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文艺评论和随笔第9课说“木叶”平“语”近人[习大大语]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我们都应该继承和发扬。[经典释义]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的时候,面对在党校学习的党员领导干部讲的一段话。在这段讲话当中,当谈到应该树立什么样的理想信念的时候,他旁征博引,多次用典,这其中有不少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名句。“位卑未敢忘忧国”,这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一句名言,出自他的《病起书怀》。这首诗本身并不特别出名,但是“位卑未敢忘忧国”这一句却是当之无愧的诗眼,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无人不受感动。众所周知,陆游是一个爱国者,他生在宋金对峙之际,一生渴望收复失地,还我河山。但是,当时的南宋政权并没有勇气和实力去北伐,陆游一直请缨,在宋朝的朝廷中并不讨好,因此他也一直被贬官。这首《病起书怀》,就是一次贬官之后的作品。既是贬官,又生了一场大病,一般人在这种情况下会不会感伤呢?一定会感伤的,陆游也很感伤。但是,他感伤的不是个人的前途命运,而是一种对国家、对民族前途命运的大关怀。“位卑未敢忘忧国”是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国学经典《增广贤文》辑录(五)1.原文:人生一世,草长一秋。黑发不知勤学早,转眼便是白头翁。月过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译文:人活一辈子,就像草生长一春一秋一样短暂。年少时不知道勤学苦读,弹指间就会变成白发老翁。月亮过了农历十五后光明就会越来越少,人到中年还一事无成,也就不会有大的作为了。2.原文:见者易,学者难。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译文:在旁边看别人做觉得很容易,一旦真正学起来就感觉很难。不要把轻易得到的东西,看得很平常。3.原文:用心计较般般错,退步思量事事宽。译文:用心算计别人反而时时出错,退一步考虑事情路子就会很宽。4.原文:道路各别,养家一般。由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译文:每个人所走的道路虽不一样,但目的都是养家糊口。由俭朴到奢侈很容易,由奢侈再回到俭朴就难了。诗海拾贝蝶恋花[清]纳兰性德尽日惊风吹木叶。极目嵯峨,一丈天山雪。去去丁零①愁不绝,那堪客里还伤别。若道客愁容易辍。除是朱颜,不共春销歇。一纸乡书和泪摺,红闺此夜团月②。【注】①丁零:古代民族名。汉时游牧于我国北部和西北部。②团(luán)月:圆月。【赏析】上片前三句描写边塞之景:这里整日狂风呼啸,木叶尽脱,极目望去,天山山势高峻,积雪盈丈,一片皑皑白雪。上片后两句讲作者一步一步地远行,越走越远,都过了远在极边之地的丁零部落,离愁渐浓。下片前三句讲客愁若能停止,除非是红润的容貌常在,不像春花一样凋谢。现在朱颜憔悴,春华“销歇”,说明羁旅之愁无法消除。最后两句为设想之语,意思是写好书信,含着眼泪折起,而此时闺中的人正孤独地对着明月,怀念着“我”这远在天山的人。全词描写了一幅天涯羁旅、游子落拓的凄凉悲伤的景象。资料链接一、作者档案【简历】林庚(1910~2006),字静希,现代诗人、古代文学学者、文学史家,祖籍福建福州,生于北京。1928年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后转入中文系,曾创办刊物《文学月刊》。1933年毕业后留校任朱自清先生助教,又参与编辑《文学季刊》。1934年后,先后在民国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校教授中国文学史课程,继续写诗。这时期是他写自由诗的时代。1935年以后对诗的形式有进一步的追求,从现代生活、语言的节奏与民族诗歌发展的规律中探索新的格律体诗。抗战后,赴厦门大学任教。1947年北归任燕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任《文学遗产》编委,一直担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对于新诗的形式、中国古典诗词有独到的研究【作品】《夜》(诗集)《春野与窗》(诗集)《北平情歌》(诗集)《中国文学史》《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诗人李白》《天问论笺》《唐诗综论》【评价】北京大学教授。他提出的最著名的论点是“盛唐气象”二、人物颂歌诗人学者一肩挑的清华“四剑客”之一——林庚你是一位诗人,一位追求超越的诗人,超越平庸以达到精神的自由和美的极致;你不仅写诗,更把你对诗的感悟注入了生命之中,你的生命因之始终充满了诗意与诗情,你给我们留下了一个青春和创造的世界。你是一位学者,一位有博大的胸怀和兼容的气度、对宇宙和人生有深邃的思考的“九五之尊”,留给了后人“太阳般明朗的形象”。你是一位导师,一位“有童心,毫不世故”的导师,始终坚守你的布衣精神,以平常心,做平常事,过平常的日子。你是北大的骄傲,你的学术操守、人格力量,始终代表着北大的传统精神。你,就是被称为清华“四剑客”之一的林庚。三、背景探寻本文选自《唐诗综论》一书。作者林庚,既是一位诗人,又是一位学者。他从中国古代传统诗歌中,发现了诗人极少用“树叶”一词而大多用“木叶”一词。从这一很容易被人们忽略的细微用语中的差别入手,作者展开了深入的分析研究,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艺术欣赏的大门,令我们惊奇地发现,在貌似平常的简单用语的后面,是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是诗人的感情,是诗人精心遣词用语的良苦用心。本文作者在“木叶”上所下的功夫,对我们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颇有启发。它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该怎样欣赏古诗词,推而广之,启发我们去思考该怎样欣赏文学作品。古典诗词中,类似“木叶”这样意象的事物不在少数,通过本文作者的分析,促使我们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四、相关知识1.意象:诗人创作诗歌作品,要借助一定的形象。这些写入作品的形象就是意象的“象”。但由于它们是经过诗人的挑选和判定而写入的,所以已经附着了诗人的主观认识和情感(即“意”),因而这些形象便不再是现实中的普通形象了,故称为“意象”。2.意境: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依赖于作品的意象而产生,是超越于具体意象之外,需要通过联想和想象才能达到的境界。一、认读字音(一)单音字(1)袅.袅(niǎo)(2)橘.徕(jú)(3)皎.皎(jiǎo)(4)灼.灼(zhuó)(5)寒砧.(zhēn)(6)征戍.(shù)(7)庾.信(Yǔ)(8)言筌.(quán)(9)疏朗.(lǎng)(10)窸窣..(xī)(sū)(11)翩.翩(piān)(12)亭皋.(gāo)(二)多音字(1)尽尽.管(jǐn)尽.人皆知(jìn)(2)省省.掉(shěng)反省.(xǐng)(3)宁宁.愿(nìng)宁.静(níng)(4)泊漂泊.(bó)湖泊.(pō)二、辨识字形(1)xiāo(萧)瑟吹xiāo(箫)xiāo(潇)洒(2)纱dìng(锭)diàn(淀)粉破zhàn(绽)(3)zhēn(砧)板zhān(粘)贴niān(拈)轻怕重diān(掂)量碑tiè(帖)(4)千里tiáotiáo(迢)(迢)zhǎo(沼)泽zhào(诏)书tiáo(笤)帚zhāo(招)呼三、积累词语1.相去无几:去,距离;无几,没有多少。指二者距离不远或差别不大。2.熟能生巧:意思是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或找出窍门。3.不落于言筌:意思是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迹。四、辨析词义1.流传留传课本原句而我们的诗人杜甫,却宁可冒这危险,创造出那千古流传、形象鲜明的诗句。这冒险,这形象,其实又都在这一个“木”字上,然则这一字的来历岂不大可思索吗?巧辨巧析“流传”指顺着时间往下传或扩大范围往外传。“留传”指遗留下来传给后代。2.典型典范课本原句“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巧辨巧析典型:①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②文学艺术作品中用艺术概括的手法,创造出的艺术形象,它既具有一定的社会特征,同时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典范:指可以作为学习、仿效标准的人或事物。分析文本论证方式。1.行文图解2.主旨归纳本文是一篇诗歌鉴赏的理论文章。作者是学者,也是诗人。他由诗人们钟爱的“木叶”入手,以深厚的学养与丰富的想象力,对“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木叶”与“落木”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做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进一步强调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使我们对古诗词中艺术的精微之处有了更深的体察。阅读原文第4~6段,完成下面问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和“高树多悲风”的“树”的“饱满”形象不同,“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中的“木”具备秋风落叶的形象,诗句意境更加空阔清冷。B.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能认识并挖掘组合语言形象中潜在的力量,形成丰富多彩的诗歌语言,能够说明“木”何以具有暗示性的艺术特征。C.相较于“树”暗示的颜色而言,“木”就显得有些枯黄和干燥,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也具有了这个特点,能给人带来疏朗的秋天的气息。D.“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的“落叶”形象和“木叶”不同,它没有干燥、微黄、疏朗的秋季的特点,它饱含着水分且较繁密。解析:选B。偷换概念。原文第5段首句“‘木’字何以会有这个特征”中的“特征”是指“本身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而不是“暗示性”。2.对应目标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三段围绕“木”的问题,论证其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B.第4段通过“高树”与“高木”的对比,论述了“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C.第5段是总分结构,先点明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决定了“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D.第6段采用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和比喻论证,论述了“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解析:选D。没有比喻论证。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木”仿佛本身含有落叶的因素,具有疏朗的特点;而“树”则没有,它具有繁茂的枝叶,与“叶”都带浓荫的联想。B.“木”的背后有着“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是“木”的暗示性所在,在此影响下,“木”很难让我们想到叶子。C.“木叶”的形象如此生动,是因为它带有较强的暗示性;视觉上,它是微黄的而不是碧绿的;触觉上,它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D.无干燥之感的“黄叶”不具有飘零的意思,所以“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的“黄叶”就没有“木叶”给人的疏朗、飘零之感。解析:选C。以偏概全。对“木叶”形象生动的原因概括不全面。1.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而标题却拟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认为如何?[明确]如果改动,题目就偏大了,而且给人的感觉是一篇纯理性的文论,不易引发读者的兴趣。而以“说‘木叶’”为题有如下好处:(1)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2)逐层深入,探幽发微,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文章由引古诗到探意蕴,先排除古代诗人考虑文字洗练的因素,再从它用于秋天的情景中探寻其含有落叶等因素,最后才触及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问题并加以阐释。2.作者在行文中信手拈来,引用了大量的古诗文,请找出几处所引用的材料,并体会一下引用的作用。[明确](1)所引诗文:①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②洞庭始波,木叶微脱。(谢庄《月赋》)③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陆厥《临江王节士歌》)④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王褒《渡河北》)(2)作用:①对说理表情达意都很有帮助,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供有力的论据,增强说服力。②可使所表达的语言简洁凝练、生动活泼,增添感染力。(对本文来讲,引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第①点上,第②点作用只是附带产生的)论证分析题——依题据文,由此及彼思考“六角度”论证是议论文的三要素之一,高考对任何文本的考查都要依据文本的文体特征命题,论述类文本也不例外,所以对“原文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