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成卫第五章MIS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5.1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概念5.2制定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常用方法5.2.1企业系统规划法5.2.2关键成功因素法5.3企业流程重组5.4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案例:某餐饮企业信息化的失败北京通州区某餐饮企业从某知名软件企业采购了一套网络版餐饮管理系统,价格四万余元,由三台计算机、两台打印机构成硬件部分。在洽谈之初餐厅经营者李总觉得软件的功能很详细,基本上实现了他想要一切功能,甚至这套系统还提供了客户关系管理,可以详细描述用餐者的人数、性别、年龄、身份、个人喜好等特征,方便企业进行统计分析。加上系统价格合适,李总立即决定成交。应用六个月后,当我们到该餐厅吃饭时,李总却说,只有吧台收银员经常使用计算机,其他计算机和系统的大多数功能根本没有使用。分析之一:贪大求洋显然这一软件系统是国外系统的模仿版本。对于麦当劳等国外企业,客人的统计分析是市场、广告活动的基础。但对于李总的企业,主要靠地理位置、装修、菜品质量与邻近的企业竞争,客人的登记反而使服务员浪费了很多时间。分析之二:购买标准软件餐饮企业的情况是千差万别的,但国内的软件销售商大多通过一次开发,不加修改地多次销售来实现暴利,害得众多企业购买了同一规格同一尺码的鞋子——当然不合适。国家经贸委发布的《中国企业互联网应用和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综合调查报告》也表明,虽然企业普遍重视电子商务,但大多数企业缺乏清晰的战略规划,因此,多数企业有利用互联网的愿望和行动,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第一节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概念正确理解“战略规划”的含义战略规划是为未来做现在的决策,而不是做未来的决策,决策只存在于现在;战略规划也不是预测,而是一种思考的工具,是一个过程,即为了取得未来的成就现在该做什么。规划不是消除风险,而是明确所要承担的风险,明确战略规划的代价与投资。其结果是提高对风险的承担能力。战略规划的特点(规划与鬼话的区别)目标明确:先进但可以达到,给人鼓舞,没有二义;可执行性良好:通俗、明确、可执行;组织人事落实:层层落实,明确责任;灵活性好:活动范围和组织计划的形式是变化的,应进行周期性校核和评审。一、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论把计算机应用到一个单位(企业、部门)的管理中去,一般要经历从初级到成熟的成长过程,这就是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理论,被称为诺兰阶段模型。初始阶段蔓延阶段控制阶段集成阶段管理阶段成熟阶段初装阶段指单位购置第一台计算机并初步开发管理应用程序。一般,“初装”阶段大多发生在单位的财务部门。人们把计算机用于简单的数据处理而提高了效率,计算机技术应用开始大面积推广普及。各部门盲目使用计算机,开发信息系统,而缺乏对其应用的总体规划和管理,既浪费了资源,也没有提高效益,计算机应用出现了滑坡。人们开始从实际需要出发,总结经验,全面规划开发计算机的各层应用,进行系统的集成和改造。在上阶段的基础上,引进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和多媒体技术,并充分发挥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功能,把计算机应用推到了更高的层次和更新的领域。人们除了把计算机应用于日常管理之外,进一步共享资源、优化数据、统一规划,扩展应用,大大发挥了计算机决策支持的作用。主要的问题:如数据冗余性、不一致性、难以共享等。各部门各自开发,如人事部门的员工数据和财务部门的员工数据等,数据难以共享人们对计算机还不了解,只是从兴趣出发而接触计算机大多数的计算机没有真正的用于管理,严格的控制阶段便代替了蔓延阶段。本阶段将是实现从以计算机管理为主到以数据管理为主转换的关键,一般发展较慢。由于重新装备大量设备,此阶段预算费用又一次迅速增长。如:企业局域网络的建设,实现企业数据的共享由以计算机为中心的管理转向以数据为中心的管理指具有完备的MIS和DSS,并真正应用于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它是个相对的概念。诺兰模型对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义1、诺兰模型总结了发达国家信息系统发展的经验和规律,一般认为诺兰模型中的各个阶段是不可以跳跃的。2、无论在确定开发信息系统的策略,或者在制定信息系统规划的时候,都应该首先明确本单位处于哪一个生长阶段,根据这个阶段的特征指导信息系统的建设。【案例】诺兰模型是源于实践的理论总结,对广大中国企业都很有启示。中国医药集团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通过分析,认为其信息化建设正处于第三阶段,逐步向第四阶段迈进。据此,中国医药集团做出了信息化建设的整体部署。2003-2004年将在第四阶段中进行业务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的整合。2005年底前力争进入第五阶段,完成业务信息系统的集团全面联网。2007年开始迈入第六阶段,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决策中全面发挥作用。二、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一)“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指从现行系统的业务状况出发,先实现一个个具体的功能,逐步地由低级到高级建立整个MIS。【即先建功能模块,再进行系统集成】优点:可以避免大规模系统开发可能出现运行不协调的危险。在初装和蔓延阶段,常常采用这种开发策略。缺点:系统设计不够周密,缺乏整体的系统思考,随着系统的进展,往往要作许多重大修改,甚至重新规划、设计。(二)“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指强调从整体上协调和规划,由全面到局部,从探索合理的信息流出发来设计信息系统。这种开发策略逻辑性强,难度较大,是一种更重要的策略,是信息系统的发展走向集成和成熟的要求。【如同结构化程序设计,先划分功能模块和总体布局,再分别实现各模块的功能】通常,“自下而上”的策略用于小型MIS系统的设计;而“自上而下”的策略用于大型MIS系统的设计。对于大型系统往往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即先自上而下地作好MIS的战略规划,再自下而上地逐步实现各系统的应用开发。这是建设MIS的正确策略。三、管理信息系统战赂规划的作用和内容没有规划,行动就会没有目的和方向。系统规划指根据组织的战略目标和用户提出的需求,从户的现状出发,经过调查,对所要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方案、实施过程、阶段划分、开发组织和开发队伍、投资规模、资金来源及工作进度,用系统的、科学的、发展的观点进行全面规划。(一)MIS战略规划的作用(战略规划的重要性)1、合理分配和利用信息资源,以节省信息系统的投资;【充分利用企业现有资源进行MIS系统的开发,而不是一切从头开始】2、通过制订规划,找出存在的问题,更正确地识别出为实现企业目标MIS系统必须完成的任务,促进信息系统的应用,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既找出MIS所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而不是所有问题】3、指导MIS系统开发,用规划作为将来考核系统开发工作的标准。【计划是一切工作的行动指南,也是工作成果考核的依据和标准】(二)MIS战略规划的内容1、信息系统的目标、约束及总体结构:信息系统的目标确定了MIS应实现的功能;信息系统的约束包括MIS实现的环境、条件(如管理的规章制度、人力、物力财力等);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指明了信息的主要类型和主要的子系统;2、单位(企业、部门)的现状:包括计算机软件及硬件情况、产业人员的配备情况以及开发费用的投入情况等;(它将直接决定MIS的规模)3、业务流程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流程在新技术条件下的重组:企业流程重组实际上是根据信息技术的特点,对手工方式下形成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再设计(MIS开发,决不是用计算机简单的代替手工的操作,而是要让企业流程符合现代管理和信息技术的要求)4、对影响规划的信息技术发展的预测:信息技术决定着MIS性能的优劣,因此,规划时吸取相关新技术,将使开发出的MIS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如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四、MIS战略规划的组织(一)规划领导小组由单位的主要决策者负责(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小组成员是各部门中的业务骨干(熟悉业务,了解存在的主要问题),他们的任务是完成有关数据及业务的调研和分析工作。(二)人员培训制定战略规划需要掌握一套科学的方法,应组织对高层管理人员、分析员和规划领导小组成员进行培训,使他们掌握制订MIS战略规划的方法。(规划绝不是盲目的确定目标,应学会使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三)规定进度为规划工作各阶段给出一个大体上的时间限定,以便对规划过程进行严格管理,避免因过分拖延而丧失信誉或被迫放弃。(给出系统开发的时间表,并严格按进度开展工作)信息系统规划的步骤批准不批准返回到前面合适的位置开始规划的准备收集相关信息进行战略分析定义约束条件明确战略目标提出未来的略图选择开发方案提出实施进度战略规划文档化总经理批准结束用户、IS委员会包括确定规划的年限、规划的方法,确定集中式还是分散式的规划,以及是进取还是保守的规划,邀请规划专家,组织规划小组,落实规划工作环境,启动规划等工作。进行必要的初步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企业发展战略、企业产品、市场定位、企业技术、设备和生产能力、企业综合实力、组织机构和管理、企业员工素质、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企业现行信息系统建设水平、管理水平和信息技术现状。对信息系统的目标、开发方法、功能结构、计划活动信息部门的情况、财务情况、风险度和政策等进行分析。根据单位(企业、部门)的财务资源、人力及物力等方面的限制,定义信息系统的约束条件和政策。这实际上由总经理和计算机委员会来设置。根据战略分析、约束条件的结果,确定整个企业的目标、信息系统的开发目标,明确信息系统应具有的功能、服务范围和质量等。给出信息系统总体框架、信息系统总体技术路线、信息系统建设路线,以及各子系统的划分等。由于资源有限,不可能所有项目同时进行,只有选择一些好处最大、企业需求最为紧迫、风险适中的项目先进行。在确定优先开发的项目之后,还要确定总体开发顺序、开发策略和开发方法。估计项目成本和人员需求,并依次编制项目的实施进度计划。将战略规划书写成文,在此过程中,还要不断与用户、信息系统工作人员以及信息系统委员会的领导交换意见。信息系统规划只有经过总经理批准后才可生效。(四)制定战略规划的具体步骤(以中意减振器厂为例)1、确定规划的性质:明确MIS战略规划的年限及具体的方法。(长期的产品防伪系统)2、收集相关信息:(与产品防伪有关的所有信息)3、进行战略分析:对MIS的目标、开发方法、功能结构、计划活动、信息部门的情况、财务情况、风险度和政策等进行分析;(系统理想目标和要求的投入)4、定义约束条件:根据单位的财务资源、人力及物力等方面的限制,定义MIS的约束条件和政策;(企业能够投入系统开发的资源情况)5、明确战略目标:根据3、4的结果,确定MIS的开发目标,明确MIS应具有的功能、服务范围和质量等;(既明确系统实际的开发目标——防伪和销售管理)6、提出未来的略图:给出MIS的初步框架,包括各子系统的划分等。(现场管理及销售管理子系统)7、选择开发方案:选定优先开发的项目,确定总体开发顺序、开发策略和开发方法。(用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利用联合开发的方法,首先进行“现场管理”子系统的开发,逐步完成整个系统的开发工作)8、提出实施进度:估计项目成本和人员需求,并列出开发进度表。(如六个月完成系统的开发工作,并投入运行)9、通过战略规划:将战略规划形成文档,经单位(企业、部门)领导批准后生效。(形成MIS系统开发方案书)第二节制定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常用方法由IBM公司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自上而下识别系统目标、企业过程、数据,自下而上地设计系统,支持系统目标实现的结构化规划方法。企业系统规划法(BusinessSystemPlanning,BSP)通过自上而下地识别系统目标、企业过程和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自下而上地设计信息系统。该信息系统支持企业目标的实现,表达所有管理层次的要求,向企业提供一致性信息,对组织机构的变动具有适应性。企业目标系统目标业务过程系统功能数据分析信息结构数据识别设计(一)BSP法的作用BSP方法的定义:BSP是一种能够帮助规划人员根据企业目标制定出MIS战略规划的结构化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做到:1.确定出未来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明确系统的子系统组成和开发子系统的先后顺序;2.对数据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控制,明确各子系统