的小动物乐园;当你走进广阔的大森林,自然给你的不再是一幅幅野兽的画像,而是地球之肺给人带来的清新空气和舒适的荫凉。比起在网络中查看源源不断的海量自然信息,身处自然,你不仅收获了自身经历的难得体会,而更多的是收获自然赠予人类的无限美好。还在等什么?难道要放弃那用再多的金钱都买不来的自然厚礼吗?只有通过自身经历的途径才可真正了解那份礼物的厚重与美好。(二、三段的反面论述,使本段的正面论述更为有力,使作者“走出房间、走进自然、用眼去看、用心去听”的观点更为鲜明,立场更为坚定。“当你踏进绿绿的草地,自然给你的不再只是一张翠绿的图片,而是沁人心脾的幽草芳香和生机勃勃的小动物乐园;当你走进广阔的大森林,自然给你的不再是一幅幅野兽的画像,而是地球之肺给人带来的清新空气和舒适的荫凉”这一组整句,增添了自然的魅力,不但有力论证论点,更对读者产生了感染力。由个体认识上升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升华了主题。)罗素有言:“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不要再呆坐在沙发上或电脑前,走出一成不变的生活,用眼去看这大自然的参差多态,用心去听听大自然脉搏的跳动。唯有此途径,人类才能知晓自然母亲的美好与神奇。(结束段落,再次引用名人名言,一为论证有力,二为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更为完整。)用眼去看,用心去听。(再次明确、强调,更是在前文有力的论述后,水到渠成地提出口号。号召人们走进自然、亲近自然,用自己的眼睛去观看真实的自然,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美好的自然。起到了震撼人心的作用。)[赏析]本文围绕“走进自然,用眼去看,用心去听”立论,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论证周密。文章开头,引用名言,自然地引出话题,再用“而”轻转,明确提出中心论点“走进自然,用眼去看,用心去听”。主体部分从反正两个方面进行论证:先从反面论证“通过虚拟的信息网络途径”去感知自然虽然“未尝不可”,但是“远远不够”;再从正面论证只有走进自然才能收获“自然赠予人类的无限美好”。结尾再次引用名言,使结构完整;“唯有”突出主题;“用眼去看,用心去听”,号召极富感染力,激荡人心。全文行文连贯,照应严密。语言平和流畅,句式整散结合,富有节奏,蕴含情感,显露出较为坚实的表达功底。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要求:(1)题目自拟,观点自定。(2)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3)不得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套作。[思路点拨]这是一则人文思辨类材料。第一段材料认为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第二段材料则证明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不一定一致。立意上,或赞成文如其人,或认为文未必如其人,或赞成一分为二地看待文品与人品,这三种立意角度都符合题意。但是,必须把握一个基本的观点,那就是文章写得好,并不意味着人品一定好;文章写得不好,也并不意味着人品一定不好。具体写作时要选好立意点,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注意多角度展开论述,在论据的选择和表述上下功夫,写出深度和广度来。[佳作展示]且以作品论英雄孟子的“知人论世”是传统文学批评的重要方法。我们大多认定“文如其人“,这是有道理的,但并不全面。在我看来,逢文先勿论人品,且以作品论英雄。(提出现点:且以作品论英雄。)我们很容易理解“言为心声”,即作品反映人的心情。所谓“郁结乎心而发乎声”,作品本身定然有着作者个人人品的渗透。一位美学家曾说:“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唱,我认为不是诗歌上的技巧,而是诗人心灵上动人的东西。同样是一堆白骨,很多人走过去了,却没有看见。”试想,若是杜甫没有忧国忧民之心,又何来发自肺腑之言?伟大的心灵,投影在文学上,是伟大的作品,是高尚的品性。(先从正面论述作品反映人品,借美学家对杜甫的评价来证明这一观点,事例典型且分析深刻。)然而这并不是说优秀作品背后一定是脱俗之人。我们读过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看到了夏洛克斤斤计较、视财如命的丑陋嘴脸,而明白人不能被金钱奴役,要追求人性、人品上的美与善良。但事实上呢?莎士比亚成名后一直为钱财奔波。他视钱如命,甚至放高利贷敛财,若有人无法如期还清债务他就会起诉他们,甚至多次因涉嫌逃税受到当局调查。这时候我们再看元好问的“文章宁复见为人”,便显得格外讽刺而引人入胜了;从作品中并不能看出写就它的作者人品如何。如此,你又怎能像孔子一样“持文王之声而知文王之为人”;又怎能像孟子一样“知其人,论其世”呢?(“然而”一转,以莎士比亚为反面事例,论证作品不一定反映人品。)既然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未必挂钩,那又何必纠结其人品如何呢?人类的文明本身就是宽容的,它看重作品本身。所谓“文以载道”,作品之“道”为其根本。我们不妨说,如果一部作品传递了真善美,读之令人动容,发人深省,那它就已经达到了“作品”所应达到的目的,至于作者本人如何,不必用以评论作品,何况很多时候你无法从作品中推知人品。作者或许依靠作品而得以不朽,但文学史还告诉我们,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